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生物本科生毕业论文篇一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
本科论文格式绪论【1】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
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构成及研究内容等。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其实对于绪论和结论,其实是相互照应的。
结论要单独作为一章来写,但不可以加章号,比如不可以这样:“第七章结论”。
一般学校要求写论文都会提供相应的模板,比如字体大小,字体,页眉页脚等具体规定。
本科论文格式【2】
序论也叫前言、引言、导论或绪论,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
毕业论文的序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或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对本文的基本观点、本论部分的基本内容作一个扼要的介绍。
序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代式。
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
例如,《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一文的序论:《中国残疾人法》的颁布实施,使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并妥善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二)提问式。
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代写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原因及对策》一文的序论:
当今世界,商品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正在突破地域、意识形态的界限而日趋激烈。
而在这股竞争大潮中,人才的竞争则是关键。
当人们为改革开放中人才大流动的出现而欢呼时,国有企业却频频告急。
人才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流向非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的不少厂长(经理)深感“留人乏术”。
为什么在人才竞争中,国有企业会处于被动地位?怎样才能吸引人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三)出示观点式。
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
例如,《略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序论: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是历史作出的结论。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党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
(四)提示范围式。
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
例如,《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一文的序论:在我国十一亿多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
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小康。
而要让九亿农民都能在本世纪末奔上小康路,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关键。
本文试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
(五)阐释概念式。
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
例如,《国有商业企业潜亏现象初探》的序论:潜亏是企业亏损在报告期已形成,而未在报表上反映的潜伏亏损额。
它一般以物亏、价亏、呆帐和坏帐等形式潜伏于企业内部,随时都可转化为明亏。
潜亏造成企业虚盈,财政虚收,资产不定,信息失真,掩盖了经营状况的真相,助长了经营的短期行为,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亏侵蚀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将不该分配的收益予以分配,形成国民收入超分配,既危害企业,又贻害国家,必须加以解决。
以上列举的是毕业论文几种常见的序论写法,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序论的不同写法使毕业论文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风貌,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
生物本科生毕业论文篇二
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陈凯,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陈老师都给予悉心的指导,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思维、忘我的科研精神以及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让我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都获益非浅。您的幽默风趣和出众口才更让我佩服万分。
陈博同学的渊博学识、教育理想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朱子丰同学的深厚科学素养、敏锐实验洞察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他们共有的执着、热情,都是我学习的典范,也给予我投身实验研究的极大动力。他们在毕业课题实践过程中的交流、指导,使我获益匪浅,在这里诚挚地感谢他们。尤其是陈博同学在我实验失败时给予我巨大的精神鼓舞,让我更有信心站在今天的讲台上。
本文还参考了部分江苏苏州高级中学的徐惠老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胡益民老师与导师合作的论文,虽然没有见过这两位老师,但是仍然要向他们表达我的谢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保志明老师、江苏艾迪生公司副总沙德慧先生也给予我很多指导,特别感谢他们。
最后,我要以无比的深情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你们的浩荡养育之恩、深刻体察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和幸福。
生物本科生毕业论文篇三
最莫名其妙的致谢词我要感谢蚊子,每当我想睡觉时,它们就会在我枕边耳提面命地说:快起来写论文啊!当我不理它们继续睡时,它们就会咬我一口,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还睡!当我爬起来坐在计算机前,因为坐太久。
同学们的毕业论文都写完了么?毕业论文结论后面都会有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致谢,你的致谢写好了吗?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20xx年关于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
生物本科生毕业论文篇四
1.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有关违约补救方法规定的研究
2.选题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外动态、初步设想及突破点)
1、选题经过:大四上学期开始接触国际法方面的知识,因为本身对国际法有一些兴趣,所以在论作文选题时较多的关注了这方面的论文题目。潘老师的国际经济法方面的题目有几个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后经过查找资料,对比分析之后选择了这一论文题目。
2、国内外动态: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目前世界上专门适用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之一。由于核准或参加这一公约的国家越来越多,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该条约的缔约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81年9月30日在公约上签字,并于1986年12月11日批准该公约。除声明保留条款外,该公约已对我国生效。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该公约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违反当事人双方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违反合同后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进行研究就非常必要了。世界各国都对这方面进行了大量专门的研究,尤其像美、日、英、法、德等贸易大国。
3、初步设想及突破点:本文将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三部分中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三节及第五章入手,对买卖双方中一方违反义务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的补救方法及双方可以共同采取的补救方法的规定进行研究,从而更加透彻的了解《公约》中该方面的规定以及为我们日后从事实务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选题的意义(理论上、实践上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
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有关违约补救方法规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理论上说,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有关违约补救方法规定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关于违约时救济手段方面的研究的,借鉴国际上研究的有益成果充实我国《合同法》中这方面的不足。
2、从实践上说,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有关违约补救方法规定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我国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更好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往来的大环境,增进国家之间贸易安全。
3、关于该论文写作的可行性方面,自从1986年12月11日我国批准该公约以来,无论是各高校中国际法学专业的教授、学者,还是专攻涉外业务的律师都不同程度地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公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其成果不容小觑。同时,实践中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这将有助于该论文的写作。另外,外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外国实务中的案例也是该论文在写作时的有益借鉴。
4.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本文拟采取的方法有:
(1)价值分析方法:通过认知和评价违约救济方法,从而确证其社会价值
(3)逻辑分析方法:运用于公约中关于违约救济方法的规定的法律条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语义分析方法:通过对公约中所用的概念、表达的阐述明确其在公约中的应用及地位。
5.论文写作提纲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违约补救方法的规定
1.1买卖双方都可使用的违约补救方法
1.1.1预期违反合同时违约的补救方法
1.1.2分批交货合同时违约的补救方法
1.1.3损害赔偿
1.1.4根本违约时宣告合同无效
1.1.5支付利息
1.2卖方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
1.2.1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1.2.2交付替代货物
1.2.3通过修理对不符合同之处作出补救
1.2.4减低价格
1.2.5拒收货物
1.3买方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
1.3.1履行合同义务
1.3.2自己订明价格
2.《公约》中关于违约补救方法的规定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2.1我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2.2二者的比较
2.3对我国《合同法》的有益借鉴
3.《公约》中关于违约补救方法的规定的不足之处及发展空间
3.1不足之处
3.2发展空间
6.计划进度及内容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第20周开题报告答辩以及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第1~9周进一步搜集资料,研究资料,修订论文提纲;撰写完成论文初稿;
第10~12周提交论文初稿,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成论文二稿;
第13~15周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成论文三稿;
第16周完成论文定稿与装订;
第17周毕业论文答辩。
7.主要参考文献
[1]沈四宝,王军,焦津洪编:《国际商法教学案例(英文)选编》,法律出版社10月。
[2]张玉卿,姜韧,姜凤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释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沈四宝,王军,焦津洪编:《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版。
[4]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版。
[5]刘颖,邓瑞平:《国际经济法》,北京,中信出版社版。
[6]王传丽:《国际经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版。
[7]冯大同:《国际货物买卖法》,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沈木珠:《国际经济法要论》,北京,法律出版社版。
[9]单文华:《国际贸易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版。
[10]王利明:《违约责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版。
[11]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邬凡敏:《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责任及补救》,载《法律适用》第4期。
[13]金健:《国际商事合同履行法律问题比较研究》,武汉出版社版。
[14]曹组平:《新编国际商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15]王晓平:《完善我国违约赔偿立法之我见》,载《广西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版。
[16]上官鹏:《浅析国际货物买卖中的违约救济》,摘自《法制与社会》10月(下)。
[17]周永胜,田凌: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摘自《山东审判》2004年第五期。
生物本科生毕业论文篇五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华夏民族内部沧海桑田巨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中国现代文学利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形式阐明现代化的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继承。
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为研究视角,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
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贡献力量,推动现代文学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前言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
文学作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文化产品,在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方面甚至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文学的消费者数量不断攀升,使得文学市场欣欣向荣。
现代文学面临如此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挖掘古代文学资源,提高现代文协的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笔者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一题的研究谈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现代文学语境概述
1840年,第一次战争爆发,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中华儿女开始漫长的屈辱与斗争的历程。
广大知识分析不堪接受侵略的屈辱,文学界开始觉醒,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产生。
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哪些岁月如斯?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面临何种语境上的危机呢?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娓娓道来: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有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自发革新的一种文学发展形式。
现代文学倡导通过直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兴亡的认知。
现代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创新、多样,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都是现代文学的体裁。
在抒情方式、叙述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特征上,无不体现新时代的创造思维。
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到郭沫若的新诗《女神》《屈原》都是现代文学的轨迹1。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十年”,19到1927年之间,是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期,“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
1937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期,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文学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2。
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穿越小说、科幻小说、都市言情小说等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也使得中国先到文学的发展与古代文学资源的轨迹出现偏离,而且偏离的越来越远,所以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瓶颈期”。
(二)中国现代文学语境面临的困境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苦难艰辛、走过了战争屈辱、走向了发展和平。
但是纵观现代文学作品中,却没有一部小说能够与“四大名著”相媲美,没有一位诗人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没有一首情诗能够与《无题》相抗衡。
文学是一种感性的社会人文科学,本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理应根据时代特征反应时下百姓的真实境遇和心声,但是又不能过分的脱离历史的母体。
在历经风霜雨雪之后,岁月如斯带来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然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真正优秀作品却鲜少出现,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只是机械的伴随光阴荏苒,却不知“回首往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局面,使得文学发展呈现“物是人非”的本源缺失现象3。
二、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一)古代文学资源阐述
中国古代文学是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丰富的。
从百家争鸣时代的《论语》《孟子》到汉代的《史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安风骨”到唐代诗词歌赋的振兴,从宋词的唯美到元曲的大气,从明史上的《水浒传》到清朝的《红楼梦》,无不展现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绚丽多姿、旖旎多彩。
古代文学资源当然不仅仅局限在一本书、一行字上,里面包含的智慧、涵盖的生活热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和追逐的实质。
或许是时代索然、或许是社会使然,亦或是生活造就,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饱含了人民群众无尽的情思、历史的苍凉、社会的兴衰4。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人类文明伴随时光任然不断发展,但是灿烂的人类文明不应被淹没在洪流中,我们既需要时代创新又要回首往事。
所以在发展现代文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挖掘和传承。
但是现阶段,我国现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明显捉襟见肘,所以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需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再现古代文学的辉煌和真实。
同时,对古代文学资料进行研究和梳理的过程中,要在多角度、多维度的视野上进行评价,对历史文学的评价要建立在科学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切记不可将现代化的主观思维过分的应用到其中,更不能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刻意、肆意的褒贬。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本是同宗同源、同气连枝的,具有一脉相承特征。
没有古代文学资源中的“天人合一”何来今日的“以人为本”?没有古典诗词的寓意深刻何来散文诗的诗情画意?现阶段,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返璞归真势在必行,使得人们在嘈杂生活之间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中,不能摒弃古代文学资源,应当在充分挖掘古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保证二者没有冲突、一脉相承,共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结语
希通过文章的讨论分析,全面激发文学创作工作者对古代文学资源的关注力度,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通过有私下的方式方法对古代文学资源充分挖掘、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创新,为我国文学辉煌的明天注入显现的血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