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个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能力的机会,可以借此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下面是一些精选读后感样本,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有所收获。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一
儿子在读苏步青《神奇的符号》时,总是能读得特别投入,时常能听到儿子谈论苏步青的`种种,带着一种好奇心,开始阅读这本书。一开始阅读就爱不惜手,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被苏步青的幽默逗得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神奇的符号》一书,是数学家苏步青晚年的自传体著作,系《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是大数学家苏步青写给青少年有关自己学习工作的小故事书,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步青老先生在读小学时,很顽皮,被新环境的新生事物所吸引,整天在街上逛,也常逃课。数学学习一度都处于困难。更甚至一次在他擅长的国学写作中,由于酷爱阅读,在老家读私塾的时候,背诵了很多的书籍,文笔很不错,写出一篇好文章,可遭到老师的质疑—抄袭来的文章,使得苏步青先生一度放弃。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劝解下才转变,这位老师同时也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学习。后来在读初中时,又深受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数学,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不断地资助他,使得苏步青先生才能完成学业,以及后来能到日本留学,都得到这位老师的极力支持。在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中,可见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爱护学生,别轻易怀疑学生,我们不恰当的言语会毁了也许是天才的学生,多赞许我们的学生。
原来苏步青小时候是倒数第一啊,但是他发愤学习,终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看来,只要发愤学习,倒数第一名也能变成第一名。只要努力学习,要有恒心、信心,要谦虚谨慎,要老实,不能骄傲。先天因素很重要,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苏步青院士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专长微分几何;又是一位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桃李满天下;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统战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教学中苏步青先生总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讲解生动、形象。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听懂了没有,据此调节讲课速度。这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里的许多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发人深思,使人受益匪浅,很值得一读。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二
拿到这本书,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写数学道理的书。因为书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可看了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写苏步青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苏步青的家里很穷,但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成才,就把他送到县城学校读书。在那儿上学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他们用的东西都比苏步青,他们就利用这一点来羞辱他。苏步青就化悲愤为力量,用好成绩把他们压下去,他们也就对他刮目相看。
苏步青从小就刻苦,学习一点不马虎,才有了今天。他在学校从来没有在十点之前睡觉,他一直坐在课桌前刻苦的学习。我认为我就应该有他的这种精神。
这本书中有好多苏步青在年轻时的照片,看了一些他的照片。我觉得天才不一定有很好的环境,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相反,他没有好的环境,但他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追求目标的决心。
我现在只读了书的一半,但我知道书越往后,写的都是苏步青中年、老年的故事。这本书里写尽了他的大半辈子。他的一生真是不容易。但像巴金爷爷说的那样,他的生命已经开花结果了。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三
儿子在读苏步青《神奇的符号》时,总是能读得特别投入,时常能听到儿子谈论苏步青的种.种,带着一种好奇心,开始阅读这本书。一开始阅读就爱不惜手,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在看的过程中,被苏步青的幽默逗得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神奇的符号》一书,是数学家苏步青晚年的自传体著作,系《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是大数学家苏步青写给青少年有关自己学习工作的小故事书,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步青老先生在读小学时,很顽皮,被新环境的新生事物所吸引,整天在街上逛,也常逃课。数学学习一度都处于困难。更甚至一次在他擅长的国学写作中,由于酷爱阅读,在老家读私塾的时候,背诵了很多的书籍,文笔很不错,写出一篇好文章,可遭到老师的质疑—抄袭来的文章,使得苏步青先生一度放弃。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劝解下才转变,这位老师同时也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学习。后来在读初中时,又深受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使得苏步青先生爱上数学,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不断地资助他,使得苏步青先生才能完成学业,以及后来能到日本留学,都得到这位老师的极力支持。在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中,可见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爱护学生,别轻易怀疑学生,我们不恰当的言语会毁了也许是天才的学生,多赞许我们的学生。
原来苏步青小时候是倒数第一啊,但是他发愤学习,终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看来,只要发愤学习,倒数第一名也能变成第一名。只要努力学习,要有恒心、信心,要谦虚谨慎,要老实,不能骄傲。先天因素很重要,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苏步青院士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专长微分几何;又是一位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桃李满天下;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统战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教学中苏步青先生总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讲解生动、形象。从学生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听懂了没有,据此调节讲课速度。这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里的许多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发人深思,使人受益匪浅,很值得一读。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四
这是本关于苏步青教授一生故事的书。
苏先生家境贫寒,10岁就下田干活了。有一次因为放牛时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来,所以父母就把他送到县城高小念书,可是那些富家子弟们经常欺负他。有一天晚上,因为苏先生的蚊帐上有几个小洞,寝室里的其他同学就认为他不配合他们睡在一起,于是就与管楼的先生通气把苏先生从寝室里赶了出去,让他睡在楼梯口。为此苏先生还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苏先生渐渐地开始不想上课了,于是他经常旷课,逃学,并年年背榜。后来苏先生又转去了另一所学校。终于他在陈老师和洪校长的帮助和教导下去了日本留学,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有一件事令我十分感动。1978年8月21日,是原先规定小型科学讨论班开展活动的时间,可是复旦大学正遇到暴雨袭击,大水猛涨。许多人都认为苏先生不会去了,可熟知苏先生脾气的谷超豪教授却肯定的说:“苏先生一定会来的。”他话音刚落,已经74岁的苏先生便出现在了门口。苏先生还说:“其实我一直把自己当普通的一员,要求别人准时,自己起码不能迟到嘛!”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成功的!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五
这是本关于苏步青教授一生故事的书。苏先生家境贫寒,10岁就下田干活了。有一次因为放牛时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来,所以父母就把他送到县城高小念书,可是那些富家子弟们经常欺负他。有一天晚上,因为苏先生的蚊帐上有几个小洞,寝室里的其他同学就认为他不配合他们睡在一起,于是就与管楼的先生通气把苏先生从寝室里赶了出去,让他睡在楼梯口。为此苏先生还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苏先生渐渐地开始不想上课了,于是他经常旷课,逃学,并年年背榜。后来苏先生又转去了另一所学校。终于他在陈老师和洪校长的帮助和教导下去了日本留学,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成功的!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六
《神奇的符号》那本书讲的是科学家苏步青的故事。我觉得他真勇敢。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一所好学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故事。在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同学嫌他家穷,不想和他一个房间睡,就让他把床搬到楼梯口。当他晚上睡着的时候,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都没哭。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坚持,就能把一件事干好。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七
暑假里,我看了《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系列中的《神奇的符号》一书。本书讲了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爷爷的一生以及他在抗战时期的奋斗和文革时期的无奈。
也许会有人在想:数学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也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想,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有许多用处的。比如,在记忆电话号码中,如果你数学学的比较好,就能比较容易的记住这些数字。还有,平时需要计算时,也能计算的十分迅速。
其实关于口算,也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到俄罗斯去旅游。中途,他的车没油了。然后,他就去加油。油加完后,当地老板还在用计算机计算油的价格时,他就报出了答案。那个老板瞬间就目瞪口呆,并疑惑得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那个中国人就回答说:“我们在小学就教了啊。”那个当地老板立刻就无地自容。从中,可见数学的作用。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数学也是有很大的用处的。比如:有一次,我奶奶去买菜。回来后,我帮她计算菜的价钱。后来,我发现奶奶有一个菜贵了五块多。于是,我就赶紧告诉奶奶,让她去找那个卖给她菜的人。后来,我奶奶去问那个人,他就把五块多退给了我奶奶。
看了这本书,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首先,它加固了数学在我心中的地位。其次,也激发了我学好其它学科的.信心。苏步青爷爷也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他的精神,认真学好每一门科目。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了,希望大家也多看看书,多学习学习知识。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八
《神奇的符号》是由苏步青写的,故事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苏步青忍着国破人亡的痛楚,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仍心无旁鹜,执著钻研,就着冒着烟的桐油灯,写出了《射影曲线概论》。
《神奇的符号》讲述了自己一生的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从中我能看到他们奋斗的历程,几十年中国发明家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神奇的符号》那本书讲的是科学家苏步青的故事。我觉得他真勇敢。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一所好学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故事。在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同学嫌他家穷,不想和他一个房间睡,就让他把床搬到楼梯口。当他晚上睡着的时候,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都没哭。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坚持,就能把一件事干好。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九
《神奇的符号》是“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大科学家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相对独立,都有各自的标题,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先生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这是科学家用生命历程写成的书,那力透纸背的感人的文字,那饱含哲理的真实小故事,定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
那天中午,我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饿起来了,于是我就去楼下的超市买零食吃。
到了超市,我买了两盒老坛酸菜面,3个鸡腿和5包鹌鹑蛋。结账的时候,超市的阿姨找给我14.6元。结完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便在心里默算了一遍:6元钱一盒的老坛酸菜面,买两盒一共是12元;鸡腿每个6元,买了3个一共是18元;鹌鹑蛋1.8元1包,买了3包一共是5.4元;那么12+18+5.4=35.4元,我刚刚付了51元,51元减去35.4元等于15.6元。哎呀,刚刚那个阿姨算错了,少找了我1元钱,我也真是粗心呀,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于是,我便转身飞快的跑向超市,气喘吁吁的对超市阿姨说:“阿姨,您算错钱了,少找了我1元钱,应该是找我15.6元!”阿姨皱了皱眉头,说:“没错呀?!”“本来是付了您50元的,后来我发现口袋里还有一张1元的,也付给了您!”我连忙解释道。“哦……”阿姨这才恍然大悟,“对不起了小朋友,是我算错了。”阿姨边说边把钱递给我。“没关系的,谢谢阿姨,阿姨再见!”从阿姨手中接过钱,我提着零食,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老师说的真没错,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好它真的是大有用处呢!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一
我的名字叫“乘号”。
我是数学符号王国中的一员猛将,大家都离不开我。
对了,我可不是“+”,你们要看清楚,我的方向跟他不一样。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如果“+”两边的数字是一样的,我就可以减轻他的负担,很容易的得到结果,著名数学家高斯在小的时候,就是用我来解决问题的。
在乘法竖式中,我的位置和“+”、“-”一样,但是我的运算方式却不一样。我是分级运算的,我的准则就是乘法口诀。
除法虽然表面上和我处处做对,但是我们之间互相协助,他可以帮助我发现运算中的错误,相反我也可以帮助他。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二
苏步青,著名的数学家,院士,被国际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这本书是苏步青95岁时回忆往事而写的。
《神奇的符号》是苏老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跨越9个虎年的经历,更多的从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民服务角度来撰写。告诉我们:那些取得卓著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天才,而是靠从小勤奋学习和艰苦实践的结果。书中内容生动具体还十分生动呢。
就说说他小时候吧,苏步青读小学时很贪玩,根本不喜欢读书,考试偶尔及格,成绩总是倒数第一。后来在一个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爱上了学习,他从连续的倒数第一成了完全的学习尖子,而且一直保持着这个优秀的成绩。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苏步青就是这样,他努力克服困难,使自己不断进步,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戒骄戒躁,遇到挫折时,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也要如此,“为学应付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一起努力吧。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三
我们数学徐老师,她大约五十岁。数学徐老师上课的时候比较严肃,对调皮鬼批评起来也比较严厉。因此,每次轮到她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听她讲课。有几个胆大、调皮的同学不甘寂寞,也会在徐老师那严肃的课堂上,搞些小插曲,让徐老师上不好课。有一次,正好是数学课,几个同学私下打闹着,嘻笑着。被徐老师看见了,突然就停止了讲课,叫他们站起来。有几个知道内情的同学都捂着嘴巴,嘻嘻地笑着,不知道事情的同学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们,嘴里还嘀咕着:“他们怎么了,他们怎么了……”
我想:徐老师应该怎么惩罚他们呢?是把他们批评一顿,还是把他们赶出教室呢?
没想到,徐老师居然不批评他们,而让他们再表演一次给我们看。娄顿结结巴巴地说:“金……金烽……说他像不像一只大猩猩。他……自己还在……胸……胸……胸脯拍了几下。”边说他还边把金烽做的动作重复一遍。你看,金烽挺起胸脯,两手握成拳头的形状,朝自己的胸膛拍打着,嘴里嘟嚷着:“我像不像大猩猩啊……”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有几位同学捂着自己的肚子跳,有几位同学笑噎着了。徐老师也笑了,还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还真像大猩猩嘛。”
等笑声渐渐过后,徐老师又讲起课来。这时候,大家都得特别专心了。
热门数学符号史读后感(模板14篇)篇十四
小时候,我听到的最多的话中就有一句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这句话的引导下,我明白了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于是高中选择了理科,本科学了机械专业,研究生读了计算机专业。
身处it业,经常有搞技术的向我诉苦,尤其是那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觉得搞技术出路很渺茫,也不被人重视。有一部分人甚至不想继续吃技术这碗饭了,还让我建议向哪块转行好。
下面刘兴亮就从青少年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中看看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既可满足“走遍天下都不怕”式的温饱问题,也可达到呼风唤雨的最高境界。
先看看《水浒传》。最后下场好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安道全钦取回京,就于太医院做了金紫医官。皇甫端原受御马监大使。金大坚已在内府御宝监为官。萧让在蔡太师府中受职,作门馆先生,乐和在驸马都尉府中尽老清闲,终身快乐,不在话下。”
这五位都是何许人也?安道全是医生,最后做了御医,即使在梁山上,他也是很吃香的,要不是他,老大宋江早就追随晁盖去了;皇甫端也是个医生,不过是个兽医,但在那个马匹非常重要的年代,这也是非常吃香的技术;金大坚有着一门高超的书画篆刻的技术,所以很得有着同样爱好的宋徽宗的喜欢;萧让是一个书法家,所以在蔡太师府上做了文书;乐和最后跟了王都尉,像他这样的著名歌星在哪儿都似乎想吃的喝辣的。
对朝廷而言,这五个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其他人都不算什么。无他,唯技术耳!
以上五个人是凭借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做到了“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有一位高人凭借高超的技术最后达到呼风唤雨的最高境界,他就是实际历史上最早的足球明星――高俅。
足球明星从古到今都很牛叉,范志毅能到处打人,郝海东能到处吐口水,罗纳尔多能到处泡妞,马拉多纳敢去竞选总统,都是这个道理。所以高俅能位极人臣,全靠一门技术。你不服气?那只能怪你技术没人家好。
根本原因是由于周瑜的音乐技术非常过硬,是当时全球最风靡的音乐家。《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里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诸葛亮虽然谋略过人,并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这些都有夸大的成分。其实诸葛亮最厉害的是杰出的治国才能和高超的机械技术。在打仗缺粮的关键时刻,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为解决了粮草运输问题,很容易地区翻山越岭,越过敌人的?锁,即便落入敌手也安然无恙,粮草颗粒不丢,这个古代先进的运输工具暗藏机关,任敌人如何破坏都无济于事。他发明的新式灌溉工具“翻车”(即龙骨水车),能连续提水,轻便灵活,比用原有水车功率提高了许多倍,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诸葛亮是典型的技术型的官员,这一点无论对他的安邦还是治国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西游记》里,最后师徒四人能够功德圆满,全靠孙悟空。具体来说,是靠孙悟空的两项非常过硬的技术:七十二变和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前一项技术用来和敌人斗智斗勇,后一项技术用来逃跑或者搬救兵。
《红楼梦》中的贾芸也是靠技术发家的。贾芸是个上进心强,白手起家的奋斗型人才,他掌握的是园林技术。贾芸是宁容二府近支的一个后代,是一个血缘亲,只是不是非常近的血缘而已。贾芸是几次求职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靠这门扎实的手艺,他从一贫如洗、三餐不继奋斗到大观园里的负责花草树木的管事,进而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
贾府破败后,树倒猢狲散了,由于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府中的这些寄生虫们结局大都惨不可言。但贾芸却因为有一技之长,没有和贾府一起灰飞烟灭,而是在社会上站住了脚,并在新形势下继续自食其力。这一切都要感谢他的立身之本--娴熟的园林技艺。小红当时看上贾芸的,估计就是他有谋生本领罢。这对小夫妻也是贾府中最美满的婚姻了,也是为数极少真正得以善终的婚姻。
从四大名著里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不管何时何地,什么情况,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