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生动有力,以引起听众的关注和兴趣。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备受赞誉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一
近日,新型肺炎引发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亿万华夏儿女一同努力,共渡难关,而在此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医护人员更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不惜一切,奋斗在一线。
“17年来,不论是非典,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都坚守在急诊一线。”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童英在除夕之夜写下的话。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除夕之夜仍在一线奔忙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感染科二区主任曹红说。
在虎年除夕最美逆行者的称号属于这一批批奔赴武汉的白衣战士,虽然看不清坚毅的面容,但你匆匆而去的背影却将医德高高擎起,却将医魂高高飘扬。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中山三院有一对夫妻双双上了“前线”,其中丈夫检验科主管技师潘顺文是广东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员,而爱人代群作为一名护士长也冲在广东防疫一线。因为夫妻都在一线,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接到要去武汉的通知后,潘顺文连夜通知家人开车将孩子送回湛江老家。
薪火传承,在抗击疫情的重大历史时刻中完成。20__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正要参加高考。今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何德全已成为一线的“战士”。原本计划春节去西藏旅游的何德全得知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不足,便主动报名参加支援。何德全说,当年被很多前辈的英勇事迹感动,报考了临床医学,现在对我而言是实现了学医的初心。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的第一天,何德全在朋友圈里写道:“相隔17年,这次轮到我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疫情在前,他们不退。天上的明月不及你肩头的星光,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24小时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餐露宿,守卡点、防疫情、保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二
天渐渐黑了下来,院子里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着,满院子都是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这正是除夕夜,不知怎么的,平时活泼好动的弟弟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妈妈一摸他的头,不由得惊讶起来:“好烫呀!”一量体温,接近四十度!
妈妈什么都顾不上了,赶忙去请大夫。
大夫请来了,是医务室的董阿姨。
董阿姨先检查了弟弟的心肺,又看了看嗓子,然后稍稍松一口气,说“你家的孩子是上火了,扁桃体发炎。”“那可怎么办?”妈妈问。妈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没关系《我家小桌上有副中药,是上回我家毛毛病的时候开的,没喝完,见效快,我这就去取,你等着。”我连忙说::“我去吧!”一进董阿姨家我就看见董姥姥躺在床上,旁边小桌上放着一包中药,她的头上放着湿毛巾,呀,董姥姥也病了,杨叔叔和她的女儿杨毛毛照顾着,等着董阿姨回来给姥姥再看看,然后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可是董阿姨还没来得及回家就被好几个村子的人叫去应诊了。
杨叔叔把药放在我手里,我道了谢,往回走,心里沉甸甸的,百感交集,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医生,却让人不得不如此感动。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家门口了,董阿姨正在给弟弟打针,我把妈妈没拉到门外,告诉她董姥姥也病了的事,妈妈很难为的说我也不知道啊,我是在前面小离家找到她的,村里人说你董姨在她家给小离奶奶挂水的,多好的阿姨啊,回到屋里妈妈一个劲的道谢,董阿姨笑了笑:“乡里乡亲的,客气什么,这是我应该的!”
多么朴实的话,谢谢你,董阿姨!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三
夜晚,一阵刺耳的笛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一辆雪白的救护车呼啸而过,望眼欲穿的病人家属见到这些“白衣天使”——医生,心中的巨石才放了下来。
平时,我们不怎么注意他们的存在,并没有认为他们特别重要。可是,如果有亲人朋友生病受伤甚至生命垂危的时候,只有他们能使我们的亲人朋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就会觉得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啊!
如果没有他们,没有他们废寝忘食地坚守在医疗第一线,我们的生活就不得安宁。无论是人们在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还是大家正在悠闲地放假,只要接到有危重病人需要救治,他们就马上赶到医院夜以继日地为病人做抢救工作,有时一个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体力、精力消耗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有多少人才得以逃脱死神的魔掌,有多少人才能健康地生活。
如果没有他们,在非典和禽流感盛行的时候,他们随时会被感染,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抢救患者,研究预防药物。不然,如今还不知有多少人栽在非典和禽流感的“魔爪”之下,说不定现在这些病的局势还未控制下来,甚至还有蔓延的危险。
古时候,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医生,如李时珍,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亲口尝试各种野生植物,哪能制造出各种灵丹妙药。有的植物还特别毒,见血封喉,要是没有他们亲自品尝并记录下来,后人那能得知这些药物的毒性,他们勇敢的自我牺牲精神,值得我们称赞!
的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能没有这群“白衣天使”——医生,他们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四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辛苦了!
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年春节出现了一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病毒,它的名字叫作新型冠状病毒。我第一次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时,感到很可怕。病毒?还是冠状的?听起来好恐怖。后来我看了它的照片才发现,它上面长了很多类似王冠的东西,这种病毒可以造成一种传染性肺炎。而且它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就出现了很多确诊病例。网上很快有了各种谣言,有很多人都相信了,比如香油滴鼻子可以预防病毒,我就想,香油不会流到肺里,污染肺部吗?还有煮醋,病毒倒是没赶跑,把人差点熏晕了。
病毒和谣言的出现,让各地区的居民都非常害怕。这个时候,钟南山爷爷和您们给了我们希望与力量。曾经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爷爷和一些专家组成了专业攻关组,并且不断给我们科普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和预防措施;而您们,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舍小家,为大家,不分昼夜的奋战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
妈妈说非典那年她上高三,那时候网络不那么发达,想知道的信息都是从电视里,新闻里取得的。现在网络发达,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关注疫情,看到的一幕幕让我们感动不已。
我们看到您们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甚至连去厕所都没有时间。您们只能穿着尿不湿,为了节省一分一秒,为了多救治一名患者;为了少用一套防护服,为了节省医疗物资。我看到一位和我同龄的小朋友,他的爸爸妈妈都是一线医护人员,他自己在家做饭,洗衣,学习,瞬间,我泪流满面;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叔叔,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后,过度疲劳,失去了生命,他也有父母,也有未完成的理想,可是,一切都画上了句号,可他并不孤单,因为他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强大了,现在没有战争。可是,您们就是真正的英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是因为有您们这些逆行的英雄,才会有希望,才会一步步走向春天。
叔叔阿姨们,您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病毒再可怕,您们的守护加上我们的努力,这场战役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此致
敬礼!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五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今年的万家安宁,是一群把自己裹在防护服里的白衣天使在守护。
新冠,它来得突然、猛烈。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点燃了整个华夏大地疫情的战火,全国一片红色预警。因为它,每个中国人在这个年里都过得十分艰难。武汉封城,交通停运,有家不能回,上万条鲜活的生命被新冠病毒无情地剥去……只要在外面聚餐就是鸿门宴,只要在外面多待一分钟就会多一丝危险。但尽管是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仍有着无数的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地赶到前线,投入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他们几乎可以说是在生死线上游荡,试探。但他们只为救更多的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连日来,他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尽管给出建议:“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84岁高龄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疫情的第一线。
单霞,90后,武汉大学人民神经内科护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即将投入抗疫一线时,她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的时间,自己动手剃光一头秀丽的长发,不知道她一个女性哪里来的这么大勇气啊!可她却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力去救更多的人。”听到这句话,屏幕前的我却已热泪纷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务工作者就是战士,就是先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负重前行。物资的短缺,感染的风险,家属的焦虑,身心的疲惫……在隔离病房,这些都是医护人员必须面对和承受的重重压力。但是他们却没有怨天尤人,面对可怕的疫情,他们更多的是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鼓舞着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这些白衣天使都在前线奋斗,与病毒抗争,给予我们必胜的信心与决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抗击疫情,向这些可亲可敬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能坚守法制、道德和文明的底线,待到春暖花开疫情消散时,你我便能毫无愧疚地坦然相见。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六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
1月24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大量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整个中华大地。当我们团圆时,应该想到一些战士仍然守在祖国前线,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意程度。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责任。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七
你们辛苦了!
今年的春节我们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它的名字叫“病毒”。
据说,这位不速之客是来自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某个海鲜市场,是因为那里有些非法商家卖的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细菌,而导致的“病毒大爆发”。
现在病人越来越多,病毒也在不时的变异中,然而你们却不畏辛苦,日复一日的治疗病人,我们也在家中经常消毒,常洗手,我们小区门卫叔叔天天在值班,每进来一个人就会登记,量体温。
我们在家里给你们加油,做你们坚强的后盾,我们大家都盼望着病情快点好,这样你们也能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也希望所有的叔叔阿姨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归来.
此致
敬礼!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八
大家好!
在这个全国上下异常艰难的春节期间,我一向在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消息,不经意间看到这么些人,这么些话,瞬间让我潸然泪下,感动、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我年纪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复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教师快。”“我没谈恋爱,也没结婚。”“因为我和别的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这是成都某医院护士,12年前在汶川地震中获救的小姑娘在向领导请战支援武汉时留下的微信记录。
“宝贝在家听话,爸爸去救人了。”大年初一,这位名叫程阳升的医生爸爸在临行前,亲吻自我熟睡的孩子脸颊整整5秒后的离别嘱咐。
“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她叫李慧,是一位95后的志愿者护士。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句铿锵有力的战斗宣言,来自17年前以往为抗击非典做出巨大贡献的小汤山医疗队的请战书。
此时此刻,正因为有这群最美“逆行者”冲在前方,用他们凡夫俗子之躯筑起坚实的防护堡垒,十四亿国人才多了一份心安。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九
各位教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愈是艰难险阻,愈显担当作为。20__年的春节,注定不一样寻常。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选择“逆行”,他们不惧风险,毅然坚守在防控第一线;他们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他们坚强的背影构成岭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血肉之躯守护岭城人民生命安全。他们,就是抗击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应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广大医护人员冲在一线,身着白衣就是使命,护佑群众健康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厚厚的防护服下已经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他们步履匆匆、日夜兼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职责。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城管执法人员进取行动起来,走进临街商铺,发放健康科普小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宣传;经过“城管+商户”微信群转发防疫相关知识,构成良好舆论氛围。
手持夹火钳捡拾地面上的垃圾、在公共场所喷洒消毒剂……连日来,市环卫处严格落实道路清扫保洁制度,加强城市生活垃圾运输管理,实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运输,城市公共卫生间定时消毒,杜绝二次污染产生。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岭城交警、民警、辅警坚守一线,以战时状态进取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近期首要任务。他们不辞辛劳,工作在查控疫情一线,倾情守护家园,努力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环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岭城群众的心。连日来,一些热心居民进取响应上级部署要求,主动做好配合,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倾尽绵薄之力。北方明珠小区居民66岁的闻玉良老人,用喷雾器在小区廊道里喷洒消毒液,为居民营造相对安全的卫生环境。让我们为这位老人点赞!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十
2月12日上午,按照上级关于对口支援湖北省孝感市的相关工作部署,经过筛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马业平等4名医护人员光荣入选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
2月12日抵达孝感后,经过短暂的休整,马业平被分配到孝感市应城市中医医院,负责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工作。在看到患者充满期待眼神的一刹那,马业平告诉自己,无论多么辛苦多么艰难,他都一定要尽全力与这些患者共抗病魔。
值班第一天,马业平管辖的区域有一名患者呼吸困难,心跳骤停,情况危急。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马业平临危不乱,与一起值班的战友们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可在之后10多天的工作中,又相继有重症患者出现类似症状,并有人不幸离世。
马业平无法释怀,如何改善诊疗方案、提高危重症患者治愈率,成了马业平心中最急切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寻找原因,查阅资料,跟同事们探讨,马业平尝试着改进治疗方案,发挥自己中医专业的特长,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改进现有的救治率。通过参考官方的中医诊疗方案,马业平将患者进行划分,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方案,几天后便开始显效,患者症状得到较大缓解,“中医马老师”也成了大家对他的特有称呼。
2月24日,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血液滤过治疗,因血液滤过仪器是疫情发生后捐赠的,当地医护人员没有治疗经验,紧急向医疗队求助。有过治疗经验的马业平临危受命,与同事默契合作,完成了应城市中医医院首例血液滤过治疗,也是当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血液滤过治疗。
马业平在查房过程中发现,很多重症患者都有点消极,他不断地告诉患者:“加油,要有信心,我们都在身边陪着你。”“坚强起来,别怕,咱们一起打败病毒。”一句句带着满满正能量的话语就像黎明前的曙光,回荡在午夜的重症病房,予人温暖和力量。“其实每天看着重症患者在与病魔抗争,我们医生要做的不仅仅是给予医疗上的救治,给他们信心和鼓励也很重要。”为了鼓励患者,马业平和一起值班的队友在防护服上写上了“大王来巡山”“要保持微笑”等字样,鼓励患者也鼓励自己。他负责的病房里总有笑声,大家都说“中医马老师”不仅中医技术好,人也诙谐幽默,平易近人。
作为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重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马业平始终不忘自己要加入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初心。临行前,他又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值班结束,回到驻地已是凌晨2点,他还是认真撰写思想汇报,交给了临时党支部书记。2月21日,牡丹江市支援应城医疗队召开临时党支部扩大会议,会上对马业平提出表扬:“疫情期间工作任务重,马业平同志不忘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团结同事钻研技术,用行动践行着服务人民健康的初心,值得大家学习。”3月5日,传来好消息,马业平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中医医师。3月8日,马业平火线入党,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愿望。
3月21日,马业平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回到家乡休养。然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家乡牡丹江市绥芬河市因境外输入疫情,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区域。“我有过湖北抗疫经验,我是一名党员,保卫家乡,守卫国门,我义不容辞,再次请战!”
4月10日,还没有和家人团聚,没有陪伴分离了两个多月的儿子,没有和等候他归来的母亲吃一顿饭,没有和亲朋好友紧紧相拥,结束医学隔离的马业平再次披上白色“战甲”,奔赴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投入防控工作。因为经验丰富,马业平被安排负责轻重症患者筛查及轻症患者诊治工作。
征鞍未卸,再赴战场。面对大家的关心,马业平给同事发来这样一段话:千里之外,我们帮助孝感人民,现在疫情蔓延到了“家门口”,白衣战士岂能容许家乡人民安康受到威胁。守国门,护家乡,我辈责无旁贷,必倾尽全力,保卫家国。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十一
大家好!
愈是艰难险阻,愈显担当作为。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广大医护人员冲在一线,身着白衣就是使命,护佑群众健康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厚厚的防护服下已经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他们步履匆匆、日夜兼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城管执法人员积极行动起来,走进临街商铺,发放健康科普小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城管+商户”微信群转发防疫相关知识,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手持夹火钳捡拾地面上的垃圾、在公共场所喷洒消毒剂。连日来,市环卫处严格落实道路清扫保洁制度,加强城市生活垃圾运输管理,实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运输,城市公共卫生间定时消毒,杜绝二次污染产生。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岭城交警、民警、辅警坚守一线,以战时状态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近期首要任务。他们不辞辛劳,工作在查控疫情一线,倾情守护家园,努力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环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岭城群众的心。连日来,一些热心居民积极响应上级部署要求,主动做好配合,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倾尽绵薄之力。北方明珠小区居民66岁的闻玉良老人,用喷雾器在小区廊道里喷洒消毒液,为居民营造相对安全的卫生环境。让我们为这位老人点赞!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十二
病毒导致我们开学一再延迟,并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医务人员抛家别亲,逆行而上奔赴控疫抗疫战场,全国人民宅家避免感染。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赞同上网课的,因为这样并不利于我们专心学习,可能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上网课可能有些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在打游戏,这样起不到任何作用。直到后来,老师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现在,我开始喜欢上网课了,因为我发现了上网课的乐趣;上网课可以增加我们的自主能力;上网课能培养我们的注意力;上网课或分析试卷时,还可以和老师互问互答。看吧,上网课多么有趣。
上课时,老师都是一句一句的教导我们,粗略到每一段、每一部分,细致到每一个字眼。一般上课时,老师都会留出一会的时间让我们写笔记,记重点部分,可上网课就不一样了,老师虽会留时间,但是时间不多,所以我们只能先暂停,再写重点部分。而我发现这样有几个好处,是让我们更加自觉,而是写的快的同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
老师及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应该是最辛苦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在我们上课的同时,还担负着我们的作业批改,批改完成后还要分析我们的错误,从而作针对性的讲解。所以老师是我们最敬重的职业之一。
而在外,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便不那么好了。我们在家避免感染,还要多加几层防护,而医护人员在一线的资源够不够都是个问题,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奔赴在抗疫最前线。所以,这也是我们最敬重的职业、最高尚的职业。
我们虽然在家,但也是十分关注前线疫情的,每个医生的敬业,每句话,我们都历历在目,我们要学习医护人员这般敬业的精神。我们在这里为奔赴在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加油!共同渡过难关。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十三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对我们发起了猝不及防的闪电战!当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已经开始大张声势地恐吓着每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满屏的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办法。药店人满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价难求的精贵物;商场、马路人可罗雀,人人戴着大口罩,用戒备的眼神互相扫视着对方,冠状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阴影。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胆英雄。在生死时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担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84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较量,为生命站岗。他们逆行的背影,是庚子年最美的风景!
寒风瑟瑟,路上人烟稀少,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黄人”“小蓝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个逆风骑行的背影。他们默默无闻,只为给不能出门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还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们真实的面目,只知道他们是新闻报道的书写者,他们是图片影像的记录者。他们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为城市建设悉心戮力,为国家发展鼓劲呐喊。重大疫情面前,总会有他们的背影,他们不是不惧危险,只为传播最真实的声音!
还有许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洁工、出租车司机……不同的职业,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属于我们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温暖着城里的人,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中国人!
实用致敬最美医护人员演讲稿(模板14篇)篇十四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__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沈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