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一
在我四岁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绘本——《大卫,不可以》,从此,我就爱上了大卫,爱上了这本书。
先说说及绘者大卫香农吧,他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一个淘气捣蛋的小男孩形象。因为喜欢上了绘本,我也开始爱上了制作自己的绘本,比方,我的小乳牙掉了,我把它们藏在了我的小红盒子里,可是有一天,我的红盒子掉到了地上,小乳牙再也找不到了。我就想它们会去哪儿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于是我就为我的小乳牙画了一本书《没有兔子的牙齿》和《没有牙齿的兔子》。我以前有一个小吊瓜,别人都没见过吊瓜,我为吊瓜写了一本绘本《吊瓜公主》。我还画了许多故事,我希望我也能像大卫香农一样,成为一位为孩子们画画,写故事的作家,我希望我小时候创作的这些故事能也出版。
再说说书中的小男孩大卫吧,我虽然是个小女孩,但是我和大卫非常的像,比方大卫在墙上乱写乱画,我奶奶家的墙上就有我小时候天马行空的作品;大卫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我小时候在大浴盆里边洗澡边玩小鸭子,弄得到处都是水;大卫吃饭时不吃饭,把食物做成小人,我吃饭时喜欢搓饭粒,弄得手上,桌子上黏巴巴的;大卫的简直就是我的的翻版;还有我和大卫共同的“爱好”就是挖鼻孔……所以我特别喜欢大卫,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但是这怎么可能呢?我的妈妈和大卫的妈妈一样,总是在我的耳边不停地说“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书中最感动我的就是最后一幅画,大卫犯错了,被妈妈惩罚了,他伤心地哭了,妈妈来了,搂住大卫,说“大卫乖……我爱你!”每次看到这儿,我都会很幸福,因为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我的妈妈也是这样,虽然她经常对我大吼大叫,但是无论我犯什么错误,她都会原谅我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她浓浓的爱。
就像书中前言中写到的——“可以”“很好”当然是很棒的词儿,不过,它显然没有方法阻止蜡笔因此远离客厅的墙壁。而爱和包容,就应该是母亲的天性。
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自己在网上看了一篇彩绘故事《大卫,不可以》。大卫总是做些坏事,但是妈妈没有那么严厉地去批评他,可是大卫,所犯的错误一次比一次重一些,一直到最后,妈妈还是用温柔的.表情来对待大卫,妈妈用最温暖的心把大卫抱在了怀里。我觉得,大卫以后应该不会再做些坏事情了吧!
小朋友,我们要知错就改,不然长大了,犯的错会一次比一次严重。我们就像一棵小树,长出小叉时,要修剪,长能长得壮壮的,直直的!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三
《大卫不可以》这本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大卫的小孩的故事。有一个小孩,叫大卫,他很调皮。有一天,大卫想吃饼干,可是,妈妈不让吃饼干,妈妈就把饼干放在很高的地方。
但是我大卫还是想吃饼干,他就拉来了凳子,他站在凳子上,使劲够,就快够到的时候,妈妈叫了一声:“大卫!不可以!”……就这样,大卫闹了一天了。
第二天,大卫在家里看电视,大卫觉得家里太乱了,想收拾的时候,他突然想打棒球了,于是,他就在家打棒球。突然,大卫打到了妈妈心爱的.花瓶,妈妈忍了一天的火气终于爆发了。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不能像大卫一样,当一个调皮捣蛋的人,而是要当一个体谅妈妈幸苦的人。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四
第一次看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也许是因为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滑稽,也许是因为人物行为的熟悉,也许是因为大卫的无法无天激起了自己心中对叛逆生活的向往……,总之,我对它百看不厌,并总能荡起最真的笑。
故事中妈妈的动作和言语,又仿佛是自己当时行为的照片,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加以制止,甚至是有些小暴力,刚毕业时自己碰到类似的事情就是想不通,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孩子,他们的心眼怎么就这么坏,我一定采取最严厉的态度让他们知道犯错的严重后果,让他们不敢再犯,时间长了,也许是自己对教育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许是自己更能读懂学生了,发现他们并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么恶劣,只不过是他们的自制力有些欠缺,或是更喜欢冒险刺激的生活,他们同样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就像故事中的大卫一样,在妈妈罚他面壁时,他是那么孤单无助,渴望得到妈妈的谅解,害怕失去妈妈的爱,有了这样的认知,我对孩子们就越来越宽容了,更多的是讲道理,提建议,即使是严厉的批评,我眼里也绝不带鄙视的神情,建议和批评也更有针对性,只是就事论事,绝不带人身攻击。我想也许正是有类似大卫的这种敢想敢干的性格,想象丰富的头脑,孩子以后发展的才会更成功,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位妈妈,我们在正确引导孩子的同时,千万不要去除最最珍贵的东西呀!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五
《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是妈妈看到很多博友的推荐后慕名购置的。书从当当网寄到办公室后,妈妈就迫不及待地翻开包装袋来一睹为快。“呀,好丑的小男孩!”这是妈妈对大卫的第一印象。书上的大卫小眼睛、三角鼻、大嘴巴,光秃秃的小脑袋上头发稀疏。“真是丑死了,想想会喜欢吗?”妈妈心中很忐忑。接着一页页看下去,都是描写这个丑丑的小男孩的各种淘气捣蛋的行为,而且有很多都和想想有相似处,让妈妈看了又爱又恨。最后,大卫妈妈的一个拥抱使整本书得到了爱的升华,也让想想妈妈感动不已。书拿回家后,妈妈和想想一起躺在床头阅读。妈妈逐页地讲给想想听。其实,每页就一句话,因此更多的时候是妈妈和想想一起根据画面编故事,并且一边讨论:想想会不会这样呀?这样好不好呢?由于书中大卫的大多数行为都能在想想身上找到相似点,所以想想的阅读兴致一时高涨起来。
当读到“大卫,快回来”的时候,想想忍不住刮着脸对大卫说:“羞羞,快回家穿衣服去!”
当读到“大卫,不要吃了”的时候,想想抢过书来,拿着书页一分一合、一分一合地摆动着。妈妈不明白了,问她这是干什么呢。她说:“我帮助大卫快快吃饭呀!”原来,想想把书页的一分一合想象成大卫嘴巴的一张一合了,她在帮助大卫快快吃饭、快快咀嚼呢!
当读到“我说过,大卫,不可以”的时候,想想的小嘴也跟着撅了起来,跟着大卫一起伤心起来,还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给大卫擦擦眼角的'那滴眼泪。
最后,读到“大卫乖……我爱你”的时候,妈妈也给了想想一个大大的拥抱,想想也紧紧地抱着妈妈,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两个人的脸上!
就这样,妈妈和想想跟着大卫一起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温情之旅,这就是《大卫,不可以》,一本每个淘气小孩都应该拥有的书!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六
今天和韬韬重温了《大卫上学去》这本书,大卫是个很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迟到,上课不专心总是看窗外,吃饭不排队,课堂上大呼小叫;但是大卫把乱涂乱画的桌子清洗的干干净净,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就反映出大卫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通过看这本书,孩子明白了上课发言要先举手,要专心听老师讲话,不要到处乱看,上课不许做小动作,不能在桌子上胡写乱写。喝水时要排队。犯了错误要知道改正才是老师和妈妈喜欢的好孩子。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七
最近,我看了《大卫,不可以》,里面的大卫很调皮,没有一分钟让他妈妈省心。
大卫站在高高的板凳上拿饼干罐,没有想到摔倒的危险;
和小伙伴们去玩,却在很脏的泥地上打滚,成了泥人;
妈妈叫他去浴室洗澡,他不仅不好好洗,还把浴室弄成了一条“河”;
他干的坏事很多很多,比如没有穿衣服就去马路上跑、在家里轰轰的打鼓、还浪费食物、不睡觉也要看动画片等等。甚至最后还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躲在墙角伤心的哭鼻子。这时,最让我感动的是,妈妈说“宝贝,来这里”,大卫流着泪扑到妈妈怀里,妈妈说“大卫,我爱你”的场面。
我觉得大卫的很多问题在我的身上也存在,因此也没有少挨老师、爸爸妈妈的批评。可是我以前经常不理解,甚至以不吃饭、不睡觉来顶撞。
看了这本书后,我懂了,我们要听话,要理解老师和爸爸妈妈,他们是爱我们的。因为我们还小,他们可以原谅我们犯下的错误,但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像小树苗快快的向上生长,成为有用之才,而不是像杂草永远站不起来。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八
这本故事书很有趣。他以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时候随便离开座位,还在课堂上吃口香糖,注意力不集中,拿脏手去摸别人。后来,他的老师说:“大卫,今天放学你打扫教室卫生”。
大卫打扫完卫生之后,他的老师说:“做的很好,大卫,你现在可以回家了”,老师给了他一枚星星,同学们都在外面等着他,想跟大卫一起放学回家,他觉得很高兴。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篇九
在灵灵小朋友上小班之前,我就买了《大卫上学去》这本绘本,和孩子一起阅读。从大人的角度来看,绘本中的大卫形象可爱而特别;从孩子的角度来感受,我觉得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大卫上学去》每天都要读几遍,渐渐内化为灵灵自己的习惯。现在,再次看这本绘本,灵灵将其中的语句已经忘却了,可是,其中的“不可以”做的事情,灵灵已经能够做到。
这种情况让我觉得,开始读书时,孩子会背过,日子久了,虽然书中的一字一句已经陌生了,可已经内化为孩子心灵深处有价值的底蕴了。
读书,会经得起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