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环境卫生整改报告总结篇一
x校园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一份好的校园环境调查报告是怎么样的呢。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怎样看待学校草坪被踩踏问题?
从南区到北区,或是从北区到南区,你总会看到很多在学校优美的绿化草坪上存在很多突兀的现象——有很多被“开拓”出或是被“拓宽”的道路。为什么我们的校园这么多宽阔的“康庄大道”和密布的“羊肠小道”,还会有那么多人践踏草坪呢?甚至都走成“大路”了呢?鲁迅先生曾说,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路。是不是我们的情况也是这样呢?调查中发现55%的学生认为是“方便,超近道”、28%的学生认为是“跟着别人走”。可见,我们的道路中有很多设计时考虑不够人性化,不够合理,出现一些迂回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必经之路上,如南区礼堂左前面的草坪及绿化处,是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由于此时的人多,又赶时间,所以自然会选择“超近道”。同时,此种现象得不到制止和对踩踏的草坪不进行及时的`修缮,就如“破窗理论”(即当某种被损坏得到制止或修缮时,会使更多损害发生)一样,学生会“跟着别人走”,自然会被踩成大路。此外还有18%的学生认为是“道路不够宽”,如北区逸夫楼右侧则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现象呢?调查中发现,认为应“增加绿化”和“改成小道”的分别占了36%和37%,可见学生都希望改变此种现象,(“维持现状”的仅占4%),并且希望增加绿化,恢复原貌,改成小道,合理规划道路。同时,应注意到的是认为“扩宽路面”的选项北区学生是最多的,为18%。这可能跟北区的有些道路不够宽原因所致,如上文中提到的逸夫楼右侧的道路等。
形象”、“放在更加明显的地方”分别为38%和37%,总计占了大多数,这样有利我们下步作类似工作是的改进。
(二)如何解决卫生的死角——厕所卫生问题?
有人说厕所是卫生问题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最根本的卫生问题。所以很多卫生检查组,在检查卫生问题时,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厕所。由厕所卫生可见一斑。可是我们贵州大学的厕所卫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死角。如果你初来贵大,碰巧赶上内急,正好进了学校大门左侧(子弟学校右侧)的厕所。可能你对贵大的印象便先“植入”不那么好的印象吧。因为,那里面地面污水横流、便池无门、管道毁损、臭气熏天等。
那么,我们在校的学生对我们的厕所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是不是同样的已“植入”不好的印象呢?调查结果表明,仅有5%的人对现在的厕所卫生满意,女生中甚至只有3%。认为“较满意,但仍需改进”的最多,达44%。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总结达一半(共计51%)。可见,我们厕所卫生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做很多工作进行改善。
那么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善呢?除上面提到的那个厕所的问题外,我们学校其他厕所也不同程度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野广告问题,71%的学生认为他们经常在厕所见到野广告,其中女生中更是高达75%。还有37%学生认为应该解决好厕所卫生问题,42%的学生认为应该解决好毁损的厕所门、窗、锁等问题。其中,厕所的设备没有及时修理的情况更多是北区(37%)和女生(42%);卫生环境更应该改善的是南区(41%)和男生(37%)。
(三)我们的校园清洁吗?
校园环境卫生整改报告总结篇二
选择人数
调查的总人数
百分比
很好
5
30
16.7%
一般
5
30
16.7%
有待改善
10
30
33.3%
不满
10
30
33.3%
由调查结果可知:认为工作环境“一般”与“有待改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不满的占总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这表明在攸县创卫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善,对于工作地方不满意的被访者大都为农贸市场中卖鸡,鸭,猪肉,牛肉那一块地方。这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在该地方的卫生环境管理。
6.对于您身边垃圾箱的摆放
选择人数
调查的总人数
百分比
满意
10
30
33.33%
基本满意
13
30
43.33%
不满意
7
30
23.33%
在三创四化中,相关部门购买的了许多可移动垃圾桶放在市场的各个地方,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在农贸大市场可以看到放在一堆的4个垃圾桶和两个分散的垃圾桶外的其他地方很难看到更多的垃圾桶。然而填有不满意的受访者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工作的地方都`靠近垃圾桶。
7.在您身边,你知道有多少参与除四害的工作人员
选择人数
调查的总人数
百分比
很多
5
30
16.67%
多
4
30
13.33%
少
18
30
60%
不知道
3
30
10%
据调查报告可知,选“不知道”与“少”的总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0%参与除四害的工作人员并未加强与群众密切联系,以及调动攸县百姓的积极性。
校园环境卫生整改报告总结篇三
为强化校园卫生环境治理,改善学生学习生活卫生条件,切实减少危害学生健康的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健康意识,保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xx县教育局太教研〔20xx〕34号通知精神,近日,一小学积极开展春季校园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活动前,学校召开了全体班主任参加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会,对各项工作做了周密安排部署。要求突出抓好室内、划定责任区等卫生死角的清洁卫生。会后,各班迅速行动,人人参与,师生们挥舞着扫帚、拖把等工具对校园进行认真细致地清洁。清理了校园卫生死角,清扫了校门口道路两旁垃圾,拾取绿化丛中的烟蒂、纸屑、碎砖块等垃圾,还细心清理河道中的脏乱杂物。他们用手进行清理,使整个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校园环境卫生整改报告总结篇四
小庙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共有24个村民小组,近3000人口,有中共党员70余名。小庙村毗邻常州科教城,并以此作为依托,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如餐饮服务、房屋出租等,这两项产业给小庙村带来了颇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使部分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然而,在小庙村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小庙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在一天天的恶化:道路两旁的垃圾越来越多,河水一天比一天浑浊,小区的脏乱差情况也越发严重,显然,这离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作为一名即将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本人对小庙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结合调查研究情况向领导做以下报告。
长期以来,我市环境管理的重点一直在城市,虽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农村环境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加强,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仍处于管理薄弱,基础性工作滞后的状况。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带来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加上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一些闲置地,也几近变成垃圾池,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日趋恶化,这不但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成为了制约小庙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当前,小庙村存在以下环境卫生问题:
一是村里的居民小区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按小庙村现有常住人口3000人(实际居住人口远大于这个数字)计算,每人每天生产1公斤生活垃圾和2公斤生活废水,则每天有近10吨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产生,那么一年下来就是3000多吨,这仅仅是一个村的污染统计,武进区一共有403个行政村,虽然每个村的情况都各不相同,但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必然是十分惊人的,这些生活垃圾和污水无疑成为了村环境卫生的最大威胁。通过对小区的实地调查,不难发现小区内设有不少垃圾筒和垃圾池,然而也正是这些收集垃圾的地方,变成了村里最脏最臭卫生最差的地方。在小庙村的一处十字路口边设有一垃圾池,垃圾池的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几座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垃圾堆高耸在马路边上,过往行人无不捂鼻皱眉,行色匆匆而过。在居民小区内,不少饭店直接将剩菜馊水倒进原本只能用作装果皮纸屑的垃圾桶内,导致垃圾桶及周围发黑、发臭。
二是小庙村的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存在安全隐患。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村里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也日趋增多,严重污染着村内地表水。在小庙村的永安花苑里有一条河,各种生活垃圾在河里随处可见,这些垃圾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水的冲刷浸泡,一些物质在水中腐烂、变质、分解,进而造成蚊蝇滋生、细菌繁殖,这给各种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威胁。据调查发现,村里有不少村民自己打的水井,有打在公共路口的,也有打在自家大院的,井里的水除用作洗衣、洗菜之外,也被居民和家畜饮用,但这些水大多数是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如果再加上井的深度不够,被污染的地表水就极有可能渗进地下水,将细菌和病毒带进井水之中,此外,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也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三是小庙村的公共厕所数量不足,现有公厕卫生条件较差。公共厕所是典型的公共卫生设施,一个地方公厕的数量和布局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卫生状况。虽然小庙村本身地方不大,可是公厕仍然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上厕所难,由此也导致了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发生。针对少数村民的不文明行为,一些村民在显眼的墙上写了硕大的标语:“禁止小便”,或者画上几个大大的眼睛,殊不知,这种行为本身也给村容村貌带来了破坏。另外一方面,现有公厕面临较严峻的卫生问题,由于疏于管理和清洁,一到夏天,公厕就会臭气熏天、蚊蝇聚集,以至于一些人怯于入内,索性在外方便,给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指示路标,一些人(主要是外地人)不知道公共厕所的位置所在,使已建成的公厕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此外,还有一些环境问题,如闲置土地上垃圾堆砌问题,建筑工地噪音扰民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庙村的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人们环保意识薄弱。少数基层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保护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导致环境成本升高,“脏乱差”的局面得不到有效的遏制。由于农村环保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少数村民素质较低,群众环保意识总体上还不够强,一方面对自身破坏和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没有对身边发生的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或者投诉。
二是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主要将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的环境治理还不是十分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做法有可能在短时期内推动改善市区环境卫生的工作,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样将会导致城乡分割越来越严重,而且也将不利于整个市区的全面和长足发展。当前,政府对农村环保投放了一定的资金,但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其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也不是十分到位,很多地方成为环境保护的死角,许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措施和亟待解决的环保工程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三是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基层组织,都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上面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条条款款一到了下面,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正确的政策得不到贯彻,合理的措施得不到落实。小庙村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上面不是没有文件,而是文件到了下面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和落实。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这足以看出党中央对我国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以及党中央下大力气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的决心。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政策,进一步改善小庙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现针对小庙村的环境卫生问题提出以下对策,谨供领导参考。
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全面推广安全饮水工程,对现有水源的水质进行监控和检测,对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进行过滤处理,让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并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在解决人畜粪便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减缓当地的能源压力;适当增加现有公厕数量,保持使用中的公厕卫生;对河道进行疏通,定时清理河中垃圾。
二是落实各级干部责任。实行干部责任制,有助于将环境卫生的责任细化和落实到人。在过去,政绩考核中往往一味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了对环境卫生指标的考核,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说经济这个中心以外的其他东西不重要,事实表明,环境一旦恶化到一定的程度,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各级干部要负起保护环境卫生这个责任,在政绩考核的要素中,应适当提高环境卫生这个指标的权重。
三是广泛开展创建卫生村镇活动,积极营造全民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以创建卫生村镇等评比活动为载体,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把卫生村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小康示范村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全民保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从整体上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进而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是逐步健全环境管理体系。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系统,将垃圾处理场建设纳入新农村现代化,逐步推行垃圾在农村定点存放,由区统一收集,最后送至市集中处理的三级处理模式。鉴于农村环境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的融资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社会、村民的融资机制,以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落实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应当充分利用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特征,对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约束,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力度,努力建成一支组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的高素质环保队伍,使农村的环保工作不仅有人问,有人管,还有人治。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要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广泛深入的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促使其不断增强深化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在广大农村要积极开展以环境友好、卫生文明为重点的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主动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发展。近些年来,小庙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乡村文化建社成绩喜人,基层组织管理愈发民主,而今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正在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切都表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及帮助之下,靠着村民们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小庙村的明天必将会越来越美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校园环境卫生整改报告总结篇五
设指导委员会的要求,9月22日上午,对校园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从检查的情况看各学院都非常重视,积极组织进行环境卫生了清理,表现突出的一是领导亲自布置工作任务,组织师生集中对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使环境焕然一新;二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教室卫生检查评通报比制度,用制度确保了室内卫生,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教学管理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对进行了彻底清扫。
同时,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内乱挂条幅现象比较突出,悬挂不规范,很不雅观,影响校园整体形象;二玻璃没有擦洗;三是有的部位还有乱贴乱画现象;四是有的楼前的宣传板摆放不规范,并且大小不一,五花八门,影响整个楼的形象。
学校重申,要积极营造以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校园氛围;二是要切实承担起分担区保洁的责任,严格对照检查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切实推进校园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