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借鉴。欢迎大家阅读小编整理的教师总结范文,相信会对大家撰写总结有所启发。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一
处方来源:明《景岳全书》。
组成:白、川芎。
剂型:蜜大丸重9克。
服法服量:每服一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能:散风止痛。
适应症:感冒风寒,内有蕴热引起:头痛眩晕、鼻塞不通、身热倦怠。舌苔薄白微黄、脉浮紧等症。
方解:本品处方组成,以白芷辛能散风,温可除湿,芳香通窍,为疗风止痛之品,以治头、目、眉、诸痛,由于风寒者实为所宜。配上川芎,散风止痛,相合为用,治疗头痛之症,疗效更宜。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种药物,同时具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虽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多出现在a或x型题,答这部分的题目首先要结合中药学知识,熟悉药物的性味,为正确选择提供知识基础。
1、有毒中药炮制均可降低毒性
如川乌、半夏、马钱子等;有些毒性药物炮制除降低毒性外,还可缓和药性;如甘遂、芫花醋炙,巴豆制霜均可缓和泻下作用。
2、有副作用的药物炮制均可消除或减弱副作用
如柏子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生品服后产生滑肠致泻的作用,通过去油制霜炮制后即消除了致泻的副作用;瓜蒌仁制霜、马兜铃蜜炙可消除令人呕吐的副作用;厚朴姜炙、黄精蒸制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
3、改变药性
生品、制品药性不同,临床应用各异。如蒲黄生用性滑,活血化瘀,炒炭后性涩,止血;生甘草性凉,清热解毒,蜜炙后性温,能补中益气;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熟地黄性温,滋阴补血;何首乌生用。
4、药性峻烈的药物经炮制可缓和药性
如麻黄生用辛散解表发汗作用较强,蜜制后辛散作用缓和,发汗力减弱,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苍术、枳壳麸炒缓和燥性;槐花炒黄、黄连酒炙、大黄酒炙缓和苦寒之性;牛蒡子炒黄缓和寒滑之性等。
5、增强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可引药入经,改变作用部位及趋向。如大黄酒炙能引药上行;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小茴香、橘核等经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
7、便于调剂和制剂
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必须经过煅、煅淬、砂烫等,使其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8、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1)药物经过干燥处理,使药物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
(4)加热处理可杀酶保苷,如黄芩、杏仁等。
9、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动物类药物或其他有特殊臭味的药物,炮制后均能起到矫味矫臭的效果,如酒制乌梢蛇、紫河车、麸炒僵蚕、椿根皮,醋制乳香等。
10、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这是药物炮制的共同目的,如种子类药物要去沙土、杂质,根类药物要去芦头,皮类药物要去粗皮等。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三
【药方组成】五倍子、威灵仙、牡丹皮、泽兰、冰片、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
【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软膏;气芳香。
【功效与主治】活血柔皮,除湿止痒。用于灼伤或手术后的增殖性疤痕等。
【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敷于患处,每日3次。
【剂型与规格】乳膏,每支20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四
1、【答案】abc。解析:根据题意需分析各个药物的主治病证,知母,味苦性寒,能清热泻火,用于气分实证之壮热、烦渴、汗出等;亦能滋阴润燥,用于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盗汗等。综合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2、【答案】ce。解析:本题考查夏枯草的功效。夏枯草能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3、【答案】ade。解析:决明子,主治病证有肝热或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热结肠燥便秘。
4、【答案】a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母配川贝母的适应证。知母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川贝母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故二者配伍能治疗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5、【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栀子的主治病证。栀子主治热病心烦,热毒疮肿、跌打肿痛,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淋,湿热黄疸、湿热淋证。故正确选项为abcde。
6、【答案】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药物。芦根功效为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天花粉功效为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故正确选项为cd。
7、【答案】a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竹叶的功效。竹叶功效为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故正确选项为abc。
8、【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黄芩的功效。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9、【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清热燥湿药黄芩的主治病证。执业药师考试多选题考主治病证频率较高,且是掌握药物。黄芩临床极为常用,有清热燥湿、功效,主治暑湿湿温、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等湿热病证;泻火解毒,长于清泄肺火与大肠之火,与柴胡配伍,可治少阳寒热往来;其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崩漏等;清热安胎,主治胎热胎动不安,故abcde全选。
10、【答案】abcde。解析:黄连,主治病证有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五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主要有:
1、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吸入舌下肌注皮下直肠口服皮肤。
2、药物性质:
(1)脂溶性:脂溶性越大,吸收越快;
(2)水溶性:易溶于水的药物易吸收;
(3)离解度:不解离部分脂溶性较大,易吸收;而解离部分,由于带有极性,脂溶性低,难以吸收。
口服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比率,即给药量与吸收量的比率称为生物利用度(或生物可用度)。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六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板蓝根颗粒。
剂型:颗粒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饮,每日3次,每次1-2包,小儿酌减。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022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有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药放在儿童触摸不到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每袋装15g(相当原生药15g)
贮藏:密封,防潮。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七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八
[症状]咳嗽无力,短气自汗,面色白,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容易感冒。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加减。
[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淡苔薄,脉微。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人参、熟地、当归、白术、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生脉饮、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中的一种。
3.脾气虚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加味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扁豆)加减。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香砂六君丸、参芪片、健脾丸、薯蓣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中的一种。
4.肾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或白带清稀。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益气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炙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左归丸、大补阴丸、济生肾气丸中的一种。
5.肺阴虚
6.肾阴虚
[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甲胶)加减。[中成药选用]可酌情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中的一种。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九
1、【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主治病症。细辛辛温,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可治风寒表证、阳虚外感、头风头痛及风寒湿痹,肺热喘咳不宜用。故此题应该选e。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主治病症。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可治风寒表证兼有胸闷气滞者。故此题应该选c。
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桂枝与白芍的配伍应用。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须解表补虚同施,不宜过汗。故不与麻黄同用,防峻汗耗气伤阴。桂枝功能发汗解表,解外感风寒;白芍补血,敛阴止汗,既可补阴血助汗源,又可防发汗太过,汗后伤阴。故此题应该选b。
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味药的功效。生姜功能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故此题应该选a。
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发散风寒,又能胜湿止痛的药物。选项药物中藁本、防风、羌活具有这两个功效。故此题应该选c。
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寒热表证均可应用的药物。发散风寒药中的荆芥、防风均为微温不燥之品,为祛风解表通用之药,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均广泛使用。故此题应该选b。
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既能发表,又能利水的药组。麻黄与香薷均能发汗解表与利水消肿。故此题应该选c。
8、【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桂枝的适应证。桂枝功能发汗解表,助阳化气,温通经脉,适用于风寒表(实、虚)证,风寒湿痹证,阳虚心悸。无凉血活血之功,不能治疗血热瘀滞。故此题应该选e。
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桂枝的性味归经。解表药多味辛,归肺、膀胱经,然桂枝辛、甘,温,解表兼助心脾之阳,温通经脉,归心、肺、膀胱经。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故此题应该选b。
1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葛根的药理作用。葛根具有解热、镇静、抗过敏与改善脑循环的药理作用,不具有平喘作用。故此题应该选b。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土鳖虫
【性能特点】本品咸软性寒,善于泄散,专入肝经,有小毒而力猛。既破血逐瘀,治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及癥瘕痞块;又续筋接骨,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川芎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行散,入血走气,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治头痛,属风寒、血瘀者最佳,属风热、风湿、血虚者,亦可随证酌选,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言。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穿山甲
【性能特点】本品咸软微寒,性善走窜,入肝、胃经,力猛行散,内通脏腑,外透经络。善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治经闭、癥瘕常用,治痹痛、瘫痪宜选,治外伤与乳汁不下可投。能消肿排脓,治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成将溃用之最宜。可散结消肿,治瘰疬亦佳。
【功效】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王不留行
【性能特点】本品苦泄性平,行散通利,入肝、胃经。善活血通经,治经产血瘀诸证宜择。能下乳消肿,治乳汁不下及乳痈常用。兼利尿通淋,治淋证涩痛可选。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穿山甲
【性能特点】本品咸软微寒,性善走窜,入肝、胃经,力猛行散,内通脏腑,外透经络。善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治经闭、癥瘕常用,治痹痛、瘫痪宜选,治外伤与乳汁不下可投。能消肿排脓,治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成将溃用之最宜。可散结消肿,治瘰疬亦佳。
【功效】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刘寄奴
【功效】破血通经,散寒止痛,消食化积。
【主治病证】
(1)经闭,产后腹痛,癥瘕。
(2)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3)食积腹痛,赤白痢疾。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北刘寄奴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主治病证】
(1)跌打损伤,瘀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癥瘕积聚。
(2)外伤出血,血痢,血淋。
(3)湿热黄疸,水肿,白带过多。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竭
【功效】内服活血化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病证】
(1)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2)癥瘕痞块,胸腹刺痛。
(3)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姜黄
【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主治病证】
(1)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刺痛、经闭、痛经。
(2)跌打瘀痛,风湿痹痛,肩臂痛。
(3)疮肿。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延胡索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力强。疼痛属血瘀气滞者皆可投用,以兼寒者为佳。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病证】血瘀气滞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等。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莪术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温通行滞,药力较强,入肝、脾经。既破血行气而止痛消癥,又行气消积而除胀止痛,主治血瘀与食积之重症。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川牛膝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病证】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关节痹痛,跌打伤痛。
(2)小便不利,淋浊涩痛。
(3)吐血,衄血,尿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虎杖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主治病证】
(1)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2)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3)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4)肺热咳嗽。
(5)热结便秘。
(6)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鸡血藤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2)血虚萎黄。
(3)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虎杖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主治病证】
(1)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2)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3)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4)肺热咳嗽。
(5)热结便秘。
(6)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