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少林寺有感发朋友圈篇一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云南旅游,看见了传说中的天堂———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在云南的北部,接近西藏。那里不象我们这里有春、夏、秋、冬,她只有春天———四季如春。在香格里拉,每天几乎都会下一场雨,下完雨之后,就又出太阳。太阳出来了,蓝蓝的天空挂着一道彩虹,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天底下,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嫩绿的小草从地下伸出头来,五颜六色的花争奇斗艳,把自己的香气放出来吸引人。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捡松果吃,见到人也不怕,还故意在你面前翘起它的大尾巴,把自己当成大明星一样。
草原上,有白牛、黄牛、黑牛、在湖边吃草,不时地撞来撞去,好象在互相问好。乌鸦不时“啊——啊——啊——”地叫,好象也在赞叹着欣赏着草原的乐趣。远处一座高高大大的黑山倒影在湖里。顿时两座大山出现在眼前,分不出哪个是山,哪个是影。
晚上,我们一团人去藏民家做客。来到主人家门口,主人会主动向我们每人送上白色的“哈达”,敬上一杯酒,表示欢迎我们。我们进到主人家,围着一个大火炉坐着,桌子摆着各种各样的藏族小吃,有酥油茶、青稞包、等等。好客的藏民还作了只红烧牦牛给我们吃。还邀请我们在火炉旁唱歌、跳舞。我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唱着,跳着,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香格里拉果然是我国的人间天堂啊!在那里,不仅风景美,人的心灵更美!人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我却认为“上有天堂,下有云南”才对。云南的香格里拉太美了,我爱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游览后心得总结600字范文2
香格里拉,座落在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神秘、美丽而又充满民族气息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香格里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代表着圣洁与祥和。看着车窗外美丽的异域风情,我完全忘记了海拔越来越高带来的不适,公路旁广阔无垠的草原、碧绿的青稞草、神秘的喇嘛寺院还有那一户户别致的农家……好心的导游给我们安排了藏民家访让我们去接近他们的生活。
还未走到藏民家,我们就被那高亢激昂的歌声所吸引,主人早已带领家人手捧青稞酒和哈达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也恭恭敬敬用无名指和大拇指对起来弹酒,然后一饮而尽,感谢主人的热情好客。
吃饱喝足,我们也随扎西卓玛们唱起歌,跳起舞,虽然有些跟不上节拍,但是却完全融入快乐的气氛中。
这个晚上,让我记忆犹新,藏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豪迈的性格,深深打动了我。
香格里拉游览后心得总结600字范文3
香格里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世外桃源。终于,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见到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的虎跳峡。虎跳峡是万里长江的支流:金沙江。虎跳峡两岸险峰耸天,江面奇窄,一条13米巨石兀立江心,相传猛虎曾凭此石一跃过峡,因名虎跳石,所以这里叫虎跳峡。香格里拉虎跳峡位于香格里拉市东南部,横穿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之间,是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江面最窄处仅20余米,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我们刚走到景区停车场,耳边就传来一阵阵的轰鸣声。沿着阶梯走到观景台,在我们眼前的是非常汹涌的江水。黄色的江水奔腾着咆哮着,卷起一朵朵巨浪,向前狂奔而去。水声震天,声势浩大,像万马奔腾,又像猛虎下山。是多么的震撼,是多么的壮观!
看过了壮观的虎跳峡,我们来到了风景异常优美的香格里拉市。香格里拉市被雪山包围着,终年被云雾笼罩着,不让你看清它的真面目。山脚下是一片一片的草地,草地上开着各种颜色,不知名的野花,牛羊在草地上悠闲的吃着草。
啊!美丽的香格里拉就像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香格里拉游览后心得总结600字范文4
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今年暑假,我们全家踏上去香格里拉的旅程。
来到普达措国家公园了,这里海拔3800多米,园内青山环抱,千古云杉耸立,湖泊清澈见底,幽幽小径,不知通向何处,小径依山傍水,两旁的湖泊、古树都显得格外苍翠。娇艳的格桑花,美丽的索玛花遍地绽放着。漫步在小径上,放眼远眺,湖对岸就是绿茵茵的牧场。天空碧蓝如洗,午后的明媚阳光下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我飘来。远远地,在视野的尽头,隐隐呈现出一溜绵延重叠的雪山峰峦,雪峰仿佛飘浮在绵绵的云层之上。空气新鲜而清新;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草,便是脚下连天接地铺张地摊开的草毯;而水,则是盈盈一脉从草丛中探出的冰清玉洁的圣水,就这么在一望无垠中突兀地绽裂开,恍如裹不住鲜美果肉的果皮上那道诱人的裂痕。牲畜在悠然地觅食,享受着人间仙境安然与闲逸,游人至此,不由得会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里宁静与悠远!梦中的香格里拉就这般展现在我眼前。
至今,人们还在为香格里拉的具体位置而争议,有人说在四川的稻城,爸爸说香格里拉应该指梅里雪山和林芝地区。我想香格里拉也许只是一个地名。其实不必过分苛求它的位置,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它是深藏在我们心中的一个梦吧。
香格里拉游览后心得总结600字范文5
早晨,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压抑着心中兴奋与激动,香格里拉之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我来了!
烟雾。是山路盘着汽车,还是汽车盘着山路也不去细想,只顾着研究窗外的“云烟”。导游和小四向我们介绍“这烟雾是每一家家家户户都要点的一炷香,虔诚的拜佛,祈求一天平安的度过。这是他们的信仰,也是对佛祖的尊重,所以每日早晨务必去做,积少成多,就成了这香烟袅袅的一片,仙境的感觉也更上一层楼了。”雾衬出了山的线条,刚柔并济,大气磅礴,神秘莫测,给这香格里拉蒙上了一层奇丽的面纱。
购买了进入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的门票,乘坐环保大巴约十五分钟进入到景区。路两侧风景非常美丽,只可惜错过了杜鹃花期,路边是嫩黄色的格桑花和翠色欲流的野草。花儿是黄的,草儿是绿的,好似无边的绿毯绵延至远方,上面点点镶嵌着金色的宝石,在阳光下,在注视她的目光中,闪烁生辉,给普达措又增添了几分光彩。酥油花儿盛开在路旁,她们像是烟叶,又似白菜,更和荷花含羞之态有些接近。就随意地,星罗棋布地散落在草丛上。黑亮的牦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人间天堂的无限乐趣。
普达措的山,重峦叠嶂,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雄姿傲立之间美不胜收,江山如画。
普达措的树,没有任何人去理会,被大自然所养育着,滋润着,依旧长得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枯萎的叶子躺在泥土的怀抱里,准备“化作春泥更护花”,一些枯木桩横七竖八地歪在土地上,静静的等候轮回,好似一位耄耋的老者,守望夕阳的到来。
普达措的湖,“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觉油然而生,水面宛若一面清澈见底的明镜,映山之俊,映云之洁,映天之净,映日月之光华,映人之千张面孔,映江山华夏之大气凛然,映朗朗乾坤之千姿百态,水天相接之际,仿佛有神仙在窃窃私语。正在我望着出神时,这面“水镜”被一叶小舟缓缓破开,漾起一波波水纹,一种惬意感在全身生起,这就是大自然的味道!抛开城市的繁琐事情,走进大自然,踏入仙境,看着湖水倒映出自己的面孔,霎时,心,静了。
看着看着,就有些乏味了。突然,一个褐色的身影从枯木缝里跳出来,定睛一看,惊喜万分。这时候,旁边的一位女游客大喊道:“啊!花栗鼠碰到了我的‘爪子’!”扭头一看,只见可爱的花栗鼠想叼走那名女游客手中的德芙巧克力,毛茸茸的毛儿碰到了那个女孩的手指,情急之下,就有了这样的乌龙口误。有了花栗鼠的出现,气氛立刻轻松起来,可是那花栗鼠非常狡猾,不留一点拍张照的机会。
21世纪的人们步履匆匆,踏起的尘土蒙蔽了本该清澈的眼睛。然而今天,还有香格里拉这样的一方净土,实属不易。这样的山清水秀,人间天堂——梦,在此起程!
香格里拉游览后心得总结600字范文
游少林寺有感发朋友圈篇二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始建于公元495年的嵩山少林寺为“五岳之一”,乃中岳之首。前,一部《少林寺》的电影走进千家万户,一时间,少林寺成为家喻户晓的佛教圣地。作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在近几年经济浪潮的推促下,重建修复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历史韵味加之现代气息,使得少林寺这座千年名刹更具特色。
最近一次到少林寺应在戊子年国庆节期间,寺内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应寺内一大德之邀,我暂居于山门对面的王指沟少林寺宾馆两日,可以仔细瞻仰少林寺的各处景致。那两日天气晴朗,在王指沟上能清晰看到少林寺后山上的达摩像。两日的观游,让我在赞叹少林寺之宏伟、庄严之余,更多的是体验到佛教及禅宗文化的厚重古朴,不愧为中国文化之精粹。
少林寺内那株银杏树,树身过抱粗,枝丫丛生,节节向上,相传为建寺时种植,经考证已有15的树龄。为何在建寺时选种银杏?大德告知,银杏为镇寺宝树,见证了少林寺千余年的沧桑变迁。每到立冬之际,银杏叶开始凋落,漫天都飞舞着扇形叶片,那是禅的意境,那是美的阐释。此时银杏的枝叶茂密,叶子绿得发亮,一团团的枝叶如同一把把撑开的大伞,为过往游客提供一方荫凉,也庇佑着少林古刹。
正如古外今来的学者哲人所言,少林寺有三方面足以流芳百世,一是少林建筑,二是少林碑刻,三是少林塔林。而我此行到少林,对此亦然。少林建筑为木质材料,结构繁而不冗,设计古朴大方,寓意深刻,给人以无限回味遐思之感。从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的庄重威严,到钟楼、鼓楼的遒劲挺拔,再到禅堂、千佛殿的古朴典雅,顺山门一路走来,那真是尽享历代建筑风格的饕餮盛餐。斗拱型的梁柱,层层相扣,表明佛教济世救人的宏愿;风过叮叮响的风铃,犹如西天的梵音,引渡众生走向幸福;错落有致的琉璃瓦,似乎暗示着西方琉璃世界的洁净与福祉,昭示着善行总会有善果……这些建筑均出自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之手,在叹服他们巧夺天工之技艺的同时,也倍感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厚重。
对喜好碑刻书法艺术的游客而言,少林碑廊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唐太宗李世民御书少林十三棍僧功德碑到宋时太师蔡京题写“面壁之塔”,再到明朝万历年间的各类塔铭,及至清朝乾隆皇帝夜宿少林题诗的诗碑,这一通通碑刻记录的不仅仅是历史,还传承着历代的碑刻、书法艺术。大书法家米芾亲笔题写“第一山”,以彰显少林寺的优越地势,这三字运笔洒脱、气势磅礴、遒劲有力,亦有禅宗少林勇猛精进之内蕴。少林寺碑刻上的文字,或记载少林寺历史变迁,或记载皇室对少林寺的宠幸,或记载高僧大德的丰功伟绩,或记载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细细研读,有悟生悟世的禅味,有寓情于景的韵味。
少林塔林,各具特色,为历代高僧圆寂安葬之所。置身于塔林之中,看松柏掩映中的诸位高僧大德之塔冢,观斑驳不一的塔铭,不禁思绪纷飞,遥想数百年前他们在世时的种.种善行。岁月不待人,人生苦短,能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做出贡献,那都是善行之举。常怀菩萨心,济世救人,方为后人敬重缅怀,虽已入土,功德无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少林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道出了禅的内蕴。少林一行,我顿感人生无常、生死事大之警示,放下来,放得开,用心待,万事易,得自在。禅如人生,尽在点滴之中;禅如世事,常怀平常心方可得悟。
游少林寺有感发朋友圈篇三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闻名中外的嵩山少林寺旅游,美丽神奇的少林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大早,我们就从郑州出发,向登封嵩山少林寺驶去,因为去旅游的人太多,短短的路程我们竟走了6个多小时。下午4点,我们终于来到了少林寺。一进景区,我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山峦起伏,满山的苍松﹑古柏层层叠叠,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将我们的浑身疲惫一扫而光。
远远望去,一座高大的门楼伫立山前,上面刻着“天下第一名刹”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走进少林寺,我们先参观了天王殿,天王殿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砖绿瓦,门内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石碑。我们沿着甬道,依次参观了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立雪亭、千佛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千佛殿。导游对我们说,千佛殿的墙壁上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己变色。殿内地面上还有四十八个脚坑,传说是当年寺内的武僧练武所留下来的。可见,他们当初练武是多么用功啊!
游完少林寺,我们又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一指禅”“人体梅花桩”“少林童子功”“飞针穿玻璃”等都迎来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声,最让我难忘的是“飞针穿玻璃”,一个和尚手拿一枚绣花针,运足力气,向玻璃后面的气球刺去,“啪”的一声,气球破了,小小的绣花针竟穿过玻璃扎破了气球,并在玻璃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洞。太不可思议了,他们的武功真是太强大了,观众们都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下来,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少林寺。神秘的少林寺,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游少林寺有感发朋友圈篇四
暑假里的一天早晨,我怀着渴望的心情,来到了位于中岳嵩山脚下群山环抱的少林寺。
刚一下车,便看见耸立在入口广场白色的山门。细看山门正中,“嵩山少林”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广场两侧的石雕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门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们赶紧排队买了门票,随着滚滚人潮涌入景区。
”。阵阵清风袭来,沁人心脾。大约走了两公里左右便来到了少林寺门前。
寺门前挺立着很多参天古柏,枝繁叶茂。寺门红砖碧瓦,庄严肃穆。我赶紧站好,让妈妈按动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瞬间。寺院内人头攒动,香烟缭绕,不时有游客烧香许愿。我也双手合十跪下来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看禅房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寺僧的练功房。日积月累,地上的青砖被他们练功踩出一个个凹坑。这使我联想到:读书学习也应该与他们一样持之以恒。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听导游讲: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以后历经浩劫,多次毁于战火而又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不同时期包括咱们建国后重建的模样。
接下来,我们看历代高僧安息的塔林、登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达摩洞”、坐缆车上“玉皇顶”“凤凰台”。其间还观摩了少林武僧团纯正的武功表演,真是天下功夫出少林。
夕阳西下,虽然游兴未尽,但已是回程时候了。我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离开了少林寺。
在家整理所拍照片时,感到反映不出整个游览过程。于是,我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少林寺游记。
游少林寺有感发朋友圈篇五
嵩山少林寺,闻名遐迩;少林寺的武术,更是世界闻名。早就有到此一游的遐想,只是没有机会。这次趁去河南郑州探望读大学的儿子的空隙,去了次少林寺。
一早,在火车站那边乘上了去少林寺的中巴旅游车。导游先把我们引领到“嵩阳书院”,让游客进去参观。“嵩阳书院”是少林寺周边的一个旅游景点,他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是历代王朝的一个书院,弥漫着儒教文化。据说司马千的《资治通鉴》还是在这儿写成的呢!院内有两棵很大的松柏树,被古代的一个皇帝取名为“大将军”、“二将军”。因这个皇帝进得园内,先看到一棵松柏,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松柏树,于是先取名为“大将军”;后在园内又看到一棵更大的松柏,只能取名为“二将军”;进园深处,再看到还要大的一棵松柏,无奈取名为“三将军”。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将军”气死了,现已不复存在;“二将军”长得东倒西歪,萎靡不振,现用一根水泥柱子撑着;而“大将军”却越长越茂密,越长越壮实,现巍峨挺拔的耸立在园中央。听了导游这一番解说,再看实景,颇受启发。树且要鼓励和赞誉,何况人呢!所以,对人的认同、肯定、鼓励、赞誉能激发起的人的自珍、自爱、自信、自强,能鼓励人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从而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像这棵起名为“大将军”的松柏一样!
从“嵩阳书院”出来,导游把我们带到了少林寺。偌大的少林寺园区,建在嵩山的半山腰上,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武术的不断精湛,曾扬名海内外。可惜的是,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使少林寺的主要建筑焚毁于一炬。少林寺庙不存在了,少林武术也衰败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少林寺都是近些年才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少林寺园林是近些年才形成的。随着少林寺规模的扩大和少林武功的重新兴起,少林寺又蜚声国内外。
进园内,就见一个广场上在进行一场大型少林武术表演,我便坐下观赏起来。武术的精湛,武术的玄妙,通过武士们干净利落的动作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半个多小时的表演,让我叹服于中国功夫的伟大。表演结束后,我随着人流慢慢地走上山去,少林寺就坐落在树林茂密的嵩山的半腰,他是一个佛教胜地,游人如织。随着人流慢慢观赏了寺庙建筑群,它的气势宏伟,它的建筑艺术,它的占地浩大,都是其它寺庙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影响力也是举世无双的。
不管军阀石友三当年如何火烧少林寺,如何摧毁少林武术,今天一个崭新的少林寺照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少林武术照样兴起,并如火如荼在全国展开。因为,这是顺从了人们的意志和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