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编写整改报告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更好地撰写竞聘报告,可以参考下面这些被雇主高度评价的范文。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一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
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二
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备注。
实验人。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三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仪器管理员签字。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四
小组成员xx。
实验名称: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杯、量筒、石块、水槽、烧杯。
我的猜测:150克。
我这样做:
1、用量杯取水倒进量筒里记下刻度;将石块滑入量筒里,记下水面刻度;用现在的刻度减去原来记下的刻度就是不规则十块的体积。
2、将烧杯装满水放在水槽里;将石块滑入烧杯,水会溢出烧杯;用量筒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180克。
我认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授课教师:xx。
评定等级:xx。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五
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仪器管理员签字。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六
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
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表性岩石的特征。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
标本:
岩浆岩: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金伯利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结核等。
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矽卡岩、角岩、混合岩。
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主要分类及分析。
(1)岩浆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2)沉积岩:
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很多都具有片状结构,也因此变质岩能以结构构造来命名为片岩、片麻岩等。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七
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人。
仪器管理员签字。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八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九
实验地点:室外
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好!
实验人:xxx
实验人实验时间:xx年xx月xx日
仪器管理员签字:xxx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十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十一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仪器管理员签字。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汇总12篇)篇十二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