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范文需要清晰地组织思路,以便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报告样本,它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写作能力。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一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仪器管理员签字。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三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多高,没有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获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方法的训练才能培养起阅读的熟练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因此进行了此次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三、四、五年级的学生。
20xx年x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从阅读习惯的调查来看,有43%的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时间阅读,还有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督促下阅读,并且很多学生选书只选择老师推荐过或课堂上讲过的有关内容,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现象。
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94%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100%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这些,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学的能力。
七八十年代的“读书无用论”、“脑体倒挂”的现象,使如今年轻的家长成为牺牲品;如今又因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父母们一方面疲于工作,一方面在工作之余又只顾娱乐放松,他们无暇或无能力顾及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孩子创设条件。学生家庭藏书量少,27%的学生家庭藏书达不到10册,60%的学生家庭藏书在50册以下。学生课外读物的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给学生先讲故事,再让学生复述;经常鼓励爱读书、善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并让他们谈体会;以古今中外苦读成才的故事激励学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开展读书笔记评展、课外阅读故事会、精彩诗篇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渴求性的自我行为。
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学校可按校园环境的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无声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的阅读实践。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最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应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均出自自发性并带有盲目性。阅读的方式也多为简单的浏览。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理运用精读、细读、划线、加点、眉批、朗读、默读、速读、精读乃至背诵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既要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又要深入领会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指导他们学会摘抄好词佳句、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读书方法,做好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他们将工具书放在案头,凡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都要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四
2、书写整齐,实验数据真实,明确。
3、书写杂乱,
4、实验目的明确,经过数据分析等到的结果很好。
5、实验过程有些乱,但总体还好。
6、实验设计合理,数据正确。
7、通过这份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8、看了这份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对知识的`掌握很好。
9、通过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严谨的实验态度。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五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六
让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2、观察材料的特点。
3、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4、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5、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6、整理实验材料。
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七
实验室。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绿豆芽、水、纸巾。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仪器管理员签字。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八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3.在3处分别挂一个钩码,观察。右侧挂两个钩码,观察(怎样做才能平衡?)。
4.将左侧钩码挪到4处,观察(怎样才能平衡呢?)。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左侧距离×左侧质量=右侧距离×右侧质量。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九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观察风的形成实验材料。
3.点燃蜡烛,罩上实验材料,观察。
4.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名称】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
【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2.观察材料的特点。
3.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4.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5.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注意事项】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十
实验室。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人、实验时间。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十一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室外。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温度计、黑色纸袋。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人实验时间。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十二
室外。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实验人实验时间。
最新小学实验报告(通用13篇)篇十三
五年级教室。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