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是一种通过书面形式,向广大读者征求具有一定主题和内容的文章的活动。征文要力求表达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注意避免陈词滥调和套用老套的观点,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征文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劝学诗。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四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9、《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2、《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3、《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五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叫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六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七
一、硬笔楷书的概念。
二、硬笔书法的产生和发展。
尽管有人力图将硬笔书法的历史追溯到甲骨文、金文时代,但由于那时的方式主要是“刻”(凿、铸等)而很少是“写”,况且现在所谓的硬笔在那时还未产生。将其划归“刻字”较为妥帖。而敦煌文献中保存的硬笔写本.却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二持法的历史卜溯到了两千多年以前,这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据多年的敦煌研究,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发现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十多种古民旗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从笔画造型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叫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问等“面”的特征,显然足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足书写工具的发现.在20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十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而成的硬笔。19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据此,有人断言,在西汉毛笔书法到来之前.中国书法史上还有一个先秦硬笔时代。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八
中国专家的新近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古代硬笔与近现代钢笔存有渊源关系,从笔舌形制和原理的共同性呵以看出.中国古代硬笔与近现代西方钢笔关系密切,至少是它的“远祖”。随着毛笔的广泛运用和纸的发明.在中国的书法领域毛笔书法终于一统天下,一度出现过的“先秦硬笔时代”也就销声匿迹了。随着西方钢笔在19世纪的传人和使用,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毛笔在实用中逐渐退居“二线”.才使硬笔书法得以萌芽。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一些有识之士的探索.终于开启了钢笔书法的发端期。一些讲解钢笔字写法的专著和字帖相继问世.为硬笔书法的普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先是由硬笔书法比赛发动.继而展览、讲座、学访、研讨,办报刊、出专著、印字帖,一次次如火如荼的硬笔书法活动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硬笔书法以其多样的风格、大众化的审美情趣、鲜活的生命力、新颖的时代感.拓展丁中国传统书法的领域。终于在中国书法艺术这座宏大的艺术殿堂里.占有了一个重要的席位。
三、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区别的根源在于书写工具的不同。
1.因为书写工具不同而形成的线条质感不同。毛笔多用羊、兔、鸡、黄鼠狼等动物的毫毛制成,加之笔内含墨多少而形成的线条墨色不同,其线条质感柔软、丰润,笔画或飘若行云,或雄浑劲健。刚柔相济、有血有肉。硬笔则以金、铜、铁、铱等硬质材料制成,所以,它的笔迹质感坚实、挺秀瘦硬、骨感强烈。
2.由于毛笔伸缩性大,毛毫可铺可敛,所以,其笔画宽窄、大小悬殊,线面并用,表现丰富;硬笔则因笔尖开合能力较小,笔画粗细均匀,线条明快、简约。
3.毛笔书法一般字形较大、篇幅较大,易于欣赏。但如今多作艺术创作,应用则较少,加上用宣纸、毛边纸等专用纸书写.其开支较大;硬笔书法小巧玲珑,书写方便.还便于修改,基本不受纸张限制.破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二)联系。
硬笔书法之所以被称为书法,是因为它和毛笔书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它们都是以汉字为载体,即以汉字为表现对象。
2.两者虽然笔法不同,但结构规律和章法基本一致。
3.硬笔的线条表现可以借鉴毛笔的笔法。比如说,硬笔书法中就借鉴了毛笔起落完整和轻重缓急的方法.使笔触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门艺术。区别使它们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联系又使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多借鉴毛笔书法的经验,但不是必须首先学习毛笔书法,才能写好硬笔字。毛笔字由于两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实用文字而发展成为一门精彩的艺术。如今,硬笔字接过了原来毛笔字“实用”的重担,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实用的优势也将使硬笔字发展成为一门与毛笔书法同样的精湛艺术。
四、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
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硬笔书法,首先必须认识书写工其,熟悉书写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学会驾驭工具的本领,尽快地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创作方法。传统书法的工具有笔、壤、纸、砚,称为“文房四宝”。由于砚台在硬笔书写过程中很少用到.这里就略去不讲。可以说这些东西都容易得到.只是要在购买的时候注意挑选.选中自己满意的工具就可以了。
(一)笔。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九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徐锡麟《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5、林则徐《登程赴戍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6、林则徐《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7、《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十
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____岑参《送人赴安西》。
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____陆游《金错刀行》。
5)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6)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____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7)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____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8)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____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9)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____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十一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十二
3、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4、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5、爱国如饥渴。——范晔。
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7、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8、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0、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十三
3、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4、壮年听雨客舟中。——蒋捷《虞美人·听雨》。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6、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9、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14、蒹葭苍苍,在水一方,乡愁是诗经的露、风雅的霜,诗滴点点,爱意行行。楚辞汉赋意境奇幻,唐诗宋词韵味绵长,字字是乡关,句句是村烟。愁心满怀泪沾襟,乡愁是慈母的手中线、游子的心中吟,是浊酒一杯家万里、日暮乡关烟波愁的长叹。
1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乡愁是诗的泪珠,落地成花,朵朵是心,是少离老归未改的乡音做依稀的辨听,是碧流行舟飞入的柳絮做酸涩的问询,是归鸿声断残云里的忧伤与怨恨,是子规渧血东风里的忠诚与坚贞。
1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8、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9、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2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隐隐的思念,幽幽的愁怨,浓浓的情感,乡愁是水墨画一般淡远缥缈的思绪,像一个温柔妥帖而不忍割舍的心结,悬在你的心空,若隐若现,忽近忽远,又刻骨铭心,牵肠挂肚。走遍天涯海角,乡愁是你山清水秀空明澄碧的乡村,村口那如同古柏古钟古井一般苍老的长者;阅尽世间万象,乡愁是你无法铣削的肤色、瞳颜和不改的'乡音。少小离家去,乡愁是魂牵梦绕的娘亲;老泪落浊酒,乡愁是无以排解的愧,是风尘不变的情。
24、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5、墙里秋千墙外道。——苏轼《蝶恋花·春景》。
2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7、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8、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9、关于乡愁的诗句,关于思乡的古诗。
3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34、曲中闻折柳,何人不生情,乡愁是心的低吟,是清平乐、念奴娇、凉州词的咏叹,是雨打芭蕉夜、江枫渔火愁的独酌,是嫦娥婵娟织女的倚望,是故人入梦长相忆的拳拳挂念。千江有水千江月,乡愁是床前明月、江南明月拂拭的秦砖汉瓦,是天山明月、海上明月巡视的吴江蜀道,是高悬玉门关、瓜洲渡、寒山寺、白帝城上空的不老月,在长河中穿行。
3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8、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9、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4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4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44、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5、乡愁,是一种记忆,一种经久不衰的情愫,历久弥新的期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道出了今天无数人的同感。没有乡愁的土地是苍白的,没有乡愁的国度是缺少根基的,一个失落了乡愁的人,一定会失魂落魄无家可归。
4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9、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50、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十四
2、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4、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6、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8、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9、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0、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2、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13、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14、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5、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6、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17、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18、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9、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0、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21、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22、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题梁任父同年》。
作者:黄遵宪年代:清。
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扬子江》。
作者:文天祥年代:宋。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咏煤炭》。
作者:于谦年代:明。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专业古诗文书法作品(案例15篇)篇十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清·龚自珍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