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一
这个暑假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昆虫记》是法国文学家法布尔的一部著作。他用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来观察昆虫,才写出《昆虫记》。
这本书主要写了20种昆虫的一些秘密。别看作者只写了20种昆虫,这20种昆虫就占了他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用了生命的大部分的时间来写这20种昆虫,可想而知他肯定很认真地观察,竭尽全力地来完成他的作品。
整本书内容非常精彩,描写生动有趣,其中有一篇叫《神秘的蜘蛛巢》特令我感动。里面讲了一只条纹蜘蛛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吐出所有的丝。最后,没有了丝,它就不能织网,没有了网,没有猎物,几天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蜘蛛妈妈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生物都能这样,更何况是人呢。由此我联想到有一次半夜我发烧,爸爸正好又出差不在家,所以妈妈很着急,抱着我连夜打车到医院挂急诊,医生看好后要给我挂盐水,妈妈又一个人忙来忙去把我安顿后,最后守在我身边,一会儿帮我量体温,一会儿问我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问我头还疼吗?后来,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天亮时我烧退了些,等我睁开眼睛时,我看到妈妈满脸疲惫,眼睛充满了血丝,原来妈妈一夜没睡,守在边上帮我看好挂盐水,当时我心里真的很感动。看来所有的母亲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很棒,希望大家也能来看一看。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读后我有许多感触,了解生物界昆虫们的各种习性,它们是怎样生活,如何捕食,如何繁殖,吃什么样的食物等等。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些我不了解的知识。例如萤火虫身上有斑斓的色彩,身体是棕色的,胸部呈现红色,它身体的每一节上,都装饰着粉红色的小红点,尾巴上还有一盏盏“小灯”,瞧!这么美丽可爱的萤火虫,却隐藏着可怕一幕,小小萤火虫居然是凶猛无比的肉食动物,它们主要俘虏蜗牛,先把蜗牛麻醉,再下手吃它,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在动物界、人类界,甚至连昆虫界都可以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强食”。
《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认识了许多动物。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好书,无论是谁,只要认真阅读《昆虫记》就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三
回到家里,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盒,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十本书:地下毒王(狼蛛)、嗜尸者(麻蝇)、蔬菜大食客(菜粉蝶)……光看这些准确生动的名称就一下子吸引了我。再粗略的翻翻内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妙的图画:每页上都有整版的彩图,图画色彩鲜明,绘制细腻,每种昆虫形象都栩栩如生,甚至可以透过他们的眼神与姿态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呢!啊,太好了。我是很喜欢的(平日给儿子买书,都是选择我喜欢的内容与图画),开始读吧!
“儿子,妈妈给你先讲第一个故事吧?”“好!”在一旁的儿子早已等不及了。
“聪明的猎人——节腹泥蜂。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一座山叫冯杜山,是…”
“…加油,加油!用力的挖呀!盖一间漂亮的房子,盖一间结实的房子…”
“…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像阿布一样的成年节腹泥蜂。”
不知不觉中,第一个故事讲完了,在讲述的十五分钟里,儿子的眼睛始终紧紧盯着书本的文字和图画,时不时的向我提问:“妈妈,瞬间是什么意思?蠕动呢?”我在解答儿子问题的同时,和儿子一样,深深地被书中的文字、内容吸引了:整篇文字诗歌一样的句式结构,简洁、生动、优美,使孩子可以轻松阅读。其中活泼的故事情节描绘了法布尔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讲述它们的生活,展现它们的个性,并处处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在读故事、看图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各种昆虫的相关知识。
真是一本好书呀!整个假期,这套书深深的吸引了儿子的眼光,他不厌其烦的让我讲给他听,对十本书中介绍的十三种昆虫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奇妙的昆虫们一直盘踞在儿子的小脑袋中,他经常会向我自问自答:“妈妈,为什么雌螳螂要咬掉雄螳螂的脑袋?这样全是为了他的孩子,对吧?”“别说苍蝇肮脏,别说蝇蛆恶心,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会如此干净,是吧?”
真是一本好书呀!它深深地激发起孩子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在读书中,培养了孩子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我想,这也是《昆虫记》这部传世佳作,经历一个多世纪仍能启迪无数童蒙稚子的奥秘所在吧!
说到这,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自己读过的一篇文章《三种教育和三个老师》,记述的是关于读卢梭的《爱弥儿》的体会。
卢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卢梭说的教育,有三个涵义,实际上来自于人的三个不足,教育就是后天对先天的成全:生来软弱,需要力量;生来一无所有,需要帮助;生来愚昧,需要判断的能力。这就是教育的先天状态,那么,我们所要的这些东西,是我们身体中或者禀赋中本来就有,只是处于隐伏状态的呢,还是在自然之中的呢?这就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哲学。卢梭说:“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所以,教育有三个: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大概只是人的教育了,没有了自然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相应的,教育有三个老师:自然的老师,人的老师,事物的老师。三个老师,三种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昆虫记》是法布尔经过三十年的不懈观察撰写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的产生,不正是法布尔从自然、人、事物中得到的教育和启发吗?拥有了三个老师、三种教育,法布尔才实现了他研究自然科学的愿望,使自己生活得很有意义,赢得了世界上响彻一百多年的赞誉,成就了十卷本的——《昆虫记》!
透过这本书,我不禁思索:作为母亲,身为教师,我能带给我的孩子、学生们的是什么?仅仅是拘泥于书本、受制于人的“人的教育”吗?我想,我还应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那就是:要引导他们学会从自然、从事物中去学习;为他们创设更多、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去接触另两位老师,尝试着让他们同时拥有自然、人、事物这三位老师,使他们成长为实现自己目标,生活得有意义的人!
一套好书,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感悟。同样是读者,儿子和我收获的是截然不同的。我想,这也正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
在与儿子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之间多了一份共同拥有的天地,多了彼此交流感悟和理解的内容。对于我,更多了一份对于教育的'自我理解与感悟。
我爱和儿子共读一书!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说实话法布尔真的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大块地,可见他对昆虫研究的热爱,里面的昆虫,无论习性还是形状,他都写的很细,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的人,比如他学的'灰螳螂,他连它的声音和超细节都写了出来,我很喜欢他,所以我也就喜欢这本书。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五
我喜欢这本《昆虫记》。
《昆虫记》里讲了许多昆虫的习性,以及它从小到大怎么样捕食,都非常详细地介绍了。
在《昆虫记》里,我认识了石吞、卷心菜毛虫、松毛虫……
最让我兴趣的是孔雀蛾和迷官蛛。孔雀蛾的寿命很短,只有三四天,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它要找一个好伴侣,如果能找到,它就能开心地离开人间了。迷官蛛很奇怪,它能织网让虫很迷乱,如果有昆虫站在上面,会站不稳,还会陷下去,当然就会变成了迷官蛛的美食了。
《昆虫记》把我带到了一个神秘的.昆虫世界里,我喜欢读《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六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讲昆虫生活的名著——《昆虫记》。这本名著涉及蚂蚁,蝗虫,蝉等100多种昆虫。在该书中,法布尔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昆虫——螳螂。
小时候,看动画片“黑猫警长”时,有一集说到母螳螂在结婚当夜讲公螳螂吃掉,黑猫警长破案的故事。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编者编出来的,直到我阅读了《昆虫记》,我才知道螳螂嗜肉成性,是一种无情的昆虫,母螳螂会吞噬掉自己的亲人,在孕育之后就不会回来,不会管自己的子女能否健康成长!
《昆虫记》这本名著,作者将科学知识与人生感悟结合在一起,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昆虫记》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体现了法布尔那种坚持不懈和细心观察生活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习法布尔的科学精神,要勇于探索昆虫世界。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七
说起关于昆虫的书籍,最著名的非《昆虫记》莫属。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本书里,充满了永不停止的乐趣;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走进了这本书,就会感到自己是一只小昆虫,跟随着法布尔的脚印,飞进昆虫的世界。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放弃了自己安逸的生活,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的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真实、细微、详实地记录昆虫的本能、特性,并将昆虫的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学习他对科学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他为了探求毛虫使人痒痛的青素存在的位置,推翻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在表皮上的说法,他不惜把自己作为试验。学习他观察生活细致入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读完了《昆虫记》后,我对自然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感兴趣了。今后,要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籍,积极参加各类科学活动,通过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科学的兴趣。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八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法布尔所写的。法布尔是一位法国杰出的文学家和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本书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写得生动有趣,让我们看得兴趣盎然。
看了这本书觉得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法布尔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以后不能只对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九
绿蚱蜢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非常熟悉而又常见的昆虫,时常在田间地头捉来玩耍。更有甚者,逮来许多只后,用一根长草茎穿了放在火中烧烤。也许你不相信,胆大的男孩子是敢烤熟后吃了的。我就亲眼见过。因为此种原因,在懂事后读到由于蝗虫的猖獗活跃而造成的重大灾害时,多少有些不屑一顾和难以置信。最多承认是由于蝗虫数量过多,团结一致所取得的胜利。
然而在《昆虫记》中,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观察发现的眼睛,用生动客观的文字逼真的描述了绿蚱蜢的凶狠与凌厉。法布尔将其称之为“猎手”!法布尔的笔下尽显了绿蚱蜢的.凶猛与厉害,并同时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猎手”的生活与婚恋情况,让人在惊叹之余倍感妙趣横生。
昆虫记的读后感篇十
今年暑假,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法国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一口气就看完了,里面的内容有许多,像:朗多克蝎子,大孔雀蝶,松毛虫,小条纹碟等。不一样的昆虫有着不一样的动听故事。法尔布主要从昆虫的习性,食物对象,婚姻和繁衍后代的特点。
读后,我深有感触:一个人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研究昆虫上,难道不伟大吗?并且法布尔还有一种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昆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严谨认真,不放弃对任何昆虫的观察态度,这令我们钦佩!
我还知道了蝎子会打架,金龟子喜欢搬粪球,甲虫会装死,蟋蟀是位音乐家等等等等。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因此,【昆虫记】也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尔布也得到了“科学诗人”,“科学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昆虫用它们短暂的一生,热情诠释着生命的伟大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