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能够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吸收教学中的教训,进而完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试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一
1.常见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2.从散点图上看,点分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点分布在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
二、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从散点图上看,如果这些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通过散点图中心的一条直线附近,称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
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三、解题方法
1.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一是利用散点图直观判断,二是利用相关系数作出判断.
2.对于由散点图作出相关性判断时,若散点图呈带状且区域较窄,说明两个变量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若呈曲线型也是有相关性.
3.由相关系数r判断时|r|越趋近于1相关性越强.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二
一、设两个圆的半径为r和r,圆心距为d。
则有以下五种关系:
1、dr+r两圆外离;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大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2、d=r+r两圆外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3、d=r—r两圆内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差。
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还可用有无公共点来判断:
1、无公共点,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
2、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
3、有两个公共点的叫相交。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三
把每一科的几本教材认认真真研究一遍,把知识点(每本书包括哪几章、每章包括哪几节、每节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又涉及到具体哪些方面)按章节用括号总结出来。一定要非常详细,而且还要亲自动手。
2、对整体知识熟悉后,开始进行专项总结
比如每一科涉及到的概念、定理、公式,以前学这些知识的时候是分散学的,现在我们把这些东西集中起来,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记忆,也是便于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3、我还对解题方法进行的总结
当然,对解题方法的总结肯定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练题量的基础上的。例如:非等差等比数列通向公式的求法、前n项和的求法;化学计算题的常用方法...
4、对于数学,作为提分重点学科,要认真对待
我很讨厌那种广种薄收的落后做法,我个人很强调效率,我的信念是要用更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更多的事情,也许是因为我睡眠充足而且经常运动的缘故,每天我都精力充沛,因此做事效率特高。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学习方法+轻松的心态=胜利。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四
一、解不等式的有关理论
(1)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则称它们是同解不等式;
(3)解不等式时应进行同解变形;
(4)解不等式的结果,原则上要用集合表示。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1)整理系数,使次项的系数为正数;
(2)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3)计算
(4)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写出解集。
四、高次不等式解法:
尽可能进行因式分解,分解成一次因式后,再利用数轴标根法求解
(注意每个因式的次项的系数要求为正数)
五、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分子分母因式分解,转化为相异一次因式的积和商的形式,再利用数轴标根法求解;
1、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重难点: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以及简单的含参数的不等式,会解简单的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五
1.常见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2.从散点图上看,点分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点分布在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
二、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从散点图上看,如果这些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通过散点图中心的一条直线附近,称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
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三、解题方法
1.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一是利用散点图直观判断,二是利用相关系数作出判断。
2.对于由散点图作出相关性判断时,若散点图呈带状且区域较窄,说明两个变量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若呈曲线型也是有相关性。
3.由相关系数r判断时|r|越趋近于1相关性越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9篇《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六
1、不等式你会解么?你会解么?如果是写解集不要忘记写成集合形式!
2、的解集是(1,3),那么的解集是什么?
3、两类恒成立问题图象法——恒成立,则=?
4、线性规划问题
(1)可行域怎么作(一定要用直尺和铅笔)定界——定域——边界
(2)目标函数改写:(注意分析截距与z的关系)
(3)平行直线系去画
5、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和变形形式
如a,b为正数,a,b满足,则ab的范围是
6、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如的最小值是的最小值(不要忘记交代是什么时候取到=!!)
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对勾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运用对勾函数来处理下面问题的最小值是
和——倒数和(1的代换),如x,y为正数,且,求的最小值?
和——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如x,y为正数,,则的范围是?
不要忘记x,xy,x2+y2这三者的关系!如x,y为正数,,则的'范围是?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七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八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无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营养(无机盐、有机物、水)
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1诱导脱分化,1生根,1生芽,激素杠杆)
离体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生殖隔离(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
(1)原理:一些动物细胞在体外可生长增殖
(2)过程:
动物组织块,剪碎,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胰蛋白酶处理
分瓶继续传代培养(10代以内以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50代以上癌细胞)
(3)条件:
无菌无毒的环境:用具无菌处理;培养液中加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营养: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血清血浆
温度和ph:动物体温(哺乳36+-0.5℃),ph=7.2-7.4
气体环境:95%空气+5%co2(维持培养液ph)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胚胎细胞核移植(易)移入去核卵母细胞
3、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杂交):除物理化学法外,还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4、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九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1.要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首先可以从家庭引导,家长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言传身教,让孩子对数学有一种神秘的好感。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自己吸引从而更好的对数学感兴趣。
2.小学生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就一定要重视基础,千里之堤始于砖泥,不重视基础的下场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很好成绩会很好,但是在你成绩出来的时候会低于你的预期很多。很多小学生经常是知道怎么演算就算了,而不去认真的做几遍,好高骛远,总想去冲击难题,结果连考试中最基础的方程都会错。
3.要抓好几个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数学运算,数学解题(保证数量和质量),准备错题本,准备一本参考书,遇到难题尽量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看答案,再保持勤奋和多动笔练习。
数学中的n表示的是集合中的自然数集,这是数学集合中的相关概念,需要掌握的还有:n+表示的是正整数集,z表示的是集合中的整数集,q表示的是有理数集,r表示的是实数集。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十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十一
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2、定期重复巩固
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3、科学合理安排
复习一般可以分为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实验证明,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特殊情况除外。分散复习,可以把需要识记的材料适当分类,并且与其他的学习或娱乐或休息交替进行,不至于单调使用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疲劳。分散复习也应结合各自认知水平,以及识记素材的特点,把握重复次数与间隔时间,并非间隔时间越长越好,而要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十二
第一章:解三角形。掌握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变式和推论和三角面积公式即可。
第二章:数列。考试必考。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一些性质。这一章属于学起来很容易,但做题却不会做的类型。考试题中,一般都是要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所以拿到题目之后要带有目的的去推导。
第三章:不等式。这一章一般用线性规划的形式来考察。这种题一般是和实际问题联系的,所以要会读题,从题中找不等式,画出线性规划图。然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要求求最值。
选修中的简单逻辑用语、圆锥曲线和导数:逻辑用语只要弄懂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到底指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关系,逻辑连接词,及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的区别,考试一般会用选择题考这一知识点,难度不大;圆锥曲线一般作为考试的压轴题出现。而且有多问,一般第一问较简单,是求曲线方程,只要记住圆锥曲线的表达式难度就不大。后面两到三问难打一般会很大,而且较费时间。所以不建议做。
这一章属于学的比较难,考试也比较难,但是考试要求不高的内容;导数,导数公式、运算法则、用导数求极值和最值的方法。一般会考察用导数求最值,会用导数公式就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