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艺术,通过优秀的作文可以展现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表达风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范文,感受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一
从前有一个老农夫想让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让自己的女儿不要再跟着自己受苦,幸福一点。他就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女儿很快的嫁出去呢?我家又不是很富有,不是所有人想和我的女儿结婚的~!老农夫不知道,其实有很多人喜欢这为老农夫的女儿,可怕自己身份被人嘲笑,都没敢来求婚,有一个大胆的花花公子来试了试,可老农夫怕这位花花公子挥霍完自己拼命攒下来的一点家产,拒绝了,从那以后就再没人来求婚了。老农夫想着想着,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就能招到一个很聪明的女婿。
第二天出了比智招亲的招牌,老农夫以为就几个人来,没想到来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可是比了一个上午,还是没几个人能答的出老农夫的3个问题,老农夫有点失望,不过还是想:一定要等到晚上,一定有聪明人!老农夫又开始耐心的等了。
老农夫出的3道题:
2、把6个大烙饼分给8个人,每人得1大块和1小块。问:是怎样分的?
老农夫还真是高明,出了3题,既考了细心,又考了聪明,看来是不容易答出来了!
从那以后老农夫解决了一件心事,每天都非常高兴,青年凭着自己的才智,很快就富有了。农夫的女儿也非常快乐。
青年的解答:
1、答:一样多。6分之1牛奶,也有6分之1水。3分之1牛奶,也有3分之1水,最后说喝了一半,2分之1。6分之1加上3分之1再加上2分之1就等于1。和了一杯牛奶和1杯水。
2、8除6等于6分之8,约分后等于4分之3,化成带分数,1又3分之1,也就是1大块和3分之1小块。
3、这瓶水总共有48分之48。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二
谜题:二三四五六七八 (打一成语)
谜底:缺衣(一)少食(十)
谜题: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谜底:王
谜题: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谜底:三
谜题:羊打架 (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对顶角
谜题:三十分(数学名词)
谜底:三角
谜题: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谜底:分母
谜题:大同小异(数学名词)
谜底:近似值
谜题:1、2、3、4、5(成语)
谜底:屈指可数
谜题:1000×10=10000(成语)
谜底:成千上万
谜题:周而复始 (数学名词)
谜底:循环小数
谜题:考试不作弊 (数学名词)
谜底:真分数
谜题:五四三二一( 数学名词)
谜底:倒数
谜题:一元钱 (数学名词)
谜底:百分数
谜题:考试成绩(猜两个数学名词)
谜底:分数,几何
谜题:道路没弯儿(数学名词)
谜底:直经
谜题:风筝跑了(数学名词)
谜底:线段
谜题:最高峰(数学名词)
谜底:顶点
谜题:入坐(数学名词)
谜底:进位
谜题:齐头并进(数学名词)
谜底:平行
谜题:废律(数学名词)
谜底:除法
谜题:大家发表意见(数学名词)
谜底:商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三
在一座森林里,住着好多动物,有小白兔啦,小花鹿啦,还有小狗熊啦等等。一天他们一起来到山羊妈妈家作客。山羊妈妈心想,拿什么东西来招待这些小客人呢。后来山羊妈妈附着小山羊的耳朵悄悄地说:“你到孔雀阿姨店里买一块大蛋糕吧!”
小山羊一听有蛋糕吃了,可高兴啦,从妈妈手中接过钱,乐滋滋地走了。不一会儿,小山羊就到了孔雀阿姨蛋糕店。
孔雀阿姨见小山羊来了便亲热地问:“小山羊,替妈妈来买蛋糕的,是吧?”
小山羊细声细气地说:“是的。”
孔雀阿姨又问:“妈妈告诉你要买多大的蛋糕吗?”
小山羊心想买大蛋糕可以多吃些,于是说:“挑最大的买。”
孔雀阿姨说“行!”连忙从柜台里端出一块漂亮的.大蛋糕。孔雀阿姨对小山羊说:“这块蛋糕周长30厘米多一点,给6块钱吧!”
小山羊一边付钱,一边说:“谢谢孔雀阿姨,把蛋糕切成两半,这样我才好拿哩!”
小山羊刚走出孔雀阿姨蛋糕店,就打起蛋糕的主意来了。“蛋糕让我先来尝尝吧。”小山羊说着,就啃了起来,左一口右一口,不一会儿就吃掉了半块。
小山羊回到家里,小白兔、小花鹿、小狗熊一齐拍着手高兴地说:“山羊阿姨请我们吃蛋糕啰。”山羊妈妈接过小山羊手上的蛋糕,不禁问:“你怎么买了半块呀?”
小山羊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山羊妈妈又问:“你买的这半块蛋糕多大呀?”
小山羊回答:“周长15厘米多一点。”
小白兔嘴快,摇着头说:“不止15厘米多,不止15厘米多。”
小山羊不客气地白了小白兔一眼:“什么不止,一块蛋糕周长30厘米多一点,那么半块蛋糕周长不就是15厘米多一点吗?”小山羊刚说完,大家“轰”地笑了起来。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这时山羊妈妈也将那半块蛋糕量好了,心里揣磨起来:一定是这个小傻瓜先吃了半块蛋糕,但山羊妈妈没有当众揭小山羊的丑。
等客人走后,山羊妈妈问小山羊:“你吃了半块蛋糕吧!”
小山羊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又不解地问妈妈:“我吃了一半应该只剩下一半,30厘米多些的一半该是15厘米多些,可妈妈怎么量得多起来了呢,真怪!”
山羊妈妈拖长声调说:“你—真—傻!你把半圆的周长算成圆周长的一半,算错了。”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四
瘸腿狐狸卖西瓜赔了本,没钱买吃的,饿得肚子咕咕叫,走路直打晃。老牛走过来,问:“狐狸,你这是怎么啦?”狐狸看了老牛一眼说:“饿的,两三天没正经吃东西啦!”老牛一本正经地说:“要想有饭吃,就要参加劳动!”说完,老牛干活去了。
一共有多少吗?”“保密!”野猪没好气地答了一声。
“哈哈,在我聪明的狐狸面前,不可能有任何秘密!”狐狸很有把握地说,“我出道题,你算算,我不但能说出你筐里有多少玉米棒,连你有多大岁数都能知道。”
“真的?”野猪觉得不可思议。狐狸咳嗽了两声,说:“把你筐子里的玉米棒数乘以2,加上5,把所得的数再乘上50,加上你的年龄,再减去250,把得数告诉我。”野猪趴在地上算了半天,最后说:“得1506。”狐狸立刻说:“你筐里有15个玉米棒,你今年6岁。”
野猪一摸前脑门想,对,筐里的玉米棒是15个。野猪一摸后脑勺想,今年自己正是6岁。
“神啦!”野猪从心里佩服狐狸。他问狐狸:“你怎么知道的?”“算的呀!你算的.结果是1506。最左边的两位数15,就是玉米棒数;最右边的一位数6,就是你的年龄。”
“你太伟大啦!”野猪抱着狐狸亲了一下。“伟大不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我弄顿饭吃,要有酒有肉啊!”狐狸显得十分得意。
不一会儿,野猪给狐狸端上来红烧兔子肉、清蒸鸡、煮老玉米,外加两瓶好酒。狐狸猛吃猛喝,临走还拿走4个玉米棒。
野猪到处宣传,说瘸腿狐狸神机妙算。小猴灵灵告诉野猪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野猪不信。
小猴说:“你看算式(2×15+5)×50+6—250=15×100+250+6—250=1500+6=1506。玉米棒数15是你自己写上去的,乘以100后变成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数,而年龄6也是你自己写上去的,它变成了个位数。这样一做,把两个数分离开了,一眼就可以看清楚。”
“好个瘸腿狐狸!”野猪快速冲了出去,追上瘸腿狐狸,夺过玉米棒,用每根玉米棒在狐狸头上都狠敲了一下。这下可好,瘸腿狐狸头上添了4个大包!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五
小熊第二天早上没敢去取鹿肉,怕中了猎人的圈套。第三天一大早,小熊冒着刺骨的寒风跑去一看,鹿肉没了。小熊找了半天,一点影儿也没有,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
小猴灵灵从树上跳下来对小熊做了个鬼脸,问:“小熊,怎么啦?怎么这样无精打采的?”
“别提了……”小熊把前天狐狸算卦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哈哈……”小猴笑得直不起腰。
“你笑什么?人家把鹿肉丢了,你却幸灾乐祸!”小熊有点生气了。
小猴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昨天一早,我看见狐狸叼了一大块肉从树底下跑了过去。”
“不会吧!”小熊不信狐狸会骗他,说,“这一切都是算出来的,哪会是假的?”
小猴说:“你不信,我来让你算一个数。你把你的出生年份、离开你母亲的年份、你现在的年龄、你离开你母亲独立生活的.年数,这4个数加起来,看看得多少。”
小熊在地上写着。没等小熊算完,小猴脱口说出:“等于3986,对不对?”
“对!你怎么算得这样快?”小熊惊呆了。
小猴说:“根本用不着算。你只要把今年的年份1993乘以2,就得3986。”
小熊一试,1993×2=3986,一点不差!
小猴说:“不管谁,把与他有关的这4个数相加,一定得3986,不信你试试!”
小熊摸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道理也很简单。”小猴解释说,“一个动物出生年份加上现在年龄,一定等于1993,因为今年是1993年呀;离开母亲就是独立生活了,因此,离开母亲年份加上独立生活年数,一定也等于1993。两个1993相加,当然等于3986喽!狐狸让你算的数,都是事先编好的。”
小熊明白了,他把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大吼一声说:“好个坏狐狸,你用数学来骗我,看我怎样收拾你!”
小熊来到了狐狸的家,一脚把门踹开,狐狸正在屋里大啃鹿肉。小熊上去三拳两脚,把狐狸打得屁滚尿流,特别是狐狸的左后腿被小熊一脚踢断,他变成了一只瘸腿狐狸!瘸腿狐狸也不会干好事的。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六
瘸腿狐狸偷吃了小鸡崽,要打他6下。小熊朝手上吐了唾沫说:“我劲大,由我来打吧!”
小熊抡圆了胳臂,朝狐狸猛揍了5拳,狐狸“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小熊最后一拳将他打到了树上。狐狸过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时,一只小松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在树枝上边走边说:“哎呀,这数学题可难死了,怎么做呀!”
小松鼠猛一抬头,吓了一大跳:“唉呀,树上怎么会有只死狐狸?”
瘸腿狐狸半睁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你才死了哪!”
“是活的?”小松鼠又吓了一跳。
瘸腿狐狸小声问:“你遇到难题了?我能帮忙吗?”
小松鼠说:“你伤得这样重,还帮我解题,真是好狐狸!题目是这样的:。
有3棵古树,它们的.年龄分别由1、2、3、4、5、6、7、8、9中的不同的3个数字组成,其中一棵树的年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年龄和的一半,这3棵古树各多少岁?”
瘸腿狐狸说:“这题很容易。不过,我如果帮你做出来,你能帮我一把吗?”
“没问题!救死扶伤嘛!”小松鼠满口答应。
狐狸说:“你用这9个数字中最小的3个数1、2、3组成123,用最大的3个数字组成789,而123+789=912,恰好是456的两倍。也就是说456正好是123与789和的一半。”
小松鼠高兴地说:“这3棵古树年龄分别是123岁、456岁、789岁。年龄可真大呀!要好好保护这些古树。”
瘸腿狐狸说:“我已经帮你把题算出来了,你把我拉起来吧!”
小松鼠“吱吱”叫了几声,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好几只小松鼠。大家喊着号子,连拖带拽把瘸腿狐狸拉了起来。帮忙的小松鼠一转眼又都不见了。
瘸腿狐狸对小松鼠说:“我想吃点东西,我可不吃素食。”
小松鼠问:“你想吃什么?”
瘸腿狐狸说:“鸡、鼠共有49,100条腿往前走,请你想一想,来多少只鸡来多少只鼠?鸡我是不敢吃了,只好吃鼠啦。”
小松鼠问:“要吃几只鼠?”
小松鼠惊讶地问:“这1只鼠是不是我呀?”
“就是你小松鼠!”瘸腿狐狸张嘴扑上前去。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七
有趣的数学题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森林中的.一个角落,狮子开了个怪会议,狮子提出要把动物们分成两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中大型动物,后者当然是小型动物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只能割舍到一小部分森林。
但是这些小动物还是玩得很开心。一天,大猴儿和小猴儿玩得正欢。猴子父子俩可是这个新家族中算大的了,连连好几个小动物都比不过他们。跷跷板的一头也总是倒在他们那边。小兔子独自躲在角落偷偷看着,被飞在天上的小鸟看见了,小鸟知道小兔子平时都很胆小,没有自信心。于是在她面前飞来飞去,“兔姐姐呀,你也去试试嘛。”“不行呀,我才3.7公斤,怎么可能比得过他们,在说上次,我跟两只小猴玩耍,4只兔子才和他们一样重。”“那就多叫几个朋友,众人拾柴火焰高呀。”在小鸟的一再要求下,小兔子终于答应了。小兔子又找来了5个姐妹。说来真巧,6只兔子都是3.7公斤。在“战场”上,6只兔子和猴儿父子俩打个平手。
回去的路上,小兔子充满了信心,这时小鸟提出问题:“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大猴子到底有多重,平常老听他吹牛。”小兔子自信地回答到:“4只兔子=2只小猴子,一只小猴子就等于2只兔子。”小兔子掰着手指继续说:“6只兔子减去小猴子等于的2只兔子,大猴儿就等于4只兔子。4*3.7=14.8公斤,那大猴子就是14.8公斤了!”大家都夸小兔子聪明,小兔子更加自信了。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八
小熊第二天早上没敢去取鹿肉,怕中了猎人的圈套。第三天一大早,小熊冒着刺骨的寒风跑去一看,鹿肉没了。小熊找了半天,一点影儿也没有,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
小猴灵灵从树上跳下来对小熊做了个鬼脸,问:“小熊,怎么啦?怎么这样无精打采的?”
“别提了……”小熊把前天狐狸算卦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哈哈……”小猴笑得直不起腰。
“你笑什么?人家把鹿肉丢了,你却幸灾乐祸!”小熊有点生气了。
小猴说:“你上了狐狸的当啦!昨天一早,我看见狐狸叼了一大块肉从树底下跑了过去。”
“不会吧!”小熊不信狐狸会骗他,说,“这一切都是算出来的`,哪会是假的?”
小猴说:“你不信,我来让你算一个数。你把你的出生年份、离开你母亲的年份、你现在的年龄、你离开你母亲独立生活的年数,这4个数加起来,看看得多少。”
小熊在地上写着。没等小熊算完,小猴脱口说出:“等于3986,对不对?”
“对!你怎么算得这样快?”小熊惊呆了。
小猴说:“根本用不着算。你只要把今年的年份1993乘以2,就得3986。”
小熊一试,1993×2=3986,一点不差!
小猴说:“不管谁,把与他有关的这4个数相加,一定得3986,不信你试试!”
小熊摸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道理也很简单。”小猴解释说,“一个动物出生年份加上现在年龄,一定等于1993,因为今年是1993年呀;离开母亲就是独立生活了,因此,离开母亲年份加上独立生活年数,一定也等于1993。两个1993相加,当然等于3986喽!狐狸让你算的数,都是事先编好的。”
小熊明白了,他把拳头攥得咯咯直响,大吼一声说:“好个坏狐狸,你用数学来骗我,看我怎样收拾你!”
小熊来到了狐狸的家,一脚把门踹开,狐狸正在屋里大啃鹿肉。小熊上去三拳两脚,把狐狸打得屁滚尿流,特别是狐狸的左后腿被小熊一脚踢断,他变成了一只瘸腿狐狸!瘸腿狐狸也不会干好事的。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九
今天第一节课,又是我最喜欢的数学课。我们数学老师最有趣了,他常常用有趣的故事来给我们讲述数学知识。果然不出所料,我们师生互相问好后,大家刚坐下,老师就笑眯眯地说:“为了感谢大家对我数学课的喜爱,我准备了一个故事讲给你们听,故事中的主人翁非常聪明,而且又善于开动脑筋,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到他那里也能破解。如果我们班的同学也能像他一样解决问题,下节课我还会奖励你们一个更美妙的故事。”我们一下子来了精神,老师也开始了他那优美而动听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张凡的男孩,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因为家里穷,在九岁的时侯就要在一家面包店干活,帮爸爸妈妈减轻家庭负担。有一次,一个刁蛮古怪的顾客送来了一张奇怪的订货单,上面写着:“定做9个蛋糕,但要装在4个盒子里,而且每个盒子里至少要装3块蛋糕。”老板和伙计伤透了脑筋,碰坏了好几块蛋糕,也没有办法照订单上的要求装好盒子,眼看取货的时间就要到了,可他们依然一筹莫展。在一旁干杂活的张凡拿起那张订货单,认真读了一遍,笑着对老板和伙计说:“这有什么难的?让我来装吧!”说完,他挑了4个盒子装起来,刚好把蛋糕装完。订货的顾客来到柜台前,以挑剔的眼光仔细检查了一遍,什么也没说,提着蛋糕走了。老板和大伙计终于松了口气,开始对聪明的张凡刮目相看了。
“你们知道张凡是怎样分装这9快蛋糕的吗?”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我就把手举得高高的了。“彭方宇,你说。”
我大声回答:“张凡先将9块蛋糕分装在3个盒子里,每盒3块,然后把3个盒子装在一个大盒子里,共9块。”我刚说完,老师带头为我鼓起掌来。我的同桌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彭方宇看过这个故事的。”同学们的掌声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目光刷的一下子都投到了我的身上。“哦—”
老师挥挥手,说:“看书的,很好呀,这个故事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书中得到的,希望大家要向彭方宇同学学习,做个聪明的孩子。”掌声再次响起来了,耳边听到悄悄的声音:“我也要多看书!”我坐得更端正了,我的好同窗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
森林里有20只猴子,他们和睦相处,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大家平分,从不亏待哪一个。
有一次,20只猴子共采到130只野梨,可就是算不出每只猴子应当得几只梨。猴子们忙了半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又不能马上吃到梨,有的急得乱蹦乱跳,有的急得抓耳挠腮。
猴子分梨的情景早已给躲在外面的一只狐狸看得一清二楚。这时候,狐狸大摇大摆地向猴子们走来,“猴老兄,什么事使你们这样着急啊?”不等猴子回话,狐狸就接着说:“是梨子分不匀吧,这件事好办,让我来帮帮忙,怎么样?”
“太好了!”几只猴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于是狐狸装模作样地一五一十地数着,接着又数了数猴子的只数说:“你们的130只梨,给20只猴兄弟分,按算式‘130÷20’,每只猴兄弟应当得……”
狐狸一边说,一边在地上写出了除法竖式“”,20130并且在13的`后面划去一个0,在2的后面也划去一个0,这样很容易算了。
猴子们看着“”,连连点头,一只猴子抢着说:“我们各得只梨,还2136余1只梨”。狐狸拍了拍那只猴子的肩膀:“老兄很聪明,现在你们大家都来拿6只走,最后余下的一只就给我来尝个鲜吧。”
“慢着!”这时,一只金丝猴跳到狐狸面前,指着他写的除法竖式说:“竖式中除数、被除数都划去一个0,表示把它们同时缩小了10倍,因而余数被缩小了10倍,这样,你要的那零头不是1只,而是10只。”
“原来狐狸帮忙,没安好心呀!”其它的猴子一下子都明白了。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一
瘸腿狐狸偷吃了小鸡崽,要打他6下。小熊朝手上吐了唾沫说:“我劲大,由我来打吧!”
小熊抡圆了胳臂,朝狐狸猛揍了5拳,狐狸“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小熊最后一拳将他打到了树上。狐狸过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时,一只小松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在树枝上边走边说:“哎呀,这数学题可难死了,怎么做呀!”
小松鼠猛一抬头,吓了一大跳:“唉呀,树上怎么会有只死狐狸?”
瘸腿狐狸半睁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你才死了哪!”
“是活的?”小松鼠又吓了一跳。
瘸腿狐狸小声问:“你遇到难题了?我能帮忙吗?”
小松鼠说:“你伤得这样重,还帮我解题,真是好狐狸!题目是这样的:。
有3棵古树,它们的年龄分别由1、2、3、4、5、6、7、8、9中的不同的3个数字组成,其中一棵树的.年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年龄和的一半,这3棵古树各多少岁?”
瘸腿狐狸说:“这题很容易。不过,我如果帮你做出来,你能帮我一把吗?”
“没问题!救死扶伤嘛!”小松鼠满口答应。
狐狸说:“你用这9个数字中最小的3个数1、2、3组成123,用最大的3个数字组成789,而123+789=912,恰好是456的两倍。也就是说456正好是123与789和的一半。”
小松鼠高兴地说:“这3棵古树年龄分别是123岁、456岁、789岁。年龄可真大呀!要好好保护这些古树。”
瘸腿狐狸说:“我已经帮你把题算出来了,你把我拉起来吧!”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二
在很多学生甚至是一些老师眼里,数学只是一种应用工具,是一些符号,一些计算,枯燥乏味,毫无生动感人之处,这是对数学的一种片面的认识,其实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艰辛的路程,在它的`知识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发展中,蕴含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只强调了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了它的文化价值,从而也忽略了数学中的教育基因。当我们都关注到“数学是一种文化”这一理念后,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自然而然的就引入了数学史。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而在一学期的数学文化学习中,更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和通过其所获取的感知。
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在上课期间,我到图书馆借了数学文化这本书,本书共分八章,简要阐述了数学文化的学科体系,以及数学文化的哲学观、社会观、美学、创新观、方法论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并附有专章介绍几千年来的数学思想发展史。数学文化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介绍思想,介绍方法,重在开拓人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数学中的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数学美学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美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陶冶情操,而且引导人积极向上,献身科学,还有利于改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如,简洁美在数字符号、运算符号等数学符号上,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在数学的逻辑体系上都有表现。在几何图形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的例子。例如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数学中的和谐统一美。而数学中的奇异美则是吸引着人们去考察、了解、研究、欣赏数学的重要原因。
在数学文化学习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和通过其所获取的感知。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还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精神产物和文明成果,在一个人运用数学进行思维的过程中,所锻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认识,从而更大和更深刻的领悟人类的自由。我们会了解所谓的客观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并意识到数学中存在的和谐、对称之美的本质及其独特性,我们甚至会根据自然的数学文化来重新认识和领会世界,并从而为之高声赞叹。数学文化的辉煌是人类文明灿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未来还会继续证明这一点。总的来说,我感觉这门课很好,我个人是非常地喜欢,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教学模式也很适合我们当代大学生。通过讲台的自我展现,更能引发我们的上课积极性。很感谢这门课,让我有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并且又再一次感受到了您讲课的精彩乐趣。很希望老师您能够继续这样的授课方式,使以后的同学也能体会到那份真正意义的快乐,因为那一刻舞台属于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三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们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桃子吗?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四
笛卡尔,(1596-1650)法国家,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论,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笛卡尔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尔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尔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笛卡尔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五
丘成桐博士为国际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由于他在几何方面的杰出工作,获得了菲尔茨奖(被称之为数学的诺贝尔奖)。1994年,获得了瑞典皇家学员颁发的国际上的克雷福德奖(clifford)。199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丘成桐博士在科研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赢得了许多荣誉。更为可贵的是,他十分关注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并将其同自己的科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年来,一直运用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活动能力,协同各方面力量,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
2、祖冲之。
法国巴黎的「发现宫」科学博物馆中友祖冲之的大名与他所发现的圆周率值并列。他曾经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时27.21223日,与现代公认的27.21222日,在那个时代能有那麼伟大的成就,实在让人佩服,难怪西方科学家把月球上许多「火山口」中的一个命名为「祖冲之」。
而即使在社会主义共产国家「老大哥」苏俄,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礼堂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肖像中,也有中国的祖冲之和李时珍,祖氏有那麼杰出的表现,我们不能不对他稍有认识。
3、陶哲轩。
1975年7月15日,陶哲轩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是家中的长子。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系的华裔数学家,澳洲惟一荣获数学荣誉“菲尔茨奖”的澳籍华人数学教授,继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其于199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ucla,24岁时便被ucla聘为正教授。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六
又到了周末,妈妈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
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面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可以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妈妈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
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么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后来,又来了两个小弟弟。
其中一个弟弟钓得非常快,但是他一只海豚都没钓着。
我给他了4只,这下,我只剩8只了。
请你们猜猜吧,我原来有几只小海豚?你们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们玩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七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最大?谁最小?数字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数字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热门数学小故事范文(18篇)篇十八
历史是一门古老而有智慧的学科,初中历史是学生。
学习。
历史的黄金时期,老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
数学。
大约1520xx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
时间。
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
布特纳很得意。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的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可是小高斯却。
坚持。
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的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的难以置信的数学天赋,使布特纳既佩服,又内疚。从此,他再也不轻视穷人的孩子了。他给小高斯买来了许多数学书,并让他的年轻的助手巴蒂尔帮助小高斯学数学。
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