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飞雪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一

1、体验自己动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愉快情绪。

2、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野菜,了解其名称、外形特征、用途。

3、能合作设计出简单的野菜食谱,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烹制。

1、活动前家长带领幼儿挖野菜。

2、提醒幼儿参与买菜做菜等家务,观看过家长制作的多样菜肴。

3、锅、铲等烹饪工具,油、盐、酱、醋、甜酱等调料,鸡蛋、猪肉适量。

4、野菜菜肴若干。

1、野菜菜肴展览。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菜肴的名称及烹调方法。

师:昨天妈妈给小朋友用野菜做了好多的菜肴,请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幼:我妈妈给我做的是龙须菜包子。

幼:我的是曲曲菜蘸酱。

幼:我和妈妈一起包了马生菜饺子。

2、组织幼儿摘洗并制作野菜菜肴。

(1)摘洗野菜,提出活动要求。

师:小朋友摘菜时,要把黄叶子摘去,把根去掉。洗的时候要轻轻搓一搓,把土洗干净。

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摘菜,一组洗菜。

摘菜时注意将黄叶摘去,洗菜要浸泡并清洗干净。(教师在旁指导)

(2)制作野菜汤。

3、师生共同品尝野菜汤。

教师将幼儿制作好的野菜汤摆放在桌上,组织幼儿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尝野菜汤,体验劳动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二

1.通过游戏,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尝试在游戏中说说英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冬眠的动物

2.趣味练习:给冬眠的动物写封信

趣味练习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说说冬眠的小动物

请幼儿说说,知道有哪些小动物是冬眠的。

二、观看幻灯片,师生讨论。

讨论幻灯片中的小动物是否冬眠。

(其中有争议的地方可让幼儿在“小问号”内记录。)

三、游戏:wake up!冬眠的动物醒来啦!

1.玩法

幼儿对纸袋里的小动物说些有关春天的话,然后把冬眠的小动物拉出来。

2.玩法

幼儿做冬眠的小动物,教师做叫醒小动物的人。

听到“冬天来了,许多小动物开始冬眠啦!”幼儿做睡觉状。

听到“春天来了,冬眠的动物醒来了。

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过来的样子。

然后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动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动物都醒过来。

规则:冬眠的动物听到“wake up!wake up!”才可醒来。

叫醒小动物的人要说一些有关春天的话。

四、给冬眠的动物写封信

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小朋友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话呢,写下来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三

今天我的这个活动是围绕我们的课题《大班幼儿乡土游戏创造性玩法的研究》来设计的,《课程指南》指出:“大班幼儿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儿童的双手很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投放了一些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材料,引发孩子创造性地玩。同时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关注自己的较多,不太善于与同伴合作游戏,因此今天我设计这一活动,鼓励孩子们创造性的玩,并有合作意识。

1、 积极探索玩弹珠的各种方法,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2、 能将游戏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高记录的能力。

弹珠若干、有洞的板3块

看看今天我们要和谁来玩游戏?

积极探索弹珠的各种玩法,提高合作能力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

分别观察各种材料,想想可以怎么玩?

请小朋友自己选择活动材料,并自由分组。

2、幼儿自由玩弹珠,教师指导。

集体交流:你们小组是怎么玩的?

幼儿演示游戏玩法,并介绍怎样玩算赢。

1、你们想不想来一次玩弹珠比赛?把你们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在比赛时请大家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指导

3、幼儿介绍记录表

教师为获胜的幼儿发小奖品。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四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五

1、喜欢参与科学小实验,了解空气无处不在;

2、通过运用多种感官,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3、能够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无处不在的特性难点: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1、经验准备:知道空气的存在。

2、物质准备:塑料袋、盆、水、各种有缝隙的材料:海绵,绒布,大缝石头,棉花,瓦楞板。

一、发现空气的存在,知道身体需要空气(3分钟)

1.现在请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个游戏:闭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你有什么感受?(呼吸困难、很不好受……)

问:为什么不好受?放开手你在吸什么?(空气)

小结:看来我们的身体需要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了,会很难受。

二、抓空气(发现空气特征)(5分钟)

1、徒手抓空气:

问:可是,空气在哪呢?你能把空气抓住么?(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2、道具抓空气:

a师:你们看我这里装的是什么?(空气)现在你们每个人来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待会告诉我: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幼儿说在哪里找到具体地点)

b换个地方再抓一次。

小结:我们的教室到处都是空气。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

请你用小眼睛看一看、小鼻子闻一闻、小手摸一摸,仔细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总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而且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有空气。

四、空气无处不在(10分钟)

1、教师操作实验(3分钟)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5分钟)

提醒幼儿小心不要把水弄到外面,软的东西压出空气

3、交流结果(2分钟)你都在哪找到空气了?

总结:原来到处都有空气,不但我们的教室里有空气,就连玩具里、棉花的缝

隙里都藏进了空气,它真是无处不在啊!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六

1、通过玩巧提沙的游戏,探索提沙的方法。

2、通过尝试各种不同的工具,进一步探索提沙的方法。

3、进一步感知统计。

4、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

1、湿沙、干沙若干杯。(与幼儿人数相等)

2、各种可提沙的工具。(树枝、粗吸管、细吸管、筷子、竹签、游戏棒、铅笔)

3、统计表4张。(每组一张)

:老师发现一个玩沙的新方法,不用手端杯子,只用一根树枝,就能把沙提起来。

1.幼儿探索提沙,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经验,老师加以。

: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提沙?

1.幼儿讨论各种提沙的工具。

2.幼儿尝试利用各种工具来提沙,并做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并进一步统计结果。

4.讨论细小工具提沙的方法。

:为什么细小的工具不能提沙?怎样让细小的工具也把沙提起来?

: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杯沙,你们来试一试,能不能将这杯沙也提起来。

1.幼儿尝试提干沙。

2.幼儿尝试想办法将干沙变湿沙并提起来。

3.幼儿交流探索的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篇七

1.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3.幼儿初步了解碾米工具的发展,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活动准备:1.各种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块等。

2.一张大记录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画面,碾米机碾米。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

三、实验操作,尝试用各种工具取米。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工具,用它们能不能把米取出来呢?哪种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教师指导有些工具的使用。

四、幼儿共同交流。

1.刚才你是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办法取的米怎么样?

2.引导幼儿对工具质疑。(如用石臼取的米不干净,不易把米和稻壳分开。)五、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取米方法从古至今越来越先进的变化。

1.古代的取米方式。

2.现代的碾米机。

六、鼓励小朋友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长大后发明给人类带来方面的东西。

《纲要》中指出,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次活动取材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欢。首先通过自己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把米取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愿望,他们说了很多的方法,对动词的掌握也很好,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各种工具更是充满了兴趣,最后了解你碾米的机器也是孩子感兴趣的。总之孩子们在普通的生活事件中发现了科学,收获了经验。

本次活动由于老师的观念、经验和准备的各种问题,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第一,探索面太多,不利于孩子深入研究,可以把目标压缩,一次活动集中研究一个问题,比如这次就可以集中研究取米的方法,除了老师提供的工具之外,可以让幼儿观察身边的物体,探索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二,科学性不强,比如在探索不同工具的优劣的时候,太相信孩子的直觉,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设计活动,不利于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取同样量的米,从而得出结论。第三,教师对各环节活动实施太随意,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了干扰。

希望下次改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