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社团的心得体会篇一
社团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促进社交交流的渠道。我曾参与过一次社团的建设工作,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成长的机会。在这次经历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首先,建设社团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一个社团的创办初衷往往决定了它的方向和发展空间。我们建设的社团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的社团,旨在为大家提供学习音乐、交流音乐的平台。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就明确了社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这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社团的成员也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大家必须要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才能够合力推动社团的发展。
其次,建设社团需要有一支有活力的团队。团队是社团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社团的氛围和活力。在我们的社团建设中,我们重视团队建设。我们力求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社团的各个方面,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我们注重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每个人都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团队的活力和凝聚力是我们成功建设社团的重要保障。
再次,建设社团需要有一系列的活动和计划。一个好的社团需要有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满足各个成员的需求,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我们在社团建设过程中,组织了一系列的音乐培训班、演出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既满足了成员们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也为社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制定了长期规划,包括培训计划、骨干成员选拔和社团的发展方向,以确保社团能够持续发展。
此外,建设社团需要有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是社团能否长久存在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社团建设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学校和社会资源,争取到了一些资金和场地支持。我们还注重社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大家的才能和资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的优势,推动社团的发展。
最后,我从社团建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我意识到了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成员相互支持和配合,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够实现社团的目标。其次,我也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源和制定计划。资源和计划的合理利用是社团长久发展的保障,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的优势。最后,在这次社团建设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的成长机会,通过组织活动和社团工作,我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建设社团是一项困难但富有意义的工作。在这次经历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资源管理和目标规划,这些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目标,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用心经营社团,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社团的心得体会篇二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经历,提升综合素质,锻炼能力。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曾经参加过某社团的活动,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与他人合作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社团活动中,不仅要与同学们合作,还要与社团的导师、学长学姐进行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只有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团的任务,实现各项活动的目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次,社团活动能够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在社团中,我们常常需要组织一些活动,策划一些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作为一名积极参与者,我主动参与到社团的组织工作中。通过参与策划和组织一些主题活动,我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我能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然后,社团活动也是一种拓宽自己视野的机会。社团活动往往涉及到各个领域,有时候我们需要与其他学院的同学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专业的知识与理念,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交流。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参加各种社团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社交圈,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
此外,社团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自身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机会。在社团活动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有时候遇到某个环节进行不下去,有时候遇到一些意见不合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我们耐心和毅力去解决。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取得好的效果。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我们能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综上所述,参加社团活动是一种全面发展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耐心与毅力。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深入体验其中的乐趣,并通过活动获得自己宝贵的心得体会。这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涯中的一段美好回忆和重要的成长经历。
社团的心得体会篇三
我镇30多名指导员分乘两辆中巴车,于26日上午8点从xx镇出发,首先到了xx镇xx村xx组,xx县新农办的吴主任等东道主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吴主任为我们介绍了xx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接着又到了xx镇厚丰村新农村建设点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示范点,吴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示范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到xx村xx庄新农村建设点,吴主任作了介绍和讲解。顺着xx公路,接着我们到了xx县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建设点,参观完这一示范点接着到了xx县城,集体逛了步行街,参观了xx县文庙,然后到了xx县招待所,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后,下午接着到xx镇董扁村、安石村进行参观学习,吴主任均为我们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1、xx组建设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下拨100多万元资金为该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老大难问题。
2、厚丰村建设点,通过山区村民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通过统一的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村民投资建设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结合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让有条件的农户按指定户型建设民居房。
3、xx庄建设点,经过政府组织完成平整地基后,划给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建设民居房,政府按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进行补助,并协调农业银行给予每户5万元以内的贷款,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将由农户投工投劳进行建设。通过xx庄点的建设,将把附近几个自然村连为一体,并对周边新农村建设起示范作用。
4、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示范点,由于xx集团的搬迁,对部分农户的土地和房屋进行了拆迁,政府按规定补偿了征地补偿资金,再由政府统一规划,以新农村民居房建设的政策作补助进行建设,得到xx集团每户30吨水泥的补助,政府统一提供厨房用瓦和院子的围栏,建成了一个以体验茶文化为目标现代新农村。
5、董扁村建设点,该村地处xx城郊,由于原居住地滑坡导致必需进行建设,村民通过置换的方式获得宅基地,政府帮助规划建设一条进村弹石路,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享受相应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政策。经过建设,建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漂亮的村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安排资金给予建设了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靠进城务工经商和在村内一个核桃加工厂打工取得的收入。
6、安石村,通过建设高优生态茶园,茶园内间作核桃、李子、桃子等水果,茶叶生产以产业协会的管理方式,依托香竹箐茶厂、稳龙茶叶公司两个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盘活产业发展,为农户带来较高经济收入。民居房建设上,一部分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了新民居,一部分农户住房改换了彩色瓦和粉刷了墙体。该村建设成就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建设了一条宽敞的水泥硬板路。优美的茶园、果园、别致漂亮的村落查于其间,实属人间一仙境。
新农村建设要以居住相对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逐步把农民从单一从事农业逐步向其他行业转移,多种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来源,保障新农民安居乐业。
社团的心得体会篇四
产业发展是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方式。立足实际,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结合市场发展,利用比较优势,选准优势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小井乡莲花村种植枳壳有30多年历史,80年代初,为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帮助村民引进枳壳在房前屋后零星栽植,可变卖换点油盐补贴家用,当时可谓是群众身边的“药钱树”,村民见有利可图逐渐跟风并逐渐扩大规模,最高种植面积达500亩。但后期由于疏于管理,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枳壳产量逐年减少,加之受市场影响,当时市场价0.2—0.3元/斤,村民入不敷出,枳壳种植积极性逐年消退,有的将老树砍作柴烧;有的根本不去管理,任其自生自灭,一时间莲花村的枳壳产业陷入了生存危机。几百亩枳壳树是砍了种其他经济作物,还是继续在“摇钱树”做文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莲花村两委。
前锋新区成立以后,小井乡将枳壳产业作为全乡产业扶贫的特色主导产业。莲花村两委紧紧依托传统种植优势,“一定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让枳壳树真正变成摇钱树!2013年以来枳壳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000余亩,并配套林下种植黄精、丹参、芍药等优质药材300余亩,年产值从不足10万元发展到现在500余万元,初步形成育苗、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成熟产业链。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小井乡莲花村集思广益,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上走出了新途径。成立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社。“重振产业的关键点是发展机制,推动发展的源动力是种植农户”。“决不让老板抢走老乡的饭碗”,村两委多次拒绝了洽谈租地合作的公司或老板,确立“支部引领、村户联营”的基本思路,建立“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以“村两委”为领导核心,合作社为具体运行平台,农户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实现了“分户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的“一分三统”运行模式。“一分三统”种植模式,实现了农户收益最大化,全面激发出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品质保护意识。对中药材进行粗加工,提升药品附加值。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为提高药品附加值,2013年,莲花村专业合作社修建土烤灶1口,对种植户上交到合作社的鲜果进行初加工,随着枳壳产量的增加,土烤灶无法满足加工需求,2016年村两委引进新型智能烤灶3台,新建枳壳加工厂房1000余平方米,实现了基地、加工、销售配套发展,2017年中药材加工实现农户增收5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2018年专业合作社又引进新型智能烤灶2台。坚持道地品质发展,打造川内名牌中药材。发展产业重在销售,销售重在质量,把做优品质作为枳壳产业发展的第一战略,村两委利用院坝会组织宣传,以算好生态环境账、长远收入账等形式,让种植农户深深认识到绿色生产、品质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态双赢局面,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药材道地品质的守护人,经有关部门初步检验莲花枳壳品质在全国排名第三,大大提升了产品销售的竞争力,小井乡枳壳得到了许多中药材市场的认可,多等地的药材商纷至沓来抢产品、抢订单,形成了基地就是市场的良好格局,近年来的产品都是由全国第一大药材市场安徽亳州的药材商提前订单收购,2017年产品因品质提升价格上溢同比带来的增收约50万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道地药材。探索“复式套种”生产模式,提升土地亩产值。村集体出资购买黄精、丹参、芍药、等喜阴低矮药材苗,与种植农户合作,在农户枳壳树下试验套种种,克服了无集体土地资源这一困难,收益的60%作为村集体收益。2018年发展黄精、丹参、芍药等套种中药材300余亩,预计2020年农户实现增收1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已达50余万元。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懂经营、善管理、信息灵、交际广,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谋有招的“两委”班子。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干部的贡献,没有奉献精神的干部,也搞不起、搞不好一个村的集体经济。莲花村干部在发展产业中任劳任怨,村上没有烤灶,村、组干部将一年工资70000元拿出修建土烤灶1台;枳壳没有市场,村干部带领党员想办法分头跑销售;村上基础设施差,村两委带领群众修路挖塘,通过多年村干部默默无私的付出,莲花村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明显。随着枳壳生产的效益不断提高,相邻的、本村的、外村的农户纷纷要求加入我们专业合作社,乡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引导,以“建强核心、线状辐射”的思路,在重点打造莲花村核心基地的同时,成立小井乡中药材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辐射带动周村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目前已覆盖11个村,种植面积达5000亩。
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考核激励是动力。要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必须要有一套激励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要提高村书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意识和热情,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与工资、评优、提拔挂钩。村书记全年工资的2/3可作基本工资,另1/3可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绩效工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可得全年基本工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可得全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后每超5万元(包括5万元)则按全年工资的15%上浮。要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以保证集体资金资产不流失,保证企业可持续。三是建立容错机制。建立支持干事者、保护发展者、宽容失误者的用人机制,打消村干部求稳怕乱、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的思想包袱,增强村"两委"干部主动担当、主动发展的意识,解决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五、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群众致富是根本。发展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千百户农户团得拢心,最核心的是要通过集体的组织,让群众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需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莲花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合作社利益链接机制,从多方面实现村集体增效、参社会员增收。积极开展枳壳订单育苗,平均每年获取10万余株育苗订单,为种植农户实现增加收入5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延伸下游链条。利用集体资本购置智能化烘烤设备,对种植户上交到合作社的鲜果进行初加工,产生的附加值60%返还农户,留取40%作为合作社设备的运行和村集体收益。2017年农户实现增收5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7余万元横向开拓业务。在全乡产业党总支成立的中药材联合社的业务团队帮助下,已将周边华蓥市阳和镇的葡萄、广安区石笋镇的杨梅、白马乡的柠檬等农产品纳入订单加工,加工的收益100%列入村集体,2017年实现对外烘烤收入10余万元;2018年村集体已实现对外农产品加工收入2余万元。坚持助农脱贫初心。为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村两委创新收益分配机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人免费提供枳壳树15株;加工销售产生利益分红,贫困户按照产量每斤分红标准提高20%;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户人员务工,每天每人给予工资报酬60元。2018年,莲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人均增收2000余元。
2017年实现莲花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1.2万元,在家农民人均增收4000余元,辐射带动周边12个村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全村中药材产业生机勃发,真正成为贫困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2018年莲花村中药材产业预计实现收入8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0余万元。2020年莲花村中药材产业预计实现收入1500余万元,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
社团的心得体会篇五
在社团中,我们要推崇一种氛围,即“以人为本,以团队为重”,我们要打破“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通过团队活动、讨论等方式激发每位成员的潜能,让大家能够渐渐融入团队之中。
我们在社团中采用了“团队合作,一战到底”的理念,让每位成员有了强烈的团队意识。我们提倡“全员参与,团队共同奋斗”的工作态度,使得团队的整体氛围更加和谐,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在不断加强。
二、明确目标和人员分工
在社团运营过程中,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只有有目标,才能让团队成员更加专注,加快工作进度,同时也可以让个人的工作方向更加清晰。
同时,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明确人员分工。社团运营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因此人员分工明确也能提高成员的效率,并让工作更顺畅。在明确了目标和分工之后,大家就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加快工作进度,使工作更有成效。
三、注重协调和沟通
在社团发展过程中,协调和沟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每位成员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文化和经验,如果在沟通和协调时缺乏耐心或残忍冷酷,就会将团队分裂成若干个小团体,浪费团队资源,也容易在未来的合作中产生矛盾。
因此,我们在社团运营过程中注重交流和沟通,将每个成员的想法纳入考虑范围内,并在讨论中得出共识。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新成员的引导,确保大家的事务和意见能够更为顺畅地传达。
四、强化反馈和改善
社团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瓶颈,社团的管理层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针对问题改善措施。
在社团中,我们注重对发生问题和瓶颈进行分析和探讨,不断优化团队的管理、运营方式,确保团队的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五、持续激励和提高
在社团发展过程中,成员的动力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持续激励和提高每一位成员,让他们在过程中能够获得感,并以更高的热情与动力持续投入到工作中。在社团中,我们通过定期组织团队活动、颁发荣誉及奖励等方式激励和提高成员的士气和工作热情。
在社团发展中,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明确目标和人员分工,注重沟通和协调,强化反馈和改善,持续激励和提高,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向心力的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