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一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快乐的暑假生活,能用流畅的语言说说自己暑假里印象最深的事。
2、能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暑假里的一件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范文,诱发写作兴趣。
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假期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呀,参观风景名胜,海边学游泳,还有的同学在暑假里学会了不少的本领呢……真是说也说不完。有位小朋友还把自己暑假里的事写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例文,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文中哪些内容吸引了你,谁能结合词句说一说?指名说。
3、这位小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呢?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4、看来写作并不难,只要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行了。可是有的同学说,暑假里做过的事有很多,该选择怎样的事来写呢?指导学生写自己最难忘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来写。
三、小组交流,口述事情。
现在,我们静下来想想暑假里,自己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轻柔的音乐,把自己假期经历过的,印象最深的事回想一下,感觉正在亲身经历一样,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
1、放音乐,学生闭眼回忆。
2、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在暑假里做过的最有意思的事讲给小组同学听,怎么想就怎么说,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注意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自己的所见所闻。)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4、谁愿意把自己暑假里最快乐的事和同学们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觉得哪里有趣,还想知道得更清楚,可以现场来进行采访。同时,请你们当小老师,给大家评一评。
5、生讲自己在暑假中做过的最有意思的事,师引导学生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他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或补充。
第二课时
一、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在上节课的学习与交流中,同学们把自己在暑假里做过的最有意思的事讲给了全班同学听,如果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节形象地描述出来,那就更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老师希望大家习作时要注意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做就怎么写,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二、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想不想让自己的习作更通顺、更生动呢?那就试着改改吧!
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认认真真的看一遍,把掉字、多词的地方改一改,使语句更通顺,再看看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了没有。
3、小组评析:把你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听,让小组同学评议,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进一步修改。
4、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篇学生的习作,指导全班同学评议。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情感,能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念给家长听一听,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你还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呢!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二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写作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喜欢读书的学生。所以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对喜欢读书的学生进行鼓励。
一是精读课本,二是泛读或精度部分课外书。精读课本,也就是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续,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升华情感,无形中提升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课外阅读,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段及学生年龄特点适时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要充分利用好读书笔记。三年级以上写读书笔记,每周至少两次,一定要提高质量,每次必须批阅。笔记的内容要丰富,可以是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读书心得等。家庭作业适当布置读书内容,低年级家长陪读,每天不少于十分钟;中高年级家长监督阅读,每天不少于三十分钟。在家里家长签字并简要写上读书评语,学生到校后,教师要及时检查与反馈,多表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加强国学诵读,通过家庭作业、双休作业、寒暑假作业等形式,时时做好国学诵读,充分利用好“国学经典系列校本教材”,按周次安排,步步推进。
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老师要充分备课,教给学生阅读的知识,及时评价、鼓励,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由教师逼学生读转化成读书是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阅读课上,可以是读书方法指导,可以是必读书目赏读,可以是学生读书感悟交流,可以是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是师生共同朗读或背诵精彩段落,可以是学生静静的或出声的自由朗读。总之,阅读课是抛出去的一块砖,引来遍地翡翠;是春天的一缕风,吹绿整个读书的原野。
二、以说促写
上好“交流评说”这一作文环节,鼓励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写作素材首先直接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例如说观察到的景物,要从形状、颜色、动态等方面去说。例如说熟悉的人,要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关键是做好启发、引导、点拨。
三、以改促写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从审题立意、选取材料、布局谋篇,从字词、句子、修辞以及新鲜的富有创意的语言等方面进行提炼、修改。作为修改,可以自己修改、同桌互改、教师评改等方式有机结合。
每个学期,要有那么几节修改作文课,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学习借鉴同学们作文的优点,亦能指出同学们作文的不妥之处。并且使学生作文能够常态化的互相交流。
四、以评促写
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扬长避短。通过评价,既发现自己的缺点,又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树立写作的信心,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自愿作文、自能作文。
五、小学生作文体裁归类及其简要特点
(1)写人叙事:写人重点是写出人的品质、特点,注意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引导,把人物写活写丰满。叙事重点是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与记事的文章要注意一点,都会写到人和事,但是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布局谋篇也不一样,例如开头,写事的一般要点出事,而写人的一般要点出人。)
(2)写景状物:重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3)读(观)后感:读后感由读和感两部分,“读”要抓住要点,简洁概要;“感”要独特丰盈是重点,详细具体,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有理有据。行文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前半部分是读,后半部分是感,一种是读和感交叉进行。
(4) 想象: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一定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实际。想象,是理想中的而眼前又不能实现的合乎科学规律的未来。
六、基本要求
1、一年级从下学期开始写话,指导写几句话,二年级指导写一段话,三年级指导写三段式习作,四五六年级指导写自由完整的作文。一二年级要言之有物,三四年级要言之有序,五六年级要言之有情。总之不要过多约束,首先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在喜欢写之后,再逐步提升写作要求。最佳的写作境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最妙的习作作品,是富有创意有着独特视觉与感受的文字!(无论立意、结构还是语言要鲜活、有新意)
2、开学之后正式上课的第一整周算起,一、二年级间周一次作文,每学期不少于10篇。三至六年级间周必须一次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一年级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和图画代替。二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段话,根据学情设置写话内容,如用词写句子、写自己的心情、围绕一个话题写一段话、挖掘教材空白点练习写话等。三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250字的作文,四年级独立完成不少于350字的作文,五年级独立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六年级独立完成不少于450字的作文。
3、中高年级习作旨在落实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要加强课上指导,注重发挥精批与精讲的指导作用,规范习作评改要求。统一用等级评价,一律打在题目的右边;批改要有眉批、段批、和总批,并标明批改日期;评语要有针对性、鼓励性、启发性、指导性;要指明修改方向,注重情感交流,批改符号要规范,总评字数不少于5行。每次上作文那一周的周一下午上课前必须批阅完上一篇作文,全批全改。(字数与段式,只是参考,不可规定过死,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4、班级墙壁可以开辟“双语小作家”专栏,每周上榜几篇优秀习作并存好电子稿,每学期结束,以年级为单位形成年级优秀习作选(每篇文章后附上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
5、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现场作文竞赛,提升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与水平,坚决杜绝抄袭现象,剔除所谓的“拿来主义”。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三
今天我学习了《水》,心情十分沉重。
《水》的作者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要走十公里,再排一个小时的队,才可以挑一担水回家。“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村里人说的最多的话。一年到头,只有下雨天男女老少才能淋在雨里痛痛快快洗个澡。这时候男孩子都脱得光光的在雨里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夏天,酷热把兄弟四人折磨得像“四根快被晒干狗尾巴草”。母亲从水窖里舀了一勺水,淋到他们身上,他们舒服得“啊啊”大叫。
读完课文,我联想起我从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场面:干裂的池塘底,干枯的庄稼,几个衣着简单的孩子站在大人的身旁,热辣的眼睛望着天空,祈盼雨快快降下来。
我出生在青岛市区,我们喝的水来自近三百公里外的黄河。我听说过自来水要经过沉沙、输送,净化、杀菌等过程,才输送到每家每户的,来得十分不容易。但因为从来没缺过水,也就不懂得珍惜水。我洗脸刷牙不用脸盆和杯子,打开水龙头任由水哗哗流淌;洗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让水白白流走;洗澡的时候,我打开喷头只管往身上浇。从今天起,我要这样节约用水;洗脸、刷牙的时候,我要使用脸盆和杯子。洗手后,我要马上关闭水龙头。洗澡的时候,我要先用喷头从头到脚淋湿,再全身涂抹肥皂或沐浴液,然后搓洗,最后打开喷头冲洗干净。我要告诉家人,淘完米的水,要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要用来擦地、冲厕所。我还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爱绿护绿的活动。另外,我要利用一切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水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一旦发现有污染水源破坏环境的现象,我要向政府举报。
有一条公益广告说得好: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为了我们一直有水喝,有水洗澡,我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四
悲观主义者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
——题记
仙人掌和雏菊都选择在沙漠安家。
仙人掌把根扎下去后就不停地向下探,晚上才休息一会儿。
而雏菊只顾着欣赏沙漠里的奇特风光,只把根浅浅地扎下去后就不管了。
几天后,太阳更毒了,把沙漠表面的一点水分也吸收了。
仙人掌早已把根扎到地下十几米去了,怡然地吸收着地下的水分,而雏菊却不能幸免,干死了。
面对同样的机会,仙人掌安然地握住了,而雏菊却没有把握住。
因此,仙人掌在沙漠里安家了,而雏菊却灭迹了。
百合的种子,被强劲的寒风吹落到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上。
虽然寒风凛冽,萧条落寞,但它的根深深地扎在仅有的土壤中,它的血液依然在灵魂的深处热切地流动。
它不顾周围野草的嘲笑,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安然地握住自己的命运。
终于,它绽放出了最美的自己。
人们纷纷慕名而至,在此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
一位老禅师,带着他的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里行走,一阵风吹来,灯灭了。
“怎么办?”徒弟问。
“看脚下。”师父回答。
灯灭了,看不见前面的路,那么此时他们能做的就是安然地握住现在,看准脚下,然后一点一点地向前走。
比尔}39;盖茨,微软的创始人,设计电脑程序是他心中不变的梦想,为此,他从哈佛大学辍学,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
他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也许在他年轻时,会有人笑他狂妄,但如今,他的辉煌为他自己做出了最有力的捍卫,他的梦想那么大,却未曾放弃过拼搏,他安然地握住心中的方向,让梦想绚丽绽放!
鲁迅先生是安然地握住时间的高手,他在读私塾时,父亲患上重病,所以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忙做家务。
但他还是会挤出时间来读书、写作,正如他所说过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还是有的。”――这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安然地握住机会、命运、现在、方向和时间,你就握住了机遇和未来!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五
小学读后感作文课件,读后感怎么写?学生怎么学得快?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小学读后感作文课件,欢迎阅读!
所谓读后感就是先读后感,先读就是在动笔前先读懂原文的内容,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复述和浓缩;后感就是在读后联系原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它是在“读”的基础上引发思考与认识。
读后感由“读”和“感”两部分组成,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一、紧扣原文,抓住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针对原文的内容而发的,原文的内容是“感”的依据,“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和体会。
因此,写读后感必须认真阅读原文,获得真切感受。
只有感之深才能言之切,没有真切的感受,读后感就写不具体。
但也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淡,而要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即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句话,或某一问题,把它分析深刻、透彻,这样才能做中心突出,选材集中,使人愿意看,并有所启发。
二、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阅读文章后,要让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形成文字就是感想。
写感想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
肉,中心鲜明。
三、叙议结合,表达感想。
读后感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但必须以议为主,把读后感写成议论文。
叙述时可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切忌大量摘录;所叙述的事实必须与中心思想有关,能够证明论点。
读后感中的议是叙的深化,它必须在叙在基础上议出自己的感想。
总之,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学会并写好读后感。
简要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写读后感常见的毛病。
1、述读原文多,无“感”或“感”少,喧宾夺主。
有的同学写读后感,主体部分完全是复述原文的情节,或加进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述。
这些都违反读后的最基本要求。
2、评述原文多,无“感”而发,牵强附会。
这类文章混淆了读后感与文学评论的界限,把无关紧要的内容勉强地扯在一起。
也是有些同学最易犯的一个毛病。
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没有引人入胜的新鲜想法。
这类文章的主体部分往往展不开,主要是没有打有思路。
4、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这类文章主要症结是没有把握原文的精神或主旨,没有确立好感发点的要点。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这里的“无话”“无事”“无情”即是缺乏习作素材。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指的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功夫体验生活,积累材料。
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有话想对别人说”,产生表达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展开眉头,乐于习作。
“长袖善舞,多才善贾”也只有使学生掌握丰富、新颖、生动的素材,才能从中筛选出适合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做到“言之有物”。
如果把习作的'过程归纳为“积累——表达——修改”,那么积累就包括内容的积蓄,即素材的准备。
怎样知道学生做好素材的准备,进而写出有些有血有肉、有情景的好作品呢?总结近年来习作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搜集和积累习作素材。
一、“积极参与生活”与“广泛地阅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物勉强拉下来,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
“生活,是习作素材的主要源泉。
学习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的基础也越扎实。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使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忽视从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不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未曾通晓的知识,认识许多陌生的事物。
这些都是习作的材料。
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用读书来补充现实生活经验之不足,用生活来丰富书籍里所未见,将直接的观察体验与间接的阅读所学,兼收并蓄在“材料仓库”里,它们将成为文章有益的血肉。
二、“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与“留心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每个学生都被各色的人物与现象,以及自然事物、社会环境包围着。
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要求他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
通过前面、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事物的特点,认识事物发展的始末,熟悉人物的言行举止,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不断观察,撷龋这样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是风雨雷电、山川田野,无论是平凡小事,还是社会新风,这些素材都会在作文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
然而,片面地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作家刘厚明说:“写文章最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离开亲身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
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同身受’的东西,是观察生活的第一要义。
”我们要引用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多了解,亲自去做一做,试一试,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同时引导学生留意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进而把自己参与创造生活的喜怒哀乐作为习作的主要反映对象。
三、“广见博识”与“勤写多记”相结合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拓宽学生思维,做到人人有材可写。
2、能抓住人物品质或特点写具体,把人物形象写鲜明写丰满。 教学重难点:
能以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指导内容
二、拓宽思维,丰富选材
1、什么是写人作文?
写人作文就是通过对人物具体的描写,以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或特点的文章。
(1)人物的品质通常是写正面的、好的方面,同学们想想有哪些呢?
(2)人物的性格特点通常有哪些值得写的呢?同学们议后小结。
a、个性:风趣幽默、坚强乐观、爱笑、爱哭、倔强、聪明……
b、爱好:唱歌、跳舞、读书、集邮、运动、下棋、画画、旅游……
2、写什么样的人呢?
(1)忆生活,拓思维。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接触或见过的人物太多了,认真回忆下,在你的脑海里,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学生静思。
(2)追忆人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表扬,引导学生简要说出人物的亮点。
(3)议后小结分类:
a、真我风采
b、家人有约
c、师生写真
d、社会百态
三、交流材料,写活人物
1、点一点: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们最想了解哪位?请被点的同学清楚、具体地讲出来。
2、赏一赏:哪个同学讲的人物形象最鲜活?为什么这么鲜活?
3、议一议:如何才能把人物写活?充分议论后小结:
(1)注重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让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2)选择典型的有积极意义的,能以小见大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特点。
(3)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4)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衬托、对比手法、场面烘托法、欲扬先抑法、借物喻人法……
(5)布局谋篇
a、总写法:
总写特点(品质)——具体事例——总结抒情
b、层层深入法
c、事例扩散法
(6)定好标题,写靓开头结尾。
定标题可以以人物命题,可以以人物品质命题,可以以喻的物作题,还可以定更新颖的好题。
四、看例文,赏析
1、看例文,说说自己领悟了文章运用哪些写法?
2、评议领悟。
五、拟提纲写作
六、指导修改。
七、评赏佳作。
小组互评互赏——指名评,集体赏——佳作展示。六年级语文复习——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写出有真情实感想能打动人的作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xx
蒙文读书笔记蒙文写的篇七
我们语文书上有《乌塔》这一篇课文,介绍了德国女孩乌塔,她14岁独自一人游欧洲。
我心想:她一个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去了这么多地方旅游,有米兰、希腊等国家。我感觉很不可思议。
我觉得外国小孩是自由的,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可以放心地让他们自己出来游玩。不像中国的小孩,爸爸妈妈不让我们自己一个人出去玩,生怕我们走丢了,他们认为爱我们就是对我们不放手,包办一切,不让我们自己动手。所以,现在有的小孩不会叠被子、不会穿衣服等等,就是家长惯的,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孩子得不到锻炼。
而外国的小孩如果没有考好,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不会打他们,因为他们努力考了,外国父母更多的是看孩子的态度。
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外国小孩的爸爸妈妈相比还是觉得外国的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好。
我的爸爸妈妈不会让我自己一个人出去玩。他们怕我跑丢了,还有什么事也不让我干。只让我在家里写作业,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一会。而乌塔呢,却可以独自一人游遍各个国家。
我和乌塔相比,我就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而乌塔就像是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的苍鹰。
中国的父母们,请您们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自己出去玩,让我们学会独立,还有我们中国的小孩应该向乌塔学习,学习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