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笔尘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工作心得体会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度、态度以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工作中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一

_月_日,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正式发布。其中,坚守在生产一线、为企业安全把脉的桥梁建设安全管理专家匡建民,成为了获评十位“最美”人物及团队中的一员,他在桥梁安全领域作出的贡献,为大家所点赞。

匡建民是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作为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他先后参与了全球、全国知名大桥的建设,攻克了多项桥梁安全建设难关,在“一带一路”桥梁援建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匡建民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从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坚持每天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亲自检查把关,护航江苏苏通大桥创四项世界第一,将党旗插上世界最高的桥塔。

作为公司安全负责人,匡建民先后指导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中国桥梁”名片的打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今,匡建民仍然常年深入施工现场,目前正在修建的白居寺长江大桥,他每个月都至少要去一次。“每位员工都是我的亲人,我作为安全人、管理者,如果没有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就是我的失职。”匡建民说。

此外,匡建民还十分注重企业整体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精湛的安全管理人才,多次在全国系统内的技能比武中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带领的团队荣获“重庆市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二

20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重庆彩电中心举行。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兵执法敢于亮剑,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毫不留情。防控新冠疫情,他挺身而出,组建了全区第一支党员突击队扼守入渝大门,多方筹措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保障。这个安监局长很较真刚上任就督办整改各类重大隐患50余条近年来,城市建设大提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经济活动非常活跃,安全生产监管呈现“体量大、欠帐多、监管难”三大特点。7月,赵兵出任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为了尽快熟悉全区安全生产的情况,上任伊始,赵兵在短时间内跑遍了全区所有的重大隐患点,督办整改各类重大隐患50余条。在隐患整改的过程中,赵兵发现仍存在部分领域监管职责不清的情况,于是带队多次到有关单位调研,解决问题。有人劝他:“你不可能当一辈子安监局长,何必那么较真呢?”赵兵回答:“如果安全监管的前端责任不清晰,监管走过场,等发生大事故被追责,后悔都来不及啦!”

初,区县机构改革启动,应急局整合了安监、应急、救灾救助、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职责,赵兵主动适应改革变化,沉心研究改革方案,当年5月,渝北区应急局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成效初步呈现。同时,渝北率先招聘了区级专职应急救援队员30名,为灾难救援储备了先锋队伍。目睹事故的危害对违规操作才格外狠辖区无论哪里发生安全事故,赵兵都坚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于因事故造成损失的家庭,尽力帮助他们。

7月3日,辖区某隧道的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严重的车辆伤害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在处理这起安全事故中,赵兵了解到死者小晏,34岁,江苏丰县欢口镇晏桥村人,刚和同乡一起到重庆打工不久。小晏的老婆在家中照顾年近70岁,体弱多病的父母和两个孩子。顶梁柱的倒塌,无疑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赵兵不远千里,专门前去江苏看望他的家人,为他们送去关爱。也正因为经常目睹安全事故对一个家庭的伤害,赵兵清楚,唯有抓好安全监管工作,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才是根本。赵兵常说:“唯有把我的怕、我的压力变成企业的怕、企业的压力,将来,在一线作业的工人才有可能感觉到这种怕和压力,事故才能有效控制。”因此,赵兵雷厉风行,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毫不留情,敢于亮剑执法。针对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发生的瞒报事故,罚款总额达到224.6万元,创渝北事故罚款历史之最。赵兵担任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的这三年多来,该区先后向司法机关移送29人追究刑事责任,将4家企业纳入全国安全生产联合惩戒。三环渝北段48公里的建设里程,不到两年时间,先后发生了数起生产安全事故。赵兵在严格事故查处的前提下,抽调精干力量对该项目进行全面“安全体检”,解剖事故原因,顶住各方压力约谈企业负责人。

一些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将赵兵的照片设为员工的手机屏保,称发现这人出现在工地立即通报大家。但,赵兵从未退缩!抓安全依旧毫不手软。疫情期间守住入渝大门做好辖区安全守护神此次疫情期间,赵兵挺身而出,组建了全区第一支党员突击队扼守入渝大门,防止疫情外部输入。渝邻高速公路是连接重庆和四川的重要通道之一,经过该路段入渝的车辆较多,是疫情“外防输入”的关隘。

1月28日,赵兵率领23名突击队员经过培训后走上疫情防控一线。在古路检查服务站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守。木耳镇空港乐园公租房小区是渝北防疫最复杂、最艰难的区域之一,有38888户人家,能容纳近10万人,居住该区域的人员流动性大,木耳镇及物业公司无法单独承担防疫重担。赵兵组建了一支党员突击队,20名队员于1月30日驰援木耳公租房,在4个社区、8个卡点驻守,对进出人员进行交通疏导、宣传登记及体温测量,降低了疫情内部扩散的风险,为渝北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啃下硬“骨头”。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三

作为基层应急工作者,我们经常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让我们更加成熟和专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作为一名基层应急工作者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意识和态度。

作为一名基层应急工作者,首先要具备的是正确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我们要保持警惕,时刻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个任务,不怕困难和疲劳,勇往直前。只有具备正确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我们才能做好应急工作,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第三段:技能和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应急工作者,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能力。例如,我们需要了解并熟悉相关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急救、灭火、疏散等方面。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与其他工作人员配合默契,有效地工作。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应对更加复杂的应急工作做好准备。

第四段: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应急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我们经常面对危险、紧张和压力,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时,我们要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不能过于慌乱和犹豫。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和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名基层应急工作者,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积极的态度。应急工作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对我的考验,我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挑战。未来,我将不断学习和进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基层应急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正确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掌握一定的技能和能力,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我们的责任重大,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的努力,我们才能做好应急工作,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和进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四

6月19日,2020年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重庆彩电中心演播厅举行。匡建民、郭臣业、石云亮等9人以及1个集体获评“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本场发布仪式是2020年“最美人物”学习宣传活动的第一场。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还将评选“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最美医生”“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最美基层民警”等六个类别的“最美人物”。

从今年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决定会同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最美人物”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典型为榜样,奋力开创重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获奖名单。

1、匡建民。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

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作为公司安全负责人仍然常年深入施工现场,先后指导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中国桥梁”名片的打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匡建民多次在全国系统内的技能比武中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带领的团队荣获“重庆市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郭臣业。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他是煤矿安全治理的技术精英,多项研究成果应用在实践中,极大地改善了煤矿行业的安全现状,是矿山工人最可亲的安全保障。

郭臣业牵头研发的煤矿井下控制水力压裂增透与瓦斯抽采技术装备、难采煤层自动化综采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全国推广应用,促进了煤矿安全科技进步,有力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石云亮。

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

他是历届重庆市政府安全生产专家,具有工贸、道路交通、建筑、特种设备、消防、矿山、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等8个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熟悉4000个以上的安全生产标准。

石云亮个人创建了6个安全生产交流群,来自十多个行业,多名安全从业者入群,建群四年来,主持话题上百个,介绍标准200多个,解答问题2000多个,对宣传普及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4、卢沙。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卢沙所在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开展社区安全工作,工作8年来坚守工作岗位,从未休过节假日,把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社区事业。

逢年过节,卢沙始终坚守在交通要道口劝导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酷暑雨季,她心系森林火险,走山走水巡查农房安全;认真组织居民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在她的带领下,8年来社区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5、赵正武。

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寺村地灾群测群防员。

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安全守护人。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发现了多起地质灾害隐患,并成功组织村民撤离。

6月21日上午9时,涪陵区李寺村狂风暴雨,赵正武巡查时发现二墱坪出现土体溜滑迹象,当机立断向上级汇报,请求救援,并组织受威胁9户25人紧急撤离。10时30分,二墱坪发生大面积滑坡,由于巡查工作到位、判断准确、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千万元。

6、张寅。

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应急办主任。

从事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十年里,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靠严格执法、靠真诚服务,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基层应急干部。

他公正无私、严格执法,面对“霸道”的企业老板,坚持依法从严,又做到有理有节,通过坚持不懈地引导教育和服务,把多个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变成安全生产的模范。

他融情于民、灵活施策,面对久治不了的三轮车非法载客问题,逐车做工作,逐人解决生计,把多名过去镇里挂号的违规典型变成了交通安全劝导员。

7、赵兵。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他是雷厉风行、让违法者畏惧的铁腕局长,他是带头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应急改革先锋,在他的带领下,渝北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3年获全市第一。

自担任局长以来,他主动担当,带领干部到一线排查、督办整改重大安全隐患,不断消除监管盲区。他善于摸索,大胆改革实践,开创了我市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建设,其实施的“党管安全”在全国推广。

在他的带领下,20渝北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相比20下降58%。

8、邓荣。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处长。

他是应急管理战线的老黄牛,经常临危受命克难攻坚,参与多起市内外重特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因表现出色数次立功受奖。

作为国家和市级应急救援专家,主持研究的《重特大事故应急演练模型》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牵头组织了“市级应急队伍集结拉动点验”“化工厂遇袭后果消除”等多个预防性、实战性、检验型综合演练,指导各类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60余场次,有效提高了全市上下的风险辩识和防控应对能力。

9、袁建兰。

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他是消防战线80后老兵,从一名身体素质极差的落后兵逆袭为屡立战功的尖子兵。他技术过硬、作风优良,尽管伤痕累累,仍初心不改,是现代青年人的模范先锋。

袁建兰参与灭火战斗、抢险救援5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800余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训练标兵”,获评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先进个人”“训练尖兵”“十佳优秀基层士官”,2020年荣获“重庆青年五四奖章”。

10、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川维队。

该队主要负责西南地区及重庆市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处置工作及跨区域增援任务,时刻做到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以来,参加社会抢险救援20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树立了队伍良好的形象。

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该队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基地;被重庆市政府挂牌为“重庆市危化救援一大队”;1月16日被国家应急管理部命名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川维队”。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五

2020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10个“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短片,并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人生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学习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事迹心得体会范例,欢迎大家查阅!

面对生死考验,他们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面对复杂灾情,他们枕戈待旦、严防死守。

面对风险隐患,他们坚守一线、防微杜渐。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生命至上,必须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

“砰……砰砰……”2016年4月22日,江苏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爆炸。2500平方米过火面积,200摄氏度高温,物料还在不断泄漏,必须人工关阀才能彻底打压火势!

危急关头,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市支队方家营中队中队长助理丁良浩和突击队员主动请缨,在齐腰深的废水和泡沫液中关阀断料。

“当时总共有3个阀门,都被水淹没,每个都花了20分钟左右寻找。泡在水里浑身刺痛,火辣辣的。第三个阀门最危险,旁边就是流淌火,稍有不慎可能就被火包围。”丁良浩归队时,才发现头盔和隔热服已被烤焦。这样的生死硬仗、逆行而上,丁良浩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与肆虐火魔交锋、与残酷死神对抗,丁良浩战斗在前线的坚毅背影,不惧不悔。

“阳光女孩”马小凤、“可乐男孩”薛枭、被埋164小时的老人李明翠……这些对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的救援,都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有关。加入救援队伍以来,王念法先后参与国内外重特大地震救援16次,和队友救出幸存者60余人。

是什么支撑他无惧生死、日夜奔袭?“生命至上,必须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这个职业没有奉献精神是干不成事的,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冲到最前线。”让更多的人有安全感,这是王念法的初心使命。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尼泊尔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王念法和队友们在废墟瓦砾中匍匐掘进,经过34小时的营救,让受困者转危为安。“成千围观的百姓欢呼‘谢谢中国’,我们让当地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中国大爱、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一幕让王念法永生难忘。

“救援不能是盲目的,不能只凭一腔热情”

我国西南林区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对于森林消防员们而言,背负20公斤的装备、攀爬六七个小时的山头是常事,体能就是本钱。

13年前,进入森林消防队伍时,侯正超还是个“菜鸟”。“我不愿服输!别人跑5公里,我跑8公里;别人做50个俯卧撑,我做200个。”这样的训练强度,让侯正超的手掌磨出血泡和老茧,吃饭时手抖得连菜都夹不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来各级比武中,侯正超先后夺得6次全能第一、8个单项冠军,并打破了森林消防队伍350米障碍赛纪录。

如今,面对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的转变,已经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三中队代理排长的侯正超,又开始自我加压,学习钻研山岳搜救、地震救援、快艇驾驶等新知识,“我们是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关键时刻必须上得去、打得赢,这样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不负青春不负己。”

“灾害瞬息万变,必须练就过硬本领。”这也是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所坚守的。36年来,他先后参与了800多起事故救援,成功救出1080多名遇险人员,从一名救护队员迅速成长为应急救援专家。

“救援不能是盲目的,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近年来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探索完成了矿用石膏、救护通信设备、计算机在矿山救护中的应用,确立了“技术服务救援、技术指导救援”的原则。

“忙碌是为了换取千万个家庭的平安”

“不惜力,特别拼”,是同事们对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监察专员魏丽萍的评价。2004年,面对矿山小散乱差的情况,北京下决心进行整治。从市区出发,最远的矿要开车颠簸三四个小时才能到,魏丽萍坚持每周花3天时间跑矿山,全市350多家矿山基本跑了个遍。谁好谁坏,她都装在心里。

基础条件好的矿山,她请来专家帮着出谋划策;条件简陋、无改造可能的,她也绝不手软。正是魏丽萍的执拗劲儿,北京市矿山数量在4年间减少了315家,2572个废弃矿洞被一一封堵,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忙碌是为了换取千万个家庭的平安,这是应急人的自豪和追求。”魏丽萍说。

在108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也有一个团队在为这座城市的安全不懈努力。

3.21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光27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就有256栋,高层建筑消防是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面临的难题。

“高层灭火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消防员进入到火场内部近战灭火,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体能素质。在火场上要做到一次性把装备都带上去,如果双手抓不下了,那嘴里就再咬一根水带。”用车站中队指导员陈祥康的话说,强度最高的时候,消防员们身背六七十斤装备登上30层,一天至少20遍,这相当于负重把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登了5遍!

背这么重的装备,登这么多台阶,身体能吃得消吗?“受得了,也必须受得了。快一步,或许就能多救出一个人!”陈祥康回答得很坚定。

深入重庆市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寻找全市最美的行业身影,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

十位“最美”人物及团队正式亮相,

让我们共同阅读他们的“最美”故事!

匡建民。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

他是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先后参与了国内外多座知名大桥的建设,攻克了多项桥梁安全建设难关,在“一带一路”桥梁援建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臣业。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他是一名“80后”博士,也是一名煤矿安全治理的技术精英,多项研究成果应用在实践中,极大地改善了煤矿行业的安全现状,是矿山工人最可亲的安全保障。

石云亮。

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

他是一名安全生产的全科专家。退休后,仍坚守在协助政府安全监管和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岗位上,还自发地通过网格积极为企业培养安全管理人才。

赵正武。

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寺村地灾群测群防员。

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安全守护人。他不分昼夜,默默坚守,看护着一村人的平安。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发现了多起地质灾害隐患,并成功组织村民撤离。

卢沙。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她是最基层的“官”,也是安全管得最全的“官”。扎根社区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安全治理得井然有序,是全市社区交通安全治理的典范,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巡山小大王”。

张寅。

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应急办主任。

他从事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十年,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靠严格执法,靠真诚服务,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基层应急干部。

赵兵。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他是雷厉风行、让违法者畏惧的铁腕局长,他是带头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应急改革先锋,在他的带领下,渝北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3年获全市第一。

邓荣。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处长。

他是应急管理战线的“老黄牛”,经常临危受命克难攻坚,参与多起市内外重特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因表现出色数次立功受奖。

袁建兰。

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他是消防战线年轻的80后老兵,从一名身体素质极差的落后兵逆袭为屡立战功的尖子兵,是真实版的“许三多”。他技术过硬、作风优良,尽管伤痕累累,仍初心不改,是现代青年人的模范先锋。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川维队。

他们是危化救援的国家队,是随时向最危险境地冲锋的逆行者,是技术精湛、履立战功却屹立不倒的锋线战士。

向所有的时代奋斗者致敬!

_月_日,2020年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正式发布。其中,坚守在生产一线、为企业安全把脉的桥梁建设安全管理专家匡建民,成为了获评十位“最美”人物及团队中的一员,他在桥梁安全领域作出的贡献,为大家所点赞。

匡建民是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作为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他先后参与了全球、全国知名大桥的建设,攻克了多项桥梁安全建设难关,在“一带一路”桥梁援建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匡建民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从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坚持每天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亲自检查把关,护航江苏苏通大桥创四项世界第一,将党旗插上世界最高的桥塔。

作为公司安全负责人,匡建民先后指导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中国桥梁”名片的打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今,匡建民仍然常年深入施工现场,目前正在修建的白居寺长江大桥,他每个月都至少要去一次。“每位员工都是我的亲人,我作为安全人、管理者,如果没有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就是我的失职。”匡建民说。

此外,匡建民还十分注重企业整体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精湛的安全管理人才,多次在全国系统内的技能比武中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带领的团队荣获“重庆市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2012-2016年“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群体——应急管理工作者,每一次灾难来袭,都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展现了极端负责敬业、善于开拓创新、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风采。

敬业:对每个生命负责。

下井2500多次,井下行程可绕地球一圈——数百乃至上千米的漆黑井下,是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监察专员张在贵的“战场”。工作19年来,他消除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了150多名矿工的生命。

张在贵是同事眼中的“铁面包公”。一次,在对某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张在贵发现该矿爆炸材料发放量较大,部分炸药雷管使用地点不明,库管员又含糊其词。不顾矿方百般阻挠,张在贵步行10余公里下井,查处了3个违规采煤点。

这时,矿主塞过来一个厚厚的红包,张在贵严词拒绝:“什么时候都不能拿矿工生命开玩笑。”

利诱不好使,有人威胁:“你要敢罚,今天别想出门!”

“怕威胁,我早不干安监了!”张在贵毫不畏惧,最终让企业接受处罚,消除了安全隐患。

长期坚守煤监一线,张在贵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视网膜出现多条裂缝。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初心。正是张在贵和众多煤矿安监员们的付出,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建立20年来,全国煤矿死亡事故由每年近2500起降至200多起,由每年近5000人降至250多人。

“没有事故就是最大的成绩。”37岁的张之崟来自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他用火眼金睛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底线。

去年,张之崟对一家化工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企业的氯乙烯湿式气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坚持要求检测:“发现钟罩最薄的地方只有4.3毫米,就差3毫米,氯乙烯气体很可能击穿钟罩发生泄漏。”

长期坚守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一线,张之崟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深入基层3—4天,检查企业超过1250家次,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会不会觉得辛苦和疲惫?张之崟很淡然:“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先生,80岁高龄仍然爬上几十米高的芳烃装置和几万立方米的油气储罐,义务指导、服务其他企业。和他相比,我有什么理由碌碌无为、松懈倦怠?”

创新:与每一秒钟赛跑。

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屋,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承担着故宫防火安全的重任。

有传承——延续从明清时期就有的传统,队员们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

有创新——故宫特勤中队研发“肘式水枪”,自制“重叠式水带推车”,推动安装智能感烟点式探测器5674个、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3台,提升了“一分钟”应急效能,实现了消防监控全覆盖。

传统与创新举措,为故宫扣上了安全防护的金钟罩。这支近50人、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队伍也有自己的期许:“明年故宫就满500岁了,也是中队建队50周年,我们会用自己的忠诚和坚守,让这颗绚丽的人类瑰宝永远在世界东方闪耀!”

应对地震灾害,每一秒都意味着更多的生机。在福建省地震局,就有一群和地震波赛跑的“应急人”。

“过去没有那么快的预警系统,几分钟才能速报出地震的信息。”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中心总设计师韦永祥介绍。2007年,福建省地震局正式立项,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目标是地震发生时,将确定地震震中震级等信息的时间缩短至10秒左右。

去年,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向社会发布。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已经完善了省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并通过部署地震预警专用接收终端、手机app、信息节点的103个pc客户端等,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紧急处置提供紧急地震信息服务。

奉献:在与世隔绝处坚守。

在祖国北疆前沿,有这样一座“林海孤岛”——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最低气温零下58摄氏度,最近的村落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便驻扎在这里,保护着我国95万公顷唯一集中连片的未开发原始林区,人均防火面积约为2.4万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12年前来的时候,这里还不通车、不通电、不通邮。”老队员布约小兵的家在四川凉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脚跨出大凉山,后脚又扎进了兴安岭,没想到“比大凉山还大凉山”。

今年6月,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林场发生雷击火灾,山上的火线绵延不绝。“把天都烧红了,打了不到10分钟的明火,防火眼镜都被烤变形了。”奇乾中队指导员王永刚回忆。队员们与“火魔”鏖战三天三夜,圆满完成扑救任务。

火场上,会吸血的草爬子同样让人毛骨悚然,被它咬到,轻则头晕,重则死亡。大学生队员胡首第一次被咬时特别害怕,手臂上的草爬子使劲往肉里钻,那种撕心裂肺的疼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可第二次被咬时,他一声没吭,自己就咬牙处理了。“没被草爬子咬过的人,不算在奇乾干过。”中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热血,流淌在每个奇乾男儿的身体里。如大兴安岭的樟子松一样,他们扎根于此、昂扬向上,隐于茫茫林海中,守住这片绿色长城。

“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当好社区安全‘守护者'。”这是凤城街道黄桷湾社区综治专干李鑫茂的工作座右铭。

2012年大学毕业后,面对充满无限机遇与挑战的社会,李鑫茂毅然选择到社区磨砺自己。2018年,李鑫茂成为黄桷湾社区一名综治专干。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平安巡逻中有他;入户走访、上门普及安全知识也有他;发现有居民在楼道、管道井等地方堆放杂物,第一时间处理现场还有他……李鑫茂成了社区居民口中爱管“闲事”的李专干。

“我们的工作不能老坐在办公室,一定要到现场地毯式巡查,才能排除安全隐患,防控风险。”李鑫茂说,黄桷湾社区老旧单体楼栋多,环境和治安问题突出。作为一名社区综治专干,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居民安全生产巡查、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网格夜间巡查等。而现场实地巡查,是将安全隐患和风险消灭在萌芽时的重要途径。

在一次消防安全排查中,李鑫茂和同事排查到园丁路3号附9号明星书城占用消防通道堆放杂物,把消防通道彻底堵死。李鑫茂当场对其负责人进行劝告,并通知其限期内把杂物搬离。几天后,李鑫茂回访,发现该消防通道仍被占用。李鑫茂再次对其负责人进行劝说,一来二去,李鑫茂和书城负责人变成了朋友。

工作以来,李鑫茂坐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走街串巷开展巡逻。他的足迹遍布社区各个角落。

李鑫茂经常告诫自己,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会社会和家庭造成伤痛。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能有丝毫懈怠。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六

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6月28日21点20分在重庆卫视播出,石云亮是获奖者之一。在发布仪式上,当主持人提到石云亮熟悉超过4000个安全生产标准时,在场不少观众发出了惊叹声,紧接着是持续不断的掌声。

在石云亮看来,他从事安全生产工作近20年,熟悉4000个以上的安全生产标准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云亮指导过工贸、道路交通、建筑、特种设备、消防、矿山、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等8个行业安全生产。“每指导一个领域,我会读遍该领域的专业书籍与资料,熟记该领域所有的安全生产标准。”石云亮说,他指导一个领域,研究透一个领域,逐渐熟悉了多个安全生产标准。

对石云亮而言,安全生产知识不仅需要学习牢记,还需要归纳与总结。“4000多个安全生产标准跨越了多个领域,却存在不少共通点,我一直在想能不能用一两个理论去总结它们?”在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中,石云亮提了两项安全生产理论:高处作业的降级处理、安全边界理论。

高处作业的降级处理在实践中运用有很多。比如说,外墙施工常在施工人员脚下放一个平台,平台越是密封作业就越安全。“有了这个平台,高处作业就变成了低处作业,这就是我所说的‘降级处理’。”安全边界理论也应用得十分广泛。石云亮以景区和游乐园常有的空中玻璃走廊为例,“你看,小孩们可以在高空的走廊上又走又跳,但走廊仍然是安全的。”石云亮解释说,因为走廊在设计时有自身的安全边界,比如走廊的高度与承重能力,玻璃的厚度等等。“在这个范围以内是安全的,超出这个范围就要重新设定安全边界。”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加强思想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激励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应急救援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立潮头、担当作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11月4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

蔡瑞、丁良浩、侯正超、肖文儒、张之崟、王念法、张在贵、魏丽萍、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区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等“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集体,来自防震减灾、煤矿安全监察、安全执法监督、消防救援、森林消防等应急管理系统各单位各部门。他们有的闻令而动、夙夜奋战,在地动山摇的第一线勇挑新时代应急管理重担;有的面对生死考验,逆向而行,用血肉之躯勇闯刀山火海;有的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冲锋在前的“无我”状态;有的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莽莽原始森林,守护绿水青山;有的默默奉献、无悔付出,在祖国“心脏”地带护佑民族文化瑰宝;有的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倾心守护煤矿工人生命安全;有的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辛勤耕耘在安全监管执法一线。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极端认真负责的务实作风,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极端认真负责、甘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集体的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为他们颁发“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证书。

参加发布仪式的应急管理工作者代表表示,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过硬的作风,撸起袖子干、挥洒汗水拼,始终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不懈奋斗者,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应急先锋,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奋力开创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现场观众表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事迹感人、催人奋进,生动体现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价值理念,展示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现了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精神,践行了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是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表率。

“生命是阳光,是力量,是每个人仅有一次,却无比灿烂的华章。今晚,我们要走进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群体。他们是危机前的屏障,他们是灾难中的希望,他们有个全新的名字,叫作应急管理工作者。”11月4日,“闪亮的名字——2019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举行,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共同评选出8位“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3个集体。

“我叫魏丽萍,是一名安全监察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内容非常庞杂、琐碎,但是核心只有一个——防患未然,目标只有一个——平安无事。”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正处级监察专员魏丽萍说。

在发布仪式现场,魏丽萍以北京地铁为例,讲起她的工作:“北京地铁改造前,每年地铁坠落事故约12起,改造后每年零起。每一个数字的后面都是生命。”

在安全监察的工作岗位上,魏丽萍、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干部张之崟、山东煤监局鲁东分局副处级监察专员张在贵以及千千万万的安全监察工作者们将自己淬炼成一把丈量风险的标尺,在侥幸面前,坚守原则的红线。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支队方家营中队中队长助理丁良浩说:“我当消防员,就干两件事,与死神搏斗,为队伍争光!”

“电影《战狼2》大家都看过,其实我们执行的国际任务和吴京的很像,只不过,他面对的是战争而我们面对的是自然灾害。”在发布仪式上,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说。前,王念法参加了中国第一个专业救援队。此后,他像一匹战狼驰骋疆场,参与了10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

“与火魔交锋,你总是战在最前沿。与死神擦肩,你目光只投向战场。每一次总攻的号令响起,你的背影不惧、不悔!”这是写给丁良浩、王念法、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的致敬词,更是对坚守消防救援一线的战士们的礼赞。面对灾后废墟、满目疮痍,他们早已把自我割舍,化作尖刀利刃,争分夺秒,为受灾群众撬开生的通道。

“我所在的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守护着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这里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地形复杂,每一次任务我们都要背负近50斤的装备,在4000米的崇山峻岭之间,战火魔、踏火海。”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三中队代理排长侯正超说。

“我们中队驻守在故宫博物院内,肩负着守护民族瑰宝的神圣使命。”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蔡瑞说,“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我始终把‘没有灭火战功’当作第一追求,带领指战员日夜守望巡逻,走遍9046间殿宇宫室,协助制定106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把故宫划分成十大保护区域,反复进行实战演练,为一座座大殿扣上了安全防护的‘金钟罩’。”

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一直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此,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区支队车站中队时刻做好应战准备。“我们平均每周要进行两次负重登楼训练,全身的防护装备加上灭火、破拆等器材,平均负重能超过六七十斤。”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区支队车站中队指导员陈祥康说。一口气登楼20层,一天至少20遍……强度最高的时候,队员们一天里相当于要负重把632米高的上海中心登5遍。

在发布仪式现场,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展示了早期救援队里最重要的设备,一个老式的呼吸器。“1983年到,我背着这样的呼吸器直接指导指挥事故500多起。”肖文儒说,“现在我们的应急救援队伍在国际上是一流的,我们的救援设备也是最先进的。”

打通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信息的准确发布,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开创跑赢地震波的奇迹。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地震预警时间提前了10~20秒。每一秒都是生机,更多的生命可以从废墟中逃离。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敬畏生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加避险抗灾和自救互救能力,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在捍卫安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应急管理人依然没有停下坚实的脚步,他们将肩负责任与使命,继续默默守护、勇敢前行。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11月4日晚,邢邑镇组织集体收看2019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

蔡瑞、丁良浩、侯正超、肖文儒、张之崟、王念法、张在贵、魏丽萍、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区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等“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集体,来自防震减灾、煤矿安全监察、安全执法监督、消防救援、森林消防等应急管理系统各单位各部门。

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极端认真负责的务实作风,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认真负责、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观看发布仪式后,我镇机关干部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过硬的作风,撸起袖子干、挥洒汗水拼,始终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不懈奋斗者。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八

深入重庆市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寻找全市最美的行业身影,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

十位“最美”人物及团队正式亮相,

让我们共同阅读他们的“最美”故事!

匡建民。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

他是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先后参与了国内外多座知名大桥的建设,攻克了多项桥梁安全建设难关,在“一带一路”桥梁援建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臣业。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他是一名“80后”博士,也是一名煤矿安全治理的技术精英,多项研究成果应用在实践中,极大地改善了煤矿行业的安全现状,是矿山工人最可亲的安全保障。

石云亮。

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

他是一名安全生产的全科专家。退休后,仍坚守在协助政府安全监管和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岗位上,还自发地通过网格积极为企业培养安全管理人才。

赵正武。

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李寺村地灾群测群防员。

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安全守护人。他不分昼夜,默默坚守,看护着一村人的平安。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发现了多起地质灾害隐患,并成功组织村民撤离。

卢沙。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她是最基层的“官”,也是安全管得最全的“官”。扎根社区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安全治理得井然有序,是全市社区交通安全治理的典范,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巡山小大王”。

张寅。

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应急办主任。

他从事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十年,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靠严格执法,靠真诚服务,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基层应急干部。

赵兵。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他是雷厉风行、让违法者畏惧的铁腕局长,他是带头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应急改革先锋,在他的带领下,渝北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3年获全市第一。

邓荣。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处长。

他是应急管理战线的“老黄牛”,经常临危受命克难攻坚,参与多起市内外重特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因表现出色数次立功受奖。

袁建兰。

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他是消防战线年轻的80后老兵,从一名身体素质极差的落后兵逆袭为屡立战功的尖子兵,是真实版的“许三多”。他技术过硬、作风优良,尽管伤痕累累,仍初心不改,是现代青年人的模范先锋。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重庆川维队。

他们是危化救援的国家队,是随时向最危险境地冲锋的逆行者,是技术精湛、履立战功却屹立不倒的锋线战士。

向所有的时代奋斗者致敬!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九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学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铸造“大国重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他们面向国家和人民需求,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功。

他们,是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之光,照亮了科技星空。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

知行合一:

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动力。

他是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全新理念;他临危受命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打造闻名中外的“重症救治堡垒”……他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

从医30余年,王行环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百年来被视为前列腺增生治疗领域的“金标准”,然而,这一疗法存在诸多国际性难题:出血多、存在水中毒风险、手术死亡率高达8‰……通过近不懈探索,王行环和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迄今治愈超过200万例,未见死亡病例报道。

今年2月,王行环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临危受命,他无暇顾虑,一心扑在“解决问题”上,克服运行初期的重重困难,将来自286家医院3202名医护人员、1000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1.3万名建设者紧紧凝聚在一起,铸造成一支抗疫精锐之师,取得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抗疫成绩。

“面对困难,千方百计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王行环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锐意攻关:

十年磨“箭”打造“大国重器”

我们正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跨越。“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这些举世瞩目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强力引擎。起飞重量约87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十年磨一“箭”,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倾注了总设计师李东的全部心血。

新技术多、新研产品多、技术跨度大、研制规模大……面对挑战,李东率领技术团队突破了12大类247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确保长征五号火箭于11月3日成功完成了首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后,李东和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开展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归零”和攻关。12月27日,随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王者归来”。

“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后,李东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探索不会止步,“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不懈探索:

用人工智能提升创新活力。

语音合成技术在国际权威比赛中14连冠、语音识别技术首次超过人类速记员、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全球首次通过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这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胡郁和团队近年来创新“成绩单”的一部分。

以来,胡郁一直从事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要让机器能够听懂人类说话,是非常大的挑战。”胡郁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他和团队克服诸多困难,在语音数据收集、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深耕,终于迎来相关技术的连续突破。

他在国内牵头建立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持续为创业者和开发者提供具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截至2020年7月31日,终端用户数累计超过29亿,应用数超过86万。

围绕科大讯飞建立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在移动互联网、教育、智能客服、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970亿元。

矢志报国:

为人民撑起一片蓝天。

京津冀等区域雾霾天数显著减少,北京pm2.5浓度持续下降……近年来,我们的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背后有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的努力和坚守。

他留美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任教,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深耕大气污染防治40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蓝天守护者”,守护人民健康。

郝吉明和团队通过理论创新解决了划分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牛鼻子”问题,促进全国酸雨区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下降到的5.5%;他领导制定和实施中国燃煤、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助力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他积极投身抗疫工作,研究应对疫情带来的环境风险。

“尽管已经74岁,但我还是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责任。”郝吉明说,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改善人民生活做研究。

坚守使命:

让患者眼中光明永驻。

让西藏的眼病患者不出藏就能得到与发达地区无差别的诊治,这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主任次旦央吉多年的愿望。经过她和社会各界多年的努力,这一愿望如今已基本实现。

下乡时,次旦央吉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8点多钟赶到医院准备第一场手术,等结束全天的工作走出手术室,又继续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

“只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从医32年间,次旦央吉从未停止过钻研业务,并在临床上将藏医藏药理论知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作为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她掌握并推广10余种眼科手术,仅白内障一种手术,她就亲自参与完成3万多例,复明率达99%左右。

眼病普查、下乡手术、健康宣教……从昌都到玉树,从林芝到那曲,整个青藏高原都留下了次旦央吉工作的身影,行程达18万公里。不论山路多么崎岖、条件多么艰苦、天气多么恶劣,她从无怨言。一次下乡途中,她由于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但她依然坚持在一线。

“没有光明的世界是可怕的,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才不负使命。”次旦央吉说。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

“最美应急管理管理工作者”在平凡岗位用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应急先锋的实际行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5篇,欢迎大家查阅!

6月12日,记者在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罗德强时,他正在根据仪表报警提示对甲醇生产装置的泄露点进行检测和分析。

罗德强是公司安全部部长,负责公司年产85万吨甲醇装置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搞安全,身上都是沉甸甸的责任,监督必须到现场。”每天,罗德强深入作业现场,检查员工是否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查看作业现场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外来施工手续是否齐全。现场有哪些防火、防爆区域,有哪些易燃、易爆风险区,罗德强没事就会抓住工人考一考,答不上来的,他会一条一条地讲解。

“只有自己安全知识掌握得全面,才有资格要求别人。自己学透了,才能给工人讲明白。”他不仅严格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知识,自己还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安全操作规程》等。

“搞安全,也要创新工作方法。”罗德强自创了一套“比、盯、创”工作法:“比”就是比查找隐患,不断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活动;“盯”就是盯住隐患不放,提出身边无隐患的理念,亮出“我做起,影响身边人”的口号;“创”即引导员工群策群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今年5月份,针对现场存在的“三违”现象,组织开展“弹性对话”,面对面倾听员工心声,鼓励员工提意见、提隐患点,再带领部门安全员一起进行排查整改。

工作中,罗德强对安全工作有关的事敢说敢做敢管。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和事,他立即指出,令其整改,不留情面。而每当设备出现突发状态时,他总是挺身而出,排忧解难。

2019年3月28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罗德强突然接到电话:高压反应器焊缝开裂。高压反应器里是可燃气体,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罗德强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组织疏散人员,并提出停车处理,与现场人员共同探讨、解决了该问题。

今年以来,罗德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0余处,公司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他表示,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用责任护卫安全,用创新牢固安全,将险情堵在公司大门外。

闻令而动、夙夜奋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新时代应急管理人的本色与担当。

为加强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

冲锋在前扎根煤矿安监一线。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三级调研员张在贵,自2001年从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至今,有近19个年头了。

自工作以来,他下井近2500次,井下行程约8万里,查处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150多名矿工生命;面对企业高薪聘请不为所动,患有严重眼疾却坚守煤监一线。

鲁东监察分局党总支书记郭守军回忆,有一次,张在贵在辖区某市组织召开安全度汛工作会期间,注意到某矿负责人接电话后神情慌张地离开了。职业警觉让他意识到,可能出现了安全问题。

他立即赶往该矿调度室,通过监控发现,该矿发生了透水事故,而井下150名矿工仍在作业。在此情况下,他当即下达“停止一切采掘活动、撤出井下所有人员”的监察指令。井下所有人员撤出后不到2小时,井下工作区域就被淹没。

“为了保护矿工生命安全,自己要扎根煤矿安全监察一线,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再立新功!”张在贵说。

坚守初心竭力护航安全生产。

“难不怕,怕的是做得不到位。”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察专员魏丽萍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并非女性理想的职业选择,但魏丽萍却不离不弃,坚持了30多年。她说:“我就是喜欢它,总觉得有好多迫切需要干的事。”

职业卫生评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法制建设、矿山监管、工业监管、中介机构监管和综合监管……谈起她负责过的工作,掰起十个手指头也数不过来。

在担任原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管一处处长期间,魏丽萍带领同事紧紧盯住白酒制造企业隐患治理、涉爆粉尘企业隐患治理,出实招、求实效,通过技术指导、执法处罚、约谈通报等多种手段,督促指导企业实打实地开展隐患治理。

2008年至2015年,魏丽萍从监管一处调到监管二处任处长。期间,她不仅带队完成了10余项风险突出领域的评估、调研,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了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构建起了严密的责任体系。

“我和安全的‘约会’还没有结束,有太多问题想去探究。”魏丽萍说。

立志传承争做消防救援先锋。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是消防队伍中的一面旗帜。

中队驻守在上海“心脏”地带,承担着黄浦区内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灭火救灾、抢险救援及社会救助任务。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消防队伍中第一个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的英雄集体,车站中队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

南京金陵化工火灾远程驰援、汶川抗震救灾8天8夜的生死相依、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救援中的逆行身影……授称以来,中队接警9000多次,营救和疏散人员1714人,保护财产价值达13亿余元。

为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拓展需要,车站中队积极探索建立高层灭火救援、地铁灭火救援“专业队”组训模式,推进营区“实战化”训练,加强战斗力建设。在2018年全国消防体能达标考核中,车站中队代表上海总队出战,取得了全国第一的过硬成绩。

披荆斩棘守卫莽莽原始森林。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奇乾乡年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冬季长达9个月,被称为“风停止的地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奇乾中队就驻扎这里,坚守了半个多世纪。

奇乾中队是森林消防队伍中唯一独立驻防的中队之一,担负着北部原始林区95万公顷原始森林防火灭火任务,每逢春夏秋三季森林防火灭火紧要期,中队消防队员全天24小时战备,应对随时发生的森林大火。

2006年仲夏,北部原始林区伊木河林场发生森林火灾,直接威胁到原始森林和边防连队油库安全,情况万分危急。

“党员突击队,跟我上!”时任中队指导员吴迪冒着被倒木砸伤的危险,带领10名党员骨干在火头必经之地开挖防火隔离带,阻止了火线蔓延。

“哪里有险情,那里就有我们;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我们……”指导员王永刚说。1963年建队以来,奇乾中队共出动兵力13500余人次,扑灭火警火灾近350起,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作出了杰出贡献。

迎难而上攻克地震预警技术。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十几年来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手段与地震波进行赛跑,决战地震预警系统“最后一公里”,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2007年,韦永祥来到福建省地震局工作,受命组建团队开展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

韦永祥说,团队成立没多久,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的沉重灾难深深刺痛了团队成员。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减灾新技术研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并且每年一个月的集中攻关,连续六年,完成了50多万行软件代码编写、上千次软件更新等研发任务。

在团队的努力下,2015年我国第一部地震预警单行法《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颁布实施,2017年福建省地方标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发布施行,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有了法规和标准保障。

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群体——应急管理工作者,每一次灾难来袭,都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展现了极端负责敬业、善于开拓创新、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风采。

敬业:对每个生命负责。

下井2500多次,井下行程可绕地球一圈——数百乃至上千米的漆黑井下,是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监察专员张在贵的“战场”。工作19年来,他消除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了150多名矿工的生命。

张在贵是同事眼中的“铁面包公”。一次,在对某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张在贵发现该矿爆炸材料发放量较大,部分炸药雷管使用地点不明,库管员又含糊其词。不顾矿方百般阻挠,张在贵步行10余公里下井,查处了3个违规采煤点。

这时,矿主塞过来一个厚厚的红包,张在贵严词拒绝:“什么时候都不能拿矿工生命开玩笑。”

利诱不好使,有人威胁:“你要敢罚,今天别想出门!”

“怕威胁,我早不干安监了!”张在贵毫不畏惧,最终让企业接受处罚,消除了安全隐患。

长期坚守煤监一线,张在贵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视网膜出现多条裂缝。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初心。正是张在贵和众多煤矿安监员们的付出,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建立20年来,全国煤矿死亡事故由每年近2500起降至200多起,由每年近5000人降至250多人。

“没有事故就是最大的成绩。”37岁的张之崟来自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他用火眼金睛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底线。

去年,张之崟对一家化工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企业的氯乙烯湿式气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坚持要求检测:“发现钟罩最薄的地方只有4.3毫米,就差3毫米,氯乙烯气体很可能击穿钟罩发生泄漏。”

长期坚守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一线,张之崟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深入基层3—4天,检查企业超过1250家次,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会不会觉得辛苦和疲惫?张之崟很淡然:“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先生,80岁高龄仍然爬上几十米高的芳烃装置和几万立方米的油气储罐,义务指导、服务其他企业。和他相比,我有什么理由碌碌无为、松懈倦怠?”

创新:与每一秒钟赛跑。

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屋,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承担着故宫防火安全的重任。

有传承——延续从明清时期就有的传统,队员们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

有创新——故宫特勤中队研发“肘式水枪”,自制“重叠式水带推车”,推动安装智能感烟点式探测器5674个、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3台,提升了“一分钟”应急效能,实现了消防监控全覆盖。

传统与创新举措,为故宫扣上了安全防护的金钟罩。这支近50人、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队伍也有自己的期许:“明年故宫就满500岁了,也是中队建队50周年,我们会用自己的忠诚和坚守,让这颗绚丽的人类瑰宝永远在世界东方闪耀!”

应对地震灾害,每一秒都意味着更多的生机。在福建省地震局,就有一群和地震波赛跑的“应急人”。

“过去没有那么快的预警系统,几分钟才能速报出地震的信息。”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中心总设计师韦永祥介绍。2007年,福建省地震局正式立项,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目标是地震发生时,将确定地震震中震级等信息的时间缩短至10秒左右。

去年,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向社会发布。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已经完善了省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并通过部署地震预警专用接收终端、手机app、信息节点的103个pc客户端等,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紧急处置提供紧急地震信息服务。

奉献:在与世隔绝处坚守。

在祖国北疆前沿,有这样一座“林海孤岛”——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最低气温零下58摄氏度,最近的村落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便驻扎在这里,保护着我国95万公顷唯一集中连片的未开发原始林区,人均防火面积约为2.4万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12年前来的时候,这里还不通车、不通电、不通邮。”老队员布约小兵的家在四川凉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脚跨出大凉山,后脚又扎进了兴安岭,没想到“比大凉山还大凉山”。

今年6月,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林场发生雷击火灾,山上的火线绵延不绝。“把天都烧红了,打了不到10分钟的明火,防火眼镜都被烤变形了。”奇乾中队指导员王永刚回忆。队员们与“火魔”鏖战三天三夜,圆满完成扑救任务。

火场上,会吸血的草爬子同样让人毛骨悚然,被它咬到,轻则头晕,重则死亡。大学生队员胡首第一次被咬时特别害怕,手臂上的草爬子使劲往肉里钻,那种撕心裂肺的疼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可第二次被咬时,他一声没吭,自己就咬牙处理了。“没被草爬子咬过的人,不算在奇乾干过。”中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热血,流淌在每个奇乾男儿的身体里。如大兴安岭的樟子松一样,他们扎根于此、昂扬向上,隐于茫茫林海中,守住这片绿色长城。

“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当好社区安全‘守护者'。”这是凤城街道黄桷湾社区综治专干李鑫茂的工作座右铭。

2012年大学毕业后,面对充满无限机遇与挑战的社会,李鑫茂毅然选择到社区磨砺自己。2018年,李鑫茂成为黄桷湾社区一名综治专干。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平安巡逻中有他;入户走访、上门普及安全知识也有他;发现有居民在楼道、管道井等地方堆放杂物,第一时间处理现场还有他……李鑫茂成了社区居民口中爱管“闲事”的李专干。

“我们的工作不能老坐在办公室,一定要到现场地毯式巡查,才能排除安全隐患,防控风险。”李鑫茂说,黄桷湾社区老旧单体楼栋多,环境和治安问题突出。作为一名社区综治专干,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居民安全生产巡查、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网格夜间巡查等。而现场实地巡查,是将安全隐患和风险消灭在萌芽时的重要途径。

在一次消防安全排查中,李鑫茂和同事排查到园丁路3号附9号明星书城占用消防通道堆放杂物,把消防通道彻底堵死。李鑫茂当场对其负责人进行劝告,并通知其限期内把杂物搬离。几天后,李鑫茂回访,发现该消防通道仍被占用。李鑫茂再次对其负责人进行劝说,一来二去,李鑫茂和书城负责人变成了朋友。

工作以来,李鑫茂坐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走街串巷开展巡逻。他的足迹遍布社区各个角落。

李鑫茂经常告诫自己,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会社会和家庭造成伤痛。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能有丝毫懈怠。

正是这种来自内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驱动着李鑫茂不断向前,在日常巡逻检查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李鑫茂凭着一股对事业的热忱,督查整改安全隐患60余处。

1月6日(周一)晚20:25,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将播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

其中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魏丽萍同志将代表北京应急人出席“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讲述三十年来她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故事。

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由中央宣传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举办,蔡瑞、丁良浩、侯正超、肖文儒、张之崟、王念法、张在贵、魏丽萍等8名个人和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3个集体,获得2021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各尽所长,主动奋战一线、潜心科研攻关、开展战略研判、参与科学普及,为防疫抗疫贡献力量。各级科协和学会启动全国应急科普联动机制,开展科学辟谣,组织义诊及心理咨询,科技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开展联防联控,191个全国学会共同倡议为决胜攻坚提供科技志愿服务,172家科技馆联动为青少年提供“空中课堂”科学教育。中国科协再次向这场阻击战中的“最美逆行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的关键阶段,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须更加紧密团结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决战有我的担当精神,为打赢阻击战再作新贡献。

坚定信心听党话。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迎难而上,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决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本职工作中,以爱国奉献激励人心,以团结信任凝聚人心,以仁爱友善温润人心。坚定信心保“六稳”,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做到疫情防控、生产发展两不误。

科学防治强支撑。面向防控一线,强化协作意识,加快诊疗手段的临床应用。强化协同奉献,攻克最急防治难题,把成果运用到防疫抗疫的战场上。面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加强决策研判,服务科学治理。面向社区村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加强防疫辅导、心理疏导、科学引导,帮助群众理性看待疫情,增强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合作发展解难题。坚定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立足岗位,科技护航,服务复工复产。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学会组织,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助力“百城千会万企”行动,推动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服务中小微企业。化危为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崇尚科学树新风。自觉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自律,在防疫抗疫中涵养优良学风作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相信科技的力量,培育全社会的科学理性,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科学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开放交流凝共识。积极参与国际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与世界同行共享研究成果,提高人类共同应对重大疫情挑战的能力。讲好中国防疫抗疫故事,增信释疑,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信任,创新争先,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二

_月_日,2020年重庆市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正式发布。其中,坚守在生产一线、为企业安全把脉的桥梁建设安全管理专家匡建民,成为了获评十位“最美”人物及团队中的一员,他在桥梁安全领域作出的贡献,为大家所点赞。

匡建民是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作为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他先后参与了全球、全国知名大桥的建设,攻克了多项桥梁安全建设难关,在“一带一路”桥梁援建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匡建民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从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坚持每天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亲自检查把关,护航江苏苏通大桥创四项世界第一,将党旗插上世界最高的桥塔。

作为公司安全负责人,匡建民先后指导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中国桥梁”名片的打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今,匡建民仍然常年深入施工现场,目前正在修建的白居寺长江大桥,他每个月都至少要去一次。“每位员工都是我的亲人,我作为安全人、管理者,如果没有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就是我的失职。”匡建民说。

此外,匡建民还十分注重企业整体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精湛的安全管理人才,多次在全国系统内的技能比武中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带领的团队荣获“重庆市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2012-2016年“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三

6月12日,记者在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罗德强时,他正在根据仪表报警提示对甲醇生产装置的泄露点进行检测和分析。

罗德强是公司安全部部长,负责公司年产85万吨甲醇装置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搞安全,身上都是沉甸甸的责任,监督必须到现场。”每天,罗德强深入作业现场,检查员工是否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查看作业现场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外来施工手续是否齐全。现场有哪些防火、防爆区域,有哪些易燃、易爆风险区,罗德强没事就会抓住工人考一考,答不上来的,他会一条一条地讲解。

“只有自己安全知识掌握得全面,才有资格要求别人。自己学透了,才能给工人讲明白。”他不仅严格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知识,自己还不断更新知识,学习《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安全操作规程》等。

“搞安全,也要创新工作方法。”罗德强自创了一套“比、盯、创”工作法:“比”就是比查找隐患,不断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活动;“盯”就是盯住隐患不放,提出身边无隐患的理念,亮出“我做起,影响身边人”的口号;“创”即引导员工群策群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20xx年5月份,针对现场存在的“三违”现象,组织开展“弹性对话”,面对面倾听员工心声,鼓励员工提意见、提隐患点,再带领部门安全员一起进行排查整改。

工作中,罗德强对安全工作有关的事敢说敢做敢管。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和事,他立即指出,令其整改,不留情面。而每当设备出现突发状态时,他总是挺身而出,排忧解难。

2019年3月28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罗德强突然接到电话:高压反应器焊缝开裂。高压反应器里是可燃气体,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罗德强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组织疏散人员,并提出停车处理,与现场人员共同探讨、解决了该问题。

20xx年以来,罗德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0余处,公司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他表示,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用责任护卫安全,用创新牢固安全,将险情堵在公司大门外。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四

“难不怕,怕的是做得不到位。”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察专员魏丽萍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并非女性理想的职业选择,但魏丽萍却不离不弃,坚持了30多年。她说:“我就是喜欢它,总觉得有好多迫切需要干的事。”

职业卫生评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法制建设、矿山监管、工业监管、中介机构监管和综合监管……谈起她负责过的工作,掰起十个手指头也数不过来。

在担任原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管一处处长期间,魏丽萍带领同事紧紧盯住白酒制造企业隐患治理、涉爆粉尘企业隐患治理,出实招、求实效,通过技术指导、执法处罚、约谈通报等多种手段,督促指导企业实打实地开展隐患治理。

2008年至2015年,魏丽萍从监管一处调到监管二处任处长。期间,她不仅带队完成了10余项风险突出领域的评估、调研,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了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构建起了严密的责任体系。

“我和安全的‘约会’还没有结束,有太多问题想去探究。”魏丽萍说。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五

作为社会中最基层的一份子,基层应急工作者始终处于风险与危机中。无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还是意外事故,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作为这个国家的守护者,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险与压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基层应急工作者的心得体会,揭示他们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基层应急工作者要保持冷静和专业。首先,他们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可以解决问题。其次,有效沟通和协作是解决紧急情况的关键。与其他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此外,基层应急工作者还需要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佳行动计划。

基层应急工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了解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他们还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救护知识和急救措施,以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层应急工作者还需要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危机应对技术和装备。

基层应急工作者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他们需要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敬业精神,义不容辞地履行职责。此外,他们还应该严守职业道德,敬重人权、平等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社会中最可敬的一群人,基层应急工作者值得我们的致敬和尊敬。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高风险和高压力工作,对于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基层应急工作者的支持和关注,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基层应急工作者的心得体会,并强调了他们的重要性和贡献。基层应急工作者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有着巨大的责任和职业道德,值得我们的致敬和尊重。通过加强对基层应急工作者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社会。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六

2020年,决战决胜之年,应对疫情之年,面对严重洪涝灾害、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严重冲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更显意义重大。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枕戈待旦、向险而行,是党和人民的“守夜人”;他们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守业人”。得益于他们的努力,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自然灾害因灾死亡人数均为历年最少;他们,也在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中成就“最美”。

为弘扬应急管理特色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

向险而行,以生命赴使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面对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应急管理部门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坚决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谁打头?”“我打头!”

7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开了20米宽的决口,6500名村民被洪水围困。

此时,庐江县遭遇百年一遇洪灾,已在抗洪一线奋战了几个昼夜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再次集结队伍投入救援。由他“打头”领航的1号艇突遇3米多的水位落差侧翻,他被卷入汹涌湍急的洪流中英勇牺牲,年仅36岁。

陈陆牺牲后,战友统计:他连续奋战了96个小时,救出2600多人。

人民消防为人民,危难时刻,总有他们“逆行”的身影。

陈建是湖北省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站长助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紧要关头,陈建3次递交请战书,带领医废转运突击队担负武汉市11个街道、28家医院日常医废转运任务,50个日夜累计行程1.6万余公里,转运医疗废弃物2186桶,共170.49吨。

武昌医院、天佑医院、武昌方舱医院……这些很多人都避之不及的地方,哪里有需要,陈建就出现在哪里。他说:“说不怕那是假的,但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义不容辞。”

扎根一线,献青春护青山

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全球气候的“调节器”,守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1983年出生的孔特特是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那曲市大队大队长,他已在这片高山林海坚守了18年。

成绩背后,是经年累月的无私奉献。进藏多年,他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没有休一次完整假。

森林灭火离不开特种车。1974年出生的吴迪就是这样一位“大拿”,他不仅擅长驾驶特种车灭火,还擅长专治特种车各种“毛病”。

他是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黑河市支队爱辉区大队四中队特种车辆维修技师。2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成长为具有过硬专业技术的“专家”,累计培训驾驶维修技术骨干1000余人;检修车辆1300余台次,节约经费近600万元;技术革新20余次,极大提升了车辆维修效率和灭火作战效能。

勇于担当,靠实干守平安

2020年是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履行职能的第一年,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充分显现了机构改革效能。

朱学忠是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在同事眼里,他是那个最敢于建言献策的人。

2020年1月底,疫情之下,地面运输受限,湖北各地防疫物资告急。朱学忠提出建议,利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向各地输送防疫物资。

提议被批准后,他迅速协商甄选6家通航企业调配20名飞行员、40名机务及地面保障人员、各机型直升机10架,运送紧急防疫物资213架次、91.25吨,极大缓解了重点医院防疫物资缺乏的燃眉之急。

战“疫”紧要关头,切不能让生产安全事故“添乱”。大年初一一早,陕西煤矿安监局榆林分局干部刘小术就奔赴工作岗位。此后整整一个月,他都坚守在分局疫情防控与安全监察工作一线,不曾回家。

勇挑重任、敢啃硬骨头,是刘小术的工作作风。自2011年进入煤矿安监系统以来,辖区90%以上煤矿都有过他忙碌的身影,参与对煤矿和有关责任人行政处罚上百次,深入井下一线监察400余次,累计实施经济处罚超5000万元。他说:“多去煤矿多下井,遏制事故靠践行。”

“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岗位平凡但使命光荣。”四川省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伍袁志说起自己的职业,总是满满的自豪感。为了打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他在当地启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为了加强监管、消除隐患,他经常带领执法人员深入基层、企业、车站、码头、市场、农村,开展执法检查。他总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营山县连续19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30年如一日,践行使命捍卫荣光

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这是一个只有30名指战员的基层单位,却又是一支践行使命捍卫荣光的模范队伍。

自1991年1月1日起,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就担负起福州市五一广场升降国旗任务。负责省会城市中心广场升降国旗任务,使命神圣、任务光荣。30年来,一代代消防指战员不仅勤练灭火救援技能,还苦练升降国旗“五功”,实现了21000余次升降国旗“零失误”。

30年如一日的完美表现,背后是大头针、十字木架、沙袋和他们练到颤抖的手腿,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下的继续苦练。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但耐火等级低,火灾防控压力大。为了做好防灭火工作,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采取了联防联治、防火巡查、宣传培训、实战演练等一系列措施。

多年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消防指战员们都会将消防车停在街巷口,成立便民利民队,设立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免费茶水、座椅,宣讲消防安全知识。近年来,他们又树立“快攻速战打早灭小”理念,探索出适合老街古巷实际的灭火操法。

“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汤蹈火”,这是他们践行使命的坚定信念;三坊七巷连续8年“零火灾”、30年无重大火情,这是他们践行使命的最好印记。

默默扎根荒野,矢志不渝防震抗震

基层应急管理人扎根一线、默默奉献、不懈创新,努力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才智。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正处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26名。看似“貌不惊人”,却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们,在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中诞生。1966年3月,河北邢台遭受了一次严重破坏性地震,7月,红山基准台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有组织、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的地震台。

这里,是中国地震事业的发祥地,培育科学人才的摇篮。半个多世纪来,近百位地震专家、技术人员曾经在红山台工作过,他们成长于此,为新中国地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又地处偏僻,距离邢台市隆尧县城9公里,到最近的村子也要3公里,交通和生活十分不便。

目前,红山基准台已发展成为下辖11个子台,承担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应急等多项任务的开放式、国际性、现代化综合地震台站。

传承焦裕禄精神,筑牢基层“防灾堤坝”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奋斗过的地方,焦裕禄精神一直激励着这里的干部群众。把灾害风险装进制度的笼子,全力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正是他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2019年6月5日晚,一场罕见强对流天气“袭击”兰考,多个乡镇受灾严重。兰考县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将帐篷、棉被、照明灯等物资第一时间送往一线;700余人的救灾队伍赶赴一线,营救被困群众12人,挽回财产损失600余万元;593名村级灾情信息员对网格内受灾群众迅速开展灾情普查,及时上报,为受灾群众申请救助资金。

兰考县应急管理局的同志们说,把艰险扛在肩上,把平安留给百姓,这是他们不变的信念。

最新最美应急工作者心得体会(精选17篇)篇十七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无数应急管理工作者一直英勇奋战在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最前线。

近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7名个人和3个集体获得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在防汛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煤矿安全监察、装备技术革新、守护历史文化街区、探索防震抗震规律的一线,他们英勇顽强、勤勉敬业,甘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应急先锋,是人民安全的最美“守夜人”。

危急关头,他们冲锋在应急救援一线

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这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原政治教导员陈陆用生命承担起的责任。

2020年入汛以来,安徽合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溃口,百年一遇的洪水让庐江县的人民群众处在最危急的时刻。陈陆和战友们携带救生装备,驾驶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救援现场。成功转移两名被困群众后,在继续搜救群众的行进途中,打头阵的陈陆遭遇急流,橡皮艇侧翻,陈陆不幸落水牺牲。从7月18日到落水的那一刻,陈陆已奋战96个小时,共出警411次,解救和疏散群众2655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湖北省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陈建冲锋在前。作为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陈建积极请战、身先士卒,与战友们先后参与了转送病患、搬运物资、医废转运、场所消杀等紧急任务。35个日夜,陈建与病毒“零距离”同行,不停地往返于医疗单位和垃圾转运站、指定处理点之间,累计转运医疗废弃物2186桶,170.49吨,行程16000公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朱学忠也在第一时间就申请参加党员突击队,担负应急值守、指挥协调、运输保障和应急救援任务。

在紧急任务中,航空应急救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学忠牵头制定的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疫情期间应急响应手册》、牵头编制的《湖北省在生产及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导则)》、牵头建立的“半小时起飞、全省域调度”的湖北应急飞行模式,提高了应急救援效率,为协调调度各路应急救援力量提供保障。

面对难题,他们潜心钻研推进技术革新

“27年来,吴迪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成长为具有过硬专业技术的特种车辆修理技师,都是刻苦钻研、努力付出的.结果。”这是战友对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黑河市支队爱辉区大队四中队特种车辆维修技师吴迪的评价。

多年来,吴迪对特种车辆进行了20多项技术革新,极大提升了车辆维修效率和灭火作战效能;改革转制后,对特种车辆进行改装,解决了旧装备发挥新作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现实课题。吴迪不仅是一个专业过硬的特种车维修员,也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森林消防卫士。入伍以来,吴迪先后参加灭火作战230余次,抢险救援50余次,救援车辆50余台,向火场投送兵力3万余人次,抢运物资6.2万余台(件),安全行驶30余万公里。

与吴迪一样,四川省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伍袁志也把汗水和努力付诸在创新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上。

伍袁志注重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经常放弃节假日,带领相关部门和人员搞实地调研。2019年县级机构改革以来,伍袁志积极推进机构规范设置,率先在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实现基层工作“八有”——有编制、有职能、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交通、通信、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监管等所必需的装备和设施,打通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

在河北邢台隆尧县县城西北的山丘中,也有一个大胆探索、科学求真,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与坚守展示人类战胜地震灾害坚定信念的集体——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

2005年,红山基准台安装了mt等先进进口仪器,率先开始大地电磁测深观测;2012年河北省唯一gnss核心站在该台建成;2017年新建完成70平方米地磁绝对观测室,成为全国3个地磁仪器比测基地之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观测系统也设在这里。50多年来,红山基准台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在全国开创了“多个第一”,在抗震救灾和地震考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河南省开封市下辖的兰考县,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较高,如何防范风险,成为必须应对的“考题”。

借助机构改革的东风,河南省兰考县应急管理局全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对全县事故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兰考县应急管理局建设了简单实用、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了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11类专项预案,制定坍塌、溺水、触电等32种处置方案,督促各乡镇、有关部门、企业分别编制修订相应预案。全县各层级173项应急预案录入信息平台,实施数字化管理,遇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可以立即将事件的时间、地点、类型及责任分工等信息一键推送至现场指挥人员,一系列创新举措多方位守护了兰考人民的平安。

坚守本职,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守卫平安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榆林监察分局四室二级主任科员刘小术在大年初一早晨便义无反顾地返回到工作岗位,一干就是一个月。他始终坚守在分局疫情防控与安全监察工作一线,一箱泡面一张桌,一套衣服一张床,不分昼夜,整整坚守了30天未回家。

自2011年进入煤矿安监系统以来,刘小术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坚持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辖区90%以上煤矿都有过他忙碌的身影。他深入井下一线监察400余次,累计实施经济处罚超5000万元。

在高山林海中,应急管理人也在坚守。在平均海拔约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市,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那曲大队大队长孔特特坚守高山林海18年。

18年来,孔特特投身森林消防事业,始终冲锋在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第一线,先后参与灭火战斗130余次,参与重大抢险救援90多起,挽救群众生命2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约400余万元,坚守着藏北高原42万平方公里39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草场森林生态环境安全。

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也展现着应急管理人执着坚守的精神。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是一支担负省会城市中心广场升降国旗任务的特殊队伍,自1991年元旦起,该站指战员30年如一日护卫“八闽第一旗”,实现了21000余次升降国旗“零失误”。肩负三坊七巷古建筑群及周边0.9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防火巡查、灭火救援、执勤保卫、宣传培训、礼仪勤务的职责任务,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确保了这里连续8年“零火灾”、30年无重大火情。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高三化学的教学反思总结(专业19篇)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的问题,进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范例三:通过教学反思,我发现学生对课堂习题的掌握程度不高,于是我增加了课后

    2023年保洁用工协议简单版(热门16篇)

    用工关系到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也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如果你正在面临用工管理方面的挑战,不妨看看以下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以下简称甲方)聘用(以下简称乙方)

    2023年心得体会轨道培训(精选18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整理和归纳培训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以下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灵感。

    最新家风家教家训演讲稿(专业18篇)

    演讲稿范文的编写需要注意言简意赅、有条理和信息丰富等要素。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在比赛中演讲的范文,值得借鉴和学习。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家有家

    2023年托管教师心得体会(通用17篇)

    每一次教育教学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并提炼出有价值的心得。对于初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来说,一份优秀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

    2023年卫生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一种总结,是对自己成长的肯定和认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和总结方面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最新领取独生子女费承诺书大全(13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水平。借鉴以下范文范本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相信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最新计划部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8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短板并进行改进。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计划部门是一个公司中非

    2023年科协干部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心得体会是一个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应该从实践中获取

    最新餐巾纸购销合同书(精选20篇)

    购销是企业运作的核心,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购销管理的成功故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信心,勇闯商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