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的制定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和品德教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积累经验和不断总结,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一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三
1、让幼儿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激发每一位幼儿尝试动脑筋猜灯谜,让幼儿产生对猜灯谜的兴趣。
1、花灯若干。分别贴有灯谜或画谜。
2、幼儿用书第1册第22页。
1、在老师的引导下,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2、玩猜灯谜游戏。有教师说出灯谜,幼儿猜出后悄悄告诉教师,答对了则获得一盏精美的小灯笼。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22页,比比那个小朋友猜得又对又快。
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好的谜语。
1、教师请幼儿将自己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附灯谜。
麻屋子,红帐子。
里头睡个白胖子。
(花生)。
红公鸡,绿尾巴,
脑袋藏在地底下。
(胡萝卜)。
妈妈有腿没有尾,
孩子有尾没有腿。
孩子能变成妈妈样,
掉了尾巴长出腿。
(青蛙)。
年纪并不大,
胡子一大把,
不论见了谁,
开口叫妈妈。
(山羊)。
头戴红帽,
身穿红袍,
高声一叫,
大家起早。
(公鸡)。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四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1、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产生对猜谜活动的兴趣。
3、尝试动脑筋猜灯谜,并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1、贴有灯谜的花灯若干。
2、元宵节猜灯谜视频一段。
3、谜语若干。
1、观看视频,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边人山人海,这么热闹,大家都在玩些什么?(赏花灯、猜灯谜……)。
师小结:大家这是在赏花灯、猜灯谜,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每年的这天晚上,人们就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如果猜对了灯谜还有小礼物派送,小朋友看大家多么开心啊!
2、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出示贴有灯谜的花灯。
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好玩的花灯带到了我们教室,小朋友可以自由观赏,观赏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些花灯与以往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花灯上面贴有谜语)。
花灯上面所贴的就是灯谜,也就是谜语,需要小朋友把谜底猜出来,大家愿意猜灯谜吗?(揭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玩猜灯谜游戏,教师随意选择花灯,引导幼儿来猜,并有小礼品派送。
4、游戏:比一比。
出示谜语,比比哪个幼儿猜得又对又快。
5、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1、请幼儿将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小结及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喜庆热闹的元宵节氛围下,快乐的玩有效的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孩子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知识经验的积极性,效果极好!
小百科: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五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六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在这里恭祝大家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废话也不多说了,直接就引入正题吧。我还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呢!
据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lanternfestival)。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在节日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可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看花灯,有兴趣的话还会准备一些灯谜给自己的亲人或是朋友一起猜(今年我就准备了一些小灯谜哦)。我好期待今年的元宵节哦!
我特别喜欢吃元宵,元宵有好几种做法呢!我比较喜欢吃煮的,那样元宵皮容易煮化,里面的馅就显得格外好吃,格外的香。
其实,小的时候,我一直以为灯谜是把谜语写在灯笼上,然后猜对一盏亮一盏,好几个人一起比赛,最后看谁亮的灯最多,谁就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把谜语写在纸上,把纸放在古代的各种各样的灯里,点上灯,让人们来猜,以此作乐,其实也蛮有趣的。我从网上看到灯谜有三大基本性质,第一是独特的结构:灯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也称灯谜三要素;第二是面与底别解:灯谜利用汉语字词多意的`特点,不把谜面作原意解释,从而得出别样的意思,所谓“谜贵别解”,别解方显谜;第三是面与底异字:在灯谜中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否则称为“露春”,灯谜一般是不允许露春的。
在古代,说起看花灯啊,可真是热闹得很啊!好多好多人都聚在灯会里,可以把买来的花灯点上火扔进水里,让它随风飘荡,还可以在灯会里选自己喜欢的花灯,真的好不热闹。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可称得上是灯火通明,今夜不眠啊!我就后悔我为什么不生在古代,这样我就可以亲眼目睹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繁华的场面喽!我听妈妈说,现在的南方有的地方也有十五灯会,我要是生活在南方的话也能一到正月十五就去看灯会。
哎!废话也不多说了,就在这里再一次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哦!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七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习俗,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与爸爸妈妈一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2月14日早上7:40——8:30(来园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与家长。
1、制定“亲子同乐猜灯谜”活动方案;
2、场地布置——挂灯笼(保安与老伯),13日完成;
3、收集灯谜、贴灯谜、打印灯谜答案——陈潇丽、许海英,13日完成;
4、购买奖品——徐娟,13日完成;
5、宣传:
1)倡议书——蒋菊芳,11日完成;
2)通知——各班班主任老师网上及家园联系栏中告知家长与幼儿,12日完成;
6摄像——陈潇丽。
1、灯谜:
分部——灯笼悬挂于楼梯,灯谜贴在灯笼上;
总部——灯笼悬挂于一号楼柱子中间,灯谜贴在灯笼;
2、规则:
猜谜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选一个灯谜,由家长念谜面,让幼儿猜,猜出后,拿谜面到本班老师处核对谜底,并领取小礼品。(每位幼儿只限猜1个谜语)。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灯会,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元宵风俗活动,为了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我们幼儿园将在2月14日(本周五)上午7:40—8:30进行猜灯谜活动。到时请家长朋友带领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感受猜谜的乐趣吧!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真正感受活动的乐趣,体验猜谜过程的乐趣,那么请你自觉遵守以下活动事项:
1、让孩子选择灯笼中的谜语,然后由家长轻轻取下谜语卡片进行猜谜活动。
2、家长用清晰的普通话把谜面念给孩子听,并给孩子做适当的解释,以帮助其理解。
3、在孩子猜不出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猜,但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4、每位家长和孩子只能有一次兑奖机会。
5、在兑奖处兑奖时,请根据谜面上相应的编号到指定老师处兑奖。兑奖完毕后,请将孩子送到班级。
新年的钟声尚未远去,我们又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为了使我园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幼儿与家长猜灯谜活动为载体,让充分幼儿感受“元宵节”特有意义及给人们带来的喜气和欢乐,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进亲子感情,加强家园合作。
小百科: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八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九
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交流竞猜灯谜:
2、交流元宵节庆祝图片。
3、元宵节方面的知识问答。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一)在《温馨》讨论区设专栏帖子,供活动之用。
(二)展示各种灯谜,共计50条,供圈友们竞猜。猜中者,赏红花一朵。
(三)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诗词。
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
1、圈友们在活动期间可以自由回答规定的灯谜;
2、圈友们回答楼上的灯谜以后,再出至少一条灯谜给下楼。进行灯谜接龙。
3、圈友们将自己搜集到的庆祝元宵节的图片,粘贴出来进行展示。
4、圈友们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元宵节由来、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粘贴出来,进行交流共享。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十
飞书钱塘春已去(猜一灯谜用语)--鸿江之夏。
江海寄余生(猜一灯谜用语)--泊人。
忙得连嫁人也顾不上(猜一灯谜用语)--没有闲字。
汉主行间亚父亡(猜一灯谜用语)--增损离合。
归心似箭(猜一灯谜用语)--反切。
一夜征人尽望乡(猜一灯谜用语)--同心,反切。
工于心计少张扬(猜一灯谜用语)--机构简称。
离魂飘荡各东西(猜一灯谜用语)--风云。
落后赶超先进(猜一灯谜用语)--掉尾,升冠。
赤兔(打一字)--驰。
行行重行行(河南地名)--漯河。
品尝杜康樽半空(花名)--棣棠。
拍一个巴掌(猜一地名)--五指山。
爷爷当先锋(打南北朝人名)--祖冲之。
喊声长定是烟烟(复姓二)--呼延/段干。
亚父定计鸿门宴(电信用语)--增设套餐。
又一个星期(打古代文献名)--周易。
持刀匪徒一字排开(猜一灯谜用语)--列人。
趁国大乱搞复辟(猜一灯谜用语)--合璧。
到后来一直用别名(猜一灯谜用语)--列中。
率众讨乱扬尘还(7字俗语)--大人不计小人过。
桥头佳人相道别(猜一字)--樱。
接到美差,挥霍无度(2字外交称谓三)--领事、大使、特使。
公主出世(礼貌用语)--贵姓。
望断南飞雁(猜一日常用语)--久仰。
国际第一(司法名词)--扣押。
儿童不宜(猜数学用语)--无限大。
一年四季是春天(猜一城市名)--长春。
七仙女嫁出去一个(猜一成语)--六神无主。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十一
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价廉物美,营养丰富。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关爱之情,我们大班年段组决定举行“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劳动成果。
1、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
2、通过选购原料、拌馅、包饺子、煮饺子、品饺子、喂饺子等活动,丰富孩子体验,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20xx年02月15上午9:00——11:00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1、材料准备:饺子馅、餐具、水、盘子、调味品等。
2、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1、事先让孩子了解有关饺子的知识。知道饺子的历史、饺子馅要哪些原料和调料以及是如何搭配的、饺子是如何包的,怎么样煮饺子的。知道包饺子必须带的物品。
2、在老师指导下,各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班主任老师作为辅导员,指导本班孩子包饺子、煮饺子,和中班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品尝饺子。
交流体会、品尝饺子、分享劳动成果。
1、活动时,教师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和卫生教育。
2、活动时,教师要求孩子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自由走动。
1、2月13日上午召开全体大班组教师会议,讨论活动形式。
2、2月13日下午各班进行介绍春节的谈话活动。
3、2月15日开展了“包饺子”的活动。
4、为弟弟妹妹喂饺子活动。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十二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
四、给爸爸、妈妈猜灯谜。
简单的小结:教师请孩子们把学到的新灯谜,带回家猜给家人听。正月十五马上就要来到了,孩子们在这一天吃着香喷喷的汤圆,还可以去赏灯,到那一天,超市门口,广场上还会有猜灯谜的活动,你们也可以猜灯谜。
反思: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实用幼儿园猜灯迷教案(案例13篇)篇十三
1、黄色皮衣裹红珠,嚼了红珠吐小骨(打一水果)。
2、大红灯笼高高挂,火焰般的胖娃娃(打一水果)。
3、青青色泽葡萄王,酸甜适口水一筐(打一水果)。
4、纹理雅致模样娇,味道香美妃子笑(打一水果)。
5、大黄袍子藏黑豆,轻咬一口甜汁流(打一水果)。
6、浑身黄袍皮粗糙,头顶冠芽不算高(打一水果)。
7、白里透红浑身毛,果肉丰富皮儿薄(打一水果)。
8、小胖娃娃一身毛,红色表层好味道(打一水果)。
9、高高瘦瘦似竹子,糖水丰富甜如丝(打一水果)。
10、深黄袍子外面披,果内瓤瓣有薄皮(打一水果)。
11、朱红果儿挂树腰,透明天浆甜度高(打一水果)。
12、宝岛盛产越王头,甜汁美味好好喝(打一水果)。
13、圆圆浆果色泽艳,草龙珠儿味道甜(打一水果)。
14、地下雪梨似栗子,江南人参甜多汁(打一水果)。
15、紫红枣儿味多汁,民间圣果皇帝吃(打一水果)。
16、小小个头似苹果,美女都爱当水果(打一蔬菜)。
17、大黄小子皮儿厚,片片清香小白肉(打一水果)。
18、小小栗子如马蹄,泥中结果称地栗(打一水果)。
19、弯弯藤上结掌叶,圆圆明珠叶上结(打一水果)。
20、小小佛珠似血色,圆圆脑袋有光泽(打一水果)。
1、石榴(一种奇异的浆果,多半为朱红色,亦有黄色和白色。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籽粒明如玉。)。
2、柿子(柿子熟后质软,外皮火红,深秋成熟时挂满枝头,如火焰般艳丽,个小色红,晶莹光亮,胖嘟嘟的像个娃娃。)。
3、提子(又称“美国葡萄”、“美国提子”,是葡萄的一类品种。以其果脆个大、甜酸适口、极耐贮运、品质佳等优点,被称为“葡萄之王”。提子所含热量较高,半碗提子已相等于一份水果分量。)。
4、荔枝(深红褐色,纹理雅致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
5、梨子(外皮淡黄色,有细密斑点。果肉黄白色,有的可见子房室,或灰褐色种子。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
6、菠萝(岭南四大名果之一。顶有冠芽,性喜温暖。果形美观,汁多味甜,有特殊香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吃菠萝前,削掉果皮后,切成片并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就显得安全多了,不用担心菠萝朊酶过敏了。)。
7、水蜜桃(成熟的水蜜桃略呈球形,表面裹着一层细小的.绒毛,青里泛白,白里透红。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
8、桃子(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其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9、甘蔗(蔗都种植在地里,丛生。茎似竹而内充实,长六七尺,甘蔗秆直立,粗壮多汁,表面常披白粉。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主要用于制糖,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10、橘子(橘子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是秋冬季常见的美味佳果。其果实外皮肥厚,内藏瓤瓣,橘子富含维生素c和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如果把橘子内侧的薄皮一起吃下去,除维生素c外,还可摄取膳食纤维。)。
11、石榴(别称:天浆,多为朱红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甜度高,花朵洁白,果实淡绿,籽粒明如翠玉而著名。)。
12、椰子(宝岛为海南岛,盛产美味怡人的椰子,又称“越王头”,果实很大,垂挂于枝间,果实外有粗皮,棕色。皮内壳很坚硬,圆而微长。肤内裹有像乳汁一样的浆,饮来清凉可口,芳香溢人。)。
13、葡萄(别称“草龙珠”,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粒大、皮厚、汁少、优质,营养价值很高。)。
14、荸荠(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15、桑葚(又叫桑果、桑枣,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16、西红柿/番茄(大多为红色,个头与苹果差不多;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一般女性都爱当作水果一样生吃,营养价值更高。)。
17、柚子(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是人们喜食的名贵水果之一,在众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个头最大的了,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
18、荸荠(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19、葡萄(掌叶状,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水晶明珠”是人们对葡萄的爱称,因为它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