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启发。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一
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
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二
相传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有一块石头从炉里滚出来,落到了峨眉山上。这块石头又高又大,直通玉皇大帝的`南天门。也就是说,有了这块天门石,天宫里的那些仙女仙童要到人间来可就便当多了,只要顺着这块石头向下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峨眉山脚下。
“既然这么方便,我们何不下去玩玩?”看守蟠桃园的两位仙女动了凡心,趁着王母娘娘做寿之时偷偷溜了下来。啊!人间真美啊!两位仙女正陶醉在美不胜收的峨眉山山水间时,忽然听见一声大喝:“你们竟敢私下凡间!我奉王母娘娘之命前来,定将你们捉回天庭!”原来是巨灵神奉旨来捉她们了!两位仙女灵机一动,化为了两只枯叶蝶趴在林中的落叶上。巨灵神左看右看,怎么眼睛一花,这两个仙女就不见了?只得这样回去禀告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说:“既然这样,我命你斩断那块天门石,让她们两个永远也回不了天宫!”从此,天门石就分开成了两块,高高地屹立在了峨眉山上。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三
第一段:引言(总起)。
世界神话传说作为各个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人类想象力的丰富,也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探索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观,欣赏到人类在面对未知和困境时的勇气与智慧。在这篇文章中,将分享我在研究世界神话传说时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丰富的人类想象力。
世界神话传说展现了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同文化对于神话中的神灵、精灵、怪兽等形象有着各自独特的描绘。例如,希腊神话中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众神”具有人性的特点,也具备超凡的力量与智慧;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如龙、凤、麒麟,富有神秘的美感和吉祥的寓意。这些形象的创造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和未知的敬畏与探索之心,同时也反映了各个文化对于人性的理解与追求。
第三段:哲理与智慧的传递。
世界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对于人类生活和价值观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警示人们不可贪婪和自私;中国神话中“创业未半身先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这些神话故事一方面强调人们弥补自身欠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鼓舞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勇往直前,内心充满正能量。
第四段:不同文化的独特特点。
通过研究世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个文化的独特特点和价值观。希腊神话强调人与神的互动关系,讲述了众神与人类的种种纠葛,体现了希腊民众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追求;北欧神话关注自然力量与人类命运的交织,强调勇气和命运的力量;中国神话则注重教育人民,弘扬美德,塑造了许多充满智慧和慈爱的神灵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善良、勤劳和正义的追求。
第五段:人类情感的共通。
尽管世界各地的文化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传统,但在神话传说中却能找到人类情感的共通之处。不论是希腊的苦难与希望、北欧的勇气与命运,还是中国的孝顺与忠诚,这些神话故事都在不同的文化中唤起人们对于生活、家庭、友谊、爱情等最基本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通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也促使我们与不同文化的人们建立更加理解和尊重的沟通。
结尾:
通过研究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我们能够欣赏到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特点与价值观。这些神话故事不仅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也唤起了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共鸣。在今天这个充斥着科技与信息的时代,研究与传承世界神话传说变得愈发重要。它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人类的文化多样性,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他人,从而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四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那是在南诏国的时候,苍山的马耳峰下,出现了一条蟒精。它到处兴风作浪,践踏庄稼,吞食人畜,弄得洱海四周的人民不得安宁。
恶蟒作乱的消息,传到南诏王宫里。南诏国王马上召集大臣商议除掉恶蟒的办法,可大将军们吓得面如土色,文臣们吓得锁紧眉头,谁都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最后,一个老大臣出了一个主意:挂榜招贤,斩除恶蟒。
苍山应乐峰下有个石匠,名叫段赤诚。他虽然是贫穷出身,但却有一身好武艺,而且心地善良,见义勇为。他看到蟒蛇把乡亲们扰得不得安宁,造成深重的灾难,心中十分难过,他决心凭着自已的一身好武艺,拼出一条命去斩除恶蟒,拯救乡亲们。于是他来到榜文前,“哗”地一声撕下了榜文。
南诏王听说段赤诚撕下了榜文,立即派人把他招来,对他说:“壮士,你要去为民除害,现在我代表全国人民为你送行,祝你旗开得胜,马到。
成功。
除去恶蟒。”于是段赤诚手提锋利的“浪剑”全身捆满钢刀威风凛凛地出发了。
这时,村里村外的乡亲们都纷纷赶来看望他们心中的英雄段赤诚,有的向他献刀,有的为他献计,有的端出好酒为他饯行。段赤诚万分感谢众乡亲们的好意,他激动地对大家说:“请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一定要斩除恶蟒,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报答大家的盛情。”
这天黄昏,正是恶蟒将要出来兴风作浪的时候,段赤诚驾上一只小船,迎着洱海的狂风巨浪,向恶蟒经常出没的地方驶去。恶蟒和平时一样,正是吃兴正浓,只要见到水面上有船只来往,就张开血盆大口上前来吞食。
英勇机智的段赤诚驾着小船刚来到恶蟒的身边,那恶蟒便猛地抬起头来,使出全身的力气,摆动长长的大尾巴向小船扑来。段赤诚无半点畏惧,他挥动“浪剑”,迎上去就是一剑。狡猾的恶蟒看到从右边闪来了一道剑光,它忙把头向左边一摆躲过了剑锋。段赤诚毫不犹豫又劈出第二剑,蟒蛇看到从左边来了剑光,便把头向右边一摆,又躲过了一剑。
段赤诚看到恶蟒左躲右闪,两剑都没有劈着,便举剑从上向下劈去,恶蟒又闪身往水里一钻,直钻到段赤诚所乘的小船底下,一个大翻身就把小船打翻在了水里。经过与恶蟒几个回合的战斗,这时,段赤诚已是精疲力竭了。
怎样才能除掉恶蟒呢?段赤诚急中生智,当恶蟒张开大口向他扑来的时候,他一挺身,两手举着“浪剑”冲进了恶蟒的口中。段赤诚身上捆着的无数钢刀这时发挥作用了,他在恶蟒腹中上下翻滚,左挑右刺,把恶蟒的五脏六腑绞了个稀巴烂。
恶蟒被除掉了,但段赤诚也献出了自己的。
生命。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荷花村的地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
这一年,荷花怀孕了。可奇怪的是十个月过去了,孩子没有出生,一年过去了,孩子还是没有出生。直到第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一个男孩。夫妇俩一看孩子五观端正,身体强壮,心中非常喜欢。抱着孩子再仔细一看,奇了,这孩子的胸口和脊背上都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数一数,共有九百九十九片。人们知道这是一条真龙下世了。
这个消息刚一传出,就被村里的老族长知道了。老族长的儿子在朝廷里做大官,他有一个横行霸道的恶孙子。这祖孙俩听说百叶家生下了龙种,就立即手持钢刀要来杀死龙种,乡亲们得到消息,马上想出一个办法:将孩子悄悄地放进盆里,偷偷地藏进了村边的荷花池中,等老族长领着恶孙子赶来时,孩子已不见了。于是他们逼着百叶交人。百叶至死不说,便被那恶孙子一刀给杀死了,他们又把荷花抢走,使龙种没了爹离开了妈。
荷花被抢到老族长的家里,想念丈夫和孩子,万分悲痛。族长每天逼着她去淘米。当她来到荷花池边,忽然一阵风吹来,荷塘深处,花叶纷纷倒向两边,让出一条水路来。荷花仔细一看,只见儿子坐在盆中向她漂了过来。她连忙抱起儿子给他喂奶,然后将他放进盆里,随后就漂到池塘深处去了。
荷花知道儿子还活着,心里万分高兴,自此,她一天三次来淘米,就给孩子喂三次奶。这样,九百九十九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了,满身的龙鳞显出了闪亮的金光。
不久,这事又被恶毒的祖孙俩知道了,他们便想出了一条毒计。一天傍晚,趁荷花去淘米时,他们偷偷地带着人守在旁边,当那满身金光的孩子出来时,荷花正要伸手去抱,那祖孙俩冲了出来,他们带来的恶人举刀就砍。刹那间,只见孩子从盆里倏地跳了起来,一下子变成了一条金色的小龙,直向池中跃去。可是迟了,那一刀砍着了小龙的尾巴,小龙的尾巴被砍了下来,鲜血淋漓。
这时,荷花丛中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奋不顾身地飞了过去,用自己的身子紧紧地接在小龙的尾部,蝴蝶翅膀就变成了小龙的尾巴。于是小龙一声怒吼,霎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在霹雳闪电之中,小龙渐渐变大,一下成了长数十丈的巨龙。小龙腾空而起,乘风直上,飞入了云端。一阵龙卷风刮来,只见那个砍龙尾巴的恶人,被卷到了半空中,抛得无影无踪。接着老族长的孙子也被卷走了。老族长吓得“扑通”一声掉到了荷花池中,立刻变成了一只青壳的螺狮。
在无边的科尔沁草原上,住着一位老阿爸,他身边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和一个十三岁的儿子,一家三口靠牧羊度日。
一天,老阿爸在家里做好了饭,等着姐弟俩放羊回来,可是,从太阳偏西,等到太阳落山,直等到点上酥油灯时,才看到小儿子哭着跑了回来。小儿子对阿爸说:“中午,我躺在草地上睡午觉的时候,姐姐说到树林中去采蘑菇。当我睡醒时也没有见她回来,我找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只好回家。”老阿爸一听,马上点起火把,带着儿子到草原上和树林里去寻找女儿,可是直到第二天太阳又出山了,也没有找到女儿。
他们焦急万分地回到家里,刚一进门,却看到姑娘正在家里忙里忙外地做饭呢!阿爸忙上前去问是怎么回事,姑娘说:“弟弟睡着了,我去采蘑菇,一只大怪蟒在树林里叼住了我。正在这时,飞来了一只老鹰,它用尖嘴狠狠地啄怪蟒的眼睛,怪蟒一害怕,丢下我就逃跑了,我是半夜才摸回家来的。”
父子俩听完才松了一口气。阿爸说:“我们真该好好地谢谢神鹰啊!”姑娘说:“听说还有一只神虎呢!”阿爸说:“咱们草原上有了神鹰和神虎,再凶残的野兽也不怕了。”
可是,一场虚惊刚刚过去,新的灾难又来了:姐弟俩放牧的肥羊,隔不了几天就要丢一只。老阿爸为此愁病了,弟弟也心急如焚。他想,羊圈很牢固,不是晚上丢的,那一定是每天中午吃完饭自己睡觉时出的事。这一天,姐弟俩又去放羊了。吃完午饭,姐姐像往常一样去采蘑菇,弟弟假装睡下了。过了一会儿,弟弟睁开眼睛,发现姐姐悄悄地溜进了羊群,猛地变成了一只怪蟒,一口便吞下了一只肥羊,吃完了,又变成了姐姐的模样。这时,弟弟心里全明白了。
天黑时,姐弟俩赶着羊群回来了,阿爸一数,又少了一只羊,便发起火来,责怪儿子贪玩把羊弄丢了,操起木棒就要打他。他忙对阿爸说:“别打我,羊是姐姐吃的,它不是人,是条大蟒。”姑娘一听,马上现出了原形,张开血盆大口,一下就把老阿爸吞进了肚里。弟弟见势不好,马上扭头就跑。
弟弟跑啊跑啊,来到了一大片树林中,他实在跑不动了,便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树顶上有一个大鸟巢,一只老鹰探出头来,问:“小伙子,你爬到这里来做什么?”他知道这就是神鹰,于是把家里发生的一切对神鹰说了。神鹰听完,马上展开翅膀飞走了。
这时,怪蟒已追到了这棵大树下,它正用锋利的牙齿在咬树根呢!不一会儿大树就被它咬得晃动起来了。鸟巢里的小鹰被惊得又跳又叫,弟弟便把它们抱在怀里,准备树倒了再跑。
就在这危机时刻,刮起了一阵狂风,一只大老虎扑了上来,与怪蟒展开了搏斗。它们打得昏天黑地,不分胜负。盘旋在天空的神鹰看准了机会,猛地府冲下来,一口啄瞎了怪蟒的眼睛,神虎就势将怪蟒的脖子咬断了。神鹰和神虎终于杀死了怪蟒。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五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六
在中国,知道伏羲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一般也能讲出在那遥远的洪荒时代,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以繁衍人类的传说。作为传说中的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伏羲有“龙祖”之称。《诗含神雾》说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孕生了他,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拾遗记》称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三皇本纪》说伏羲降生时,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即任命飞龙氏造六书,潜龙氏做甲历,水龙氏平治水土,火龙氏炮治器用,降龙氏倡率万民。始作八卦也被认为与龙有关。“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参照此图,“以画八卦”。
我曾将龙的精神总结概括为“融合、福生、谐天、奋进”8个字。考察有关的典籍资料和民间传说,伏羲的所作所为与这8个字是相吻合的。
先说融合。伏羲是一个融合起来的称号。《遁甲开山图》说,女娲氏之后,先后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等15个氏族袭用伏羲的名号。伏羲还是来自黄河上游的伏羲氏与居住下游的太昊氏的融合,故称太昊伏羲氏。伏羲的'创造发明很多,这不是一个人、一个氏族能够完成的,是后人将众先民、众氏族的功劳融合在了伏羲身上。伏羲也是祖先崇拜与龙崇拜的融合。
再说福生。无论是如织网罟、造书契、创八卦、制乐器,还是定婚姻、作历算、定节气、驯牛马,伏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造福众生的。
再说谐天。《易·系辞》言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说明伏羲是尊重天及自然界,想认识其种种规律,想按照规律行事的。总之,是与天和谐的。
还有奋进。伏羲的生息、活动之地有多处。如甘肃天水(古成纪)有伏羲庙,称“羲皇故里”;如陕西宝鸡(古陈仓)有伏羲氏“徙治陈仓”之说;如陕西临潼,骊山顶峰上有“仁宗庙(人祖庙)”,敬祀着伏羲女娲像;如河南淮阳有“太昊之墟”,有伏羲女娲庙,有画卦台;山东金乡、单县,相传有伏羲陵……这说明,伏羲一族大体是沿着黄河的流向,由西向东不断迁徙的。迁徙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开拓生存空间,奋发进取的过程。
以上我们讨论的伏羲,实际上是人文伏羲,即历代人民用文化创造的伏羲。那么,有没有一个史实的伏羲呢?我倾向于有。只是五六千年前的人事,毕竟太遥远,那个时候又没有文字,这便决定了我们只能根据一代一代的口头传说、星散的记述和考古发现来推测和想象他老人家当年的情形。这样的推测和想象是历久弥新、无穷无尽的。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七
在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
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个时候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八
老早以前,药山叫长乐山。那时候人们还不完全认识中草药,更没有多少人见过“百草之王”中的棒槌精啦。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年月里。
话说有这么娘俩,儿子叫关良,年纪十六七岁儿,长得粗眉大眼,结结实实,显得很诚恳善良。娘俩住在长乐山脚下,常年靠打柴过日子。
一天,关良在山上打柴,累得又饥又渴,想找点水喝。抬头看了看,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泡子,水是瓦蓝瓦蓝的,也不知道能有多深。关良渴得正急眼,简直地走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关良大哥——,这水不能喝!”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喊声。
关良抬头一看,有一个穿着红衣服绿裤子的姑娘在这里洗衣服。“关良大哥,这水洗衣服,可不能喝呀!”姑娘又重复了一句。
关良一愣,问:“这位妹妹,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
“我听见别人叫你的呗!”说完,姑娘深情地看了关良一眼,便红着脸低下了头。
关良又问:“你家住哪儿?怎么在这里洗衣服?”
姑娘不好意思地抬起头来,说:“我就住在这山顶大砬子那边。”
忽然,姑娘脸上布满阴云,“唉!我家门前有棵大树,树上住着一个老雕,它经常欺负我们,动不动就往头上屙屎,害得我三天两头洗衣服。跟它好言好语商量,它就是不讲理,大山里没人管它,可凶狂啦,把我们害苦了,真没办法!”说到这里,姑娘流下痛苦的眼泪,伤心地哭了起来。
“小妹妹,先别哭,你告诉我叫什么名,我替你报仇!”
“我叫棒槌。关良大哥,我不能给你找麻烦。”
“哎呀,别这么说。那个老雕太不是东西,欺负你姑娘家,我明天就替你们报仇!”
回到家里,关良把在山上遇见姑娘的事儿原原本本告诉了老讷讷(满语:母亲)。“孩子,以前听人进过,说山上有穿红衣服绿裤子的棒槌精,可咱也没亲眼见过。她说她是棒槌,不用说,那肯定是棒槌精。她可是好人,尽做些善事儿。说不准将来还能给你做媳妇呢!”讷讷高兴地说道。“讷讷,看你说的,没怎的先惦念人家啦。”“我是想儿媳妇啦!”“讷讷,不管怎的,决不能让老雕再欺负姑娘!”“对呀,明天上山先找到那棵大树,把树砍倒。赶跑那个老雕,免得再祸害姑娘!”
第二天,关良准备好一切,手里拿着砍柴斧子直奔长乐山顶。蹬上山顶,关良绕过石砬子一看,果然有一棵大树。树下平平坦坦,长着很多花草,就是没有人家。关良来到树根底下,顺着往上一瞅,有个黑乎乎的大雕窝。心里想,不管有没有人家,先把树砍倒再说。刚刚砍几斧子,就听天上呜呜直响。关良抬头一望,哎呀妈呀!可不好。天空中飞来个像碾盘似的大老雕。翅膀花花的',能有两丈多长,吓人乎拉。老雕看见有人正在砍树,直向关良扑来。
响声之中,棒槌姑娘出现了。后面跟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他们轻轻地抬起关良,向一座非常漂亮的小屋里走去。天黑了,棒槌姑娘蹲在关良身旁,给他饮水。关良慢慢地睁开双眼,看到自己躺在屋子里,觉得很惊奇。棒槌姑娘就把自己和父亲抬他的经过说一遍。关良听了,从心眼儿里感谢父女俩的救命之恩。“关良大哥,你替咱们报仇,我和父亲可得好好感谢你呀!”“可别这么说,你们不也救了我吗?”关良坐起身来,“我该回家啦!”说着他磨身下地想往外走。“哎,小伙子!黑灯瞎火地不能走啊!你打死了老雕,砍倒了大树,累成这样子,快躺下好好歇一歇!”棒槌姑娘的父亲也劝他说。“不行。讷讷在家等着我呢!”“别着急,等天一亮,就让我姑娘送你回家去!”关良无可奈何,只盼着天快快发亮。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关良虽然不在千里之外,可是一夜工夫,老讷讷连急带上火,就把嗓子眼儿闹出病来。第二天早上,关良领着棒槌姑娘走进家门,讷讷又惊又喜。眼泪哗哗直淌。用手揉了几下喉咙,勉勉强强地说:“儿呀,你可回来啦!把我急得像什么似的。这就是那棒槌姑娘吗?”讷讷看到这个美丽的姑娘,很关心地问着儿子。关良点点头。他看着讷讷说话很吃力的样子,忙问:“讷讷,您这是怎么啦?”“唉!一股急火,把嗓子眼儿闹肿啦!不敢说话。”讷讷两眼不转珠地盯着棒槌姑娘,“这姑娘有多好啊,长得白白净净的……”
棒槌姑娘一见关良母亲嗓子眼儿生病,也没多说什么。心想,老人家得病,不管怎的,得先治病要紧。然后,她到外面黄菠萝树上扒点树皮,削去老皮,切成小块,洗净。让关良母亲含在嘴里,咽下苦汁。反反复复不到半天工夫,关良母亲的嗓子眼儿肿痛全好了。棒槌姑娘会治病,娘俩更高兴了。老母亲乐得嘴都合不上,一门儿夸姑娘这好那好。这时,关良对棒槌姑娘的感激之情就不用说了。两只眼睛直怔怔地看着棒槌姑娘,说:“你真好!你真好!”
后来的事情,大家准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我也就不多说了。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九
淄川有个乡下人,一向无恶不作,为害乡里,人们都很憎恨他。一天早起,有两个人把他的灵魂摄走了。到了街口,他看见一个屠夫把半扇猪挂在肉架上,那两人便极力把他推挤到猪身上。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与猪肉粘合在一起,怎么也挣脱不开,而那两人早已走了。过了一会,屠夫开始卖肉。屠夫拿起刀来割肉,割一刀,他就觉得疼一下,疼得直到骨髓。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
读完《中国神话》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里面一个个优美的神话故事太令我感动了。作者通过一个个神话故事,教育我们如何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如何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如何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如何勤学苦练,克敌制胜……读完这本书我真是收获不浅。
团结出力量,谦让出人才!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吸引我。我读了它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最吸引我的有这两个故事:《雷王收租》、《柳毅传书》。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两个故事是我喜欢的,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精神产品。那时候还没有文字,这精神产品只能从人们的口舌中滋生、长大、成熟、传播,这又有了传说。在这里,我就先为大家讲讲雷王收租的故事吧!那时很久以前了,那时候,天和地离得很近,天上住的是雷王,递上住的是人,领头的叫布伯。有一天,雷王下了凡,人们东拼西凑,为雷王准备了一顿饭。雷王一顿酒足饭饱之后,起了贪心,要人们给他交租。聪明的布伯想了一个办法来对付雷王。终于,雷王放弃了向人们收租的想法,气呼呼的回到了天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要畏惧有很高权力的人,要向它们挑战,就像故事中的布伯一样!
这本书非常好,我要再去推荐给其他的人,让他们也读一读这本好书。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一
人是离不开故事的。人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聆听者,人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小孩、少年、成人都离不开故事。关于一些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你了解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有一天,素来好玩的铁拐李游兴大发,便身背宝葫芦来到了都城,只见迎面一大店铺,招牌上写着“抬杠铺”三个大字。拐仙看了觉得十分奇怪,心想:我铁拐李走南闯北,天上人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见过,唯独没见过专门抬杠的店铺。也好,今天我倒要见识见识。他来到店铺门前,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副。
对联。
上联是“天下之事样样要抬杠”,下联是“进铺之人个个输吾手”,横批是“唯我独赢”。
拐仙看罢,气得大喊一声:“掌柜的,我铁拐李今日来与你赌输赢!”
掌柜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拱拱手,说:“客官有礼。丑话说在前头,若我输,情愿将此店输给你,但不知客官所押何物?”拐仙将宝葫芦放在柜台上,说:“若我输了,情愿将宝葫芦给你。”掌柜将宝葫芦轻轻一转:“这个葫芦有何用处?”拐仙笑道:“我这宝葫芦,乃是天上有、地下无之物,能消灾灭害,包治百病!”
掌柜听完,冷笑一声,拿起宝葫芦便朝内屋走去。拐仙急忙大叫:“你为何一言不发,却拿走我的宝葫芦?”掌柜转过身来说:“我赢了!”拐仙气呼呼地质问:“还未抬杠,我怎么就输了?”
果然,掌柜只说两句话,拐仙便满面羞愧,张着大嘴,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只好悻悻而去。
大家猜猜看,掌柜说了句什么话,赢得了拐仙的宝葫芦呢?
从前有个傻女婿,偏偏娶了个巧媳妇儿。
话说有一天,那巧媳妇儿纺好绵纱,想要织布做衣裳。不过傻女婿家里没有布机,妇儿说:“官人,你去我娘家跑一趟,问我娘借一架布机回来,我好给你做衣裳哩。”
傻女婿问:“娘子,布机是啥东西呀?”
“布机就是布机啦,你只要记着‘布机’两个字,不讲错,我娘自然会晓得。”
“我一定不讲错,娘子,我去借了。”
“去吧,官人路上小心。”
傻女婿兴冲冲朝丈母娘家跑,一面跑,一面嘴巴不停念叨:“布机,布机!布机,布机!……”
他念着好玩儿呢,念着唱着,唱出调子来,就忘记了看路。没想到,一脚踩中块西瓜皮,脚下一滑,只听得“噼啪”一声响,傻女婿摔了个四脚朝天。
他屁股落地,疼得火烧火燎,好不容易爬起身来,拍干净身上的泥沙,骂了那西瓜皮几句:“坏西瓜皮儿,臭西瓜皮儿,让鸡啄了你,让猪吃了你……”
因为心思都去了骂西瓜皮儿,就把那“布机”两个字忘得一干二净了。
“哎呀,糟啦,娘子要我借啥呢?公鸡?母鸡?小鸡?肥鸡?烧鸡?……”
那傻女婿急呀,他急得像个陀螺似的,在原地拼命转圈圈儿,不一会儿,转出来一头大汗。再转一会儿,肚子给转饿了。那会儿他一拍肚子,可算想起来了:“啊,记得了,记得了,是‘肚饥’!”
于是乎,傻女婿走一步就喊一声:“肚饥!”
走两步就喊两声:“肚饥!肚饥!”
走三步就喊三声:“肚饥!肚饥!肚饥!”
……。
他大踏步朝前走,走呀走,走呀走,总算走到丈母娘家。
那会儿,他岳丈家吃过中午饭,才刚刚收起饭菜呢。那傻女婿一见丈母娘,立马大声喊:“肚饥!肚饥!”
丈母娘听女婿说肚饥,急忙又搬出剩下的饭菜来,请他吃饭。
傻女婿一口气吃光三大碗剩饭,嘴巴一抹,又对丈母娘说:“肚饥!肚饥!”
丈母娘吓一跳:“你还没吃饱啊?!”
“我是吃饱了,但我娘子在家里等肚饥啊!”
丈母娘生气了:“你娘子肚饥,她自己不会煮饭吗?”
“我娘子是会煮得好饭菜,不过她叫我问你借个肚饥啊。”
“说的啥瞎话儿?肚饥怎么好借的?”
“好借!好借着呢!有个肚饥,才好织布做衣裳。”
听到这里,丈母娘总算听明白了,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你这个傻瓜蛋儿,你听错了,不是‘肚饥’,是‘布机’!”
“对对对,布机!布机!我本来记得清楚,怪只怪路上遇着块西瓜皮,一脚踩上去,‘噼啪’一声响,‘布机’就变了‘肚饥’,真真变得快,哈哈,哈哈哈!”
丈母娘哭笑不得,她知道女儿急着要用,连忙从房里搬出个布机,叫傻女婿快点儿扛回家。
傻女婿扛了布机,“吭唷吭唷”走回家,走到半路上,遇见个坐牛背上的放牛娃。那放牛娃顽皮着呢,也是个恶作剧整死人不偿命的主儿,他见傻女婿走过来,马上捂住肚子大声笑:“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啦,笑起我啦!”
傻女婿被他笑得浑身不自在,停下脚步问:“放牛娃,你笑啥呀?”
“哎呀,哎呀,我说你真是笨到家啦!你是个两条腿的人,怎么反倒扛个四条腿的家伙?你瞧我这条牛,它长了四条腿,一向都是它驮我啊!”
“哎哟,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傻女婿连忙放下布机,对那布机大声吼道:“布机!布机!你给我听着,你有四条腿,我才两条腿,为啥要我来扛你?太不像话啦,现在换过来,你驮我走吧!”
说完,他一屁股坐到那布机上,那布机装着缝衣针呢,这一坐不打紧,那缝衣针正正好扎到他屁股上,傻女婿疼得“哇哟妈呀”跳起身来:“布机!布机!你个小气鬼儿,不肯驮我也罢了,别拿针扎我啊。好啦好啦,我不要你驮啦,你跟我身后走。”
可是那布机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那布机还是一动也不动。
傻女婿发起火来,一手从路边柳树折下一根青柳条,拼命抽打那架布机,一边打,一边骂:“懒坯,还不快走!懒坯,还不快走!”
那布机还是一动不动站在原地,任凭他怎么打,硬是一步也不挪一下。最后,傻女婿手臂打酸了,柳条也打断了,他赌气把断柳条甩到地上:“懒东西,不理你!待会儿你懒劲儿过了,自个儿走回家来找我娘子。”
他一个人气鼓鼓回到家里,天色已经傍晚了,娘子问他:“官人,布机呢?”
“布机在后头,歇一会它自己会走来的。”
“哎呀,布机怎么会自己走来?”
“它有四条腿,比我两条腿的会走路。”
娘子笑起来:“官人呀,它是木头做的呀,怎么走得动路?”
“娘子你就不对了,船也是木头做的,走得可快啦!”
“船下到河里,当然走得动。木头走不得旱路,你还不明白吗?”
“哦,我明白啦,我这就去把布机弄回来。”
“别急,你饿了,吃过晚饭再去吧。”
娘子烧了晚饭,那傻女婿吃过饭,因为忙累了大半天,倒头就睡着了。因为睡得早,鸡叫头遍他就醒来啦,他惦记布机,急匆匆穿好衣裳,摸着黑,一脚深一脚浅跑去找布机。还好,还好,那布机还在原来的地方。它受了一夜露水,变得潮乎乎的。那傻女婿伸手一摸,骂它道:“你这家伙枉自生了四条腿,为何胆子却这么小?独个儿在这过一夜,就吓出一身冷汗来,真是个窝囊废!”
傻女婿扛起布机,走到河边,正想把布机扔下河,忽然想到这布机胆子小,只怕不能像船一般在河里走,等会儿吓一吓,沉水底下,娘子可做不成衣裳啦。
“算了算了,还是我来扛吧!”
他扛着布机,快步跑回家,找他娘子去了。
从前有个穷光蛋,名字叫周二,他的裤子穿了好几个洞,也没钱做条新的。
有一天,一个远房舅爷骑马来看望他,带来一大壶酒和一大袋花生米。周二家里还有半升米,他煮了白米饭招待舅爷。可是木凳子全断了腿,两人只得盘腿坐在地上,你一杯我一杯,喝干了那壶酒,把花生米吃得一粒不剩。
那周二醉了八九分,突然站起身,把手里的酒杯摔了个粉碎:“唉,我周二就是没有本钱,但凡有一个钱,也不会过这样半死不活的穷日子!”
那舅爷也喝得醉醺醺,当即从衣兜掏出来一个铜钱,“哐当”一声摔到地上,铜钱滚了两圈,“骨碌碌”滚到床底下去了。
“周二,你这混帐东西,就算给你钱,还不是照样过穷日子?”
甥舅两个又笑又骂,酒足饭饱,倒在炕上,美美睡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那舅爷就骑上马走了,因为他家住在很远的另一个墟镇。
那周二浑浑噩噩又过了半年,他日日游手好闲,没饭吃时,就去帮人家做几日短工挣点柴米。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他也学着别人家的样子,一大早起身洒水打扫房屋,没想到,扫帚伸入床底下,“叮”一声响,扫出来一个铜钱。
他突然想起舅爷来的那一天,想起他自己说过的话:“唉,我周二就是没有本钱,但凡有一个钱,也不会过这样半死不活的穷日子!”又想起他舅爷的话:“你这混帐东西,就算给你钱,还不是照样过穷日子?”
想到这里,周二丢下扫帚,拿那铜钱跑到街上,街上热热闹闹的,因为要过年了,街上有人在卖洗脸水,一个铜钱一盆热水,热水旁放着清香的南方柚子叶。
周二灵机一动,拿那个铜钱买了一盆热水,把自己干干净净洗起来。
洗清爽了,周二对老板说:“老板,不怕你笑话,今年我没挣到钱,家里人都好几天没洗脸了,你这盆热水就让我端回家,给他们也洗洗干净。”
老板见他说得蛮可怜,就答应了。
周二急忙端起面盆往家跑。其实,他哪里要那盆洗脸水呢?他想要的是那个洗面盆。那会儿,洗面盆是用铜造的,拿到当铺去,很能值几个钱。
周二拐进一条小巷,把热水倒掉,拿那洗面盆去到一家当铺:“老板,我家里急用钱,这个面盆暂时押在你这里。你先借我半吊钱,晚上我再来取回面盆,本息照算。”
老板拿个小锤子敲面盆,那面盆发出好听的“当——当——”声,他看那面盆的铜质蛮好,半吊钱又只借一天,这生意当然不会蚀本,于是他很爽快地取出半吊钱,交给了周二。
周二拽着那半吊钱,跑到墟上去,买来五升饱满的大黄豆,跑回家用水浸上,浸好了捞起来,用他老爹留下的大石磨磨起来,很快就做成两板水豆腐。他挑到街市上,大声叫卖:“卖水豆腐,新鲜现磨的水豆腐罗——”
话说那个墟镇原本没有豆腐店,而那时辰,正是每家每户都要准备烧晚饭的时候。听到周二叫卖豆腐,好多人从厨房跑出来,围着周二,抢着买他的豆腐,不一会儿工夫,两板水豆腐全卖光了,一块也没剩下。
天还没黑,周二坐在晚照里,数那水豆腐卖得的钱,除去买大黄豆的半吊本钱,净挣两吊钱,还多几十个铜钱。
周二拿衣袖抹干汗水,高高兴兴拿半吊钱去当铺,赎回了那个面盆;又高高兴兴拿面盆到街上,还给那个老板,为了感谢他,他还多付给那老板一个铜钱。那会儿,卖黄豆的店还没关门,周二又到那店里,用挣来的钱买来十五升大豆,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起身浸水,磨成六板水豆腐,挑到街市去,不到一盏杯工夫,又卖光了,这回挣得八吊钱,还多好几十个铜钱。
第三天,周二又做了更多的水豆腐……。
从那以后,周二专门做起豆腐生意,他慢慢积蓄了一小笔钱。三个月后,他买回来两只小猪崽,用豆腐渣喂大了,不久,母猪生了一窝猪崽儿,周二拿到市上卖,又得到一大笔收入。
就这样,不到三年,周二真的富裕了。到了第四年冬天,快要过年的时候,他一口气做了十件新衣裳、十条新裤子,还娶回来一位漂亮贤惠的娘子。新婚喜宴那天,周二专门请来那位远房舅爷,让他坐在长辈的位子上,向他端茶、敬酒,多谢他当年一个铜钱的馈赠。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二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长角鹿母的故事。其中的一个片段深深地吸引了我,就是:“那天全部吉尔吉斯族人都聚集在艾涅赛河边,为去世的头人库里奇送葬。葬礼共持续三天,前两天全族人集体沉痛默哀……。第三天下葬。”看到这几句话,不知怎么的,我觉得他们的习俗很特别,但又不知道特别在哪儿?后来我才发现:最前面写着:艾涅塞河周围的这些民族野蛮成性,不知节制,灾难终于降临了……这才是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因为艾涅塞河边,除了吉尔吉斯族之外,周围还住着其他民族。他们认为武力征服比起种庄稼、养牲畜和打猎更能干,谁能把别的.民族杀光,抢光牲畜和钱财,它就是最有本事,最了不起的民族。
长角鹿母拯救了两个孩子,让伊塞克湖畔诞生了一个强大兴盛的民族,布古人尊长角鹿母为圣母。从此,伊塞克湖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安宁祥和的景象。感恩的人们把长角鹿作为自己民族的守护神。
随着布古人的离世,他的儿子将人性的贪婪和暴戾暴露出来,大肆猎杀长角鹿,让伊塞克湖畔再也没有鹿,长角鹿母也带着一些仅存的长角鹿离开了伊塞克湖。这也应验了麻脸瘸婆婆的话。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没有文明的传承,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暴戾终将会显露出来,为人处世应当懂得感恩,并将这种感恩得以延续和传承,让子孙后代世世代代永不遗忘!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三
《中国神话故事》是一本很精彩,很好看的故事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4页《百鸟朝凤》的故事。
这本书写了凤凰的经历。凤凰以前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很平常,但是,它有一个优点,它把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捡起来,存储在树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都找不到食物,被饿的头昏眼花,凤凰连忙把自己多年存储的食物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灾害过去了,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选出自己身上最漂亮的一根羽毛,献给凤凰,所以凤凰才有这身美丽的`羽毛。
我通过这个告诉知道了,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会快乐,还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景仰。
专业中国神话传说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四
女娲把天地修补好后,世界上又相安无事很多年。可是后来,这宁静和平的局面被一场可怕的恶战破坏了。交战的双方一个是统治宇宙的黄帝后裔天帝颛顼,一个是统治地上十分之七水域的水神共工。
共工是炎帝后裔火神祝融的儿子,生着人的脸,蛇的身子。披着一头火样的红发,性情暴烈。共工不甘心屈居于颛顼之下称臣,久想抢夺天帝的宝座。
共工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浮游,相柳。那相柳也是人面蛇身,浑身青色,长着九个脑袋,同时要吃九座山上的东西。共工还有一个儿子,本事不大,却也有和他父亲一样的野心。共工和他的部下经过一番筹谋之后,就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向颛项发动了突然的进攻。
颛顼对共工的野心早有警惕,即刻带兵相迎。这场争斗十分激烈,双方都把自己的所有兵力和智谋使了出来。他们从天上打到地下,又从地下打到西方的不周脚下。
共工掀起狂波恶浪,用水去攻颛顼一方,颛项则放出熊熊的神火去烧共工一方。终于,共工一方敌不过颛顼,九头相柳被当场烧死。浮游被烧得焦头烂额,拼死冲出火围,忍痛逃到淮水。一头扎进水里,终因伤势过重死了。他死后还不甘心,化成了一头红熊,后来跑进晋平公的屋子,把晋平公吓得生了一场大病。共工本来就没有多大本事的儿子在战争中被乱刀砍死,后化为厉鬼,常在人间作崇。因为这鬼怕红豆,又死在冬天,所以人们常在冬至这天煮红豆粥来驱邪。他一见红豆粥就远远地跑开了。
共工的大部分人马,死的死,伤的伤。一向高傲成性不可一世的共工,见大势已去,不由又怒又恼,猛地头向不周山撞去。
只听得轰隆隆、哗啦啦一声响,不剧顿时被撞成两截,倒塌下来。
不周山这一倒,使整个宇宙发生一场大的变动。原来这不周乃是西方撑天的一根柱子,很可能就是女娲时代用来撑天的鳌足变化而来。撑天柱一倒,西北方的天失去支撑,倾斜下来,天空的太阳、月亮,星辰站不住脚,不由自主地向西移动。这样就成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月星辰的运行。”
颛顼所统治的宇宙。经共工这么一折腾,虽然打破了女娲时代的宁静和平,却也改变颛顼时代的死气沉沉。你看,日月星辰每天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去而复来。天气分成春、夏、秋、冬,依着顺宇循环不已。江、湖、河水急急忙忙地奔向东方,大海则敞开胸怀,容纳百川汇集而来的水流。世界变得又奇妙又生动。
至于那被撞倒的不周,原本“不剧”,只因被共工撞倒后、体残缺不全,人们才它“不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