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LZ文人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个经历或事件所得到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交流。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新课标下的美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全面的美术教育内容。在学习新课标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实践性。本文将结合自身学习经历,探讨新课标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新课标美术课程的创作空间(250字)。

新课标美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创作空间。传统美术课程注重技法的训练,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想象力和自由度。而新课标美术课程以素材的触发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不同的媒介和形式来进行创作,如绘画、雕塑、摄影等等。在这个更宽广的创作空间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段:新课标美术课程的全面性(250字)。

新课标美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关注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课程设置了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对不同艺术家和艺术流派的介绍,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和风格。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新课标美术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对色彩、构图、质感等要素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第四段:新课标美术课程的影响(250字)。

新课标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首先,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更宽广的创作空间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创作媒介和形式,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其次,新课标美术课程通过艺术的学习和欣赏,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提升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此外,新课标美术课程还促进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创作和评论指导的方式,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析艺术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五段:个人心得体会(300字)。

在学习新课标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通过选择不同的媒介和形式进行创作,我体验到了自由表达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我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创作,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新课标美术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巧,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情操。我相信,这些培养和体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结(100字)。

新课标美术课程的开设扩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我个人在学习新课标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新课标美术课程无疑是我美丽的成长路上的一座重要的桥梁。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二

在本学期中,我系统的学习了小学美术新课标。小学美术新课标中很多新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下面我谈谈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这些都明确的表述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也更突出了学科的特点。

美术新课程提出以下几种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文化与生活。

(4)注重创新精神。

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新课程理念给我们美术教师指出了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指导学生、培育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方面均衡发展,为祖国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全新、适应新时代潮流的有用人才。

新课标中美术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我们教师要在美术课堂中,以四种学习领域为框架,向45分钟要效益。整体提升,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方式,那么,美术老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新的课程改革活动中,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健全的人格,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

以上是我在美术新课标课堂中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会有更多更深的心得体会,我会遵照新课标提出的理念、理论来指导我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把握美术课堂!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三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从业者,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标,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让学生真正地在美术课堂中受益,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第一段:理解新课标,提高专业能力。

新课标要求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美术技法的教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将来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美术老师,不仅要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跨学科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吸收其中的精华,学习其中所规定的授课内容和课程标准,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第二段:打造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他们需要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注重教育知识,还要注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引导他们在学习中自主思考、独立创造。我们可以在美术课堂中进行一些小组讨论、互动协作,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出现形式多姿多彩的作品。

第三段: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现学生个性特长。

教学评价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不能符合多元化的需求,在新课标中特别提到采用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的表现,但具体如何开展,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可以采用演示、赛点评、个性化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个性得以发挥,同时也更公平,也能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学生的特长和优势。

第四段: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交流平台。

在新的教育局势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关系,要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创新。我们需要注重互动交流、灵活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难度梯度式的引导,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第五段:提供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知识,传承美术文化。

美术是一门文化艺术,要想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内涵和外延,就要给他们传授更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知识。这样不但能够从根源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参观博物馆、画廊、美术馆,提供多样的文献材料和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源。

总结:以上就是我在新课标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未来美术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教育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四

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美术新课程标准2022版出台后,网上也陆续看到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相比xx年颁发的课标实验稿,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学习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后又通过教育局安排的美术新课标培训,更为清晰地认知和把握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宏观定位与具体内容。让我理清了些思路。现具体实谈谈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课程性质是对整体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宏观把握,是理解美术课程标淮的关键所在。xx年刚刚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对原有课程的反思,提出以往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进入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变革。此次2022版新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我觉得除了对原有内容的梳理和肯定外,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xx年颁布的美术课标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提高了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明确了美术学科的课程性质。但是,人文性质的宏观提法也导致了美术课程自身特征的模糊。2022版的美术课标对课程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和深入阐述,对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人文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和丰满。2022版美术课标修改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愈发凸显了其“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把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落到了实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术课程的工具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学科本体始终是理解美术教育的基础所在。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直的追求,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孕育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炼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美术具有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初衷。新课标对此也做出了着重强调,提出“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可以看出美术课标立足于21世纪的视觉文化时代要求,一方面看到了以往美术课程丰富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看到了新世纪人才的视觉文化意识建构和创造力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不是专业方式的学习,而是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素质教育,是学生人生发展不可缺失的精神营养。美术学科的价值,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醒、激发、鼓励”。两版新课标都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的重要性贯穿始终: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成功的美术教学除了对美术学科的教学价值外,还对学生的品格、素质、能力、习惯、思维、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润物无声给人是骨子里的东西,将伴随人的终身。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面貌,而课程面貌的具体呈现当然是课程内容。2022版美术课标课程目标部分变动较大,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充实和调整了总目标的内容,首先强调了“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随后调整了目标表述的文本结构,总目标下面分述了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在每个学习领域中对三维目标进行分解,内容也依据三个维度来设立,条理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全面。分目标由原来的表格式调整为文本表述,既避免了原目标中各个学段在同一学习领域中的目标重复,又使分目标的表述语言更精练。

课程内容的说明更简洁,各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有两个学习领域的变动比较大,一个是重新组织了“设计·应用”的内容。第二是增强了“欣赏·评述”的内容。除此之外,新课标将原来的“评价建议”调整为“评价要点”,内容不再以“是否”开头,这说明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肯定或否定的,而是更加全面。对于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表述更加明确,教师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体系进行对照,既考虑到教学对象不同年龄发展需求选择三维目标的侧重点,又不以偏概全脱离美术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这其实是对课程总目标的细化和丰富,是美术课程目标完整体系的一部分,从整体入手,然后分解阐述说明,最后在具体实施时回到整体把握。帮助美术教师深入地把握美术教学追求。

2022版新课明确指出标“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理念,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美术这一活动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美、勇于创造美的精神。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这种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联系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能力。因势利导、全面有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不仅要求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和气质出发。进行灵活而具体的双边教学,才能因材施教,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培养和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探索中得以健康发展。成为具有终身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所以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旧两版课程标体验性学习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式。尤其是xx版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为学生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具有趣味和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体验,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这样,就有机地创设了体验学习地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了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在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时,则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这又是美术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评价精辟的阐述。

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新课标的学习为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美术教师做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指导,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其真正的精华在于教师要以丰厚的教学技能,出奇制胜的教学设想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叩开教育之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推动每一个学生终身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五

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美术新课程标准20xx年版出台后,网上也陆续看到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相比20xx年颁发的课标实验稿,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xx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学习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后又通过教育局安排的美术新课标培训,更为清晰地认知和把握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宏观定位与具体内容。让我理清了些思路。现具体实谈谈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课程性质是对整体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宏观把握,是理解美术课程标淮的关键所在。20xx年刚刚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对原有课程的反思,提出以往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进入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变革。此次20xx年版新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我觉得除了对原有内容的梳理和肯定外,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20xx年颁布的美术课标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提高了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明确了美术学科的课程性质。但是,人文性质的宏观提法也导致了美术课程自身特征的模糊。20xx年版的美术课标对课程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和深入阐述,对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人文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和丰满。20xx年版美术课标修改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愈发凸显了其“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把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落到了实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术课程的工具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学科本体始终是理解美术教育的基础所在。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直的追求,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孕育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炼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美术具有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初衷。新课标对此也做出了着重强调,提出“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可以看出美术课标立足于21世纪的视觉文化时代要求,一方面看到了以往美术课程丰富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看到了新世纪人才的视觉文化意识建构和创造力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不是专业方式的学习,而是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素质教育,是学生人生发展不可缺失的精神营养。美术学科的价值,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醒、激发、鼓励”。两版新课标都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的重要性贯穿始终: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成功的美术教学除了对美术学科的教学价值外,还对学生的品格、素质、能力、习惯、思维、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润物无声给人是骨子里的东西,将伴随人的终身。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面貌,而课程面貌的具体呈现当然是课程内容。20xx年版美术课标课程目标部分变动较大,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充实和调整了总目标的内容,首先强调了“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随后调整了目标表述的文本结构,总目标下面分述了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在每个学习领域中对三维目标进行分解,内容也依据三个维度来设立,条理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全面。分目标由原来的表格式调整为文本表述,既避免了原目标中各个学段在同一学习领域中的目标重复,又使分目标的表述语言更精练。

课程内容的说明更简洁,各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有两个学习领域的变动比较大,一个是重新组织了“设计·应用”的内容。第二是增强了“欣赏·评述”的内容。除此之外,新课标将原来的“评价建议”调整为“评价要点”,内容不再以“是否”开头,这说明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肯定或否定的,而是更加全面。对于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表述更加明确,教师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体系进行对照,既考虑到教学对象不同年龄发展需求选择三维目标的侧重点,又不以偏概全脱离美术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这其实是对课程总目标的细化和丰富,是美术课程目标完整体系的一部分,从整体入手,然后分解阐述说明,最后在具体实施时回到整体把握。帮助美术教师深入地把握美术教学追求。

20xx年版新课明确指出标“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理念,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美术这一活动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美、勇于创造美的精神。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这种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联系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能力。因势利导、全面有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不仅要求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和气质出发。进行灵活而具体的双边教学,才能因材施教,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培养和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探索中得以健康发展。成为具有终身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所以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旧两版课程标体验性学习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式。尤其是20xx年版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为学生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具有趣味和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体验,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这样,就有机地创设了体验学习地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了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在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时,则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这又是美术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评价精辟的阐述。

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新课标的学习为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美术教师做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指导,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其真正的精华在于教师要以丰厚的教学技能,出奇制胜的教学设想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叩开教育之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推动每一个学生终身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六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有机地结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造恰当的体验性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认知。如:“神气的大公鸡”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有关公鸡的故事吸引学生,创设听故事的情节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在故事中体会公鸡的神态,再让学生去模仿和感受故事情节,而后让学生进行作画,于是产生了动手绘画公鸡的体验,最后利用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自己画的是什么形态与神情的公鸡等等。在这样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还获得了绘画出“神气的大公鸡”成功的喜悦,身心愉悦,神情交融,这是多么鲜活的体验。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有机地结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造恰当的体验性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认知。如:“神气的大公鸡”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有关公鸡的故事吸引学生,创设听故事的情节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在故事中体会公鸡的神态,再让学生去模仿和感受故事情节,而后让学生进行作画,于是产生了动手绘画公鸡的体验,最后利用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自己画的是什么形态与神情的公鸡等等。在这样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还获得了绘画出“神气的大公鸡”成功的喜悦,身心愉悦,神情交融,这是多么鲜活的体验。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标美术教研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深入研究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新课标美术教研带给我启发和收获,下面我将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展开叙述,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新课标对于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这要求我们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这一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提供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并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其次,新课标对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学生创作、鉴赏和欣赏的能力”。这要求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开展各种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的创作。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学习欣赏各种艺术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养成良好的艺术鉴赏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第三,新课标对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升级。在内容设置上,新课标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艺术素养,强调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形态,并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目前,我的教学中增加了一些与历史、地理、社会等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艺术的发展并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要求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我常常运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提高团队的整体创作能力。这样,学生既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发挥个人特长,又能够在合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最后,新课标美术教研的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升级。除了以往的书面作品评价外,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成果展示和实践活动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创造和表现能力。作为教师,我积极参与学生的评价过程,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我也不断提醒学生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性、创新性以及艺术性,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突破,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标美术教研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创造空间,从而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作为美术教师,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和其他同事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八

新课标下的美术试讲,是教师面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作为美术教师,我怀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进行了一次美术试讲。通过这次试讲,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标对美术教学的影响,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比,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试讲中,我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第三段:教学方法的改变。

新课标对美术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试讲中,我发现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反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促使他们思考和表达,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互动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学习,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第四段:课堂氛围的营造。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在试讲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课堂氛围的关系密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上提供了一个轻松且富有互动的学习环境。我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美术试讲,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要求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将继续充实自己的美术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具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美术教育环境。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九

近年来,我国美术教育发展迅猛,新课标美术教育的推出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新课标美术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学习新课标美术,我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新课标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过去的美术教育中,学生更多地只是照本宣科地模仿画师的作品,缺乏创新意识。而新课标美术教育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上,我经常看到学生们勇敢地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作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次,新课标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不仅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包括对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新课标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的魅力。同时,新课标美术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通过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艺术素养,学生才能真正欣赏和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再次,新课标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新课标美术,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还学会了理解艺术的内涵和意义。他们能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艺术作品的解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此外,新课标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个人对美的喜好和鉴赏能力的体现。在新课标美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他们能够准确地发现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美,培养了自己对美的敏感度。这不仅对学生日后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新课标美术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艺术交流平台。在过去的教育中,学生们一般只是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而新课标美术教育倡导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和合作。在学生们开展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交流艺术思想,互相鼓励和帮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的创作能力的提高,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新课标美术教育的推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学习新课标美术,我们不仅学到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我们的创造力、艺术素养、艺术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新课标美术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

美术鉴赏教育教学法的研究,是新课标下各地区美术教育改革的主题。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美术新课标。

希望大家喜欢!

《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就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提示了一些与新课程想适应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也提供了不少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过程的线索。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对心得美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很认同,但是自我感觉缺乏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未能较好的把握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依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描绘或制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取得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平衡,对学生提出发挥自己的想像进行创作的要求,但示范过度,以致学生模仿范例,作品雷同,遏制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也有的老师采用放任式的教学方法,一味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却不指导或必要的示范,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技法,创造能力同样难以得到发展。还有一些教师“喜欢用一个主题竞赛性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易投入,但比赛环节时间压力大,学生很难有时间和空间、理解、感受和表现,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有些不需要合作的内容却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方式,降低了教学成效。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美术新课程标准20xx版出台后,网上也陆续看到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相比20xx年颁发的课标实验稿,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xx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学习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后又通过教育局安排的美术新课标培训,更为清晰地认知和把握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宏观定位与具体内容。让我理清了些思路。现具体实谈谈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科本位是基础。

课程性质是对整体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宏观把握,是理解美术课程标淮的关键所在。20xx年刚刚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对原有课程的反思,提出以往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进入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变革。此次20xx版新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我觉得除了对原有内容的梳理和肯定外,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20xx年颁布的美术课标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提高了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明确了美术学科的课程性质。但是,人文性质的宏观提法也导致了美术课程自身特征的模糊。20xx版的美术课标对课程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和深入阐述,对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人文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和丰满。20xx版美术课标修改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愈发凸显了其“视觉性”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把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落到了实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术课程的工具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学科本体始终是理解美术教育的基础所在。

二、人文性质是出发点。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直的追求,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孕育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炼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美术具有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初衷。新课标对此也做出了着重强调,提出“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可以看出美术课标立足于21世纪的视觉文化时代要求,一方面看到了以往美术课程丰富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看到了新世纪人才的视觉文化意识建构和创造力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不是专业方式的学习,而是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素质教育,是学生人生发展不可缺失的精神营养。美术学科的价值,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三、素质教育是关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醒、激发、鼓励”。两版新课标都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的重要性贯穿始终: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成功的美术教学除了对美术学科的教学价值外,还对学生的品格、素质、能力、习惯、思维、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润物无声给人是骨子里的东西,将伴随人的终身。

四、课程目标是导向。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面貌,而课程面貌的具体呈现当然是课程内容。20xx版美术课标课程目标部分变动较大,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充实和调整了总目标的内容,首先强调了“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随后调整了目标表述的文本结构,总目标下面分述了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在每个学习领域中对三维目标进行分解,内容也依据三个维度来设立,条理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全面。分目标由原来的表格式调整为文本表述,既避免了原目标中各个学段在同一学习领域中的目标重复,又使分目标的表述语言更精练。

课程内容的说明更简洁,各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有两个学习领域的变动比较大,一个是重新组织了“设计·应用”的内容。第二是增强了“欣赏·评述”的内容。除此之外,新课标将原来的“评价建议”调整为“评价要点”,内容不再以“是否”开头,这说明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肯定或否定的,而是更加全面。对于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表述更加明确,教师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体系进行对照,既考虑到教学对象不同年龄发展需求选择三维目标的侧重点,又不以偏概全脱离美术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这其实是对课程总目标的细化和丰富,是美术课程目标完整体系的一部分,从整体入手,然后分解阐述说明,最后在具体实施时回到整体把握。帮助美术教师深入地把握美术教学追求。

五、面向全体学生是核心。

20xx版新课明确指出标“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理念,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美术这一活动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美、勇于创造美的精神。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这种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联系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能力。因势利导、全面有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不仅要求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和气质出发。进行灵活而具体的双边教学,才能因材施教,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培养和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探索中得以健康发展。成为具有终身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六、培养创新能力是重点。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所以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七、体验性学习是手段。

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旧两版课程标体验性学习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式。尤其是20xx版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为学生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具有趣味和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体验,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这样,就有机地创设了体验学习地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了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八、科学评价是保证。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在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时,则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这又是美术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评价精辟的阐述。

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新课标的学习为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美术教师做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指导,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其真正的精华在于教师要以丰厚的教学技能,出奇制胜的教学设想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叩开教育之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推动每一个学生终身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一

通过对美术教育变革的培训学习,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美术新课标和新课改理念,更好的、准确的把握新教材,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知道了怎样上美术欣赏课,感受很多,受益匪浅。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试图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强调评述。总之,合作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中很重要。探索性:引发性(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进行创作。不能用过多的技能束缚他,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对教材再加工,能让学生自己探究的,尽量让孩子去探究。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想念、高兴、悲伤等),要时刻为学生着想。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二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美术新课标的测评给予了极高的期望和关注。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关于美术新课标的测评,使我对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在这次测评中,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将从对新课标的理解、测评中的收获、不足和改进方向以及展望未来四个部分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美术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美术新课标强调的不再是传统的绘画技法和作品的呈现,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通过感知和表达艺术来理解世界。它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上的精湛。这一点让我感到很受启发,对于美术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视角。

其次,测评中的收获。在测评过程中,我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合作交流,我们互相观摩、展示和评价,共同进步。这种合作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可以借鉴的地方,在其他同学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创意构思。同时,测评中的讲评环节也让我受益匪浅,老师们的点评和建议对我发展艺术能力非常有帮助。他们对作品的分析和对学生作品的引导,不仅让我了解了新课标对作品的要求,也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了美术的魅力。

第三,不足和改进方向。在测评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表达作品时有时过于注重技法和细节,而忽略了作品的深意和情感。其次,我对于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这使得我在创作时缺乏前人的借鉴和思考。最后,我在使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时,还需要多多练习和尝试,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针对这些不足,我打算加强对艺术史和理论的学习,同时更加注重对自己创作过程和作品的思考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最后,展望未来。美术新课标的测评让我看到了未来的美术教育的光明前景。新课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这种注重个性和创造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未来的美术教育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总之,美术新课标的测评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和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我对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并加强自己的创作能力,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注重创新和个性的美术教育环境下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新课程标准在美术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课标美术的魅力和价值。

首先,新课标美术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学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艺术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艺术实践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意。例如,我们通过参观艺术展览、实地写生等活动,深入感受艺术的力量和美的魅力。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其次,新课标美术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重点往往是单一技能的训练,而新课标美术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绘画、雕塑等基本技能,还要了解艺术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团队合作,在集体创作中锻炼自己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综合能力培养对我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新课标美术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而是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中。比如,在新课标美术的课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实践性的创作活动,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艺术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此外,新课标美术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被誉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而艺术教育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美术通过各种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学生不仅要有勇于尝试新的构思和表达方式的勇气,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培养将对我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新课标美术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一种包括情感体验、思想境界、审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修养。通过艺术教育,我们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提升将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细腻敏感,能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从而丰富自我的内涵和品味。

综上所述,新课标美术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艺术修养。我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高中美术新课标心得体会(汇总14篇)篇十四

新课标美术课程的开设,让我有幸能够接触到更多艺术形式和作品。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绘画基本功,如素描、水彩等,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剪纸、彩泥、布艺等手工艺术,增加了对艺术多样化表现形式的认识。这种多样性的教育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二段:体验艺术的独特魅力。

新课标美术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欣赏名画等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在课程中,我们多次参观了美术馆,近距离欣赏到了名画的独特魅力。风华绝代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充满活力的现代艺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体验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培养了我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三段: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

新课标美术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艺术创意。我们可以通过调研、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一个主题,并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我敢于探索新领域的勇气。

第四段: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新课标美术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在课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和评价作品等活动。通过和同学们共同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也有效地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

新课标美术课程的开展拓宽了我的艺术视野,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不断提高我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美术课的启迪与价值不仅体现在提升艺术修养方面,更是对我们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课。因此,我会坚持学习美术,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论党的自我革命心得体会(专业24篇)

    心得体会是对学习或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成果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具有独特见解和观点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抛砖引玉的想法。

    税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专业21篇)

    定期进行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状态和能力的一种检验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让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其他人的月工作总结实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

    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优质24篇)

    制定工作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给您提供参考和借鉴。

    副检察长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13篇)

    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接下来是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帮助。

    第三方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汇总19篇)

    报告范文的撰写需要注重与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结合,以保持其学术价值和竞争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撰写自己的报告范文有所帮助。

    党员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清单(汇总19篇)

    整改措施是在发现问题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或学习效果。整改措施的执行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促进个人和组织的进步。问题整改是保障工作质量的重要环

    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协议(优质21篇)

    房地产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涉及人民生活及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房地产市场行情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

    插花活动合同(专业21篇)

    合同协议是法律定义下,参与双方在约定的条款和条件下达成共识的一种法律文件。合同协议是在法律框架下,以书面形式约定各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益、义务、责任等内容的文件,

    学校禁毒工作实施方案(汇总14篇)

    工作方案需要考虑各种工作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份工作方案的参考,不妨看看下面为你整理的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离婚代理人委托书(热门17篇)

    代理行为一般需要通过合同来规范,代理人需要遵循代理原则和承担代理责任。这些代理范文展示了不同行业和情境下的代理方式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委托人:xxx,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