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策划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以便制定精准的推广方案。接下来是一些婚礼策划中容易犯的错误和注意事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警示。
春游活动方案篇一
一、主题分析:
1、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心理对于身体,犹如软件之于硬件,硬件再好,如果没有功能良好的软件,也难以实现其价值。如果人生是汪洋中的一条船,心理健康则是这条船的“舵”和“帆”;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使其终身受益。
2、情绪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孩子们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调控,不了解情绪可以随着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这节课我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我的孩子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效果,使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知道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很多,要积极地体验快乐,提高对学校生活的认识。
2、知道快乐地生活有益于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掌握一些使自己和别人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地方法。
(二)态度与情感目标:
1、体验、表达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产生积极乐观地情绪。
2、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加深爱学校、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三)行为目标:
1、努力做到快乐地生活,喜欢学习,喜欢上学,把不快乐变成快乐。
2、尽力帮助别人快乐起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体验、表达快乐的情绪。学会分享快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初步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辅助方法:
1、确定主题
授课前,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了解了学生在校学习快乐和不快乐的原因,探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掌握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关注情况,知道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正确的活动课目标。
2、搜集资料
搜集笑话,人物开心表情的卡通图片,学折纸鹤、飞机。
春游活动方案篇二
教学内容:学习以“朋友”为主题的两篇课文和一首古诗,两项综合活动,和识字、写字、造句等基础知识的训练,,并且通过讲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识字27个,写字16个。学习足字旁、双人旁、走字旁、走之儿,自己填偏旁表。
2.能正确使用“再、也、又”。
3.熟读《冬冬读课文》和《池塘边的叫声》回答课后问题。背诵《赠汪伦》。
4.培养学生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认27个生字,正确书写16个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美好与可贵。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6-8课时。
第一课时冬冬读课文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后问题。
2.识字12个,能正确读、认。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朋友吗?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冬冬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圈出不认识的字。
2.生自读课文,互教互学生字。
3.课件展示课文,把生字的颜色设定为红色。
(1)请几位同学读生字。
(2)找出生字的“邻居”,他们还能与谁做朋友?
(3)讨论交流记生字的好方法。
(4)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生字情况。
4.小组合作读课文,看别的小朋友读得准不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
3.分段读课文。
4.讨论:当冬冬读不下去时,丁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5.师总结: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6.指导朗读。注意丁丁说的那句话: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是一句请求句,要读出请求的语气。
7.朗读课文。
四.巩固复习。
1.找朋友游戏。
2.联系实际想一想,看到同学有了困难,或犯了错误,自己是“笑”的人,还是同学的朋友呢?写在练习本上。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冬冬读课文
读胆害越脸喜教室遍鼓勇掌
读课文胆子害怕越读越小脸红喜欢教室一遍勇气鼓掌
教学回顾:
[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春游活动方案篇三
教学内容:了解剧本的编写形式,会编写剧本。搜集生活中美与丑的故事。
教学目标:1.在表演中,辨别美与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提高团结合作的精神。3.了解剧本的编写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丑公主》,回顾剧本的编写特点。
1、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2、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3、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
二、小组同学一起回顾生活中可以编成剧本的事例。可以使以下事例:
送受伤的同学回家;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三、遵循编剧本的原则小组编写剧本。要求:
1、用任务的对话串成故事。
2、写法参考《丑公主》
3、可以一边排练一边修改剧本。
第二课时
一、选出导演,排练剧本。要求: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动作的题大方。
二、组织演出。
三、评一评演出情况,对优胜小组颁发奖状。(奖状见课本)
评出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剧务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四、作业设置: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剧本,课后再排练表演
板书设计:
编写剧本的要求
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
教学后记:
[综合活动:话剧演出会教案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
春游活动方案篇四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快乐,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
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设计意图:
快乐和烦恼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渲泄,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活动过程:
一、理解快乐:
1、揭题,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
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
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
事。[活动开始创设切合活动目的的情境,有益于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
沟通,情感交流的人际氛围,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老师利
用音乐渲染和富有激情的语言自述烦恼,直接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在
学习和生活中,不论同学还是老师总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趁机引
导学生把最近心里的烦恼写在小纸条上,在回忆中体验烦恼。]
二、寻找快乐: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录音故事:
《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播放录音故事。
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你有哪些感兴趣的事情?
三、体会快乐:
1、从最喜爱的旅游门票中找一张,写解说词。
2、我把学骑车的经过写出来,让大家体会到乐趣在过程中。
3、我画了画还录了音。
思考:你打算怎样体验到快乐呢?
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四、分享快乐:
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
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
4、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永远快乐。
五、留住快乐:
1、小组合作,怎样留驻快乐:
同组的学生共同承担义务,共同商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这次活动中
了解的方法,鼓励同学尝试排解烦恼。
教师引导:被帮助的同学露出笑脸时,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帮助
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2、教师总结:
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
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
做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
教学后记:
[综合活动(一):了解快乐(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春游活动方案篇五
活动时间:9月23日
活动班级:六年二班
活动意图:
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懂得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帮学生树立愿意做诚信的人的人生观。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使同学认识到诚信的含义。
2.让学生学习诚信丰富的精神内涵。
3.通过辩论,加强道德观念,培养学习传统美德的决心。
4.努力将言行付诸于行动,做个表里如一的人。
活动准备:
1.活动一周前,让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髓》。
2.搜集有关素材作辩论准备。
活动过程:
一.联系主题,得出主题
女:《说文图解》这样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
男:在我国传统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
女:在50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传统的诚信伦理像一颗璀璨的钻石照耀着我们。
男:诚信是美德。
女:诚信是财富。
合:“诚信在身边”主题班队活动正式开始。
二.学习诚信美德
学生1:上帝的回答(寓言)
一个鬼魂被判下地狱,要受折磨,他不服便找到上帝,要求去天堂。“难道你不知道你没有‘允许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上帝问,“你忘记你曾经抛弃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在人生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鬼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诚信”。
他曾答应妻子永远不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而后来,自己在外有了情人;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那一份,并且把他送入了监牢……上帝打断他,说:“看到没有?没了诚信,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你这卑污的鬼魂?!”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
“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学生2.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哄他说回来后杀猪煮肉给他吃。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知道后非常气愤。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学生3.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
女:故事说的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听听辩论者们是怎么认为的
三.进行辩论赛
(a)正方观点:诚实守信是优良传统美德,应该被提倡。
(b)反方观点:诚信是傻子代名词,真正做到会吃亏的。
a: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香港巨商就接受美国采访时吐露了他的成功之道--恪守诚信。
b:社会在不断进步,一些传统的旧思想已经过时了,举个例子吧,现在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竞争者常常为谋得一份工作而比得“你死我活”的,但是往往到最后总是有后台的那个人能轻轻松松的得到那份工作,因此我认为在竞争场上没有诚信可言。
a:孔子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廉颇将军的勇于认错,海涅的“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无一不体现了诚信的美德。
b:现代社会最讲究实际利益,像偷税漏税的事件难道只限于被报道的吗?有些赚大钱的人总是投机取巧。一个生意场上事事都太讲诚信的人恐怕会吃大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老老实实的就会被打败。为自己的私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大有人在。
a:那么像刘姝威这样敢于抗争邪恶,以一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揭开了黑幕一角的事迹又作何解释呢?中国从古,“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戊戌六君子,“我劝天公重抖擞”的龚自珍,他们又都是何等的英勇!
b:有些人为逃脱罪责,可以用钱买人顶替……
……
[诚信主题班队活动(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春游活动方案篇六
林玲萍
一.设计意图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在数活课上学得有趣的知识。培养实践、创新、合作的能力,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本课通过多种形式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等实践活动复习巩固。
2.10以内数的顺序。
3.10以内数的组成。
4.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5.10以内数的口算。
6.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的统计图。
三.活动过程
(一)启动
1.话题的引出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这一堂课老师带领你们到一个地方做游戏、学知识,你们愿意吗?(师边板书边说:“这个地方叫数学乐园”,齐读课题。)
生成本次活动主题――“数学乐园”。
2.讨论形成主题板块
预设:板块之一,数
板块之二,学
板块之三,乐
板块之四,园
3.学生分小组组队,确定游戏形式。评比方案。
(二)活动
各小队根据所确定的研究方式开展探索研究活动。
板块之一,数
请一生翻“数”字这个卡片,在背面找到第一个游戏“走数学迷宫”。
活动形式、方法:脚要跳起来,边条边大声说你条的数,按顺序跳才能走出迷宫。
指一名学生跳一次,师提问:还有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出迷宫?找几名同学走几次。
以小组为单位走迷宫。
板块之二,学
找刚才表现最好的学生翻开“学”字,找到游戏(1)对口令。(2)拍拍手。
板块之三,乐
答对的学生翻开“乐”字。“乐”字后面的游戏有(1)排排站比反应。(2)投赛比赛
(1)排排队比反应
全班同学下来站队(6组)
a、从前往后报数,提问:这一排有几个人?
b、从后往前报数(记住你是第几个。3、老师喊到谁,谁就喊到,答对的到本组前面的小筐里拿一个小布球。(如:老师喊第五排同学举手,第五排的同学就到本排的前面的小筐里每人拿一个小布球站好。)
投球比赛投球规则:必须站在线的后面,投完以后从后面回到你的作为上。投球。小组长到前边数一数自己的小组进了几个球。
师在小黑板上贴出每组进球的个数。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站一排。
游戏规则:每人到前面拿一张卡片,大声算出得数,把卡片投在相应的“信箱里”,看那一组投的对,进行投递。组长检查投递的对错。评出优胜组。
(2)智力大拼图(开发区风景图挂历纸制作的)
游戏规则:小组长领回你们组的卡片,然后每人拿一张大声算出得数,并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开始拼图。将每组拼的图放在地面上,让每组同学观看评价,哪组拼的好,为什么?
师将每组拼的图组合起来贴在黑板上,组合成开发区美丽的风景图。
(三)展示
同学,老师评价各小组活动情况,各小队采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过程,汇报活动感受。
(四)总结: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朋友,授予“倾听明星”、“数学博士”、“口算高手”、等称号。
活动课《朋友》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春游活动方案篇七
活动目的:
1、在观察小动物的生命现象中,在扫墓祭奠亲人或英雄活动中,在访问老一辈的过程中,在采访医院的经历中,进一步认识生命从中得到体验和感受。
2、培养正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小动物进一步感悟生命。
设计意图:
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现象。有了生命地球才显得多资多彩。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我们去了解生命,探索生命,描绘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小动物的生命现象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价值。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分组讨论并拟定活动方案,如:拟定活动内容,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
如果扫墓要了解程序,应注意事项等;如果观察小动物要准备好笔各纸,随时记录现象、心情等;如果采访,要先拟好写作提纲。
二、活动
1、清明节扫墓,缅怀先辈,思考怎么样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2、参观动物园,植物园,观察植物及小动物的出生、成长,感受生命力量的伟大。采访敬老院或者医院,了解老人的过去,了解病人与病魔的抗争,体会生命的坚强与脆弱。
3、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有关生命的故事,知道生命来之不易,知道生命是爱和奉献的结晶。
三、习作交流
1、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是话题作文,但要以生命为主题。
2、可以写这次活动的体会、感受,也可以讲述与生命有关的故事。
教师小结:(略)
四、分享成果:
把好的的作品进行张贴展示,或装订成册后大家浏览。
五、教师总结:
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在观察、实践中,了解生命,探索生命,描绘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
教学后记:
[综合活动(四):观察小动物(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春游活动方案篇八
第2课李白诗四首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作者是如何应用想象及夸张来写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点:1、
教学难点:2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平台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文简介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宝三载(744),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之人听到过仙人天姥之歌唱而得名。其与天台山相对,二山峰峦峭拔,令人仰望如在天表之上,苍茫一片如入仙境。李白初出川时就想游历越东,其《秋下荆门》有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人剡中”。
2、读作品
3.基本解读:
这首诗为留别友人所作,通过写梦中游仙境界,表达诗人不满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困,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主旨)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梦游之缘起,从开始至“对此欲倒东南倾”。
“海客谈瀛洲”四句,以虚衬实,海外仙山之瀛洲让人觉得虚无缥缈,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云霞或明或灭时却可见到,应比仙山寻访起来更易。
“天姥连天向天横”四句。天姥山为越东名山,钟灵秀绝,但与国内其他名山如五岳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诗人却说它比五岳还要挺拔高耸。而有名的天台山则是倾斜着如同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是诗人梦中的天姥山,是被诗人大大地夸张了的天姥山的幻影。
第二部分写整个梦游历程,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
“我欲因之梦吴越”二句,写诗人正是按越人所述而产生了梦游吴越的念头,于是进人了梦境。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夜月的照耀下,诗人飞过了镜湖直到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六句。剡溪是谢灵运当年住宿过的地方,那里清绿的水流荡漾四溢,猿声清啼不已,环境美好。诗人穿上谢灵运当年所制的“谢公屐”,攀登上梯子一样直立的石级,走到半山峰,忽见海上日出,光华四射,还听到空中天鸡啼鸣。谢公屐,据《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千岩万转路不定”六句继写山中所见。本是一片曙光,经过千岩万转之后,在迷人的山花之中徜徉,倚石小憩之时,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间变化之快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只听见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中,深林为之战栗,层峰为之惊动。不仅有生命的震撼不已,连无生命的'烟、水、青云都阴郁沉沉,似有暴雨突至。
“列缺霹雳”十句,写山中得见仙子的情形。诗人正在惊骇之际,忽然电闪雷鸣,山峰崩塌,露出一个岩洞,石门訇然中开,却见洞天福地出现了:“云之君”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群仙毕至,盛况空前。
“忽魂悸以魄动”四句,写刚刚在梦中得见神仙,却很快醒觉,梦中的情景不见了。
第三部分是梦醒后的感叹,从“世间行乐亦如此”至结尾。
梦境消失,诗人于惊悸中返回现实,方知“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多少失意的感慨!而唯一能抚慰诗人内心创伤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即徜徉山水之间,寻仙求道之乐。诗意至此,或可完结,但诗人却另加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如响落天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唱出了封建社会多少怀才不遇之士的愤激心声。
4.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梦中游仙所见,内容丰富、曲折,表达了诗人不满现实、蔑视权贵的可贵精神和桀骜不驯、不为名利所诱的崇高人格气节。
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历来被当作李白代表作之一。全诗“变幻恍惚,尽脱蹊径”(许学夷《诗源辨体》)。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由想象的驰骋,把天姥山这一浙东普通之山写成一个神仙聚集的洞天福地。
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问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
5、谈感受,再次品读作品。
第二课时
哭晁卿衡
1、写作背景简介
晁卿衡,即晁衡,原名安陪仲麻吕,日本人。唐开元五年(717),日本国遣使来朝。使臣在长安期间,主要研习儒家经典,玄宗曾诏令四门助教赵元默到鸿胪寺为之讲授。日本使臣所得朝中赏赐,全部用来购求经书文籍。使命完后,渡海回国。晁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但学成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留唐做官,历任左补厥、左散骑常侍、秘书监、镇南都护等职,与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天宝十二载(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诗哀悼他。而据考证,晁衡并没有遇难,而是随风漂至海南,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任官,直至大历五年(770)卒。
2、读作品。
3.基本解读
这首诗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主旨)
首句“日本晁卿辞帝都”以赋笔点出晁衡辞官返国。
次句“征帆一片绕蓬壶”由眼前联想到晁衡旅行之遥远和艰险。“征帆一片”形象传神,在茫茫大海之上,行船恰如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之上,可谓险象环生。据《十州记》,蓬莱山对着东海东北岸,周遭五千里另有圆海绕山,圆海水黑,人称为冥海,无风之时尚且洪波万丈,人不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之所,只有飞仙才能通过。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无限惋惜和悲愁。
末句“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晁衡遇难,在诗人眼中不仅是朋友们的悲痛,连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层层白茫茫的愁云笼罩在海上的苍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处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
4.鉴赏要点
此诗表达了与日本友人晁衡之间跨越国别的真挚友情。
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以抒悲情。三四句中,“明月”既是自然景物,又可以看作是诗人采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好友的人品如明月一样清高皎洁。这样的友人遇难,正如明月沉海,让人该生多少痛楚!
拟人手法的运用。第四句中的“白云愁色”是拟人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
5、畅谈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认识。
6、读作品。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