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碧墨

学习心得是一种全面回顾和概括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以下是几篇学习心得的分享,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启示。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一

随着抗击疫情的战斗号角吹响,年轻、富有朝气的“唯实先锋队”积极响应党委号召,迅速行动以自己的初心点燃了这个冬日最暖的青春,以“舍我其谁”的斗志激发了共同抗“疫”的决心。

主动跨前,投入“疫线”。疫情当前,“唯实先锋队”队员们毅然从“幕后”走向“台前”,主动亮明身份,纷纷化身疫情防控“宣传员”,深入各组各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用心张贴宣传标语、点对点发放告知书,以“接地气”的方言劝导村民做好自我防护。对于口罩已经预约成功的村民,挨家挨户主动为村民上门发放口罩,“老伯伯,这是您预约的口罩,我给您送过来了。口罩虽然现在发下来了,但在关键时期还是尽量不要外出,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身穿红马甲的“唯实先锋队”队员在寒风中走街串巷,他们忙碌的身影无形中给村民带来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走近办公桌,“唯实先锋队”队员又像往常一样忙碌在电脑显示屏前,他们专心致志地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整理、统计离沪人员、抵青人员信息等各类数据和表格,制作村居防疫工作小视频、撰写工作信息、先进典型上报等,为疫情防控提供了详实、准确的一线情况。在当下战“疫”的特殊时刻,大新村党组织委员、2014年市选聘大学生村官蔡婷芳捐赠了家里仅有的一个红外线测温仪,2016年市选聘大学生村官、泖甸村主任助理预备党员曹燕主动缴纳了一笔特殊党费……她们用实际行动传播了最暖心的正能量。

青春有为,彰显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在全镇上下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负重前行。浦南村党组织委员、“唯实先锋队”队长蒋超,北埭村党组织委员、副队长陶嘉辰,副队长金川领衔青年突击队前往s32s32申嘉沪高速公路(姚庄卡点)开展志愿服务,协助做好对进沪车辆及人员开展信息登记、健康检测等工作。从凌晨12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们义无反顾坚守岗位,这一群“守夜人”用自己的初心与坚守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青春最美的乐章,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二

做好事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做到感动中国的人,却没有几个。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早已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收看cctv——新闻频道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典礼。

开始啦!第一位感动中国年度——魏青刚。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岛崂山海岸边观看“麦莎”台风带来的海潮。不料,一个巨浪袭来,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此刻,正在岸边、从河南农村来青岛做装修工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青年游去。一次、两次、三次,魏青刚跟大浪拼搏了四十分钟,而在这次下海前,他从未见过海,也从未在海浪里游过泳。魏青刚终于把女青年拖了上来!他真是个侠之大者。

接下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丛飞。这是最令我感动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丛飞在十二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些他热爱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四百多场,义工服务时间六千多小时,他无私的捐助金额超过三百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的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

去年,丛飞患胃癌晚期,被送入了医院。丛飞躺在病床,说话声音沙哑得很!在贫困山区有一百七十八个干儿女,但他们就像是亲生儿女一样,一百七十八个干儿女知道了自己的干爸爸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他们都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丛飞在医院里仍然担心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和学费……丛飞在医院的病床上说道:“我没钱赚,也就没钱给孩子们,我该怎么办?”他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出三个疗程的话疗费用后,拿出二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在录制颁奖会的时候,丛飞说:“我刚刚做完第十次化疗,还要做第十一次、十二次,因为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我活一天有一天的意义,哪怕多活一个小时都很有意义的。”他说到这里,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接着,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

丛飞的颁奖词是——丛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却获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三

_月_日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20_感动中国人物,当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眼前播放,泪水和感动在整整2个小时的静默中伴随着我,我一次次被真情感动。

当讲述扫雷英雄杜富国扫雷事迹时,主持人敬一丹几度哽咽,20_年_月_日,杜富国参与中越边境排雷,面对复杂雷场中不明爆炸物,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感动无数人。爆炸瞬间杜富国用身体掩护战友,他自己失去了双手双眼;他的战友只是轻微擦伤。

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在生死关头,保持清醒,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临危不乱,成功降落。确保了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是我国的物理学家,他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这辈子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看完《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被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着。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四

他身着一身红色运动服,足蹬一双白色运动鞋。鸣__响过,他在第一道出发,起跑稳健,如一道红色闪电,划过海沃德田径场。9秒99,冲过终点,他紧盯着大屏幕,攥紧双拳仰天长吼。他就是“中国飞人”苏炳添。

北京时间20__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夺得季军,超过日本名将伊东浩司和中国名将张培萌共同保持的10秒整的亚洲本土运动员最好成绩,创黄种人百米新历史。

1989年8月29日,苏炳添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几年后,弟弟也降生在这个家里。一家四口,日子安稳,其乐融融。

上初中时,苏炳添的老师喜欢留下成绩差一些的同学留堂补课,成绩不理想的苏炳添,几乎天天被老师留下来“开小灶”,这让他非常苦恼。为了避开补课,他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的田径队。苏炳添在体育课上向来都是活跃分子,弹跳力和瞬间爆发力很强,教练杨永强看到他的这些优势,同意把他带入田径队。

此时的苏炳添痴迷上了速度,他喜欢骑摩托车,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意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但因条件限制,他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只是在泥巴地里,跑啊跑啊,像一个追风的少年。20__年11月份,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出人意料地在100米比赛上夺得第一名,成绩用秒表计时是11秒72。因此,他被中山市体校田径教练宁德宝看中。

进入省队后,苏炳添曾萌发了不当运动员的念头。20__年,他在田径队的成绩属于中等,但有一段时间成绩老是上不去,甚至出现了下滑,他很痛苦,一度想放弃。

有一天,他坐在赛道旁,看着在赛道上飞跑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他多么喜爱奔跑啊,可是现在,他为此犹豫不决。

两个刚刚训练完的队友说笑着坐到他身边,没有注意到他隐藏的痛苦,一个说:“今天我比你快了0.01秒。”“不就是0.01秒吗?有什么了不起。”另一个回答。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赢家……”

队友的话对苏炳添触动很大,是啊,只要坚持,哪怕每次只提高0.01秒,那么,对自己来说就是胜利的。很快,他调整了心态,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成绩一点点好起来,并进入了国家队。

20__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他以10秒16夺冠,打破了13年前周伟创造的10秒17的全国纪录,堪称当时中国第一“飞人”。在随后的两年里,苏炳添一直称霸中国男子百米跑道。

俗话说:没有常胜将军。20__年,张培萌连续跑出了两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的成绩,打破了苏炳添创造的全国纪录。并且在辽宁全运会上以10秒08的成绩战胜了苏炳添,夺取了全运会冠军。此外,因为张培萌跑出了男子10秒的亚洲黄种人最佳成绩,平了伊东浩司的纪录,而且是在国外进行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的,所以也更为引人瞩目。这让苏炳添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夜晚,望着无垠的夜空,他想起了一句话:一切可能之事皆不可得,你只有执着地坚持世上看似不可能的事——莫贪念,莫浮躁,莫松懈。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入党志愿书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五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夕,一群来自大山里的孩子在做登台前的最后准备。他们将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合唱《奥林匹克颂》。他们能够从大山深处走向世界瞩目的舞台,都源于一位纯真挚诚的老人18年的坚守。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有一位北京来的邓老师,从2004年开始,在这里义务教孩子们学习音乐。这里距离北京有350多公里,在高速公路开通前,邓小岚每次要从北京坐一个半小时火车到河北定州,换长途车三个小时到阜平县城,再换乘公共汽车走一个小时山路到马兰村。十几年来,风雨无阻。

最初来到马兰时,邓小岚发现村里的孩子都不会唱歌,缺少童年该有的欢乐。

当时,村里的很多孩子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童年生活显得尤其寂寞。

邓小岚:我就觉得这样的童年太……不说凄凉吧,反正是太寂寞了,我想我要有时间,我一定教他们唱。

邓小岚一家两代人,和马兰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缘。这里在抗战时期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邓小岚的父亲邓拓就是报社的社长,在敌后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1943年,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19位马兰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壮烈牺牲。在报社突围的过程中,邓小岚降生,此后三年,她一直被寄养在附近的老乡家。邓拓曾署名马南邨发表文章,以示自己对马兰村战斗生活的怀念。邓小岚也一直珍藏着两枚印章,一枚是父亲的马兰村人,一枚是母亲送给她的马兰后人。

邓小岚从小热爱音乐,一把小提琴一直陪伴着她。几十载人生岁月,音乐一直是她最好的旅伴。

新校舍建好后,来参加音乐课的孩子,从20个增加到上百名。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的热情,让邓小岚有了新的想法。

邓小岚开始组建马兰小乐队。她从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家里搜罗来各种闲置的乐器,并委托退休前的单位,将乐器运到了马兰。

对于这些从未见过的乐器,孩子们都表现得爱不释手。

从五音不全,到能完整演奏一个乐曲,孩子们用音乐回报了邓小岚的坚持和付出。

在邓小兰不懈努力下,马兰的孩子们终于登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2008年,马兰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北京演出,之后他们的足迹延伸到湖南、浙江等地。十几年间,一批又一批孩子从拘谨怯懦变得自信阳光,而在他们的背后,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

邓小岚:我说我跑到70岁,我就不跑了。结果到了70岁,我觉得我身体还挺好的,不行,我还得跑。

北京冬奥会,马兰村的孩子们站上了举世瞩目的舞台,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清澈童声,响彻夜空,惊艳了世界。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在家没待上几天,邓小岚又去了马兰,然而这一去竟成永别。在马兰村筹备儿童音乐节时,邓小岚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

在马兰出生,在马兰谢幕,邓小岚用温暖、真挚的坚守,回报了这片生养过她的土地。

家人决定把她安葬在马兰,安葬在“晋察冀日报社革命烈士墓”旁。邓小岚在烈士们牺牲的那年出生,79年后,她又安眠在先辈们身旁,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六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七

周秀芳一边在支教,一边想着怎样改变这里的现状,为孩子们争取支援,她将桐林小学的图片配上文字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她早年在宁波教过的学生、企业家张刚看到后,亲自赶到桐林小学考察,当场决定出资40万元,委托周秀芳重建学校。

在桐林村一所废弃的房子里,周秀芳住了下来。白天,她在借来的教室为孩子们上课,课余顶着烈日去监督新学校施工;晚上,她和村干部一起,与村民商量着解决一些建校中遇到的问题。在建设桐林小学期间,周秀芳和孙绍富还抽空走访了九溪江另外九所村小和一所中心小学。一次次的微信沟通、现场接待,周秀芳和孙绍富为4所村小找到了援建人。周秀芳目前已经筹款近300万,为山里的孩子筹建9所希望小学。

校服、被子、文具、滑梯、图书……除了筹建希望小学,周秀芳和孙绍富还通过各种途径,为当地孩子筹集了大批物资。“这些东西来自一个叫宁波的爱心城市,我只是个‘爱心搬运工’。”周秀芳说。

爱心接力,一个人影响一群人。

周秀芳膝盖不好,有恐高症,血压也高,但说起山区孩子的事情她滔滔不绝,却很少和别人说自己的苦。九江溪镇政府考虑在山区生活条件差,主动提出让周秀芳住到新落成的镇政府里,被她婉言谢绝。她说,“要是享福,我还不如直接回宁波去。”

为了省下钱用于助学,周秀芳老师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张木板床,一个电磁炉,一只行李箱,就是她在溆浦县九溪江中心小学宿舍的全部家当。但周秀芳为孩子们花钱却很大方,走访贫困学生时,她常送上几百元钱;留守儿童过生日,她常买来生日蛋糕。为了使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募集资金给当地学校买来电脑。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八

世界以痛吻你,而你却报之以歌。

------题记。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一所免费的大山女高,却走出了1804名大山女孩,本科升学率排行丽江第一,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创造了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执着的你,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你是大山里女孩的妈妈,重疾缠身,却不愿住院治疗,担心耽误学生,只靠吃药缓解病痛。在大山里,你走过了11万公里的家访路。摔断过肋骨,却不放弃。你将别人捐助给你个人的钱和你大部分的工资资助给了学校、学生,三年间几乎没吃过一顿肉。你与时间赛跑,与疾病周旋,23年前的病痛,却意外成就了你与华坪。

你是现代的焦裕禄,让女孩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成就三代人,你用命践行着这句话。华坪女高有这么一句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你教给女孩子们抬起头,相信自己能走出大山,自己却甘愿留在山中,为一代代女孩当垫脚石。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时,你还能行走,腿脚还矫健,然而,就在几天后的“脱贫攻坚楷模”颁奖时,你却已坐上轮椅。毕生心血,只为大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

这才是最美丽的妈妈呀!“世界将你置于山崖,你却馈之以芬芳”。从未生育,却是“华坪女高”和“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最亲爱的妈妈,你称得上真正的老师,奉献自我,用血肉之躯搭起了大山通往世界的桥梁。执着,不畏艰辛,对女孩的怜惜促使你登上荣誉的殿堂,但一切都值得你拥有,你说“我会不会失约啊”,不会的,我想一定不会的。毕竟,你是1800多名山区孩子的妈妈啊!你给了他们读书的机会,给了他们打开通往世界之门的钥匙,“素心托高洁”匹配上它的,唯你。

“无意苦争春,不惧碾作尘”你这朵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一定会盛开在大家的心中,盛开在青史之上,永不凋零。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九

王娅在得知生命可能只剩下半年时间的那一刻,却选择了放弃化疗,让最后的生命更有价值,也让节省下来的钱更有意义。这是王娅的“性价比”。

王娅并非不珍惜生命。去年3月,王娅被确诊患上了胰腺癌。本打算出国旅游的王娅,立即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开始住院治疗。四个周期的化疗,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王娅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就在医生为她会诊,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的时候,王娅却萌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经过深思熟虑,去年8月,她决定停止化疗、放弃手术,接受保守治疗。她背起旅行包,踏上了飞往西部山区的飞机。看到孩子们艰苦的生活,她几次潸然泪下。回机场的路上,王娅对兴华基金会爱心人士杨志明说:“我想把房子捐了。等我死后,房子变卖的钱可以继续用来帮助困难孩子。”回到天津,杨志明协助王娅办理了房产公正、过户等手续。王娅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主要是放疗,效果又不见得好,最后我终于想了想,放弃了。你知道我一辈子就挣这么点儿钱。房子给孩子们,可以捐了。(钱)不是很多,但是100多万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不过,要把房子捐赠给一个基金会,天津还没有先例。王娅曾对记者说,“原本想把房子变现,捐给基金会。想了很多办法,同学想买但没有这么多现金,山东的妹妹想买,但外地人限购……总之是没办法”。

地税局、房管局、公证处……能去的地方王娅的同学都帮着去了解,几经周折,王娅在天津北方公证处一位姓段公证员的帮助下,起草了文书,办理了身后捐赠遗嘱公证。但很快,王娅又反悔了,她要把身后捐赠变成生前赠予,因为她担心自己去世以后还会有签字等诸多手续,给房产捐赠带来麻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钱能顺利用到孩子们身上。最后终于办成了,心放下了。”

几经努力,生前捐赠终于成功办理,王娅这套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赠予给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

20_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等。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最让我感动的是张渠伟。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这个名字很特别,后来看了他的事迹,更加感动。

张渠伟同志自20_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他/她的颁奖词是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一

相信国家,历史肯定不会重演。我们会以史为鉴,及早控制疫情,不让过去的灾难重现。

【战地。

日记。

】杨春:愿做一个记录者和观察者。

1月26日清晨7点03分,央视《新闻调查》摄制组从北京出发,前往武汉。一行人中,有曾在抗击“非典”、非洲埃博拉疫情报道中有过突出表现的资深记者杨春。

“很多人会说,我们这些记者也是逆行者,其实说起来很惭愧,那些面对烈焰冲向火海的消防队员,他们才是逆行者,那些一直在武汉坚持战斗了很长时间的一线医务人员,他们才是逆行者,面对这样一个重要时刻,我们更愿意做一个记录者和观察者。”

第一时间请战,就应该是我去。

杨春赴武汉采访,可谓“不告而别”。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太太回娘家过年,他却踏上开往武汉的高铁。“决定要去武汉,我第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还是不让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都知道了。所以是到了武汉之后,我才给她(太太)打了一个电话。她还在娘家呢,正巧也是一个机会,如果在一块儿,(解释)也还挺麻烦的。”问及为什么一定要上前线,杨春脱口而出:“就应该是我去!”

看见杨春出现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报道现场,有观众惊呼:“天哪,是杨春,是杨春!杨春回来了!”没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17年前的2003年,也正是这位踏实稳重的记者冲在抗“非典”报道一线,将情况真实、客观地报道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如今,庞杂纷乱的信息带来的紧张情绪中,又一次在抗疫报道一线看见杨春,一如既往冷静客观的态度、深入体贴的观察,自然而然令许多观众平添一股信赖。

“在‘非典’的时候我穿过这样的防护服,在非洲塞拉利昂报道埃博拉疫情的时候我也穿过这样的防护服,今天来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又穿上了。”一次报道中,“全副武装”的杨春这样说。

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杨春从一开始就持续关注。听说台里要向武汉前线派出报道小组,他第一时间“请战”,担心自己“选不上”,还“给领导们打了一圈儿电话。”

“我觉得就应该我去。我有这方面报道的经验,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但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杨春说,他刚从海外记者站驻站回国,还处在“转任期”。“不属于新闻中心:我怕因为这个选不上我,就得更积极主动去争取。还好老领导老同事都比较体谅我,把我派过来了。”

到达武汉之后,杨春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在西非报道埃博拉疫情的时候,我在微信里把我老婆给屏蔽了,结果呢,有共同认识的人告诉她了。后来我一想,在这个信息时代也不太瞒得住她,就算了吧。”电话里,一句“我来了”似乎包含了千言万语,对杨春的选择,妻子表示理解。“因为她知道,我在后方也待不住。”

17年前,杨春曾在他的“非典”日记里写下:“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卡帕,就是拍《共和国士兵之死》的那位,说过这么一句话:真正的战地记者,就是在战斗中始终冲在尖刀连的前面,再回过身来,拍士兵冲锋的那个人。我始终觉得,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个新闻记者的信条。对于和平时期来说,阻击非典,就是最大的战役。”

17年,岁月流逝,初心不改。“我知道这种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意味着什么,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所以就要尽可能把它全面地报道出来,咱们干这行儿的,就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最凶险的地方,他一个人进去。

“这种重大疫情报道,一定要考虑到整个大的背景,一段时间以内,它对一个城市,对我们整个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们绝不能以3分钟热情来关注这件事,它绝对不是一次小小的接触战,而是一场持久战。”杨春说。

在武汉前线报道,杨春有许多并肩战斗的伙伴,有一些年轻记者,初次经历这样的重大疫情报道,会有一些恐惧,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展开报道。对他们来说,杨春是“老大哥”,也是“主心骨”。有时候,他会讲一些自己在“非典”报道、埃博拉报道时的亲身经历,既是把宝贵经验分享给这些年轻人,也是帮助他们平复紧张的情绪。“危难险重的任务,没有一个人是退缩的。可能心里有点忐忑,有点打鼓,但是关键场合、关键时刻,大家肯定都是顶上去,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昂扬的斗志。”

每天的工作都很紧张,白天出门采访,晚上还要看素材,编片子。最忙的一天,早上七八点开工,晚上忙到凌晨一两点,杨春上午进重症病房,下午又进icu(重症监护室)。icu里的单间,住的患者都是重症中的重症,还包括一个强力感染者。在决定进去采访的那一刻,杨春回头,一摆手拦住了身后的摄像。“没想太多。”杨春说:“icu跟病房还不一样,所有icu的病人都是插着管的,也就是说,他的口腔某种程度上是开放的,我们都知道,这种呼吸道的敞开意味着什么。能少进一个是一个,所以我就是一个人进去,然后拿手机拍摄。”

已经很熟悉厚重的防护服,但杨春在穿脱时依然一丝不苟,他深知,科学防护才是进入这样一个现场的正确方式。“防护服的穿法非常严格,不小心一个程序搞错了,就意味着危险,比如手套的边缘一定要套住防护服,不留一丝缝隙,手套至少要戴两层,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小缝隙,病毒进来也很可怕。”

尽管对自己的防护措施非常有信心,事后杨春还是反复消毒,坚持每天自己测体温。“毕竟是最凶险的地方”,杨春坦言,“还是挺怕的”,这种害怕源自对病毒和疫情的深入认知。

不过,在出镜时,甚至他在向记者讲述这段经历时,声音依然那么平静。“我快50岁了,比别人能够更平静一点,作为记者,你先害怕,或者先兴奋,都有可能失去那种客观公正的立场。”

一条长长的线,把珠子串起来。

在武汉前线报道,每天都有新情况,每天都有新变化,但《新闻调查》“一般是做长线的、大容量的报道,需要长期的跟踪调查,而不是那种几分钟的短消息。”不过,“我们一直坚持去寻找、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杨春说,目前他们正在跟踪报道一名刚刚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老雷。此前电话联系采访对象老雷时,他还仅有发热症状,1月29日,杨春突然得知,老雷已被确诊入院接受治疗。

“一确诊,就意味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医院是不是启动了。

应急预案。

他的家庭怎么切断传染途径社区、街道应该怎么做怎么进行消杀,乃至怎么对这个家庭进行精神抚慰他自己怎么去面对这件事特别是他的妻子也因为‘疑似’在医院隔离,孩子在外地,76岁的老母亲独自一人被隔离在家,这是他最大的牵挂……”

1月30日,杨春跟随社区人员去探望了老雷的母亲。离开的时候,老人站在门口目送他们下楼,摄像一直在拍摄,光线慢慢暗下去,杨春心里突然一阵发酸。“这个家庭是不幸的,但从一个个人投射到整个家庭,然后投射到整个社区、整个社会,不仅对于这次疫情报道,乃至对于整个疫情研究,都具有一个样本的意义。”杨春说。“至今我们所有的报道都是点对点,但我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全景式的展现,用一条长长的线把所有这些珠子都串起来:一个普通人从发病到确诊,到最后……我们希望他能够痊愈出院,那将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一段时间以后,当我们再回顾,会发现原来我们对这次疫情的报道,有这样一个完整的记录,而不仅仅是片段式的新闻……”

正月初五“破五”,宾馆特地给在武汉采访的记者们送来饺子,杨春和同事们干了一杯,祝福武汉早日“康复”。“武汉人骨子里有一种乐天的、不太在乎的那种精神,尽管在疫情面前通常会让人有点担心,但也常常感染我,时时鼓舞我。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渡过难关。”

相关链接:战友倒下了,我会继续战斗。

1月28日,记者杨春正在采访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中断了采访,也让胡明泪流满面。原来,电话那边是他的好战友、好兄弟,另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在连日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如今病情危重。

1月29日,杨春再次采访胡明。胡明告诉杨春,电话里好友对他说,“我觉得我快不行了,呼吸困难。”同是重症监护室医生,遇到疑似患者,几个朋友通常都会交流一下治疗方法,“那天他说,我这里收了个病人,我把片子给你看,你看看是不是(被感染)?当时核酸试剂也没出来,我说疑似吧,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结果过了两三天才知道,那片子就是他的。”

“这两天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早期治疗好像效果也不明显。我基本上一直在搞极危重症(救治),对这个病情的变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出风险的几率就非常大。都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平时关系又那么好,突然他就倒下了,情绪上一下很难接受。”但平静下来后,他迅速调整情绪,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他说,医生不能情绪波动,面对生死,更要做出正确决定。“该战斗,你还得继续战斗,总不能因为身边的战友倒了,你这个战斗就结束了。这疫情没结束,你还能够做,难道说你就退了吗?不能退啊。如果我们都退了,那还能指望谁呢?重症(监护室)永远是疾病的最后一道关,最后一道关守门的我们都已经退了,就跟球队一样,永远没有守门员了。”

杨春说,第一次采访胡主任结束之后,他曾经犹豫过,是不是要把胡主任这种情绪流露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但是第二次采访完胡主任,他没有了这些犹豫。“因为胡主任说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倒下了,但是阵地还在,不能放弃!”

【战地日记】疫情紧急,他给寻乌送来100把红外线体温监测枪。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关键时期,任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晨光镇高布村第一书记的全国供销总社三级调研员吉志雄,心系寻乌防“疫”战场。

2020年2月2日,吉志雄提前结束春节团聚休假,凌晨出发,一路辗转南下,连夜赶赴寻乌抗疫一线,千里护送全国供销总社应急支援寻乌的紧缺防疫物资——100把红外线体温监测枪。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吉志雄圆满地把物资交给了寻乌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缓解寻乌县当前体温监测医疗设备短缺的燃眉之急。

吉志雄(右)将抗“疫”物资交到寻乌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一路走来,纷沓而至的各处信息填报和防疫监测检测让他应不暇接,超航班托运上限的物资递送让他全力以赴,易碎物品的标记叮嘱让他时时挂怀,机场落雪破冰延误航班的信息让他焦虑不止,数百公里的乘车夜行让他小心谨慎,搬送中被物资托运打包带划破的手指却让心早已飞到寻乌的他不觉得疼痛。

在交接完物资后,吉志雄说:“希望我没有辜负组织的重托,希望这批设备早日发挥它们的作用。”

随后,吉志雄严格按照要求,回到住处先进行隔离观察。千里驰援是大爱,共渡难关显真情。

【战地日记】“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

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

刘凡女儿陈琪方:当我得知我年迈的外公也在前线时,眼眶早已通红。还有我的妈妈,他们都说自己是党员会冲上前线。

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

陈琪方的妈妈刘凡是武汉儿童医院的医生。几天前,武汉儿童医院被指定为武汉市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

陈琪方妈妈:大敌当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已经有19年党龄的刘凡在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主动承担起一线临床救治工作。

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刘凡:大敌当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国家跟社会是我们大家的、集体的,去维护它,这是我们的职责。

刘凡医生所在的风湿免疫科改造成了疑似患儿的隔离病房。她负责的这一层收治了19个患儿,最大的12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5名医生和15名护士在这里24小时日夜守护。她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是母亲,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

琪方已经快十天没见到妈妈回家了,只能通过微信视频问候一下,往往发过去的一句问候,都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妈妈回复。这让她寝食难安,很希望自己也能帮妈妈做点什么。

刘凡女儿陈琪方:我妈妈其实是个抵抗力特别低的人,她给儿童看病时,自己都能感着冒回来。又意外地得知我的外公居然还在上班,那我写一封加油信给他们。

陈琪方外公:这是一名老党员的担当。

琪方的外公刘敦礼今年73岁,是长江医院退休后返聘的老专家,一位工作了52年的内科医生。疫情当前,很多年轻医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刘敦礼选择坚守在医院的全科门诊,他说这是一名老党员的担当。

长江医院老专家刘敦礼:这是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是医生没有哪个往后退缩的。如果我不参加这一次斗争,那我这个医生这几十年的生涯就会留下遗憾。

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刘凡:我觉得最多的是受到父亲的感染,他对我的鼓舞让我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动力。

乘风破浪,归来如往!

外公和妈妈的坚强与勇敢给了琪方信心,她也希望自己写给家人的文字同样能够带给更多人温暖。

刘凡女儿陈琪方:在我的世界里面,我的妈妈和我的外公是很行的。我把他们借给患者,他们能顶起我这个家,那同样就可以顶起你们患者的这片天。我发了这篇文章以后,很多人说加油、加油,那一瞬间觉得,这个年挺暖和的。

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生刘凡:我的女儿不是代表一个人、一家人,这是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和所有人的孩子的心声。

刘凡女儿陈琪方:加油,我的超人妈妈。

要记得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归来如往。

【战地日记】千万里,也要把防疫物资送去给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工商银行党委领导和部署下,工行境内外各级机构联动起来,全球工行人行动起来,克服物资紧缺、时间紧张等困难,不分昼夜与医院、药房、工厂、物流联络,努力收集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抗疫急需的医疗用品寄回祖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工行贵州兴义册亨支行员工吴斌,在得知印尼朋友能够采购到大量医护用品后,当即决定把与女友的浪漫假期,变成一场长途奔袭,从马来西亚到印尼、再到马来西亚,五次飞行、三过海关,在没有证明文件的情况下,他凭一口“塑料英语”,多番打动海关人员,辗转带回了2万只口罩和200个护目镜,于2月2日成功寄到武汉。吴斌说,自己的入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已让他深深懂得,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

无独有偶,工行贵州贵阳分行的小姑娘翁冰心、软件开发中心小伙子陆益之,也纷纷把境外度假变成了医护物资大采购,带回成千上万个口罩以及医用防护服、护目镜、耳温计等紧缺医疗物资,寄给了湖北的医院和武警部队,送上工行人的一份心意。

党的十九大代表、工行浙江分行企业文化部副总金颖颖,面对日益严重的疫情焦急万分,在温州老家过年时,她主动联系上一位在意大利做服装生意的温商张先生,商议采购口罩事宜。张先生发动意大利华人同胞,多方筹措到6.6万个口罩。由于直飞航班都已取消,张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只能在机场向陌生的中国旅客求助。这个带三箱,那个带两箱,一直在机场待到凌晨一点多,才托运完所有物资。用同样的方式,金颖颖与在意温商联动,累计向境内寄回口罩19.6万个。

身在境外的工行人,更是心急如焚。工行东京分行、工银泰国等众多境外机构先后运回大量紧缺物资,捐赠给湖北地区。巴黎分行的高管余总和另外4名员工都是武汉人。游子思乡情尤切,“必须为武汉做点事,为祖国做点事!”他积极奔走,争取到法国一家本土企业的同情和支持,以成本价拿到了5万个n95口罩。在总分行联动配合下,这些口罩正在运往武汉,送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目送物资离开的刹那,5位武汉儿女泪流满面。

【战地日记】陈绍兴——最特别的60岁生日。

2月3日,没有亲朋相贺,也没有蛋糕宴席,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市场监管所的四级调研员陈绍兴静静地度过了这个特殊时期的60岁生日。一想到这天过后自己就要退休了,一想到朝夕相处同事还在起早贪黑地监管,一想到手里每天的报表……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第二天,他拄着拐杖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在电脑上一字一句地敲打出这封请战。

申请书。

签好字盖上手印委托所长转交组织人事科。所长说“疫情复杂不是三两天就能结束的老陈你可要考虑清楚哟!”陈绍兴憨厚地笑了笑“我现在脚都还是掰的你不要嫌弃我就好!”

于是,在疫情防控工作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江津区市场监管局组织人事科收到了来自老陈的一份请战申请书。

陈绍兴出生于1960年2月,1978年2月入伍,1980年3月入党,1987年11月转业到原工商系统,2020年2月3日年满60周岁,正式退休。他在申请书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老党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肆虐的关键时刻,本人特向组织申请,继续加入这场战斗,退休不褪色,贡献自己的力量!”短短200余字的申请,没有华丽辞藻,也没有豪言壮语,却体现了一名市场监管人的执着和坚守!

轻伤不下火线,尽显军人本色。

还没有得到组织肯定答复的陈绍兴,今天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到所里上班了。其实他的右脚是1个多月前外出监管时崴伤的,右胫腓骨下端内外踝骨折、右足舟骨骨折,医生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让好好在家休养三个月。所里同事开玩笑,“只怕脚还没养好,老陈就该退休了哟!”谁知在家休息了没两天,所长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节前监管任务重,能不能坚持回去帮着办办证照。老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可是右脚打着厚厚的石膏,只能像金鸡独立似的移动几步,怎么才能到单位上班呢?还好老陈就住在石蟆市场监管所楼下,所里派了一位年轻力壮的同事每天把他从一楼家中背到二楼办公室,直到他自己能够勉强拄着拐杖行走。即使行动不便,即使本应在家休息,他也保持着军人严谨的作风,每天按时等候在受理大厅,热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办事群众,他带伤工作的这一个多月时间,共新办营业执照102件、变更登记3件、补发3件、换照4件,办理个体年报12件。

春节坚守岗位,无愧党员先锋。

1月22日,临近春节放假,市局防控工作视频会召开后,江津区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全面展开,石蟆所6个人,2名正式职工、4名聘用人员。所长带着4个年轻人开展拉网式检查,从禁止销售野生动物、关停活禽宰杀场所,再到检查药店卫生室、超市小卖部……老陈看着心里干着急,恨自己右脚受伤不能和同事们一道监管出力。于是他向所长请示,疫情防控期间由他负责所内值守,处理12315分流,调解消费纠纷,上报各类报表,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大年三十下午6点31分,12315平台收到1起匿名投诉,称石蟆镇中商街公信网大药房销售的普通医用外科口罩15元/个,涉嫌哄抬价格。老陈立即下载并通知监管人员现场处理。从除夕之夜到现在,陈绍兴一直坚守岗位,石蟆所受理的60余件12315投诉举报及消费者投诉咨询,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解决。

信念坚定、不惧风险、迎难而上,这就是一名有着10年军龄的退伍军人、40年党龄的老党员,所展现出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在疫情面前,市场监管系统的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都是一座堡垒,他们正用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二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最是精神动人心,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缩影。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却清楚他们为了谁,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奋斗者的精气神:低谷中奋起,永不言弃;危难时拼搏,无所畏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长征,同样,每一个时代也有自己的英雄。从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根入石窟蟠的樊锦诗,到舍己幼为人之幼、一丸济世德的顾方舟,再到兰谷遗芳远、永留百色大山的黄文秀……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他们却给了世人同样的感动。用信念扛起时代重任,用行动为人民撑起一片艳阳天,在他们看来,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这样的人,是“真英雄”!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三

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同事们在前线勇往直前,我怎么能当逃兵?”崔肖语气坚决。

春节前,武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护士崔肖回到家乡黑龙江过年。关注着疫情,崔肖的心也不断揪紧:“马上飞回武汉,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2月1日晚9时许,崔肖赶回武汉。第二天,崔肖就回医院报到。3日起,她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门诊上班,主要负责收发物资和诊区消毒工作。消毒器一手拎不起来,就让同事帮忙抬起来背到肩上;每次消毒一个小时、每天消毒3次。一天下来,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来。

此外,她还要监督同事规范穿戴防护设备。现在,一天6小时的班,加上穿脱隔离衣、交接班的时间,崔肖通常要在诊区待上7个小时。工作更累、风险更大,但崔肖毫不畏惧: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吉琴(1995年生)——。

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1号床,心率有些快,等下复测,多关注。”

“32号床,要核酸检测复查。”

2月15日上午,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吉琴迅速地将医嘱记在本子上。吉琴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护士,也是此次支援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医疗队员。

“抗击疫情,我责无旁贷。”吉琴说,刚得知湘雅二医院要组建援助医疗队时,她就报了名。2月4日,吉琴跟着救援队抵达武汉。

从5日开始,吉琴就一直忙个不停,预检分诊、协助查房。即使完成了本班的职责,吉琴和同事们也会随时待命,“一有紧急情况,我们就要顶上去。”

吉琴说:“这里的患者很热情,非常配合治疗,医患相互加油打气。我喜欢武汉,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吉琴老家在湖南沅陵,哥哥是一名医生。“医生护士,救死扶伤。这是一份价值无法衡量的工作。”吉琴说。

余琳欢(1995年生)——。

想家,但武汉更需要我。

“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给我走开!”1月29日,余琳欢在。

日记。

中给自己加油。从这天起,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医疗队队员。

凌晨3点上班,上午9点下班,连续工作10多天,这个25岁的姑娘声音略显疲惫。“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闻,眼瞅着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心里又急又难过,当时就报名来支援。”没过多久,余琳欢便被选中。

入院后,余琳欢与另外两名护士照顾40多名患者。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上药抽血补液……十几天奋战下来,如今的余琳欢心里有底、手下不慌。“戴着两层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静脉抽血;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影响倒水送饭。”余琳欢说。

2月14日,余琳欢护理的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她非常兴奋:“特别开心,这是我们团队战斗的成果。”

最近几天,余琳欢明显感觉许多患者变得更积极乐观。“前两天给一位大叔送药,他突然说了句,你们都来了十几天了,想家吧?等疫情过去,再来武汉我给你们当导游。”余琳欢鼻子一酸,却还是露出微笑:“当然想家,但这里更需要我!”

贾娜(1996年生)——。

痊愈后毅然重返岗位。

2月15日,是贾娜重回战场的第五天。从早上8点开始,她一刻不歇地为患者打针、上呼吸机、抽动静脉血、写护理文书,连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工作虽然忙碌,她却十分笃定。

贾娜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去年才刚入职。自1月以来,急诊科每天都要接诊大量发热病人,贾娜负责护理观察室里的患者。

1月23日,贾娜感到有点不舒服,就去拍了ct。影像结果让她有些紧张:肺部呈现磨毛玻璃样。大年三十这天,她拿到了核酸检测报告单——两个“+”号,她被感染了。“到底是怎么感染的?”那一夜,她辗转难眠。

医生告诉她,病灶比较小,暂时回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态好。

刚居家隔离时,她内心十分煎熬,不断找同事、好友线上聊天,转移注意力。接下来,她调整心态,按时吃药,自己做饭保证营养。同时,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贾娜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她痊愈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战胜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弃与病毒做斗争。”

2月11日,贾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战袍”。看着镜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气:病毒不可怕,一起战胜它!

“静压差4帕,再调一下通气阀门”“换气次数11次,还不够”……2月4日晚7点,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湖北省疾控中心卫监所环境卫生部主任谢曙光带着4名同事,快速检测每一间负压病房的环境指标。这时,当日准备收治的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已经在来医院的路上。

“再搞快点!”谢曙光说。25分钟后,第一批病房的各项检测指标基本合格,“可以收治患者了!”谢曙光和同事刚走出病房,医护人员立刻就把患者送了进来。

由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比较紧急,谢曙光的检测团队从1月28日开始24小时待命,“过去是场所设施完全准备好了等我们检测,这次是检测团队在现场随时等着场所基本完工,立马进入,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谢曙光说,重症患者等着病房收治,检测工作也要跑赢病毒,患者才能尽早得到救治。

“要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最大限度确保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安全,诊疗场所的环境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谢曙光说,环境卫生监测者相当于哨兵,是确定诊疗场所正常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环节,必不可少。

作为湖北省医院改扩建平面流程设计审核专家,谢曙光还要参与临时性收治医院改建技术文件的编写和审查。他参与的《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关于方舱医院设计和改造的有关技术要求》《旅馆建筑改造为呼吸道传染病患集中收治临时医院技术要求》在5天内相继发布。“这些改造规范都是深夜完成修改审核,次日就发布。”谢曙光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发挥作用,觉得很值。

目前,谢曙光已带领检测团队先后对湖北省500余台生物安全柜、200余个pcr实验室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检测,为病毒检测储备了设施设备条件。他总对同事说:“决战决胜,我们要当好公共卫生安全哨兵”。

“没有阳光的日子,我们携手共同度过,你大声地告诉我,我们会胜利欢呼,我把英雄的城市,写成这首歌……”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为了给战友和患者打气,急诊科医生李玉涛创作了一首歌,取名为《英雄城市》。

“军队中有军歌鼓舞士气,我们也是战士,也需要歌曲激励。”李玉涛说,由于长期疲劳作战,一些同事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他便利用休息时间创作了这首歌。之所以取名《英雄城市》,是因为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而在抗疫过程中,医护人员们不分昼夜与病毒作战,正是一个个穿着白衣的英雄。

“他是个‘乐天派’,是病人的‘治愈系’。”同事严华说,李玉涛每天在一线救治病人,不知疲倦。

“乐天派”的李玉涛每天到医院的第一件事,便是详细询问病人的情况。“他挨个看望病人,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然后对症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长赵晶说。

让赵晶感动的是,查房时,李玉涛总会不厌其烦地鼓励患者,哪怕患者已经昏迷。他对同事说:“相信我,患者一定能听见的。”

严华说,天天笑呵呵的李玉涛,其实年前就检查出患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同事劝他早点做手术,他却说:“现在正是需要医生的时候,等疫情结束我肯定去。”

“治疗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耐心。”李玉涛说。2月10日,58岁的王女士被确诊感染,她家里几个人也被感染了,分别在不同的医院治疗。渐重的病情和心理的恐惧,让王女士情绪不太稳定。李玉涛一边给她治疗,一边哼唱《英雄城市》。慢慢地,王女士平静下来,更加配合治疗。现在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

“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但很多患者听了都有共鸣。”李玉涛说,这是他自创的心理疗法。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四

抗疫一线,战斗正酣。来自大江南北的四万多名医疗队员与湖北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浴血抗击新冠肺炎,火线抢救病人生命。众多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将更多的白衣战士召唤到迎风招展的党旗下。

2月以来,湖北各个战“疫”火线,许多白衣战士利用战斗间隙,汇聚到鲜红的党旗下,喊出了心中的铮铮誓言。

1.在党旗下宣誓的白衣战士。

3月5日下午2:30,在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住地,在党旗面前,18个医疗队员举起右手,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申请入党已经,非典时我就申请入党,去年底终于成为预备党员,没想到这次能提前转正,真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当了26年护士的王倩如,十分激动。17年前,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是非典的定点医院,年轻的王倩如就在这里的icu病房抗击过非典,如今为抗击新冠肺炎,已过不惑之年的她再披战袍,大年初一报名,初二就随队征战武汉。

“我能够站在此时的江城武汉,光荣地成为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这是我人生中最为光荣和自豪的一刻!”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医生黄笳说。80后的他是德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报名来武汉时,他想:“我是国家公派留学生,受国家资助留学了4年。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总要有人挺身而出。”

在湖北抗疫战场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医疗队员,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90后,争相汇集到鲜红的党旗下宣誓。

3月1日上午10时,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大医学国家援鄂医疗队120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代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的带领下,共同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有14位医疗队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月27日,抵达武汉前线的第二天,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孙雪峰、王玉娥、张颖,就庄严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月22日晚,一场“火线上的支部大会”在武汉召开,表决同意接收他们为预备党员。

至2月底,在湖北武汉和咸宁抗疫前线,云南援鄂医疗队已有368名队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5人。2月26日,在咸宁的10名医疗队队员宣誓入党。3月9日,云南援鄂医疗队又有35人火线入党。

战情紧急,有时白衣战士们来不及回住地,就在新冠肺炎患者病房外,庄严宣誓入党。

2月26日14时,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icu病房主任董芳匆匆吃过盒饭,就在住院楼走廊上,面对临时展开的鲜红的党旗,举手宣誓,成为光荣的预备党员。刚宣誓完,电话骤响,病人急待抢救,董芳马上冲进了icu病房。

2.他们为什么汇集在党旗下。

那是因为,医疗队中的共产党员带头冲锋陷阵,一个党员一面旗,鼓舞和带动着普通队员英勇奋战。

“来武汉后,我特别羡慕党员们说‘我是党员,我先上’。今后不管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的时候,我也可以说‘我是党员,我先上’!”90后护士、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张博文为自己能够火线入党、带头冲锋在前而倍感自豪。

2月9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黄笳刚到icu病区交接班,一个重症患者突然意识不清、心跳骤停,急需抢救。同组医生肖飞、冯莹莹是共产党员,他们很快穿好防护服,肖飞第一个冲进了病房。3人给病人做了40分钟的心肺复苏,恢复了病人的心率和血压,坚持到麻醉科医生来为病人顺利插管。“穿着防护服有窒息感,肖飞1米88的个子,防护服特别紧,做心肺复苏过程当中,他的抢救动作很大,磨破了隔离服,防护服也可能会破裂,而且给病人做喉罩通气等治疗时,病人会呼出大量气体,随时面临感染危险。所以插管一成功,我就退出来了。但肖飞一直坚持到病人转运,比我晚出来了半个小时,我觉得他做得比我更好。”黄笳回忆说。

两天后,黄笳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像肖飞一样,非常投入地抢救病人。

“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铁,力量是钢……”一阵阵嘹亮的歌声从武汉市第七医院附近的一辆公交车上响起,车上唱歌的是河北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一位40多岁但头发花白的医生站在走道中间,一手抓着扶手,一手有节奏地挥着拍子。他叫朱桂军,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告诉记者:“我们来武汉已经30多天了,大家都比较疲惫,我想鼓励大家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以在每天接送医疗队上下班的通勤车上,我就发起每日一歌的活动,带领大家唱《我和我的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

张家口“11·28”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朱桂军参加了为期30天的救治工作看到很多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内心很受触动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月27日作为河北援鄂医疗队队员到达武汉后在武汉市第七医院icu病房他带领队员们夜以继日地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冒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抢救了20多个危重病人的生命。

“在医疗队,我看到许多党员时刻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老党员带动新党员和普通群众,是一个普遍现象。”朱桂军说,这更加坚定了他入党的决心。

2月14日,朱桂军在医疗队驻地宣誓入党。他激动地说:“以前是老党员带动我,现在我是党员了,我也要影响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飘扬着一面党旗。”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北大医学国家援鄂医疗队共有143名党员、26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在与新冠肺炎殊死搏斗中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的鼓舞下,还有100多名医疗队队员向党组织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3.新党员的火线证明。

火线入党的白衣战士们,在抗疫战场上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在驻武汉第一医院的哈医大二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有一位老医生新党员,她就是医疗组组长苏冬菊。20多年的从医经历让她承担了大量医疗工作。16楼病区二组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患者比较多,年纪偏大,治疗难度高。苏冬菊亲自为危重患者佩戴无创呼吸机,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当查房时,苏冬菊能毫不迟疑地说出每一位患者的名字和病情,在二组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多名危重病人摘掉呼吸机,有的已经治愈出院。

2月28日,苏冬菊与医疗队的10名队员一起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入党。“在抗疫一线入党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尽全力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安全出院。”苏冬菊说。

在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两名新党员的故事让大家刮目相看。男护士高文博在进方舱当天,就遇到一个患者心脏骤停,他第一时间冲上去给这位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事后,才发现自己的防护服和隔离服都有破损。有一次,在抢救一位重症患者时,因为是新病房,一下子找不到救治患者需要的电源,女护士康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毫不犹豫地迅速趴到地上,钻到病床下找到电源,插好电源线,保证了抢救工作第一时间顺利完成。

“老党员起了先锋带头作用,新入党的同志也很优秀,他们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舍生忘死救治病人,经受住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周军说。

入党宣誓那天,黄笳向队员们说出了一个愿望:“今年武汉大学的校园里,每一朵樱花的心愿都是看一场人海,我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五

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喜庆、团圆与幸福。可今年的春节,却变得不一样。

十二月,本应忙着准备年货的人们,“遇见”了新型冠状病毒,起初人们也没有在意,随着春节脚步越来越近,病毒扩散越来越严重,这时我们才知道要防范。所有药店的口罩一夜之间无影无踪,连洗手液、酒精等物品也被抢购一空。

本该万家团圆的时候,成为了防疫重要时刻。在这个危急的时刻,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奔赴最前线,日夜奋战,他们被称作“逆行者”。

在这批“逆行者”中,有一位84岁高龄的“老战士”率先来到战场,他——就是曾经奋力抗击“非典”的钟南山教授。钟南山教授不畏困难,面对疫情,深入调查,研究对策,他告知人们如何去看待疫情,他教会人们该怎样去防范病毒。

不久前,钟南山院士接受路透社采访,当提到最早提醒人们防范病毒,后来因为给患者治疗而受病毒感染逝世的李文亮医生,老人家在镜头前泪流满面:“李文亮医生是中国的英雄,我为他骄傲!”接着又告诉人们:“医者人心,医心与人心本就是相通的,中国的医生,都与李文亮医生一样,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也是中国人的力量所在。”

钟南山教授,就像是人在即将摔倒时候出现在面前的一座山,让人觉得安稳,让人觉得踏实。

在“钟南山”这座山周围,是无数医护人员,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最勇敢的战士!我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配合下,新冠疫情病毒这个“敌人”一定会被我们“歼灭”。我的祖国,加油!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六

今天,我看了这部片子颁奖典礼中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人的创造、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人就是朱光亚。_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_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七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一个万象更新、合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日子。然而,的春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节奏。短短的几十天,病毒好似“狂风卷浪”般肆虐武汉,遍布全国。在闭门不出的日子里,疫情讯息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在紧张的线上学习之余也时刻关注疫情的变化。疫情之下,涌现出的一位位“抗疫英雄”让我心生崇敬,备受感动。

最危险的时候总有一些人默默奉献,挺身而出。前的非典,67岁的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17年后,84岁的他重新披挂上阵,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冲到疫情的第一线。他就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钟南山爷爷。我永远也忘不了钟爷爷坐在前往武汉的高铁上闭目休息的那张照片。花白的头发让人看着心疼,紧闭的双眼,疲惫的面容下却让人感觉到他的力量与坚定。我只祈祷拥挤的车厢不要太过喧闹,能让钟爷爷养足精神,有更多力量打赢接下来的这场“硬仗”。

疫情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英雄”,让我看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各地医生、护士奋勇争先,主动请愿,驰援武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留下的背影,忘不了他们摘下护目镜脸上勒出的痕迹,忘不了因为消毒水的浸泡而干裂、发炎的那双手……每当看到这些图片我的心便颤抖起来,他们不顾自己安危,一心只为救治感染者。有一位医生说:“看到这些感染的患者,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我们要争分夺秒,因为我们要和时间赛跑”。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战。当我看到医护人员不幸感染肺炎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下来,惋惜、崇敬、不舍之情在我的心中翻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们也用不同的形式为武汉疫情做出贡献,纷纷捐款捐物。老师曾经教会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一个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除了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我觉得也应该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发动我的爸爸尽我们所能买了医用物资捐给我们当地的医院。我用这种方式向身边的抗疫英雄致敬,也希望他们都能保护好自己。

因为无私,所以无畏,因为无畏,才敢于逆风前行。抗疫前线的英雄们,只愿暖春来,你们平安归来!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八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

2月19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后,潘世国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下次集中去镇上买。说完,潘世国又赶去下一户村民家里送东西。

疫情防控期间,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为潘世国的工作常态。

现年57岁的潘世国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淘沟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月26日,潘世国正在十堰市顾家岗社区的儿子家里过春节,突然收到工作群里发布的紧急通知:“请同志们明天尽快返回驻点扶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国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装就出发。

“这里离白桑关镇驻点扶贫村有90多公里,外面还下着雪,没有车辆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儿子都在劝说他。“那就走回去!”潘世国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妻子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国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饭就出发。夫妻俩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点终于赶到了位于集镇上的家里,此时距离驻村帮扶点还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经过简单休整,上午11点,潘世国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经过了6道登记和测温点。下午1点钟,他终于赶到了淘沟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个小时。

如今在淘沟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购生活用品,他还要摸排村民的发热情况,负责值班,巡回宣传,上门劝导。“现在大家都在一线辛苦奋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国说。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十九

各区(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各领域各条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众志成城、无私奉献,始终奋战、服务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文件精神,为激励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担当作为,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集体)、个人,进行第一批表彰。

大事难事看担当,关键时刻看行动。上述有关单位(集体)和个人在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公而忘私,坚守了责任担当,彰显了为民情怀,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大责任。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要主动对标先进、见贤思齐,以责任担当之勇和科学防控之智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尽可能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坚决打赢这场人民战争;要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全面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充分用好对冲疫情影响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实现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决定做如下表彰: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二十

陈陆是江苏江都人,父亲是军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穿上军装,一直是陈陆的愿望。2001年12月,他如愿参加消防工作,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陆是安徽省第一批去增援的消防队伍中的一员。在震后的汶川救援中,陈陆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30多公斤重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那年,他被评为“合肥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xx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自己却当场累到晕倒,经历2个小时的抢救之后才转危为安。那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被安徽省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

陈陆履职的19年里,获得很多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然而这一次,他的荣誉却让所有人泪目。

7月26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陈陆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7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陈陆同志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

在战友们眼中,陈陆爱笑,“没架子”,热爱工作。

然而,在家人眼中,陈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结婚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陪陪妻子和孩子。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的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20xx年消防部队改制,陈陆选择继续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这是他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很多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战友们说,他用生命践行了这样的誓言,用生命为“人民至上”做出了最赤诚的`诠释。

据了解,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救援超过1万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近4万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近11万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防汛抗洪一线,依然挺立着众多如陈陆一样的“火焰蓝”身影。

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范文(21篇)篇二十一

3日晚,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苏炳添、中国航天人……致敬向上的力量!学生翟荟说,百岁老人杨振宁至今仍常和学生谈物理。他提到,“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杨老一生最喜欢的格言,这句话前四字讲的是科学精神,后四字说的是人格特征,一直是杨振宁为学、为人所遵从的规范。

记住他们的名字——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一起见证温暖,致敬向上的力量!

谈到自律,苏炳添说睡得好训练状态也好,“我基本从2014年、2015年开始,就保持着10点睡觉的作息”;教练说下午3点训练,苏炳添2点50分之前就会到。成功绝不是偶然!

相关范文推荐

    神奇的张家界四年级范文(17篇)

    优秀作文通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一个特定话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欣赏优秀作文范文,是培养自己的写作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终于我们来到了张家界大峡谷。我心中充满了美好

    一封信初中(实用20篇)

    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尊敬的高老师:您好!我是

    不想回浙江小学范文(14篇)

    浙江的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欢迎大家了解。“为了满足农村教学的需要,浙江将为农村中小学新

    读骆驼祥子名著读后感(热门15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读书过程中经历的情感、思想和感触的整理和归纳。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精心挑选的读后感范文,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创意。老舍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

    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的自查报告(热门19篇)

    自查报告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培养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这里有一些撰写自查报告的典型范例,供大家在写作时进行参考。根据县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

    会计年度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范文(20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示范性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

    中班语言教案春天是一本书大全(19篇)

    中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课,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中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活动目标:1.乐于与同伴交流关于

    护理礼仪工作计划(热门15篇)

    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人类的生活、健康和幸福。以下是一些护理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护理知识。1.护理安全组定期或不定期按标准检查护

    新入职员工作总结(专业15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个月工作成果的一次回顾和评估,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涵盖了各个职业和行业的工作总结要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

    县法制办的工作计划安排(热门13篇)

    随着工作的逐渐展开,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书来指导我们的工作。阅读这份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工作计划的结构和内容,提高你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