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类型的作文中,具有一定水平和代表性的优秀范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1.黄梅时节: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约四十天,叫黄梅天。
2.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译文]。
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二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松柏冢()垒垒()狗窦()。
雉()舂谷()羹()贻()。
2.解释下列词语。
始:冢:窦:旅葵:
羹:贻:雉:舂谷:
3.下列选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b.一、二句以明月,关塞起笔,看似写景,都写出了自秦汉以来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事实。
c.三、四句点明主旨,希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军戍守边疆,讥朝廷用人不当。
d.诗人表达了对戍边士卒极大的同情,并希望象“飞将军”一样杀敌立功。
4.对理解《十五从军征》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从军征》描写一个服役65年的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满目惨况的悲剧境遇。
b.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人的凄零;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从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
c.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d.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饿沉重苦难。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三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引导学习,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我经常上网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四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题解]。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五
1、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我经常上网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顾我听过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己两年语文教学经历,特别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后,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描写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不断鼓励我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六
传统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于知识和能力“由外而内”对文本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的解剖、解读,使学生与文本间总隔着一条浅浅的“河”。而让学生穿越时空,化身为文中的人物,让他们带着情感去演绎文本时,他们就会借助于形象,调动自身的理解、情感,结合情绪体验“由内而外”对文本内容进行有声有色的表现和表达。案例中,学生化身为赫耳墨斯,从自己经验出发,伴随着学习的思考,解释了“自己”来到人间的原因。作为演员,他们并非“逢场作戏”,抢台词,争镜头,而是深入地解读了赫耳墨斯的性格,以“我”情体人情,以“我”感促反思。同时,在同伴面前的个性展示,也让他们处于创造的愉快、探索的热情之中,由过去对文本的被动解读转为主动的探究。
让学生穿越时空,化身为文本中的人物,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精彩表演时,学生会像演员一样创造角色,挖掘文本中的“潜台词”,生动地再塑形象。文本内容不再是古板僵硬、毫无动人之处的“木乃伊”,而是脉脉含情、充盈着诱人魅力的“维纳斯”。
访谈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主导,以嘉宾为主体,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的对话栏目。采用访谈的形式可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生生间可以展开平等的思维对话,实现高效解读文本的目的。
当学生以主持人的身份抛出问题——“您为什么要化做凡人来到人间?”“您当时是怎么想的?”“您能说出此刻您的心情吗?”……这些问题从“我”出发发问,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文本阅读、联系生活经验解读文本的积极性。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
介绍陶套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本钱寻求崇高理想否则持久锻炼合理作息树立筑起坚固堡垒造福专心致志坚忍不拔。
意志力彼岸担任影响承担值日值勤管理培养责任心基础稳定公德私德激励鞭策。
即使……也……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板书: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学问。
每天四问工作。
道德。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八
播放歌曲《冰山上的来客》,优美的旋律激起对天山神奇景色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
二、自主读书,自主体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尝试边读边批。
3.交流阅读感受。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方法,领悟美境。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
四、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1.思考: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
2.试着拟一提纲,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九
1、自主识写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4、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在说明中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1、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在说明中表达情感的方法。
1、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以及在说明中表达情感的方法。
2、感悟蚕的精神品质。
生字卡片、阅读材料
1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学习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其中,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人们把中国称为“丝国”。同学们,中国能有这样的美誉,你们知道谁是其中的大功臣吗?(蚕)对,蚕就是首当其冲的大功臣。今天,我们就来增加一些对蚕的了解,一起来学习第8课《春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读生字,纠正错误读音。
3、齐读生字。
三、细读理解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从课文中了解蚕的哪些知识?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历史悠久、生长发育、生理特点、赞美)
3、从老师的板书你对课文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4、小结。
四、再读课文,赏读语言
1、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好在哪里?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你在课文中划出来,并把你想到的在旁边做出批注。
2、学生交流。
3、重点探究。
(1)为什么说蚕丝是用“蚕的生命化成的”?蚕为了吐丝,耗尽了所有的生命,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春蚕这样的人,你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还可以用来赞美哪些人?
4、把你喜欢的语句再一次读出来。
五、拓展阅读
1、教师朗读《春蚕的歌》选段
2、谈话小结。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一
3、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7、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8、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9、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10、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1、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12、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3、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14、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北青萝》。
1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高适《除夜作》。
16、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17、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孙光宪《河传·花落》。
18、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9、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20、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4、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5、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26、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27、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28、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2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0、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5、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6、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37、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3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39、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40、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4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2、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4、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45、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46、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7、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48、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4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50、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51、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52、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5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4、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5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56、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5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8、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9、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0、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61、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62、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孙道绚《滴滴金·梅》。
63、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64、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黄巢《自题像》。
65、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66、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67、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68、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周邦彦《兰陵王·柳》。
69、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70、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71、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72、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7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4、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75、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76、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77、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杜甫《别房太尉墓》。
78、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79、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80、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二
2、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3、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7、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8、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9、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10、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1、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12、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3、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14、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北青萝》。
1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高适《除夜作》。
16、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17、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孙光宪《河传·花落》。
18、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9、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20、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4、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5、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26、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27、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28、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2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0、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5、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6、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37、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3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39、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40、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4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2、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4、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45、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46、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7、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48、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4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50、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51、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52、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5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4、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5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56、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5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8、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9、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0、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61、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62、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孙道绚《滴滴金·梅》。
63、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64、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黄巢《自题像》。
65、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66、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67、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68、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周邦彦《兰陵王·柳》。
69、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70、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71、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72、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7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4、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75、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76、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77、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杜甫《别房太尉墓》。
78、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79、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80、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三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四
(一)讲读第三段。
2、根据文章内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枯竭”的词意(用尽断绝),重点体会“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科学家们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退一步讲实现这个设想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火星或月球上缺少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少数人类有可能,人多了不行。因此文章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部分用什么告诉人们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板书:(不能移民)。
(二)讲读第四段。
1、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板书:精心保护造福后代)。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能试着说一说吗?
(因果关系。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三)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五
1、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习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习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习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5、学习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6、学习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7、学习了第7单元,我体会到了无论学习或是做事,都应该认准目标,执著追求。
8、学习了第8单元,我从这些故事当中体会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六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七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年轻时就立下了从军抗金的壮志。应进士考试时,受到秦桧的迫害,秦桧死后,才得参加政治生活。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7岁能写诗,9岁写得一手好字。安史之乱期间曾筑草堂于成都浣花溪畔。他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写于此期间。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八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平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十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两句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两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这两句的意思是那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间在剑外传扬;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两句的意思是再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5.白日主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的意思是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二十
《示儿》,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陆游,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抒发政治抱负,所映人民疾苦,渴望恢复国家的统一。示儿,对儿子的嘱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是今河南省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历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兵败自杀,诗人听到官军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胜利消息后,十分欢快,便写下了这首爱国的诗篇。
实用六年级语文课文古诗(汇总21篇)篇二十一
人人都有更自己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下面大家一起来写我的小伙伴。
作文。
这时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许多的“朋友”,但童年的友谊是最纯真的。我童年有许多小伙伴。我童年最好的小伙伴是瑶瑶。
她是一个暴力的女生。一个圆圆的苹果脸,脸上有两颗黑黑的大葡萄。而这两颗大黑葡萄使她看起来更加的有精神了。眼睛下是一个扁扁的鼻子,这个鼻子远看像一个被东西砸扁的鼻子。但这扁扁的鼻子长在上面一点也不影响,扁鼻子下面是一张能说会到的嘴,这张嘴可以把你吵到烦死为止。不信,我举个例子给你听听:
某个星期六的早上,我和她在我家一起做作业。,楼底下有个同学来和我们一起做作业。因为他不知道我家住几楼几号,所以在楼下叫我的名字。只见她立即冲下楼,对着那个男生就大叫:“你,叫那么大声干嘛,你难道不知道别人正在休息是不可以打扰的吗?像你这种不懂礼貌的人,真是该死。”说着她就要打下去。“妈,可不要被这个小祖宗打到,如果谁被她打的话,不住院才怪。”我立即大叫到:“不要打,那是我同学。”她才停下手来接着说:“你真不懂礼貌,要不是看在她面子上,我早就把你打的满地找牙。后来,同学在一句话都没说就气冲冲的回了家。星期一,同学和我说快被她吵死了。这就是她厉害的嘴巴,一张能把正常人吵成“神经病”的嘴巴。
这个脸上的五官和她的苹果刚好是一个完美的配合。可这个完美的配合上有一个小小的缺陷。脸颊上有雀斑。这些雀斑的出现使人看着十分闹心。就像一个极品红富士上张了许多斑点。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我童年到现在的小伙伴。一个永远是伙伴的伙伴。希望我们之间的是伙伴,而不是仇人。
我的小伙伴——郡郡。他是我的小邻居,只有六个月大。他有一双又大又亮的黑葡萄似的眼睛,非常有神,清澈见底;两道弯弯的浓眉挂在眼睛上,嘴巴时常流着口水。他的头发跟别的男孩不一样,别人的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而他的呢,软软的,平平的,贴在脑袋上,非常顺滑。郡郡的外貌看上去像个女孩子,有点腼腆。别看他这么小,学的本领还真多。
他早就会认人了。有一次,我去他家玩,穿了一件妈妈新买给我的红色衣服。不料,我穿了一件新衣服,郡郡就不认识我了。他眨巴着眼睛直望着我,嘴巴弯得像月亮,眼里含着泪水,接着“哇”地放声大哭,怎么劝也没用。后来我想起一首他最爱听的歌曲,唱了一遍,他便止住哭声,转哭为笑了。
他特别爱听歌,本来这么小的小朋友应该喜欢听幼儿歌曲,可是他居然喜欢听《映山红》这首歌,这是因为我经常哼唱这首曲子。他哭时,见到了我,或是听到了《映山红》这首歌,便会止住哭声开怀大笑的。当他开心的时候,便要我抱他,有时还拉尿在我裤子上,算是见面礼,说他也不听,还“呵呵”地笑,让人哭笑不得。
每当放学回来,总想见见我的小伙伴郡郡,看看他灿烂的笑容。我希望他快乐长大,健康成长。
去年暑假,我去外婆家玩,在那里,我多了一个伙伴。
她是外婆的邻居,今年13岁。圆圆的脸,黑乎乎的皮肤,给予人一种忠厚的感觉。开始,我对她的印象不好。一件褪了色的上衣,一条补过丁的裤子,一双破旧的皮鞋,给人一种土里土气的感觉。但后来的一件事,使我对他她完全改观了。
8月19日,是她的生日。为了庆祝,她穿上了平时不舍得穿的连衣裙。在阳光的照耀下,她显得异常美丽。我想“我如果给她来一个恶作剧,让她由”白天鹅”变成“丑小鸭”该多好玩呀!”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其他的伙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支技。于是,我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锦囊妙计。”
我们假惺惺地对她说“我们出去玩好吗?”她一口就答应了。我们先和她玩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我们的计划。我们把她引到小沟边,在旁边,我们早就设下“埋伏,”,就等“鱼儿上钩”呢!我们让她“打头阵,”。突然,只听她“哇”地一声,跣倒在沟边烂泥我们在沟边用绳子的一头绑在沟边的小树上,另一头叫一个藏在林中的伙伴拿着,她来了,把绳子一拉,她就被绊倒了。
她站起来以后,连衣裙上满是泥,就连脸上手上都沾了泥。看她这样,我们竞赛似的捧腹大笑。但她却毫不在意,在小水沟里把裙子上的泥洗掉,又和我们玩,我们看她没哭,都愣了。她见我们愣在那儿,便说“我没有事的不用为我担心。”我听了这话心里很难过,因为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我造成的。为了表示我的欠意,把事情的原委说给他听了,她听后说“没关系,我不生气。”她的度量实在是惊人。
从那以后我和她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