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一
地热能是地球对人类的一大恩赐,也是我省的一大优势资源。今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地热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科学开发、共同努力下,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宜居生活、促进低碳发展方面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第51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16日,位于西安市周至县的锦华苑小区地热井开钻,“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起战疫情、保民生、防雾霾、促发展,见证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在周至的地热能源开发迈入新征程。”在当天的开钻仪式上,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献喻在开钻仪式上讲到。据了解,随着该地热井的开钻施工,未来一两年该小区及周边将有1500余户家庭使用该井热源进行取暖。
正如张献喻讲的,今年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绿源公司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抗疫情、保供暖两手抓,做到了不让疫情踏入半步,百万百姓无一受冻。据初步测算,刚刚过去的采暖季地热供暖可节约燃煤27万吨,减少co2排放70多万吨,so21.5万多吨,相当于年植树近300万棵。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宏大的恩赐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火山爆发、温泉、间隙喷泉及岩石的热传导等形式不断地向地表传送和散化热量。按照空间分布和赋存状态,地热资源可以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岩地热资源等三类。
地热资源储量巨大。据科学家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相当于我国煤炭消耗的50%,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相当于我国20煤炭消耗的19%,埋深在4-10km的干热岩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据有关科研资料显示,陕西的地热资源在全省广泛分布,单位面积热储量关中盆地位居全国首位,仅关中盆地地热热储的总热量,可供暖面积为8.84亿平方米。
地热能,是有效减少气候污染的新能源
目前,大气污染造成了大家难以躲避的雾霾天,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谁是造成雾霾主要原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多数观点趋向认为燃煤采暖锅炉和散煤燃烧是造成雾霾的重要诱因。据测算,1吨散煤直燃的污染物排放量是1吨工业燃煤经集中减排后污染物排放量的十几倍。相较与其他新能源,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
在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热资源不受环境影响,热源连续稳定,利用效率高,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平均73%),可作为基础载荷。地热资源co2减排优势明显。与传统的锅炉供暖相比,基于热泵技术的地热供暖其co2排放量减少50%;若热泵所耗电力来自清洁能源,则没有co2排放。
总之,地热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安全优质的可再生能源。
绿源地热,致力于低碳宜居生活
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所属的从事地热开发专业公司,是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地热开发利用示范推广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分布于陕西、河北(雄安新区)、山东、山西、江苏、天津等地,建成供暖规模5000万平方米。其中在陕地热能开发利用业务覆盖咸阳、西安、西咸新区、宝鸡、渭南等地,形成了中深层、浅层以及余热利用于一体的多种清洁能源互补供热格局。其中咸阳地热供暖面积已占咸阳集中供暖面积的30%,受益人群已达10余万人。武功县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地热能供暖“无烟城”。据悉,地热集中供暖替代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可节约燃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今年绿源公司在陕地热供暖可节约燃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多万吨,二氧化硫1.5万多吨,相当于年植树近300万棵,为北方城市清洁供热难题提供了地热能解决方案。
地热开发迎来发展春天
国家颁布并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首次强调优先推动地热能的发展,之后又从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筑节能、地源热泵系统推广应用等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条例,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中国地热产业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带动下,各省市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内容以推进建筑节能和促进地源热泵的发展为主。其中我省将大气治理列为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出台《关于发展地热能供热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关中城镇地区清洁取暖专项行动方案》等多项支持地热能措施,对地热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日前,地热能“十四五”规划初稿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根据业界专家论证意见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总报告的统一思路不断完善。据国家地热能“十四五”规划研究组有关专家介绍,地热能“十四五”规划构想将通过实施“一点、两带、三区、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以此带动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点”是打造雄安新区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占领全球行业制高点;“两带”是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两个流域的地热能产业发展潜力带;“三区”是重点发展北方地区的冬季清洁取暖、南方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制冷)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热发电;“国际化”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地热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布局与推广,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我们相信随着地热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全国供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地热供暖企业—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将为促进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更大贡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二
渺小人类,壮丽地球;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博格曾经说过,科技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个平衡,打破这个平衡,人类终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经历了不知多久的峥嵘岁月,诞生了万人瞩目的济济人才,不断发展,最终才迎来了辉煌无比的今天。尽管进步之道艰险且长,并充满了危险:瘟疫,地震,海啸,飓风……但是,人们总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对策,成功化险为夷。然而,有一种灾害,好比这条路上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无法逾越,让人累的文明停滞不前,甚至于,人类自此将会迈入这个深渊,然后,全体灭亡——它,就是环境污染。
也许你会对此不屑一顾:“环境污染怎么了?我现在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吗?”但,要知道,作为世界三大难题之一,它可谓是最棘手,最难办的:人口猛增,可能算个问题,可过了若干年后真到了那个地步,人类已可以移民外星——哪怕科技仍未像那般发达,人类也可以做当年纳粹那样的行动;资源短缺,也许是个麻烦,但等到那时,绝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应该就都可以填去外星开采。唯有环境污染,让联合国与无数环保人士为之头疼,无可奈何的难题,除了努力去保护它,我们没有任何阻止它发展下去的方法——而且,过了某段时间之后,即使全人类都竭尽全力去努力,也无济于事,不可挽回了。
就算我们可以移民外星,即便我们可以探索宇宙,哪怕我们可以找到其他生命,要记住:地球,它永远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为了地球与我们的未来,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只是那颗破败的星球询问是什么,请行动起来!唯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唯有人们竭尽全力去保护环境,人们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才能开创出更辽阔的新天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三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捕杀动物、吃野味、排污水、乱丢垃圾、乱砍树木等所作所为让地球变得不堪重负,而导致的结果便是地球的一次次“报复”,疫情病毒、臭氧层破坏、海平面升高、沙城暴频发等灾难突如其来。
结合当下疫情大环境和世界地球日主题,龙游县实验小学开展“保护地球”系列活动,实小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争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共建美好的未来!
在此次我们以保护我们母亲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爱护动物、参与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保护地球行动。孩子们完成一幅幅关于疫情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手抄报或绘画,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接着观看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并完成家庭垃圾分类指南。跟家长一起对家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计划和制订实施方案,制订了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便于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
此次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当下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并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相信,依靠我们的双手,一定还地球一片蓝天!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四
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了生命与自然的蓝色星球,她就是地球。50亿年来,沧海桑田,地球日复一日地变化着。至今,我们的地球已有45.5亿岁了,已经非常老了,但是地球妈妈的心永远不老,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保护她,让她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
如今,因为一些坏蛋对地球妈妈的伤害,使地球妈妈伤痕累累,可是,地球妈妈仍然认真、不辞辛劳地哺育着我们,有些人却不知好歹,伤害着地球妈妈。这次疫情,也许就是大家破坏了生态平衡,扰乱了地球妈妈的生活秩序,才导致了这样一场可怕的恶梦。
记得老师以前讲过一篇课文,叫《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和他的同伴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救助一只幼龟,而使成群的幼龟被食肉鸟啄食的事。作者就是因为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才导致了一群幼龟被食肉鸟啄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所以,生态平衡不得破坏,否则,结果不堪设想,破坏生态平衡就等于伤害地球妈妈。
那么,要如何才能保护地球妈妈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随意破坏绿色植物,二是不随意毁坏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三是不捕捉野生动物,四是不随地乱扔垃圾。
……
这四点做到了,才能不伤害地球妈妈,地球妈妈才能平安,地球妈妈才能快乐!
地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妈妈,守护好我们的摇篮!
边诗棋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五
人类在启蒙时期认为自已是万物之源。人众胜天,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仿佛自从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就拥有了改造自然力量。当然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两次工业革命加起来不过百年的时间,全世界的海岸便布满了工厂。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认识了解世界的方法和工具更为先进后,人们逐渐开始感受到自然力的深不可测,以及它本性残酷的一面。人类对自然施加的力量,最后都归还到了自己的头上。
我认为于人于自然,两者都没有错,人类需要科技与能量,而同时,自然本身又是残忍的,一味地破坏,必定造成灾难,一味地保护,却也未必不会造成反效果。毕竟自然界只要存在,人类就无法完整的认识它。自然是无常的,并且拥有着不可抗力,足以摧毁一切文明。
欲望,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人类实现欲望通过索取自然。古人尚有对自然的感恩与敬意,行祭祀之礼。__在饭前也常要祈祷以感谢上苍的馈赠。人们若是缺少这种对自然的敬意,就不要再谈与自然和谐共生了。
在中国,魏晋以前,主流的审美对象也是人本身,对自然山水的欣赏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占据支配地位。自然的原始美经过人的主观情感过滤,画于素绢之上,更是另一种美了,这种美学,被称为“舍道映物”,即以“道”入美。
但是,既然人之于自然如芥子之于须弥山,那么加上了人主观意识的自然之美,便显得片面而有所不真实了。要想最真实地去体悟自然之美,自然之趣,面对山水风光时,就应该心无杂念,如同贤者“澄怀味象”,以美入“道”。
人和自然共同构成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在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这也体现了道家“万物齐一”的思想。自然并不针对人类而存在,当然也不是为了人而存在。这种领悟便是对自然的敬畏,是澄净怀抱,用平等尊重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如此,才是与自然共生的基础。
建立在敬畏之上的热爱,即是宗炳所认为的“畅神”之美。“畅神”的自然审美认为:人的精神品质是在与山水的互相融合统一中获得的。因此唯有亲近自然,才能欣赏自然之美,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感受到万物的质形趣灵,获得一个感性的,超越的精神世界。将人之精神融于万物,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之美与自然之理,就此油然而生了。
“灵心随规律去,命随自然去”。生命本来的意义就是自然规律,人因自然而生,顺应自然是人的责任。与自然共生,才能在精神上感悟自然之美与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六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个人的职责。第51个世界地球日悄然而至,4月22日石家庄市实验小学三(3)中队的队员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呼吁大家呵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中,三(3)中队的队员们通过视频带我们了解和认识了地球,感受到地球妈妈正在面临着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白色垃圾等很多方面的威胁。地球妈妈像一个羸弱的病人,需要得到我们每个人的关爱和呵护!同时,队员们还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和积极参加世界地球日的一系列活动号召全体队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每一份资源、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将珍惜资源同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战疫情攻坚守,与囯同舟,让每一名队员都能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地球小卫士”吧。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面向未来地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呵护,我们敬畏自然,珍爱地球就是帮助地球妈妈留住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的美丽容颜,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相信润物无声,地球将会是最美的蓝色星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七
我是一棵小树,主人非常爱我,天天给我施肥,天天给我浇水。不久,我长大了,可小主人为了上学的方便,离开了我,只剩下了我一人。
几年过去了,我们长成了参天大树,盖房子的工人见了,说:“这里的树真不错,砍去做栋梁吧!”不久,就有砍树的工人搬着电锯来砍树了。我和朋友全被据倒了,拿去建了房子,当了顶柱梁,永远地站在高高的楼上。
果然,自从我们离开以后,站在高高的楼房上以后,市民们经常遭遇沙尘暴的危害,经常会缺水,也经常会有鸟儿跑掉……这使我们很伤心。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只有保护好大自然的生态,令人们珍惜美好家园的一草一木,我们美丽的家园才会越来越辉煌。
随地扔垃圾、吐啖,不爱惜环保塑料袋等,种.种迹象。随人们生活的需要,我们每天都制造出大量的生活垃圾,你想想看,如果我们中国每天用13亿双一次性筷子,那要砍伐多少树木啊!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约了几个同学出去玩。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边走一边说笑话,手里拿着几包零食吃。不知不觉我们把零食吃完了,刚好来到了一个有垃圾桶的路口,我们都把零食的塑料袋都扔进了垃圾桶里。我想:如果每个城市的人都像我们一样,自动将垃圾放进垃圾桶里,那污染指数必然有所减少的。
现在,学校开展了一个关于环保的征文。主要写怎么样环保,说说想要环保,那就要从小做起。如今,就连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都懂得环保。觉醒吧!我们的地球母亲被你们弄得面目全非了,不要再做那些伤害地球母亲的事了,我们都要争做环保小公民!我们居住在地球,就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多少年来,地球母亲哺育了我们。现在的地球人是多么地不环保啊!我们身为地球人都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地球母亲,这又是何道理呢?就算你只做到了一点点的环保,也是很不错的,这总比你不环保要好得多。
地球母亲,您养育了我,我会用环保来报答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八
尊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五2班的班主任杨老师
我是五2班同学的赵梓卿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节日。今天,我们要演讲的题目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学们,如果让你为地球妈妈画一幅画,你希望画中的地球妈妈露出开心的笑脸,还是留下悲伤的泪水?大家一定是选择前者。
我们希望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永远飘动着它那用森林装点的长发,眨着那双浸满了蓝天海水的大眼睛。于是,我们把希望写进作文里,用优美的词汇描述着美丽的四季风景————春天,杨柳依依,百花争艳,夏天,荷塘美景,蛙声连连。秋天,梧桐夜雨,红叶片片。冬天,白雪皑皑,雪花纷飞。
在此,我们庄严的许下承诺:精心呵护那郁郁葱葱的草地,不穿越绿化带,践踏草地,让小草迎着春风歌唱;随手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垃圾,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随手关掉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离开房间时一定要关灯,不浪费一度电,节约能源;不剩饭,不浪费粮食;少用一次性筷子,减少树木砍伐;多植树造林,阻挡风沙的侵袭。
在如今的北附校园里,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渐渐深入到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心中。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去营造和维护美丽的校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份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突发的疫情也使我们认识到地球的脆弱,我们积极的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以自然之名为地球发声,将我是地球代言人延续下去,并积极行动起来,做大自然的守护者,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时刻牢记《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的十条内容,并付诸行动。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
只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珍爱地球,不止“4月22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永恒的主题。一次代言,一生践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地球家园缔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吧!
我们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学自讲心得体会篇九
世界地球日(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地球日的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如何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做的有很多,爱护花草、节约水电、善待动物、低碳出行…来po文字、照片或视频一起参加吧!!让我们一起为地球做件事,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疫情期间,小队员们本着少外出的原则,用自己的方式倡导大家一起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