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薇儿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

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步骤。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初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一

d点表示6.。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又从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知道: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因为正数都大于0,反过来,大于0的数都是正数,所以,我们可以用,表示是正数;反之,知道是正数也可以表示为。

同理,,表示是负数;反之是负数也可以表示为。

3.正数轴常见几种错误。

1)没有方向。

2)没有原点。

3)单位长度不统一。

教学设计示例。

数轴(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二

1.在下面数轴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2){-4,2.5,-1.5,3.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三要素应用。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

正方向。

在理解并掌握数轴概念的基础之上,要会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要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数轴,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

关于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数轴的相关知识点。

1、数轴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以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初步结合,数与表示数的图形(如数轴)相结合的思想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另外,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应重视对数轴的学习。

2、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

(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

3。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的写法,正确应写成“”。

五、数轴定义的理解。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四

2.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

(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

3.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的写法,正确应写成“”。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五

(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数与形是数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而数轴是数形结合的高度统一。数轴是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再介绍的。通过数轴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并为后面引出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运算法则、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较容易出现理解局限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技能:

1、理解数轴概念,会画数轴。

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b、数学思考:

1、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2、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c、解决问题: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d、情感态度: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重点、难点(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我确定为:数轴的概念。

因为:只要数轴概念真正理解了,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等也就容易了。

本节课教学难点我确定为: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刚开始萌芽。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谈谈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五.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1、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2、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思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告诉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简单模仿、机械操练,而是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六.教学准备。

老师:要充分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具。

学生:要认真预习,准备直尺或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思维的主战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通过对已知知识的回顾复习,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识。

(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我设计了:

观察温度计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为学习数轴概念埋下伏笔。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温度计分小组讨论观察,共同发现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随后我提出问题:“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学生小组讨论后再派代表回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考虑东西方向的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描述。

前面几个活动之后,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已有所体会,为此我让学生:

再次观察所画情境图、温度计。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将其抽象成一条直线。

这样,就把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

(三)、学习概念,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观察、比较,我引出了新课:

1)学习数轴的概念。

我先进行讲解: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当然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再画数轴。

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互相交流,老师巡堂并参与交流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数轴,交流和反思,使学生真正掌握数轴的概念。

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

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下一个活动,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

2)强化练习:

(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

1.画直线;

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

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

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作业: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八、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六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3.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你能从生活中举出一些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教材精读。

1.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3)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4)估计当h=110厘米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支撑物的高度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其中小车下滑的时间t随支撑物的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支撑物的高度h是,小车下滑的时间t是。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小车下滑的距离(木板的长度)一直变化。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的量叫做。

我国从1949年到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2)x和y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我国人口是怎样的变化?

(4)你能根据此表格预测时我国人口将会是多少?

在“人口统计数据”中:

时间和人口数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其中人口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人口数是。

归纳: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模块二合作探究。

1.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3)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模块三形成提升。

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

(3)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

模块四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y叫做。即先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后发生变化或者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做。

2.常量:。

二、我的困惑;。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七

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1、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一、复习提问。

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授。

例1:解方程(见课本)。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解方程(x+15)=-(x-7)。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四、小结。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2.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习题6.2,2第2题。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八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同上.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观察屏幕上的温度计,读出温度..(3个温度分别是零上,零,零下)。

问题1:。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总结一下,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说出含义就可以)。

小游戏:。

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规定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按老师发的数字口令回答"到"游戏前可先不加任何条件,游戏中发现问题,进行弥补.

总结游戏,明确用直线表示有理数的要求,提出数轴的概念和要求(教科书第11页).

三.动手动脑学用新知。

1.你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温度计,测量尺,电视音量,量杯容量标志,血压计等).

四.反复演练掌握新知。

教科书12练习.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5,-2.2,-2.5,,,0.

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问题1先给出情境,学生观察,思考,研究,表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满足的条件可以先不必明确,基本能明确就可以,在后面逐步明确.

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并知道要想在直线上表示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数轴的正确画法和要求.

练习中注意纠正学生数轴画法的错误和点的表示错误.

1.数轴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2.数轴的作用是什么?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

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xx。

a.b.-4c.d.

(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

总结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九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1、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2、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一、复习。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二、新授。

分析: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

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

(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

(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

(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1400块。

2、求什么?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

3、等量关系是什么?

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1400。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1、2、3。

四、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最后写出答案。

五、作业。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

【案例主题:】学生参与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例题:课本p123证明两个角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他们可能出现的情况。

【活动过程】师:谁能总结一下判定两个角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闫家衔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前面,度量,而刚才第一条,第二条的叠合法。(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别同学在讥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那你准备应该怎么做呢?生:嗯,(一下子来劲了):接着这位同学上黑板画了图,写出自己度量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

师:刚才闫家衔同学真的不错,不但提出了新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说理,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来总结一下菱形的证明方法。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得出了这些方法。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闫家衔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

【理念反思】: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1、活动、合作是现代课程中的新的理念,只有参与,才能合作创新。

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

3、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有几种方案等问题?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4、在课堂上,老师应不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一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常见的有)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棱:相邻两个面的交线。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底面:棱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形状相同。

侧面: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立体图形的分类:锥体、柱体、球体。也可分为有曲面、无曲面。还可以分为有顶点、无顶点。

棱柱:分为直棱柱、斜棱柱。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特殊的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圆锥:底面是圆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

球:用一个平面去截,截面图形是圆形。

正方体的截面: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圆柱体的截面: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

展开与折叠:两个面出现在同一位置的展开图形,是不可折叠的。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正面看(主视图)、左面看(侧视图)、上面看(俯视图)。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二

4.最小的正整数为______,最大的负整数为________,最小的自然数为________,最小的非负数为______,最大的非正数为________,最大的负数为________.

5.小于6的所有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

6.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7.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

8.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两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判定墨迹遮盖的整数共有________个.

12.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走1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走10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百货大楼.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三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

三要素。

应用。

数形结合。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非都是有理数。

比较有理数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

在理解并掌握数轴概念的基础之上,要会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要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四

1.下列是几个同学画的数轴,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b.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

c.0大于一切非负数d.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轴上一个点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b.表示-p的点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c.在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6d.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点左边,距原点个单位长度。

4.如图所示,点m表示的数是()。

a.2.5b.c.d.2.5。

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个:

a.0b.1c.2d.3。

7.在数轴上,a点和b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1,若使a点表示的数是b点表示的数的3倍,应把a点()。

a.向左移动5个单位b.向右移动5个单位。

c.向右移动4个单位d.向左移动1个单位或向右移动5个单位。

8.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到b。

时,点b所表示的实数是()。

a.1b.-6c.2或-6d.不同于以上答案。

二、填空题。

9.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的数总比的数大。

10.在数轴上,表示-5的数在原点的侧,它到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1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表示-7的点在原点的。

侧,距原点个单位;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

12.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向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则与此位置相对应的数是。

13.与原点距离为2.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它们表示的有理数是。

14.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的整数有个,它们是:。

15.数轴上表示-7与-3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18.设数b是一个负数,则数轴上表示b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

20.小明的家(记为a)与他上学的学校(记为b),书店(记为c)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小明家位于学校西边30米处,书店位于学校东边100米处,小明从学校沿这条街向东走4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70米到达d处,试用数轴表示上述a、、b、c、d的位置。

21.(共8分)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请回答:

(1)把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后,a、b、c三个点表示的数那个最小,是多少?

(2)把b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后,这是a点所表示的数比b所表示的数大多少?

(3)如果让a表示的数最大,则a点应该怎样移动,至少移动大于几个单位长度?

22.在数轴上,老师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滴在画好的数轴上,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被墨水盖住的整数,并把它写出来。

1.2.2数轴。

参考答案:

16.—2。

17.—1或—7。

18.左边,—b,。

19.-3-3-1.25013。

20.

21.(1)b,1(2)—1(3)8。

23.12。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五

知识提要:在数学中,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为: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1.关于数轴,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d)。

a.一条直线。

b.有原点、正方向的一条直线。

c.有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d.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16篇)篇十六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优质19篇)

    它可以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窗边的小豆豆》是一位日

    学校暑假活动方案设计(汇总20篇)

    制定活动方案前,我们需要对活动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定义。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设计的活动方案,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为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提高

    卫生院年底个人总结报告(优秀18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成长和经验的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总结能力的体现。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得出色的个人总结,建议大家多多参考。作为一名医生,

    手机销售实训报告(通用17篇)

    手机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它已经从简单的通信工具发展成了集通话、上网、拍照、听音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设备。小编整理了一些手机使用心得和小技巧,希望能为大

    雾凇课文教案设计(模板21篇)

    教案模板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言之有物,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应用。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

    五一劳动节教师演讲稿题目(优秀17篇)

    在准备演讲稿时,教师需要根据听众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教师演讲稿,共同提升演讲水平吧。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大

    餐饮业劳动用工合同大全(19篇)

    不同的工作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和挑战,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用工软件和工具,希望能提高大家的用工效率和质量。

    社区书记现实表现材料大全(19篇)

    看范文范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总结范文合集,供大家参考,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女,汉族,1972年7

    升旗仪式教师演讲稿三分钟(汇总15篇)

    教师演讲稿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它需要充分准备和深入研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掌握好教师演讲的技巧和要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递知识和影响听众。

    面试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工作大全(15篇)

    自我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该定期对自己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最近的实习经历让我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