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一
学生家里大都有挂钟,对于钟面,学生并不陌生,可是关于时间的知识却了解并不多。由于时间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有的孩子认识时、分后时针、分针还区分不开,而本节课重点是使学生能根据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正确说出该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几分,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我对内容做了以下几点调整:
1、课前复习中增加了一项操作练习,反复让学生在学具钟上拨整时,边拨边说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2、学习例3时,出示7时整画面,分针走动,至7:05时停止,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是怎样判断的。接着时间一步一步停止在7:15,7:30,7:45,在这过程中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几时几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背景中,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体验时间的变化,明白真正的时刻,清楚地看出时针在数字几和几之间,就是表示几时多,然后观察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个5分。
3、而最难的就是几时55分,如例4中的7:55分,学生很容易说成是8:55分,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7:55时针大约指着8,学生便认为是8:55,这是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运用。针对这一难点我就充分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设计了以下一些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拨8时,然后往后倒退5分钟,问:“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有没有到8时?”学生异口同声说:“没到?“那么应该是几时多?”“7时多”,然后观察分针位置,指向11表示55分,教学7时55分就水到渠成了。最后我让学生总体观察7时55分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使学生明确7时55分是8时没到,还差5分钟就到8时,很接近8时了,所以时针基本指向8。在练习拨一拨的环节中,我就让学生在拨几时55分时,先想一想马上到几时了,先拨好几时,再往后退5分钟,学生用这个逆向思考的方法基本全能拨对。在看钟表时遇到几时55分的也用这种逆向思考的方法,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所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可以有机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更灵活,更深刻。
4、最后给学生提出推荐性作业:每天多让学生看着家里的钟面说时间给爸爸妈妈听。例如,每天自己起床、上学、午餐、放学、晚餐、睡觉时钟面上是几时几分。家长每天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直到能熟练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样,学生学以致用,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中养成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做到了一举两得。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二
以前教一年级的时候,教过认识时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为了让学生认识几时几分,特意做了两个钟面贴在黑板上,并且把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写在黑板上,每天一换,为的就是他们能熟练的认识几时几分。最近在上认识时间,现在的教材把难度分割开了,在一年级学习了整时,剩下的二年级学,而且还是学习了乘法之后学习,难度减低了很多。那个时候为了12到5有多少小格,是用加法算的,算出了12到各个数字有多少小格,写在旁边,让学生背出来,现在学生知道了1个大格有5个小格,那么到数字几就是几个大格,用数字乘5就可以得到小格数,其实几时几分的一个难点就是几分,那就是小格的数量。有时候可以指到数字,学生也能很快的知道有多少小格,比如48分,学生可以5x9+3,也可以5x10-2,不过他们还是习惯5x9+3,但是至少他们可以很快的算出有多少小格。几时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几分就是分针从12到分针所在的地方有多少小格,就是几分。对于半时,以前是有一个课时的,现在对于7时30分,学生可以认识出来,这个里只要介绍这个我们还可以叫做7时半,30分钟是60分钟的一半,从钟面上看其实是左右各一半的格子数量,我们把这样的时间称为半时,半时也就是分针会指向6,很自然的就给学生介绍半时。
以前我还有一个地方没讲好,就是钟面的时间是7时55分,但是很多孩子会认为是8时55分。我在讲解这之前做个些铺垫,1时=60分的时候,我用电脑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动画给他们看,我第一遍让他们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时针和分针都在动。第二遍我引导他们看分针,他们发现分针转了一圈,也就是60小格,就是60分钟。第三遍,我引导他们看时针,时针从12到1,走了1大格,也就是1时。第四遍在让他们都看,他们可以得出1时=60分。第5遍,我让他们再观察,分针在走的时候时针是走还是不走?第6遍,我让他们思考分针在走的时候时针是怎么走的?是慢慢的还是一下过去的?第7遍我让他们思考时针从12走到1要多长时间,60分钟,那就是慢慢得走的。5分钟可以走多少?很短。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那么出现那种情况,我就问孩子们,8时55分很接近几时?9时,可是时针现在在8的附近,在5分钟之后,能一下从8到9吗?学生说不能,要60分钟。然后再给他们现实另外一张图片,时针还没有带8,所以是7时55分。虽然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可能还是学生会出现问题,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解释他们不明白。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三
认识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度,时针刚过几时时,几时认不错,分针走了几分时,很多孩子弄不清楚,分针指向3,有的孩子认为是3分,没有理解分针走一格是1分,走了3大格是走了15分,分针所走的时间掌握的不好。
最后总结看几时几分: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个时间就是几时几分。
虽然给学生总结看时间的方法,但在实际的练习中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会看时间,需要多加练习,让每个孩子都会说。在讲时没有让学生动手拨,如果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可能对几时几分掌握的更好。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时、分的认识,间隔5分钟的读写,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合理性。在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三次: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二年级的时和分;三年级的年、月、日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在时间的学习上,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1学习钟面的认识,包括钟面上的数字、大格、小格、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2学习钟面上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认读及时间的表示方法;例3学习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计算。
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的。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因此,教学中一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认识几时几分,在让它们操作拨时间。
在教学难点时,接近整时的时间要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总之,认识时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时针过数字几,就几时多,分针指着数字几要乘5才几分。
不足的是这节课每个学生没有钟面模型,拨一拨的过程被省略了,学生只看老师的教具或课件,学生对钟面的时间还不是很深刻,容易遗忘。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五
认识几时几分,这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了以下的步骤:
一、复习。先复习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文字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二、探究部分。
1、进一步认识钟面,重点是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2、认识“1分”,感知一分有多长。认识5分、10分等,重点认识分针指到每个数字是多少分。
3、动画演示时、分的关系。
4、认识几时几分。强调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三、练习部分。
总体来说这节课同学们学的还不错,但在练习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于接近整时或刚过几时较难掌握。要突破这个难点,应该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认识几时几分后,进一步认识10时55分,通过对10时55分与11时55分和9时55分进行对比,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学生对于分针指向钟面上每个数字所对应多少分不太熟练,要反复练习。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六
本课注重激发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时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用不同手段来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习,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实现。
在这一课中,我收集了许多季花卉图片做成课件,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同学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同学惊讶的赞叹声,对花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作时愉快的情绪体验及创作出来的作品看,幼儿对此活动有浓厚的感兴趣,虽然是同一创作内容但教师变换创作的形式,采用手指点画、棉签画、团纸粘贴等不同的方法,让幼儿了解了‘桃花’还可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来表现,拓宽了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活动中幼儿能迁移以往的创作经验举一反三,同时,同伴的影响也促进了幼儿合作的萌芽。在活动延伸中,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桃花,让幼儿体验表现桃花的形式原来还有更多,他们的多种经验得到了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
有些基础单薄的同学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同学激情发明,大胆夸张,让同学享受发明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实际世界的规范决定其合理性。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七
在本课中,我力求使花这一美术课题与学生的生活的经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从以下几点设计: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以欣赏自然界的花卉,引领学生进入花的世界,用学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体验乐趣。
本课通过学生对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体验,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在欣赏、评价、体验艺术作品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
3、鼓励创新。
本课的作业设计突破平面、立体的局限,要求学生将拼摆、绘画等方法灵活运用,更多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创作出更美丽、新颖、与众不同的花朵。
4、注重评价。
本课以自由介绍、发表看法为主,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和美术作品的“对话”,激活了审美意识与情感,增强了视觉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出广泛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八
认识几时几分,这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了以下的步骤:
一、复习。先复习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文字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二、探究部分。
1、进一步认识钟面,重点是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2、认识“1分”,感知一分有多长。认识5分、10分等,重点认识分针指到每个数字是多少分。
3、动画演示时、分的关系。
4、认识几时几分。强调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三、练习部分。
总体来说这节课同学们学的还不错,但在练习部分,个别学生出现了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于接近整时或刚过几时较难掌握。要突破这个难点,应该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认识几时几分后,进一步认识10时55分,通过对10时55分与11时55分和9时55分进行对比,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学生对于分针指向钟面上每个数字所对应多少分不太熟练,要反复练习。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九
冬去春来,在鸟儿动听的歌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容中,在柳树美丽的.舞姿中,我带着希望的种子来到郊外,用结实的小铁锹挖开泥土,播种下希望的种子,等待着它慢慢地发芽,长大,开花。绽放的花朵会记载着我的新学期新计划。
看第一朵花开出来了。走近一看,粉红色的花散发出淡淡清香。那代表着纯洁的友谊,它在告诉我,在新学期里我要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热爱集体。嗯,我要接受这个任务,我一边想着,一边等待着下一朵花开。
第二朵花在树叶下悄然绽放。那是我这学期的学习目标。看,这片花瓣上记录着这学期我的成绩要排在班级前十五,那片花瓣上写着上课要认真听讲,下课要及时复习,作业要按时完成,答题要仔细。
咦?我感觉好像遗漏了一点,我赶忙俯下身寻找,那片花瓣隐藏在其他花瓣之间,上面写着要及时做好预习。这朵花刚阅读完,下一朵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了。那是一朵纪律花。它包括了课堂纪律,课间纪律,走廊纪律。
课堂上不能随便说话,课间在教室里不能打闹,走廊里不能说话。这朵花交给我的指示我一定完成。第四朵花,第五朵花,第六朵花……这第九朵花真奇怪,它的花儿落了,结出了一个硕大的果实,果实的枝叶上写着,你已经完成了第一项内容——做新学期计划,还有许多愿望等着你去实现,果实秘方,汗水的浇灌。看着眼前开满花朵的希望之树,看着鸟儿在枝头上歌唱,看着小溪欢快的向前奔腾,我决定要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让花儿变成丰硕的果实。
花儿几时开教学反思篇十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天的季节。春天的桃花粉红如霞;春天的樱花轻轻盈盈,傲立枝头;春天的迎春花金黄金黄,是报春的使者;春天的梨花朵朵精致,雪白如雪。
春来了,桃花悄悄地开放了。桃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美丽而端庄。桃花开到最熟时,风一吹就下起桃花雨,如果你站在远处,看到这扬扬洒洒飘落的桃花雨,你一定会着迷吧!然而最让人着迷的不是桃花瓣形成的桃花溪,不是桃花瓣飘落的桃花雨,更不是桃花瓣铺成的桃花毯,而是桃花那独特的香气。桃花的香气甜美又清新,让人不自觉的陶醉。桃花颜色粉嫩,粉中透着红,而且它那娇嫩的花瓣,薄如蝉翼、晶莹透亮,在太阳的照射下透着微光。每年三月,桃花齐放,组成一道粉色的云霞。
春来了,樱花的花期也到了。樱花开在早春,是早春的使者。虽然樱花香味不出众,但样子还是很可爱的。每年早春,樱花树的枝头就鼓起了花苞,当第一阵春风吹过时,花苞就开始饱满,它们一天一天绽放,朵朵轻盈美丽。
春来了,朵朵迎春花向人们报告着春的喜讯,颜色艳丽,花瓣娇嫩。迎春花穿着一身黄衣裳,人见人爱。它们总喜欢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组成金黄的花海。
春来了,遍野的梨花开放了,它们洁白如雪,纯洁自然。梨花招人喜爱,也招动物喜爱,常常有小蜜蜂,小蝴蝶在花边飞舞,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虽然疫情还没结束,但全国都已春意盎然,人们脸上也有了花一般的笑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