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雨中梧

优秀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使得读者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体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片段,展示了不同作者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一

军人,一个神圣的名字,令世人羡慕与敬仰。军营中的歌声是那么嘹亮,训练场上的意志是那么刚强,忠心报国是不变的愿望。

我也有一个梦想,从小到大,我就有一个军旅梦。我想成为一名军人,一名女兵。小时候大概是因为着迷于电视剧和邻家阿姨穿着一身军绿色的军装的飒爽英姿,后来渐渐爱上了有关军人一切的特质,甚至有些偏执和狂热。

对于一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来说,家长总是想自己子女考上好的学校,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希望子女以后的生活太苦太累,所以就对孩子不停地说教。我不喜欢像白领、蓝领一样朝九晚五碌碌的生活,我想当兵,我喜欢当兵。初中毕业我们班有俩个男生去当兵了,我也想去,可是不行,女兵的要求比男兵严格很多,还限学历,最低标准还要高中学历。当时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男生,可这不会阻止我追求梦想脚步!

我现在努力学习好文化课,考上梦寐以求的军官大学!

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我们大家都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人们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唯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发我们的生命,摆脱平庸和低谷,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

梦想是自己的,梦想就是我的生命,实现了梦想,就实现了我生命存在的价值!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二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之后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能够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此刻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此刻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我写的,别人一来,爸妈都会对别人炫耀那是我儿写的对联,自我好不得意。所以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我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齐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向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我们打牌,爸妈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向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三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历史或传说,这些传说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虚假的。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逛庙会、赏花灯,每家每户都必须要贴春联,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起放鞭炮,可热闹了。

春节这些特点是从一个传说中演绎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只怪兽,山下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兽下山来觅食,它找了很久,最终喜欢上了吃小孩。然而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初一,人们便把这只怪兽叫做年。连续几年,都在这同一天,许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们开始害怕起来。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个同样的、奇怪的梦:一位老者说:“年怕红色、怕鞭炮声,大家只要有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初一到了,年下山来了,来到山脚还是没有进村庄,因为它看到村庄里到处都是红彤彤一片,心里害怕起来,还看见几个小孩在放鞭炮,它吓得慌,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村民们知道了这个喜讯,开心得不得了,于是就把赶走年的这一天叫做大年初一。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要了解咱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四

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而且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习俗特点,如绍兴的黄酒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山西的黄河灯会……我的家乡是湖北,那里最独特的习俗就是结婚。你可别小看这结婚的习俗,它可是我家乡最隆重、最热闹的习俗。

在结婚前夕,男方要在家里祭拜天地、祖先等,告知他们有婚事要举行,祈祷他们保佑自己婚事美满、幸福。

结婚当天,男方出门去迎娶新娘之前还要再祭拜一次祖先,以示自己要出门迎娶了。男方乘坐迎亲车队去女方家中迎娶,迎亲车队最好是六的倍数。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表示庆祝。每每这时,同村的人也会同新郎一起燃放鞭炮,以表示祝贺。新郎到达新娘家后,先向新娘家人问好,接着持捧鲜花给新娘。每到这个重中之重的时刻,新娘的姐妹或好友总是会刻意阻扰新郎。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孩子都会躲在一旁“咯咯”直笑,快乐极了!经新郎苦苦哀求后,新郎最终以九百九十九元的红包礼成交,比喻新娘新郎在一起长长久久。新郎给予新娘捧花后,将新娘挽出大厅,要带新娘去新郎家了!

新郎与新娘一起上香,接着祭祖。新娘向父母叩拜、道别,新郎只要行鞠躬礼就好了。所有人都要离开新娘家时,绝对不可以向新娘家人说再见。我有一次参加姑姑的婚礼,和姑婆说了声再见,就被姑婆敲了一下脑袋。回新郎家的路上也要燃放鞭炮。到达新郎家门口时,家人也要燃放爆竹。新娘下礼车时,应由新郎家的一个长辈扶持新娘进入厅堂。进入厅堂是不可以踩门槛,因为门槛代表门面,新人应横跨过去。新娘入厅后,也要跨过火盆,然后踩碎瓦片,代表岁岁平安。

将新娘介绍给家中的长辈认识后,新人开始祭拜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洞房内,应以竹筛覆盖床面,桌子上摆放铜镜压制惊吓。新人共同坐在预先铺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以表示两人同心,并且祈求以后生男孩,然后新郎与新娘合饮交杯酒,以及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不过,结婚当天任何人都决不允许坐新床。

结婚,可是非常讲究的,一刻都不得马虎。家乡的结婚习俗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五

除夕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很忙,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都很忙。

我看见我母亲用她的擦洗在全家人面前光彩照人。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水把“福”字倒贴在大门上,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倒贴?”父亲告诉我:“福落福来,意为福来快。”突然意识到,哦!原来贴春联有这么多知识!

我的家人在楼上忙着的时候匆匆赶回爷爷奶奶家。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后,开始贴春联,爷爷奶奶妈妈忙着做饭。我们家分工明确,又开始忙碌起来。我和爸爸在贴春联上已经是“老伙伴”了,协调性可谓完美。所以,短时间内,我们就能完成所有门贴春联。即使贴完春联,也不能停下脚步。走一会儿跑一会儿都停不下来。

终于到了下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聊起了一些开心的事。那是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咚”在天空中笑了笑,我催促爸爸赶紧放烟花。首先,放一挂土红色,他像一条龙,在他身上舞动着金色的鳞片;然后,有好几种烟花,像金菊、流星、串珠……笑脸在天空中绽放,把夜空变得美丽。声音过后,各种烟花纷纷飘落在空中,像美丽的花朵,五彩缤纷,真的很美!

春节的气氛很热闹,春节的人都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们更开心。我喜欢春节!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六

我的家乡坐落在连州的一个小山村,一出门就会看见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小山丘再配上那一把把风力发电的大风扇,有时候风扇还会发出嗡嗡的叫声,就犹如勤劳的小蜜蜂。我们家乡的人非常热情而且直爽,老妈常自嘲说那是“开门见山”的`缘故。

在我的家乡有个非常非常热闹的习俗,那就是中秋节的舞“火龙”,要说这火龙它却不是真龙。它的龙珠是由柚子与龙香组成的,龙头与龙身是由稻草和龙香组成的。而所谓的龙香用料则是平时人们祭拜的那种香的原料,它只是做得比别的香更大些长些,因为这样舞龙的时候才会更耐烧,不用时常的换龙香。

中秋舞龙时间为三天,八月十五吃了中午饭,村里有经验的中年人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搬来割稻谷时准备好的稻草在村里门楼的大树底下就开始编龙了,先把龙头弄好。接着编龙身,这龙身的编法其实就跟女孩子编辫子是一样的,可别着简单要编出二三十厘米宽,十几米长的“大辫子”还是挺费手劲的,如果舞龙的时候不小心拉断了可是要倒霉的。

吃过晚饭大概七点钟的时候,咚咚咚咚锵,罗鼓声喧天而起。这时只见十几个早以准备好的赤膊青壮年,大声喊道:“舞龙咯”,他们把准备好的龙珠、龙头、龙身等,先在一头插上一根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小木棍,以便舞龙时操作。龙身一般是九至十三人,取其吉祥之意,舞龙的青壮年们迅速的把香点着再快速的把香均匀的布满在龙珠、龙头、龙身上。

一切准备这时指导员一声令下,十几个赤膊青壮年齐刷刷的把龙举起,那龙珠上下翻动,那龙头摇来晃去,那龙身则是s形的,那龙香发出的光芒是火红火红的,表示生活定会红红火火。仪式开始要先祭拜村里的祠堂、水井,这时的鞭炮声是小量的。

祭拜完了也就即将进入高潮了,只见那龙珠像个圆圆的大火上下翻飞,逼真的龙头也跟着摆动,龙的身躯也跟着一摇三摆的出现了。“嘿哈”舞龙者双臂用力龙舞动着,活灵活现生动极了,更像一条真正的火龙在半空腾跃。

咚咚咚咚、锵锵锵,锣鼓喧天,人们的情绪顿时高涨,只见天上有紫色、红色……各色的烟花,光彩夺目。还有的观众把鞭炮往舞龙者的身上扔,别看他们打着赤膊,可他们并不害怕把鞭炮烧伤,据说挨的鞭炮越多来年的生活也将越红火。

这就是我们家乡带有传奇色彩的中秋节,据说舞火龙能避邪、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七

2022年是爸爸和妈妈的本命年。按我们家乡的习俗,应该穿红色衣服,象征着吉祥如意。年前,妈妈特意去给爸爸买了几双红色的袜子,等到过年时好让爸爸穿上。

过年了,妈妈拿出了崭新的一双红袜子递给爸爸,微笑着说:“快穿上吧,给你准备了好长时间了。”

爸爸接过袜子,快速展开,却自言自语地说:“哎?这袜子上怎么有只鸡呢?今年不是鼠年吗?”爸爸一脸疑惑地问妈妈:“今年是鼠年吗?”

我接过话语:“糊涂的老爸,今年可是您的本命年啊!”

妈妈说:“对啊,今年是你的本命年——鼠年,所以要穿红袜子。”

“你知道今年是我本命年,你怎么还给我买了一双有鸡图案的红袜子啊?”

“有一只鸡?”妈妈拿出一只袜子,看了看,果然是只鸡。妈妈眼珠一转,笑着找理由说:“年年有‘吉’吗!”

爸爸有些着急地说:“是年年有余,不是年年有鸡,鼠年袜子上应该是狗图案,不是狗也行,一双红袜子也行啊!”

妈妈大笑着说:“没事、没事,穿着吧,年年有‘吉’,大‘吉’大利。”

爸爸好像明白了妈妈的糊涂,脸色瞬间转为大笑:“哈哈……对、对,年年有‘吉’,大‘吉’大利。”高兴地穿上了大‘吉’红袜子。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八

我的家乡在天平,那里空气清晰,风景优美。灯火节、舞龙、春节、国庆节……都是我家乡的`习俗。

那我就先讲讲春节,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说实话就是过年,那天有很多人来买菜准备晚上吃,过年早上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过年晚上是小朋友是最欢乐的时候,到了晚上小朋友们匆匆忙忙把晚饭吃好和别的小孩聚集在一起,拿出早上买的礼花放,声音很大可是小朋友还是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大人聚集在一个人的家里来打牌。到了子时大人把家里的礼炮拿出来放之后就煮饺子吃。

灯火节其实就是元宵节,大人早早起来去买灯笼和香还有纸。晚上大人们走到亲人的坟前就跪下来点一点火,火燃烧的很大再把买的香和纸烧掉一点,再把灯笼挂在树上点亮。

如果有人没有买灯笼能够弄个三根竹子摆成三角形再把纸围住这个三角形在里面点一点火,这样也能够当做灯笼来照亮。在村子的小路上挂上一个灯笼。我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问爷爷,爷爷对我说这是给孤魂野鬼照明,我一听点了点头。

每一个人的家乡风俗都不一样,我家乡的风俗虽然没有说完可是这是我家乡最重要的风俗。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还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不仅有利于传递亲情、尊崇孝道、弘扬正能量,而且有利于传承文化习俗。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人们都要祭奠英烈和先辈。

令人欣慰的是,这几年,在国家的号召下,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下,在学校的教育下,家乡的祭扫习俗悄然发生着变化。

镜头一:网上祭祀。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海烈士陵园开展祭扫烈士活动。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花,齐唱歌曲《烈士墓前》,缅怀烈士们抛头颅、撒热血、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

在老师的号召下,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网上绿色祭祀,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将“鲜花”献给烈士,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我们对英烈的缅怀。

镜头二:绿色祭扫。

清明节这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带着我们去祭扫祖宗。在祭扫时,我却发现,周围的人都没有什么人在烧纸钱、烧冥物、燃放鞭炮了。

我好奇地问爸爸:“今年怎么跟以前不一样啦?”爸爸笑着说:“过去,人们上坟烧纸、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现在,不是都在提倡绿色祭扫吗?大家都很自觉配合啊。”说着,爸爸在爷爷的坟前敬了一杯酒,妈妈把一束鲜花摆放在坟前。接着,爸爸给我们讲起了爷爷生前的故事,我们听得入了迷,心里对爷爷充满了敬重与怀念。最后,全家人一起动手,在爷爷的坟前种了一棵树,爸爸说:“明年我们再来的时候,这棵树就长大了。”离开时,我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爷爷,小树,明年再见……”

网上祭祀、绿色祭扫,真好!家乡的绿色习俗,我为你点赞!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十

正所谓“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

刚刚,我们在寒假里过了春节,春节有很多习俗。

在常州每当过年时,我们都要穿新衣,新鞋,辞旧迎新;“贴春联”它工整、对偶、简洁,它抒发了美好的愿望,它是春节重要的特点。

春节时,我们屋门上、墙壁上、窗户上,贴上红色的福字。“福字”指新的一年新气象,新福气,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春节时,“福字”要倒着贴,因为大人们都说“幸福到了,福气到了”。

在大年夜,小孩子们特别喜欢放鞭炮,以鞭炮声辞旧迎新。鞭炮是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吉祥。因为一个传说,所以每到大年夜,每家每户都得放鞭炮: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做“年”,他头长尖角,非常凶猛,他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时,它就出来吞噬牲畜,伤人害命,为此,每到除夕,人们都慌忙躲到山里,避难。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别逃往深山。正在这时,村里出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这住一夜,他就将“年”赶走。”众人不信,都劝他躲到深山里去,可老爷爷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不了他便跑向了深山。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人们从深山回到村子里是,发下家里安然无恙,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十一

虽说我的家乡是四川,但我却一向随母亲生活在深圳,也是最近,回到四川读书的一年,才感受到四川,感受到家乡的风俗,可谓是“千奇百怪”,而这些风俗文化是独特的、温馨的。应教师要求,写家乡的文化,我便记它下来。

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新年的前几天,农村的家家户户会挑出自家最肥美的猪,举办隆重的杀猪仪式,来庆贺这一年的丰收,和对下一年的祈愿。他们点燃香烛,虔诚的祝愿、企盼,感激上天的眷顾,感激党和政府带来的祥瑞和平!只要杀了猪的那户人家,必须会宴请邻里、亲朋、好友,大摆筵席。每户人家请客时,都不会吝惜自家的猪肉,挑出最鲜美的来招待客人。连城里的人都羡慕农村的“年猪汤”,说他自然,绿色,香美。邻里们相聚一齐,好不热闹!也好不体现出四川人风俗的独特,四川人的热情!

超糯,超好吃!还有那馅儿,很有讲究的,农村的“猪儿粑”馅必须要油,要新鲜,要多样!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农村人吃一顿油的,那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所以,油的特点就一向沿传下来,一口咬下去,满嘴是油,油而不腻。外婆常说一句话:“细心,别让猪儿粑烫着背!”我疑心,“猪儿粑”怎能烫着背呢?再烫,都是嘴。外婆老是笑:原先,这当中还有故事,说一穷小子,吃“猪儿粑”,先咬了一口,殊不知,猪儿粑油太多,顺着手臂一向流,那小子就高举着手,用舌头去舔手臂上的油,结果油就顺着手臂烫着背了。外婆讲完故事,仍是笑眯眯的,生活富了,她怎能不笑?猪儿粑包好了,在外面卷一层薄薄的菜叶,就上蒸笼蒸,一会儿就香气四溢,超给力的,想起都留口水!只能改编一句诗来表达了“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尝”。

既然有“种”,当然就有“收”啦,收稻谷时有一餐,所有的工人都会得到主人家招待的豆花,这豆花可是仅有“天府之城”才有的,其他地方你花钱都不必须买得到呢!

豆花,主料是黄豆,也是用石磨慢慢地磨出的,加上农村上好的清泉水,用白矾慢慢的点,这可是技术活。四川农村的豆花鲜嫩、可口,加上几十种的佐料,那些外省的人可是争着都吃不到的!

家乡的风俗美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完的,最主要的是体验!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十二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盛开的鲜花,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习俗与传统文化。

我是一个彝族女孩。我给大家介绍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

中国有大约有776万彝族,有4500年的历史,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彝族的风俗习惯——食俗,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宰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杀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杀猪过年的食俗,大部分给自己吃,少部分请客人来家中吃。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晒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成为一年的主要肉食来源。过年过节时还要吃糍粑、饵块、喝坛子酒。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无灾无病,平安大吉。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毒蛇和害虫。彝族喜欢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时必须一饮而尽,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席”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男女老少喜欢跳左脚舞,每当夕阳西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跳着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特别在过年时和立秋时节,大家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斗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然后对歌。

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地不同,这只是我家乡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做客!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十三

我们的家乡青岛有许多民族节日,春节,就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

平日,为了上学方便,我都住在姥姥家,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到了过春节的时候,我就回到爸爸、妈妈家,妈妈也住在四方区。

年三十这一天,我到了妈妈家,换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裳,心里别提多么高兴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我始终期盼着过年的饺子,虽然平时也经常吃饺子,但过年的饺子和平日的饺子还是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在半夜里吃,因为吃了这顿饺子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一岁。

在妈妈开始下饺子的时候,爸爸就下楼放鞭炮去了,有时我也跟着爸爸去放鞭炮,有时春晚节目演得精彩,我就在家里看电视,就顾不上放鞭炮了。

第二天,妈妈就带着我回太姥姥家,给太姥姥拜年。下午,我就和妈妈到亲戚家串串门。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和妈妈回到家。

每次过春节,奶奶、姥姥和亲戚都会给我压岁钱,有姥姥给我保存着,姥姥说:“压岁钱不能随便乱花,到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我学琴的学费,买课外书籍,都用我的压岁钱。

因为还要学琴练琴,春节过后我就回姥姥家。到了正月十六,姥姥、姥爷会带我去糖球会,感受传统的民族庙会,逛小吃街。姥姥给我买传统的糖球、武汉豆皮、撒尿丸子、章鱼小丸子、炸鹌鹑蛋等等。姥爷说:“过去的人都是耍正月,过完了糖球会才算过完春节。”可想早年间的春节比现在更热闹。

每年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我觉得过春节最好。

家乡的习俗大全(14篇)篇十四

喜欢喝擂茶是我们家乡的习俗之一,擂茶可以解渴消暑、健脾养颜,擂茶它是由花生、茶叶、芝麻、白糖配制而成的。

夏天来了,好客的家乡人,只要有客人到了他们都会笑脸相迎地说:“来、来、来,喝几碗擂茶再走,不会耽误你干活的时间。”客人们也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我就不客气了,好好地品尝一下你的手工擂茶吧。”于是那热情的主人就摆出了擂钵,拿来了擂茶棍,正式开始擂茶了。只见他们熟练地把花生米、茶叶、芝麻、绿豆、白糖放进擂钵里,用擂茶棍用力地擂,将茶料擂成糊状,擂得烂碎如泥,再放少许凉开水,一边擂一边放,这样的擂茶味道才会清香爽口。甜润入喉。好了,擂茶擂好了,客人们尝了赞不绝口地说:“这擂茶味道甜甜的`,喝了真让人神清气爽,请再来一碗。”

擂茶不光是一种很好的饮料,还是一种理想的保健药方。它能养颜提神,还可以健脾开胃,滋心润肺。擂茶本来就有解毒歇火的功能,喝起来自然让人神清气爽,余香满口。瞧:那乳白色的液体闪着耀眼的银光,琼浆玉液色泽诱人。远方的客人哟,喝一碗再走不迟!

我喜欢家乡人的热情,我更喜欢喝家乡的擂茶。

相关范文推荐

    民主生活会检视问题整改方案(专业20篇)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增强党员的政治觉悟、党的观念和组织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看这些民主生活会实录,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民主生活会的特点和

    元旦节发言稿(优秀21篇)

    发言稿的开头应引起听众的兴趣,可以使用引语、故事、问题等手法,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在这份范文集中,你会看到各种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发言稿,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发言稿介绍(模板14篇)

    发言稿的结尾需要有一个总结性陈述,可以概括观点、强调重点或者呼吁行动等。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成功的发言稿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大家好!我是xx

    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通用19篇)

    优秀作文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以下是一些高分作文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帘幽梦,一丝惆怅。雨,倾诉了多少年的迷

    校园的趣事(专业15篇)

    优秀的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传递作者独特的观点和情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体会写作的魅力和艺术之美。hi!我是千佛山小学的一名学生,要说

    我的大学寒假阅读心得(通用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下面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范文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本好书,让我们受益匪浅。它们

    幼儿六一儿童节文艺活动总结大全(17篇)

    在进行活动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活动的效果和成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活动一开场,我们就迎来了xx园长对此次活动的讲

    对食堂工作的年终总结(优秀16篇)

    年终总结是对一年的收获和成长的回顾,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的起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年终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为了强化我校的安全工作,增强

    学校工会工作计划部署大全(14篇)

    工会工作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会工作的开展而制定的一份具体方案。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会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工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三个代表”

    圣诞节活动内容的总结报告(模板21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重要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精心挑选了一些活动总结的范文,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