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一
1、在了解蜘蛛织网的基础上,动手学织网。
2、能大胆发挥想象,体验自己设计的乐趣。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蜘蛛织网。
2、操作材料:毛线团,泡沫板、塑料图钉若干。
3、教具:蛛蛛图片。
一、激发幼儿织网的兴趣。
1、引出课题,激发操作兴趣。
2、幼儿交流蜘蛛织网的图案。
二、自我尝试
1、幼儿操作,尝试蜘蛛织网。
三、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1、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蜘蛛织网的规律。
2、幼儿与同伴交流蜘蛛织网。
3、师生共同清理活动场地。
四、活动延伸:
a)进一步了解蜘蛛织网的.方法。
b)根据蜘蛛织网的特点,学画一些对称的图形。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二
1、教师出示实物壮家粽粑,幼儿观察。
2、讨论壮家粽粑:
(1)你们看到了什么?
请个别幼儿讲讲所见的粽粑。
(2)教:小朋友们看看这粽粑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来做成的?
教师:对,小朋友说得很准确,里面包的是香喷喷糯米,里面有的还包有豆沙,猪肉,板栗,绿豆等东西。
(3)教师将粽粑打开,引导幼儿观察粽粑的形状,了解各个部分所用材料。
(4)教:这就是粽粑,壮族人民特有的粽粑------壮家粽粑。
(5)教:那请小朋友告诉马老师,你们家是什么时候包粽子的呢?
(幼儿自由作答)
(6)教师小结包粽子过春节是壮族的传统习俗。壮族作为稻作民族,用糯米祭祀由来已久。壮族有“无粽不成年”之说。过年,粽子是主角,供于祭台之上。以前,粽子是壮族群众过年餐桌上的美味,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又成为人们互送礼物的赠品,代表着喜庆、团结和团圆。
1、“今天马老师给小朋友带来自己亲手包的粽粑,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师出示范例粽粑。
2、“你们猜猜今天马老师带来的粽粑里面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呢?
3、教师将范例粽粑打开,教师与幼儿观察范例作品。
4、教:“现在马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壮家粽粑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胶泥、胶泥板、泥工刀、粽叶、棉线
a:拿出你的胶泥,分成你想要的大小,团成个圆,把胶泥团得圆滑后在胶泥板上搓,将其弄成圆滑的圆柱形,再用泥工刀切出圆柱形的头尾、再将圆柱胶泥平放,定好中心,用泥工刀从中间分别向两头斜切三角形状,然后再用捏,压等方法将泥状弄成粽粑状。
b:包粽子
将粽叶平放,把粽粑状的胶泥块放在粽叶上,将其包起来,之后再用棉线将其一圈一圈包好,绑好。这样漂亮的壮家粽粑就做好了。包粽子这活儿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不仅选材严谨,而且包法也有学问,绳条扎得过紧或过松,都影响粽子的质量。包得过紧,糯米和豆沙不容易熟;过松则水容易渗进去,糯米和豆沙变成糊状。另外,粽叶折包得不均匀也影响粽子棱角的整齐美观。
桌子上的胶泥人手一盒,分出来不用的胶泥要放回盒子里,泥工刀和粽叶不能到处乱丢,胶泥要在胶泥板上进行,泥工刀不能到处乱刺。
5、教:“看到这么漂亮的.粽粑,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手包一个粽粑呀?现在马老师请小朋友们开始包粽粑吧!看哪个小朋友包的粽粑最漂亮。
1、教师展示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2、教师:哇~学前三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包了那么多的漂亮壮家粽粑,我们一起来煮粽粑吧!
(教师假装拿着部分幼儿的粽粑放到锅里煮)
3.品尝粽粑:现在请小朋友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然后把小手洗干净,我们一起来品尝粽粑!
1、本次教学活动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符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难度适中,教学流程设计环环相扣。
2、本次教材来源于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因此,在展开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兴趣高涨,愿意动手完成作品,而且效果很好。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希望能够拿真正的棕叶给幼儿操作,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三
1.根据昆虫的特点,尝试用各种废弃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昆虫。
2.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大胆表达表现。
1.各种废弃材料,如包装盒、吸管、饮料瓶等。
2.教师用这些材料制作的一些昆虫。
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昆虫,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用什么做成的`。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自己喜欢什么昆虫,可以怎样做。(如,饮料瓶、包装盒可以作身体,报纸、塑料袋可以做翅膀,吸管、扭扭棒、毛线可以做腿和触角等)
3.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昆虫。教师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想法,及时提供帮助。
4.可以请家长配合共同制作完成作品。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四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制作“爱心卡”
难点:
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表现: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方案篇五
2016年新春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的生活日历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我们特意为大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举行“迎新年,亲子手工大比拼”活动。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学习,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活动我们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进行创造,制作出各种新颖、美观的手工作品,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参与性,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增进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促进家园互动,共同合作。
二、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制作各种面具。
2.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亲子共学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松紧带、各种颜色皱纹纸每组家庭1份。
四、活动时间:2014年元月17日下午
五、活动地点:本班活动室
六、参加人员:全体幼儿、家长及教师
七、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
小朋友,各种各样的面具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用桌上的材料和爸爸妈妈—起学做面具。
2、亲子合作(20分钟内)。
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可根据个人喜欢制作不同的`面具。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3、展示作品
幼儿戴上面具在规定区域随音乐舞动。
活动一:一串红
1.出示两盆一串红。
师:宝宝们,瞧,这盆花认识吗?它的名字叫什么?一串红开花了,像什么?一串串的红鞭炮,这盆花漂亮吗?漂亮这个词真好听,还可以怎么说?美丽、好看,我教你们一个好听的词——鲜艳! 师:仔细看看,一串红的花朵什么样子?一个接着一个,花朵在上面,叶子在下面。
2.出示空白的制作纸,变魔术——范画。
3.讲解制作过程
师:我们选红色皱纹纸来做花朵,取一张红色长条形皱纹纸,小手捏住纸的中间部分。两手向相反的方向拧一下,在拧好的褶皱部分抹上胶水,黏贴在画有花茎的纸上。
再取一张,拧一下,抹胶水,贴到花茎上……
活动二:苹果
1.激发兴趣
2.出示范画——苹果
师:这个苹果宝宝穿的衣服好看吧,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仔细看、认真听。
3.讲解制作过程
师:我们来给苹果宝宝穿衣服:在画有水果的轮廓线内选择一小块地方涂上胶水,取一张长条彩纸,撕成小片。将撕下的小纸片贴在涂好胶水的地方,用不同的彩纸,重复撕、贴,直到贴满为止。
4.卫生教育
师:在制作的时候,如果手上粘到胶水的话,就立即用小毛巾擦一擦。完成好以后呢,把自己面前的碎纸收拾干净,放到小篓子里,做个爱清洁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