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班教案安全大班教案保护眼睛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食品安全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各种食品包装盒包装罐,说一说平时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
二、探索食品包装上的秘密。
1、观看ppt,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其他三幅图片。
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
三、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请幼儿设计带有保质期,生产日期,安全标志的食品包装。
大班教案安全大班教案保护眼睛篇二
1、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懂得要远离它。
2、积累安全生活的经验,增过自我保护的意识。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安全flash、图片、记录表格
1、讨论导入:
师:什么是运动安全?
2、播放安全flash,并讨论:在户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运动安全?
(1)户外活动时及时让幼儿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并学习远离危险的方法:如奔跑时应学会躲闪,否则相互碰撞容易发生危险。活动中,如发现鞋带散了,应有时系好。
(2)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砸伤、摔伤等事故发生。
(3)所有幼儿的活动均应在教师视线范围内,对于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幼儿,带班教师距幼儿不得超过2米,对特别调皮好动的幼儿,教师要格外关注,及时干预其具有潜在危险的举动。
(4)户外活动以有组织的集体游戏为主,注意动静交替,教师既要参与其中又要关注全体,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避免幼儿之间冲突及其它意外发生。
3、请幼儿表演正确的户外运动作法。
4、带班教师要教会幼儿各类玩具的正确玩法,避免因玩法不当造成意外事故。并请幼儿上来演示正确的作法,如幼儿操作不当,教师应告知正确作法。
大班教案安全大班教案保护眼睛篇三
1.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能力。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1、幼儿收集火灾的案例及录像
(一)导入
1、(消防车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夏老师在以前正好录过一场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幼儿观看录像)
3、我们小朋友讲讲看怎么会引起火灾的?(幼儿讨论)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及自救的方法
1、假如我们小朋友碰到火灾了,那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拨打火警电话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2、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把你们的方法按照次序都画下来。(小组合作,有一个幼儿画)
3、请每组的派一名幼儿上来把他们画的方法讲给其他幼儿听。
4、刚才我们每组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电话“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现在夏老师扮演消防员,你们谁来试试来打电话呢?(幼儿试打电话)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讲清楚你家的正确地址,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到你家来灭火。
大班教案安全大班教案保护眼睛篇四
1、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懂得要远离它。
2、积细安全生活的经验,增过自我保护的意识
安全flash、图片、记录表格
1、讨论导入:
师:什么是运动安全?
2、播放安全flash,并讨论:在户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运动安全?
(1)户外活动时及时让幼儿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并学习远离危险的方法:如奔跑时应学会躲闪,否则相互碰撞容易发生危险。活动中,如发现鞋带散了,应有时系好。
(2)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砸伤、摔伤等事故发生。
(3)所有幼儿的活动均应在教师视线范围内,对于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幼儿,带班教师距幼儿不得超过2米,对特别调皮好动的幼儿,教师要格外关注,及时干预其具有潜在危险的举动。
(4)户外活动以有组织的集体游戏为主,注意动静交替,教师既要参与其中又要关注全体,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避免幼儿之间冲突及其它意外发生。
3、请幼儿表演正确的户外运动作法。
4、带班教师要教会幼儿各类玩具的正确玩法,避免因玩法不当造成意外事故。并请幼儿上来演示正确的作法,如幼儿操作不当,教师应告知正确作法。
大班教案安全大班教案保护眼睛篇五
1、感受充气玩具充气中的音乐形象,并尝试用肢体动作予以表现。
2、随音乐的变化再现玩具充气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1、幼儿对充气玩具有一定的了解。
2、音乐(a.软绵绵的音乐;b.充足气的音乐;c.充气前音乐;d.漏气的音乐;e离场音乐)。
3、充气玩具一个。
4、纸和笔。
1、观察没有气的充气玩具,谈论这是什么玩具,发现其充气的特点。
2、听赏音乐a,感知没有气的玩具软绵绵的样子。
3、讨论:让玩具充气的方法。
播放音乐b
第一遍: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为充气玩具充气,让幼儿感知充气玩具充足气时的形象。
第二遍:教师当场画图谱,幼儿听赏音乐,进一步感知充气时音乐的节奏。
引导幼儿观察吹气的节奏是不同的,有长有短,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是吹得快。重点练习最后一句。
第三遍:教师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模仿。
思考其他充气的方法(如:手动式打气筒、用脚踏式打气筒)。
第四遍:教师和个别幼儿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用手动式打气筒打气。
第五遍:一个幼儿指图谱,幼儿随着音乐一起用脚踏式打气筒打气。重点:节奏准确、有力。
1、教师模拟长颈鹿充气玩具,幼儿模拟为长颈鹿充气的工人。
2、幼儿尝试按着节奏来给长颈鹿充气,教师用肢体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长颈鹿逐渐充足气的样子。
3、播放音乐c:
(1)幼儿按自己的想象扮作各种充气玩具。
(2)表现充气玩具没有充气时的情景。
(3)教师当充气工人,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奏打气,充气玩具一点点地变大、变结实。
(4)音乐结束,个个表现出充足气的模样供“充气工人”检查。
4、播放音乐c——漏气的声音:
(1)幼儿随音乐表现为逐渐放气。
(2)进一步进行经验迁移,表现各种充气玩具在充气时的音乐形象,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大班教案安全大班教案保护眼睛篇六
1、通过相关安全防护图片的展示,使幼儿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1、安全有关的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安全图片上的意识,如小心触电等。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儿园的插头。
3、拿石头和沙子扔过来,扔过去。
4、将珠子或者笔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处乱跑、追追打打。
(三)教师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够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