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地思考和思考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对于参与征文的人来说,要先明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在阅读以下的征文范文时,你可以思考一下它们的优点和特色。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一
只要你留心观察,科学无处不在哦。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苹果。有一次,妈妈把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放在饭桌上让我吃。因为我忙着写作业就把这事忘了。等到想起来时,发现苹果削去皮的地方明显变了色——褐色。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急忙问妈妈。妈妈笑着说:“我先把褐色的地方削掉,至于为什么变成褐色,你还是自己查《十万个为什么》更好。”
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我的房间,迅速拿起《十万个为什么》。喔!原来是这样的:苹果里面有一种叫氧化酶的物质,它接触到空气后会马上变成褐色。另外,小刀在削苹果时,刀上的铁会与苹果肉里一种叫鞣酸铁的`物质,加重了褐色。
《十万个为什么》还告诉我,苹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削皮后维生素c就流失了,以后我要尽量连皮一起吃。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科学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多思考,就能不断学习到新的科学知识。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二
我们身边有许多科学现象,平时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们。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我热得口干舌燥,心想:”要是有杯冰水喝就好了,厨房里应该有水。“走进厨房,果然不出我所料,桌子上放着满满一壶水。我高兴极了,马上把水倒进杯子。一股热气冒出杯口,原来,这是壶开水!怎样才能让开水迅速凉下来呢?于是我把水放进了冰箱,过了几秒钟,只听”砰“地一声,水沿着冰箱缝徐徐流出。我吓了一大跳,迅速打开冰箱门,我顿时愣住了,好好的杯子怎么会破呢?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杯子爆炸的原因,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因为杯子里装的开水使杯子内部受热膨胀,冰箱里的温度又使杯子外部受冷收缩,就这样,杯子内部不断膨胀,外部还是凉的,迟迟不膨胀,杯子就爆了。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发现许多我们许多不知道的东西。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三
蜗牛是一种软体甲壳类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着一个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状,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见。
我把十几只蜗牛装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个碗里,找来放大镜,开始观察。
听说把蜗牛放进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头来。恰巧,这只蜗牛被我吓得把头缩进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会儿,蜗牛就乖乖地探出头来,并伸出两个长长的触角。我仔细地用放大镜观察它。发现,蜗牛的下腹部有很多点点,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继续观察,发现蜗牛的壳上还有一个小洞,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两个疑问来到妈妈面前询问。妈妈回答说:“蜗牛腹部下面的小点是它的腹足,蜗牛就是依靠这些腹足爬行的,壳上的洞是蜗牛的气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爷爷告诉我,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因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所以一般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它慢慢地爬到青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通过这次的观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小知识,让我知道知识是无止境的。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四
今天在科学课上,老师要我们观察蜗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园里去寻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种小东西。最后,在爷爷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潮湿的墙角里找到了两只小蜗牛。本来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蜗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现在看到了真的蜗牛,我要把它仔细地观察一番。
它们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开始观察。我发现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螺旋形的触角,对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应。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它们很快就从用薄膜封闭着的“门洞”里出来了,这说明蜗牛非常害怕强光的直射。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这说明它行走时需要润滑。
可是,蜗牛的嘴在哪儿呢?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一个很小的圆点,我想蜗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睡午觉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个小时,这说明蜗牛是在黑暗中吃东西,而且吃得很慢。
蜗牛真的很神奇,他那背在背上的保护着它的“小房子”,给人留下极其美好的感觉。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五
星期二那天,科学老师王老师说:“明天带蜗牛。”于是,我到朋友家的花园里抓了一些野生的蜗牛。
那些蜗牛壳扁扁的,圆圆的,整体看上去灰蒙蒙的,像一团灰尘。抓好了蜗牛,我和妈妈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刚好要经过花鸟市场,于是,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居然发现了一只大“螺蛳”!我问了店主,店主说:“这是蜗牛,是人工饲养的。”这只人工饲养的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还有点尖,整体看上去很白很大。回到家里,我把两种蜗牛放到一起比较。我发现,那些野生的蜗牛颜色杂乱,而那只人工饲养昷牛颜色是雪白的。两种同样是蜗牛,为什么差异就这么大呢?原来,那些野生蜗牛什么都吃,所以颜色杂乱。而那只人工饲养的蜗牛,只吃干净的菜叶,不吃别的东西,所以它的颜色那么白。
我对着这两种蜗牛,越看越有兴趣,我还想要继续观察它们!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六
昆虫——这类小生命之前我从不去关注,每每见到,便伴随着一声尖叫:“啊,一只虫子,吓死啦!”唯恐避之不及。假期里,随手翻阅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很快就被作者那清新诙谐的语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了。
昆虫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出现了大转折,原来昆虫世界跟我们人类世界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它们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着诸多可圈可点的闪光处:团结,执着,爱心……昆虫世界真是奇妙无比!管虫会穿“衣服”,松蛾虫会预测天气,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这些小昆虫的思维方式有时比人还高,赤条蜂给后代预留食物时,会用麻醉毒液使得毛毛虫不能动弹,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舍腰蜂给后代捕捉蜘蛛时,只捕小的,这样一顿就吃完,幼蜂们每顿都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这些昆虫聪明吧!
《昆虫记》真让人感叹昆虫世界的奇妙无比,更感叹法布尔一生执着于研究这些虫子。正因为法布尔坚持不懈地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才让我们能真正了解昆虫世界。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七
今天是观察胖鸡的第三天,我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敢贸然掀开绒布,而是小小的留了条缝,等着胖鸡的醒来。
叽叽叽嘻嘻这胖鸡还真是勤劳,没有睡懒觉,竟一只一只地全都醒来了!
咦?怎么那么奇怪呢?我怎么觉得,有刺痛的感觉?我连忙发动全身的细胞开始搜查,直觉发现,这刺痛来自手指的末端。
我连忙查看我的手指,发现一只小黄鸡小黄豆正拼命地咬着我的手指,小小的黑豆眼上竟还浮现出津津有味和痴迷的表情。
天哪我撕心裂肺地叫起来,‘小黄豆’,你到底想干什么,‘谋财害命’呀
这肇事者小黄豆,却丝毫不知耻辱,瞪着它那双小小的黑豆眼,无辜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你疯了吧!看看现在几点了?你怎么才来?想饿死我们呐!
我连忙抬头一看表,唔?妈呀!已经11点半了!没想到这可恶的小黄豆还挺有时间观念的!哎,不管了,快给它们捉虫吃吧!
科学课观察日记篇八
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吧。拿一个小盆,里面盛满水,水面要刚刚鼓出盆沿而又不至于流出来,然后拿小钮扣放在水面上。放的时候要注意方法,沿着盆沿轻轻地推到水面上,而不要直接放水里,这样扣子就会浮在水面上而不会掉进水里。
小朋友,你是不是很纳闷儿,这是为什么呢?告诉你吧,这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表面张力呢?就是当液体与气体接触时,会形成一个表面层,这个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间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就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层好像一张橡皮膜。我刚才给大家表演的小魔术:钮扣能浮在水面上而不沉到水里,就是水面和空气接触,水面的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使水面收缩,就会看到水面鼓出盆沿,而它的张力使钮扣能浮在水面上。
表面张力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而球形是具有最小的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因此,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总是力图保持球形,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树叶上的水滴象球形、吹出来的泡泡也是球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