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还要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有关三年级教案撰写的技巧和方法。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一
1、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呢?(4/3)1/7倒过来呢?(7/1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二
一、呈现数据,先计算,再观察发现。
1、出示:3/8×8/37/15×15/75×1/50。25×42、
计算后,这些数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
二、交流思辨,抽象概念。
1、汇报。乘积都是1。
2、你能根据上面的观察写出乘积是1的另一个数吗?
3/4×()=1()×9/7=1
说说你是怎样写得,有什么窍门?
如0。5、1。73、抽象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以说谁和谁是互为倒数,也可以说谁是谁的倒数。
4、让学生说说上面的数(用两种说法)。
5、是互为倒数的它们的积是1,这两个数有特点吗?仔细观察这些数。
学生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调了一下位置;
师:那么5×1/50。2×5乘积也是1哟!怎么?把整数和小数也化成分数。
6、沟通:分子分母倒一下跟乘积是1有联系吗?
7、现在你对倒数有了怎样的.认识?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找一个数的倒数。
5/1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4/7,()和15是互为倒数。
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说说你的方法。(从倒数的意义和现象)
2、会找了吗?你能找到下列数的倒数吗?
3/54/967/211.251。20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三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1、交流
师: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关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3/4
师:7是15的7/15;生:15是7的15/7。
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四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谁说得快?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中间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2、同学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3、你还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生: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因此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把板书补充完整)
4、举例说明,什么叫互为倒数?
师:3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你们说得对,谁能说出几组倒数?
同桌互相说,每人说两组。(指名说)
问:怎样判断他们说得是否正确?
生:看这组数的乘积是否是1。如果乘积是1,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如果乘积不等于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五
p27倒数的认识,练习六全部习题。
这个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依存的特点。
使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1、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呢?(4/3)1/7倒过来呢?(7/1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
师:请大家看书p27第3行的结语:乘积等于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学生自学后,问:有没有疑问?
师引导学生说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1)师:下面,请大家各自举例加以说明。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a、以真分数为例;如:5/8的倒数是8/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
(b、以假分数为例;8/5的倒数是5/8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c、以带分数为例;带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d、以小数为例;分两种情况:纯小数和带小数,纯小数相当于真分数,带小数相当于假分数)
(e、以整数为例;整数相当于分母是1的假分数)
学生举例的过程同时将如何寻找倒数的方法也融入其中。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因为1与1相乘得1,所以1的倒数是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
(除了0以外)你认为怎样可以很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看看书上是这样写的吗?(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自己说的居然和书上的意思一样)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问:8的倒数是几?
2、练习六5(判断)。
3、补充判断:
a、a是自然数,a的倒数是1/a。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六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体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课件、写算式的卡片。
基本训练,强化巩固。
1、出示几道分数乘法式题:(包括教材中的四道题与另外补充的四道结果不为1的算式)。
2、学生独立完成上面几组题,小组内检查并订正。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分钟) 请个别学生说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突出分子与分母的约分。
提示目标,明确重点。
(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观察这些算式,如果将它们分成两类,怎样分?
2、通过观察发现算式的特点。
展示成果,体验成功。
(4分钟) 让学生说说乘积为1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发现: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认识倒数。出示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理解倒数。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引导学生对定义中关键要素的理解: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3、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4、探讨求倒数方法。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说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在汇报时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板书。
顺数和倒数大班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式过程
3、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0为什么没有倒数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口算题
(评析:上课伊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口算并进行分类,揭示课题,直奔重点,有利于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最佳时域知晓今天研究的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关系特点。教师只有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疑难症结,把握学生跳动的脉博,才能有针对性地下功夫。)
二、自学课本,初步理解倒数的意义。
(评析: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同时,老师有时假装糊涂,把聪明留给学生,老师忘了,谁来帮忙,短短的话语满足了学生求知探新的成功欲,这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策略。)
三、举例验证,深入探究倒数的意义。
(评析:对于概念的教学,我们老师大多比较轻视,认为让学生读一、二遍记住就达到目的了。其实,这是表面现象,根本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所以,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的本身,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不能丢的根本,也是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关键,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四、仔细观察,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五、综合练习:
(总评: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教师创设了与学生围绕倒数
这个知识目标进行民主、平等、和谐、生动的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包含了知识信息和情感态度,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有机组合,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提高。本课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全过程,着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