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教案教案篇一
陈颖茹
在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规意识,更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还深刻体会到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
通过学习《教师法》,我知道了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文化、科学领域教育;组织和带领学生开展有意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等等内容。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威胁、责难家长,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成学生成长成才做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我国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因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适时出台,明确了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性质是教育、管理、保护责任,确立认定学校承担责任的划分原则是过错责任,这对老师日常管理学生的工作中也提到了细致的要求,显示出了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学生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但每一棵都有其不同的特质。在教学中要用不同的方法用心浇灌。在教学组织中要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热爱学习。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课。作为教书育人的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只有学法、懂法、守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的人。
弟子规教案教案篇二
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读“最精华的书”、“最永恒的书”、“最有用的书”,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源头文化的精华而终身获益。我校早在20xx年开始就已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上学期我们按照教育局要求将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活动进一步细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现将前一阶段活动总结如下:
我校在开学伊始就组建了由德育副校长、辅导员、教研员、教导主任、各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经典诵读活动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安排诵读活动的各项工作。下设以年段长为核心,各班班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年段活动小组,在各班级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学生代表为主要力量的活动小组,并制定了《诵中华国学经典,做华夏文明少年》活动方案。为此,学校组织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进一步明确诵读《弟子规》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诵读要求,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学初,学校对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利用教学楼内的亭廊文化宣传《弟子规》相应的故事;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弟子规》内容、德育小故事、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凭借校讯通平台,发信息至学生家长,请家长积极参与并检查督促子女学习实践《弟子规》,为我们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得到了学生和广大家长的有力支持。
为了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科学有效地实施机制是保障活动开展好、实施好的根本,在活动开始之初,我们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
读《弟子规》,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诵读、记忆。
2.诵读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期开学初,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精彩五分钟的课前展示,同时班主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内容的温故与知新,难点解惑,活动延伸。
3.诵读活动践行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诵读弟子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坐、立、走、着装、说话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瑾》中有这样一句话“冠必正、纽必结”,是要求帽子要带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时刻用这句话检查自己的着装,低年级,教师要时刻关注、提醒学生按要求把衣服穿好。开展诵读活动以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4.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弟子规》。弟子规不仅对学生的言行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成人也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很多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诵读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通过诵读《弟子规》,让自己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弟子规》诵读活动贯穿于师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延伸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课内课外德行修养行为的一致化。
5.建立诵读活动家校互动机制。我们注重把诵读活动的范围向家长延伸,利用家长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家长纳入到活动范围,把诵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向家长宣传,引领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全方位的活动氛围,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效果的最大化。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共同诵读《弟子规》,用《弟子规》中的要求指导自身的言行,为孩子做出示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家长跟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有的家长还给孩子讲述弟子规中的小故事,确实达到了家长与学生共同诵读弟子规的效果。
1.确保经典读本。为了让学生掌握经典国学《弟子规》,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将经典国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分年级进行《弟子规》的诵读。在实践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背的内容,教师首先要背熟;要求学生读的故事,教师首先要读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诵读指导。
2.确保学生关注。利用学校红领巾小广播站向学生宣传《弟子规》的相应故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精心布置,为诵读的顺利开展推波助澜。我校力求每一层楼道内、每个班级内部布置都体现国学品读特色,学生在浏览校园墙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对国学知识的探究意识,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同时,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激发兴趣,保持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鼓励教师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可在班内采用比赛、接龙、师生对接、游戏、演唱、“我给经典配图”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学校还将国学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的征文活动。
为了抓实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第一:每天早上晨读课的前十分钟规定为全校学生朗读、背诵《弟子规》的时间,学生一到学校首先读的就是《弟子规》的内容,早上一进校园,就能听到从各个课室里传出来的朗读《弟子规》的声音。每周的班会课,班主任首先是检查学生上一周要背诵的内容;第二:了解、表扬、推广在上一周实践所背诵内容比较好的学生,让实践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谈心得体会;第三:指导学生学习本周规定的《弟子规》内容,并进行讲解和指导实践。
弟子规教案教案篇三
孝道感悟与心得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市委市政府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每个干部职工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同事……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善待父母,才能使善良得以弘扬,关爱得以传递,温暖随处可见,才能不断走向文明、进步与和谐。可见孝是世间一切美好品质的源头,是“百善之先”。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涵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贫穷,漂亮和丑陋而划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通过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的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让我们大家一起重塑道德灵魂,使人性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
下周日,在可园学习《弟子规》“出者剃”文化。出门在外,平安快乐。
弟子规教案教案篇四
在家长学校举办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我通过对《弟子规》一文7个部分的深入学习,使我的思想在一次受到了圣贤文化的熏陶。文中360句圣人的教训象清泉洗去我心灵深处的污垢;文中的113件做事的方法象折射镜照出了我做人的缺漏;文中的1080个字,字字敲打着我久违的善根。
——感恩古圣先贤这份跨越时空的爱!
——感恩铁能集团为我们大家搭建这个善相劝,德皆建的平台!——感恩老师们为了培养我们辛劳的付出!
——感恩老师们为弘扬传统文化责任的担当!
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这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得不深感惭愧,这么晚才学习《弟子规》。经过几天的学习下来,令我受益匪浅。今天就把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通过学习《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我很赞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女孩,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
《弟子规》提到‚信‛说道:‚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看到‚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我心里深感内疚。我以前从来没有重视过说话的艺术,从来没有认真的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有什么缺点,所以经常会因为自己说话不妥与朋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今天《弟子规》让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铭心的记得说话不要多说,要说到点上,说得具体明白。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
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
故 勿喜新,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这句的意思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最后说说生活习惯,《弟子规》道:‚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学习是不断的,生活更是学习做人最好的平台。感谢《弟子规》巩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训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断都告诫自己有很多不足,谦虚的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并加以改之。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要继续学习《弟子规》的传统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做人。我励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乐观积极的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弟子规教案教案篇五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曾几何时,社会对学校教育功能 的缺失颇有微词“学校重智轻徳”,家长感叹“做局长易,做家长难”,学校感慨“学 生难管”,教师感受“学生难教”,学生感言“德育说教何时休?”。2012 年秋季开学以来,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如春风雨露沐浴我县校园,让关心教育者、管理者、教 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真切感受到传统经典文化 《弟子规》 的魅力。 我校在开展学习实践 《弟子规》活动中,坚持理念先行,领导先行,教师先行,家长与子女同行,以求真务实的 工作作风,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开创学校 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思想重视 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学校在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中,坚持做 到“四重视”。
起,德育 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命根子。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是一项利学生、利教师、利学校、 利家庭、利教育、利社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学生的教育成长规律,符合教育 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教师重视。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学校制订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 出教师要把《弟子规》内容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头践行学校提出的学习实践 《弟子规》“六个一”活动,把上课向孔子像鞠躬做为课堂教学的常规礼仪。班主任要 组织做好学生早读课诵读《弟子规》活动,组织出版好班级《弟子规》学习园地,语文 教师组织好学生每天一页《弟子规》内容钢笔书法训练,音乐教师组织教唱感恩歌曲。 教职工要严格执行根据《弟子规》内容制订的《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师生之间互相敬 礼还礼。
3、家长重视。学生是社会人,如果只在学校推广,缺乏家庭、社会的保障、支撑 和配合,也会出现“5+2=0”的现象,即学校 5 天的教育,周六、周日 2 天家庭、社会的 冲击,不协调,也会造成学校教育的失败。因此,学校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 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开学初,通过《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阐明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 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学期中,组织召开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学生家长会,向学 生家长汇报学校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以来的举措、成效及今后工作的意见和方向, 共同分享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学期末,向家长发放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问卷调查, 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弟子规》在校外的表现,为进一步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 提供依据。
4、学生重视。学生是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主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 作用。学校在开学初组织召开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动员大会,动员会改变了说教的 模式,而是以到南京学习《弟子规》的教师以现身感受谈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所感, 讲述他们由不解到怀疑到感动到坚信的过程,深深感染了学生。学校每周开设《弟子规》 校本课程 1 节,由学校安排人员进行《弟子规》内容易解、感恩小故事教育活动,组织 开展《百善孝为先》等讲座,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的热情点 燃了,学生自觉遵守根据《弟子规》内容制订的《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每天都能听 到《弟子规》书声朗朗,看到《弟子规》钢笔字一笔一划,对圣贤、师长以诚相待、以 礼相待。
二、措施到位 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重在落实。我校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紧紧 围绕如何让《弟子规》传统文化经典入学生耳,进学生心,燃学生情,见学生行“四个 目的”而开展探索与实践。创新开展了“十个一”创建活动与实践。
3、每天下午学生每人完成一页《弟子规》 内容的钢笔字;
4、校园每天上午上课前播放一曲感恩歌曲;
5、每节课上课时,师生齐向孔老夫子像行鞠躬礼一次;
9、在元旦前夕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 式表达、讴歌“真善美”。
三、长抓不懈 虽然传统经典文化《弟子规》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也不是万能的,但是,学校大力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 正是:不学不知道,学了不一样。今后,我校将把《弟子规》教育活动长抓不懈, 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着重抓好三个“创新”。
1、理念创新。《弟子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程,只 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弟子规》教育活动中,将深入挖掘《弟子规》的 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创新发展。
把握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育方法创新。在常规的读、写、诵、听、唱、演的基础上,进一步创 新教育的模式,积极拓宽校内、校外两个空间和舞台,创造更多的体验空间让学 生、教师、家长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真正把《弟子规》 内化为做人的准则和行为习惯。 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从我做起,从校做起,从我家做 起。只要我们牢记责任之心,常存感恩之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社会对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的微词,家长的感叹,学校的感慨,教师的感受,学 生的感言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