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指针对大班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记录的一种文件。中班教案范文10:幼儿游戏活动的设计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书的.读写、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数位的组成是本节课的主要算题思想方法。本堂课的要点是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理解的过程即是转化和类比的过程。
本节课我做到了:
1、复习旧知针对本节所要用到的算理
在课的伊始先让孩子们汇报一下自己搜集的万以内的数,并把数字写下来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揭题,本节课将利用数位的组成来解决问题。
2、把问题简单化,渗透数学思想
在课堂讨论中,孩子得出了很多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给予肯定。我重点讲解的是利用数位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初步感知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与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一样。把所有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全部转化为20以内、10以内、100以内数的加减。在算出300+400=700时,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数的组成找到想3+4=7这种方法。
3、注重了孩子的练习巩固
由于本节课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加强了孩子的练习。从小试身手、找朋友的游戏环节、解决问题的计算环节、到思维拓展环节层层递进,让孩子在联系中体会算理。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问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细节上的处理不是很仔细。幻灯片上的字体颜色有些不是很清楚,复习旧知例题中的数字颜色看不清楚,孩子读数、写数时就显得费劲,影响了课的进程。
2、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到位。前面的讨论、讲解部分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作出调整并合理分配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做,也没有时间进行本节课的总结。
本堂课的教学,虽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已基本达到目的,但实际效果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怎样才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稳扎基本功,真诚的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处理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多听课,多反思,多求教。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组织好课堂。争取一节课一个样,每天都进步。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二
《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其中最难的就是对内容繁多的知识的梳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孩子熟悉的商场情景引发学生对速度的思考与理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孩子自己学到万以内数的各种知识。虽然课前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教案也进行了很多次的修改,可是上完课后,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用逛电器商场这个情景,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虽然都是围绕电器来复习,但是却几乎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情景,显得非常繁琐,现在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个情境,提出各种与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原来一个情景可以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对情景有了多一份的认识,也让孩子能充分的学习到相关知识。
评价语几乎是每节课我们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表扬孩子“声音响亮”“人多力量大”等评语,回想起来,这些都与数学没有关系,数学课上要有数学味道,评价语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也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感觉,课堂评价我们可以用“表达得非常清楚”“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等类似数学性的语言。同时,我们也要改变单一的表扬方式,用幽默的数学评价语感染学生,感受数学教师的大智慧。
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近似数这一部分,我在教学时让孩子计算两个数相差多少,从而判断是谁的近似数,可是评课时我才注意到,原来我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难度,二年级对近似数的理解仅仅是体会四舍五入,而不是用计算来判定近似数。由于对三年级等相关知识的不了解造成现在增加难度的情况。所以在以后我会在学习一节课时多找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找到落脚点,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于老师的点评,让我不仅仅对这一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提高自己数学教学的能力,争取让课堂变得高效有趣,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三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法)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以儿童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西游记》导入,创设了“走进花果山”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花果山”的强烈愿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做好了情感的准备。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年级小学生上学之前,有90%以上的学生基本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对加法的意义还不理解,所以本节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情境图,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其他的几个问题;其次,通过编故事、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并能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自主学习,鼓励创新。
学生在入学之前,对10以内数的加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学生之间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注重过程,重视体验。
本节课,无论是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还是算法的掌握,我都不急于下结论、定算法,而是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体会加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四
知识与技能
1、会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式题。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交流简便方法时帮助学生理解“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两栖动物,什么是爬行动物。
二、复习引入新授
1、出示试题
我国有两栖动物274种,爬行动物399种。
(1)估算一下我国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有多少种?
(2)计算一下我国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有多少种?
2、学生读题,谈算理
(1)提出第(1)题,学生进行估算时重点交流估算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生1:274大约是300,399大约是400,两类动物大约有700种。
生2:399大约是400,两类动物大约有670种。
生3:两类动物不到700种。
(2)提出第(2)小题,学生进行计算
思考: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
我班学奥数的同学会想到加上400后在减去1,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减去1?
2、学生讨论问题
3、汇报交流
因为第一步多加了1所以第二步要减去1。(多找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所悟出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集体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加上2。
理由:因为第一步多减了2所以第二步要加上2。
师小结: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是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板书:简便算法
通过上面的两道简便算法题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一起说出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
二、练习巩固
1、提问题,并解答。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大家解答。
2、先估算,在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简便算法。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五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这是学生在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口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那些对于新知的教学具有关键作用的旧知,需要进行专项的训练,以扫除障碍,而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关键在于20以内加减法熟练的口算,所以我在导入复习中就出示了不同类型的口算练习题让学生回顾练习,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不进位)的计算,也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表现自己,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计算结果,接着我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整十数),让学生自己找相同点、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都积极动脑,想出了很多种方法,都用自己认为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学生学习新知的效果很好。
在学习完新课后,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新知,我们的学生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的',而数的计算练习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无趣,更容易使他们跑神儿、厌烦,而游戏恰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我采用的小组口算(由易到难)比赛夺红旗、抢答口算题、擂台赛、限时计算等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计算的能力。
总之,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不错,今后还我要采用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多加练习。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六
这段时间教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其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难点,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掌握算法。于是乎,把这几个孩子请到办公室开小灶,费了早上的美术课,下午的书法练习时间和音乐课,终于把最难教的梁秦、欣妮、富江和凯瑜教会了。心里那个高兴的.劲就别提了,嘴里直嚷:“哇,我终于把他们教会,总算没百费心机!”可肖玲只是坐在旁边但笑不语,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也许明天就会忘了,因为以前也是如此,教会之后没过几天又基本上还给我了,对他们真是无话可说,可我心里还是希望他们能把我教的都记住。这么辛苦辅导了,看到他们会做了,觉得很有成就感,自己在那沾沾自喜。
果然,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过了个周末回来,一检查作业:完了,白教了!我以为是周末没老师督促,做得较马虎,好!做课堂作业看看怎么样:我还是接受现实吧!真的基本上又把上周教的还给我了!彻底被雷倒!
大家帮我支支招吧,像这样的孩子可怎么办啊?我无语了,无奈之极。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七
新课标比较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尤其应从小学的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回顾整节课,有以下几点疑惑:
3、估算是会估算了,但学生纯粹是为估算而估算,写明是让你估算的,有些学生是先算出准确答案,再给准确数找个近似数就算是估算了,多数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去算,但如果不是估算而是普通的计算题,却没有一个学生会用估算去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案反思篇八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在课程结束之前我设计“小小神算家”这一教学环节,在课件中出现关于本课的口算题卡,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孩子们都跃跃欲试。
此时,我感受到: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师既要“教中学”,也要“学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加减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