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是对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成长和进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教师总结的典范,相信对您写总结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20xx年6月9日——11日,广东教育学会在广州暨南大学邵逸夫礼堂举办的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我们大亚湾有6个人同行。对于本次学习,我总结如下:
1、参赛的老师普遍注重学生书写习惯(包括坐姿):如注意3个一(一寸、一尺、一拳头),腰挺直,某某同学写得字非常工整等等激励学生。我觉得这个在省委会都重视的问题已是现阶段中小学生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学生不论年级高低,坐姿歪歪斜斜,不然就是脸蛋贴作业本,像要吃掉作业本一般;字的书写结构也毫无章法,没有一定的顺序,随意乱拼,如写口字,同学们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最后一横不仅是跟横折共一笔,更牛的是从右往左写。当然这与幼儿园教育关系较密切,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纠正学生的书写习惯我们责无旁贷。
2、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从评价语言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功底,有些老师的评价能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课文的关联而体现得及时且中肯、精确到位。如“读出了飞蛾的求生意志”、“某某同学不仅仅耳朵在听,而且是心也在听。想得真多啊,一下子说出那么多!老师同意你的想法。读得很自豪、很激动。打分表扬(老师善于让学生接读)。你已经陶醉其中。好一个名师出高徒。一个情不自禁把作者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啊!了不起,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感情。谢谢你,你的声音真好听。你是个有爱心的小朋友,你能结合实际谈感想,很好。你读出了小红军的内心,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读得好,声音洪亮,前面的导语是学习的好帮手。人之常情,你真有爱心。你可真善于发现。同学们积累的词语还真不少。果然聪明。读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真厉害!诗有诗意,词有词律。写字如做人,身正心也正。这孩子有学问。读得干净利落。你真会想像。你真了不起。你有一双火眼金睛。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勇者。善于积累、学以致用、熟读成诵、归类应用。入情入境背诵,我感受到你得内心。短短时间内写好一首诗,说明你功力深厚啊!你的朗读让我听出长征的味道。”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20xx年5月14日到5月19日,xx市选派四位语文教师参加第三届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观摩大赛。
参赛选手:四位选手分别是xx中学的莫xx老师、x中的xx老师、x中的沙xx老师和xx中学的杨xx老师。
获奖情况:其中,参加课堂教学大赛的是莫xx老师,讲课内容为《王冕读书》,她最终获得一等奖,并获得最佳教学语言奖。其余三位老师参加说课大赛,金xx老师说课内容为《我的梦想》,获得一等奖;沙xx老师说课内容为《桃花源记》,获得二等奖及最佳语言奖;杨xx老师说课内容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获得二等奖,两篇论文《“板块式”与“主问题”》《随笔化作文实践,让语文教学富有特色和针对性》获得一等奖。
本次参赛,可以说是载誉而归。更为难得的是,在几天的学习过程中,选手们广泛汲取、深入反思,在初中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丰盈的收获。对于原来并不清晰的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这里加以梳理,希望能为潜心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心得之一:说课有什么注意事项?
认识到课文的独特性。说课教师眼中要有篇的观念,即通过“这一篇”的教学,让学生有怎样的收获。要独立解读文本。教师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至关重要。语文教师没有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就相当于数学教师不能独立解题一样。
教学设计遵循的宗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不要总想着教师怎样去教,要想着如何让学生学,设计怎样的学生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原则。课堂设计要做到简单有效。问题最多不超过五个,三个或以内为最佳;学生活动要板块式,要富有变化、一以贯之、富有实效。
心得之二:教师备课的自我定位是什么?
师生阅读经验分享。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读者,教师这一身份是特殊的。在遵循阅读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情况下,教师只要把自己阅读文章的过程与学生分享即可。一篇文章,只要生字生词不是过多,学生们基本上都会读得懂。
朗读指导不要过于死板僵硬。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本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他们对文本有感受的时候,教师可以说:“请你用某一种感情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朗读指导不要过死,不要总是强调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要重读、要停顿什么的。
注重“语用”。学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为什么课堂上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还不强?实际上,学生们课下的、生活中的语言是相当丰富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语用”的问题。教师在分析文本的时候,过多地关注“文本说了什么”,而关注“文本是怎么说的”这一问题的教师太少了。
要有“篇”的概念。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眼中都要有“篇”的概念。不要进行泛泛的思想教育,要和具体的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思想教育,可以放在班会上或者思想品德课上进行。
用语文手段安排学生活动。有的课堂学生活动看似丰富多彩,其实有多少活动是属于语文范畴的呢?听听音乐,看一段视频,欣赏一些画面。这些,都是非语言手段。如果它们很好地辅助了教学,那还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就没有必要了。语文课,学习的是语言,采用更多的应该是语言手段,而不是非语言途径。
心得之三:自己的语文教学该向哪里走?
独立解读文本。语文课,不应该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了。不同教师不能互相重复,同一位教师也不应该重复自己。文本解读,应该是因人而异、常解常新的。语文教师,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文本解读上。教师独立解读文本,再把心得与学生共享。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接下来要尽全力做的事。
让语文课堂更加素朴。不用哗众取宠的方式讲语文,要用语文味道十足、十分质朴、素朴的方式讲授语文。让语文课堂使用更多语言手段而不是非语言手段。
设计教学活动。在每一节课上都尽可能富有实效、富有创意地进行学生活动的设计。力争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这一节课上,学生是不是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
外出参赛的经历一波三折,过程中间有思考、有成长,这一份收获和成长应该做到资源共享。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专家的培训,语文高手们的说课、讲课,就是我们仰望星空的支点。过程中间,收获多多。每一样收获,都应该是接下来语文实践中应该好好实践和用心思考的问题。深入实践,才能让培训和竞赛的收获价值最大化。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今年7月26日,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西安如期举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非常有幸能与区教研室杜老师一行前往观摩学习.在本次大赛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全程观摩了初中组的比赛,认真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位中青年教师语文课以及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的一节读报示范课.我感觉他们的课就像是一朵朵绽放的语文教学之花,给人以新的启迪、美的感受,让我获益匪浅。
每个人上课有不同的风格,本次参赛的老师上课也各有特色,他们组织课堂有很好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有很高的教学艺术,大赛的每一堂课,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也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听课老师的深刻反思.我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的教学口语基本功.
在本次大赛中,任何一位参赛的语文老师,其教学口语基本功都是非常扎实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普通话非常标准、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上海市江宁学校的曹刚老师,他参赛的篇目是《信客》,一走上讲台他就用洪亮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他上课时教学语言通俗、简洁、吐字清晰、不紧不慢.声音响彻整个会场,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晰、明朗.还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的尹凤霞老师,她参赛的篇目是作文指导课《让世界充满爱》,她的教学语言也很有特点,普通话非常标准,而且说话声音柔和、舒缓,富有亲和力,学生们也很快在她的教学语言的吸引下投入了课堂情境.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当好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扎实的教学口语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上好一堂课光靠基本功是不够的,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本次大赛使人看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本次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成功的老师,还是上示范课的余映潮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就拿余映潮老师的读报示范课来说,其整个教学流程,都体现出教师出色的课堂组织能力.在朗读报纸文章《“和”字十说》这一教学环节中,余映潮老师分别设计了自由朗读、个体朗读、交错朗读等多种形式,恰到好处地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老师与学生架设了桥梁,为学生与教材架设了桥梁,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使学生从有的参与,到愿意参与,再到乐于参与,从而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效果显着。
三、不拘形式,风格各异.
教无定法,在本次大赛中,我们听到了18节风格各异的语文课,也看到了18位各有特色的语文老师.为了将语文课上好,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上课风格,同一个教师也可以有不同的上课风格.本次大赛中的课堂教学风格多种多样,有传统型也有新颖型,有豪放型也有婉约型,有丰富型也有简约型……例如四川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王晓霞老师的《满井游记》,其风格就是传统型的,从预习生字词到朗诵课文再到疏通文意,这是文言文的传统上法.而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一中苗文之老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给人的感觉比较新颖,尤其是一开始的导入环节,她首先提问:题目中的“京”指的是哪里?一下子就把教师与当地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豪放型的有湖北省十堰外国语学校唐荷平老师的《吆喝》,他本人一声爽朗的吆喝“磨剪子来锵菜刀”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功底,也令在场的学生与老师为之折服.婉约型的有福建福州时代中学彭蔚兰老师的《端午的鸭蛋》,声音柔和委婉,娓娓道来,并展示了自制的精美的端午节民俗作品,给人的如清泉石上流.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初级中学罗碧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背起行囊走四方》当属丰富性,教师通过丰富的课内外资料让学生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李琴老师的《台阶》则属简约型,从导入到阅读课文再到片段阅读,脉络清晰,简洁明了.由此可见,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就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
四、原汁原味,回归语文教学本色.
记得网络上有余映潮老师在河南评课时提出的语文教学“八个要大量减少”的建议:1.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文字手段的运用.2.大量减少用华丽的语言进行外观包装的现象(如“我的课文我来读、我的才华我展示”之类).3.大量减少缓入早出的课(如用10多分钟迁移拓展).4.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碎问碎答.5.大量减少阅读教学中通俗手法的运用(如鼓掌、唱歌、听音乐等).6.大量减少教学目标中的“口号”(如此节课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7.大量减少完全脱离实际的所谓“读写结合”指导(如当导演之类).8.大量减少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量(如唠唠叨叨、讲话不止)。
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本次听课学习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正在回归语文教学本色,回归原汁原味的语文.在本次大赛中,看不到热闹轰天的语文课堂,也看不到花里胡哨的语文课件,更看不到哗众取宠的语文老师.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看到的是踏实冷静;在语文课件中看到的是质朴实用;在语文教师身上看到的是沉稳端庄.这才是本色的语文教学,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
此次赴西安听课学习,收获颇多,感悟颇多.18名语文老师、18节语文课仿佛一朵朵绽放的语文教学之花,花气袭人,质朴无华.让我明白了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怎样的语文老师才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中华民族自古有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优良传统,慈善乃做人之本。新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跨越时空,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
《丝路英雄·云镝》以“丝绸之路”为背景,是一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民族英雄题材影片,荣获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金杉叶”最佳编剧奖。影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格桑花慈善基金和中国前正集团重点支持,是一部描写丝绸之路上的历史英雄的`宏大之作。雪峰、草原、戈壁、大漠,骏马驰骋,藏獒突击,雄鹰翱翔,电影以英雄成长、博爱天下为主题,情节跌宕起伏,鲜明立体地刻画出了一段民族团结、相互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是一部讲述中华英雄荡气回肠的史诗力作。影片画面精美,内涵丰富,讴歌英雄情怀,弘扬爱国正气,书写人间大爱,以上率下,以古鉴今,禀赋光和热,传递大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
“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只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为促使全社会形成学习英雄、宣传英雄、崇尚英雄、感恩英雄、关怀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格桑花慈善基金、作家网、中国青年艺术国际交流中心影视文化委员会、中国环境报社影视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格桑花杯”征文大赛。凡观看过电影《丝路英雄·云镝》的观众都可以参加大赛,要求围绕公益慈善、英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生态环保等主题,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体裁均可。大赛将由著名剧作家苏叔阳担任评奖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格桑花慈善基金会长吴长海担任执行副主席。来自文化艺术、生态环保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组成评奖委员会。大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10万元人民币;二等奖3名,奖金各3万元人民币;三等奖10名,奖金各5000元人民币。征文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组委会将于2011月26日举办颁奖典礼。凡参赛观众,需将征文连同观影的有效影票存根一并邮寄至大赛组委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葆路198号时珍堂院内3号楼“格桑花杯”征文大赛办公室
邮编:100070
联系人:李云雪
征文活动邮箱:gesanghuazw@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督促教师自觉学习的行为,磨练内功,提升品味,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的新要求,建设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学校决定举行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为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活动主题
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
三、活动对象
4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45周岁以上的教师自愿参加。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五、组织部门:学校教导处
六、比赛时间:月11日
七、比赛项目:钢笔字、写作
八、比赛要求
(一)钢笔字比赛
比赛要求:
1.每位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好书写用笔(钢笔或黑色碳素笔),按要求书写规定的内容。
2.学校统一分发书写纸,教师按照学校提供的'内容,自己根据版面合理设计格式,进行书写。
3.字体工整清晰,美观、无涂改,并在规定时间上交。
4.参赛教师将个人姓名书写在最后一行的最后三个格或两个格,便于密封装订。
5.比赛时间:20分。
评分细则:
钢笔字评分标准(100分)
写规范字,无错别字,笔画清楚、到位、规范。
(20分)
字的间架结构合理,笔画流畅,分布匀称。
(30分)
章法自然,整体感观舒适,整体舒适,字形大小适中。(20分)
卷面整洁、版面合理、美观、无涂改。
(20分)
书写内容完整,在规定时间内上交。
(10分)
钢笔字比赛评委:学校领导和美术教师。
(二)写作比赛
1、以《我理想中的第八小学》的为题,不限体裁,写一篇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的1000字左右的文章。
2、各位老师可以从校园外部环境、各种设施、人文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美好的八小形象或八小教师形象,既可以立足一个方面详细展开,也可以几个方面都涵盖,要做到语句通顺,段落清楚。
3、各位老师将手机关闭放到考场的前面,如果在竞赛过程中发现有老师拿出手机,一概视作考试违规,取消比赛成绩。
4、请各位老师遵守考试纪律,不要交头接耳,也不要大声喧哗。
5、本次竞赛时间为1个小时。
写作竞赛评委:学校领导。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本次参赛,可以说是载誉而归。更为难得的是,在几天的学习过程中,选手们广泛汲取、深入反思,在初中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丰盈的收获。对于原来并不清晰的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这里加以梳理,希望能为潜心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心得之一:说课有什么注意事项?
认识到课文的独特性。说课教师眼中要有篇的观念,即通过“这一篇”的教学,让学生有怎样的收获。
要独立解读文本。教师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至关重要。语文教师没有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就相当于数学教师不能独立解题一样。
教学设计遵循的宗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不要总想着教师怎样去教,要想着如何让学生学,设计怎样的学生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原则。课堂设计要做到简单有效。问题最多不超过五个,三个或以内为最佳;学生活动要板块式,要富有变化、一以贯之、富有实效。
心得之二:教师备课的自我定位是什么?
师生阅读经验分享。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读者,教师这一身份是特殊的。在遵循阅读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情况下,教师只要把自己阅读文章的过程与学生分享即可。一篇文章,只要生字生词不是过多,学生们基本上都会读得懂。
朗读指导不要过于死板僵硬。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本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他们对文本有感受的时候,教师可以说:“请你用某一种感情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朗读指导不要过死,不要总是强调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要重读、要停顿什么的。
注重“语用”。学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为什么课堂上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还不强?实际上,学生们课下的、生活中的语言是相当丰富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语用”的问题。教师在分析文本的时候,过多地关注“文本说了什么”,而关注“文本是怎么说的”这一问题的教师太少了。
要有“篇”的概念。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眼中都要有“篇”的概念。不要进行泛泛的思想教育,要和具体的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思想教育,可以放在班会上或者思想品德课上进行。
用语文手段安排学生活动。有的课堂学生活动看似丰富多彩,其实有多少活动是属于语文范畴的呢?听听音乐,看一段视频,欣赏一些画面……这些,都是非语言手段。如果它们很好地辅助了教学,那还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就没有必要了。语文课,学习的是语言,采用更多的应该是语言手段,而不是非语言途径。
心得之三:自己的语文教学该向哪里走?
独立解读文本。语文课,不应该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了。不同教师不能互相重复,同一位教师也不应该重复自己。文本解读,应该是因人而异、常解常新的。语文教师,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文本解读上。教师独立解读文本,再把心得与学生共享。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接下来要尽全力做的事。
让语文课堂更加素朴。不用哗众取宠的方式讲语文,要用语文味道十足、十分质朴、素朴的方式讲授语文。让语文课堂使用更多语言手段而不是非语言手段。
设计教学活动。在每一节课上都尽可能富有实效、富有创意地进行学生活动的设计。力争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这一节课上,学生是不是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
外出参赛的经历一波三折,过程中间有思考、有成长,这一份收获和成长应该做到资源共享。
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
专家的培训,语文高手们的说课、讲课,就是我们仰望星空的支点。
过程中间,收获多多。每一样收获,都应该是接下来语文实践中应该好好实践和用心思考的问题。
深入实践,才能让培训和竞赛的收获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