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名家散文作品篇一
在缺少蝈蝈叫声的春天夜里,天边那一弯月牙呢?你是谁呀?是陌生又熟悉的你吗,怎么春天总在你清澈的眼神中行走?当你灿烂的笑容递过来的时刻,燕子的剪影在麻雀的叫声里飘舞,似那一缕轻梦,总能轻轻唤醒春风。当我懂得人世间最初感情的时刻,你就挂在春天的树梢上,直到今朝,依然挂在我寂寞的窗口。妻子的月亮,受不了春天潇洒的风寒,躲在家的怀里不肯出门,而你却伸出那只忘情的小手,推窗而入,悄悄走进我的心田。在这样的春天,许多故事入梦了,但是关于你的记忆在漫天飞翔。那是多么撩人的画面,我深陷得不能自己,绵绵恙笛老是陪伴缕缕月色定格于窗户的画框里,无需要春风给力,我能够很快发现了你,我的思念与牵挂一次次验证了我对你的虔诚。虽然,直到今天,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在亲密的间隙里夹着少许陌生,但是依旧改不了那缱绻的味道。不要怀疑我是否是青铜器,古董就古董,在春风门前我算不得高雅,但是也不会作贱自己,否则就没有勇气面对八面来风的春天,和春天玲珑剔透的明月了。
父亲、母亲现在的月亮,在春天那向西的山头,在那一团蓬蓬松松的野草丛中闪烁……几分沧桑,几分憔悴,几分世故,几分老道……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月亮始终挂在他那刻着一道道圆圈的深度近视眼镜里,那里总有着春天的酒窝,有着无数的晦涩难懂的问题,有着许多诘屈聱牙诗句。父亲是一位远近耳闻的文人,都是文学惹的祸,曾在一九五八年的春天说了几句公道话,一夜成为牛鬼蛇神,就这样他把那一轮桀骜不驯的月亮流放在异乡的山坡上,从当地劳教所一直带到了沙洋农场……所以直至今日,我依然没有完全读懂父亲的诗:“心踏浊浪清,月履春梦寒……”母亲是大家闺秀,在那个讲究阶级的岁月,作为无产阶级专正的对象,顺理成章与牛鬼蛇神为伍,就这样父亲与母亲在那一个春天,一起看月亮的日子相识了,第二年还是春天就拥有一个小月亮。父母的痛,深不可测,我不知道那样艰难的日子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需要多大的勇气,今天我终于明白,就是那春天的月亮,使父亲和母亲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春天那一轮月亮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名家散文作品篇二
《有春》
从前在过年的时候,大人会把很多写着“春”字的红纸贴在米瓮上、水缸上,还有糖罐,灶间,甚至也贴在衣橱上。有一次,我疑惑地问父亲:“为什么到处都贴着春字呢?”
他说:“希望年年有春。”在台语里,春天的“春”和剩下的“春”是同音字,到处贴着春字,是祈望年年有剩余的意思。父亲也常说:“心里若有春,就是富有,心里若是无春,就是贫穷。”意思是说,心里知足,常有剩余空间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心常不足,不断贪求的人就是贫穷的人。台湾话称那些富有的人叫“好额人”或“好业人”,可见富有的人不必要有很多钱,而是有高广的额头,有智慧的意思;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东西的人,而是不断造善业的人。富有的标准,因此不是有多少财产,而是有没有智慧与宽裕的心。富有的标准,不是能占有多少东西,而是能不能布施与关怀。富有的标准,不是有多少名利权位,而是有多少的幸福和感情。每当我想起从前贴在米缸上的“春”字,就想起父亲的话,希望自己的心常常有春,有更大的空间来包容更多的智慧与爱。
《百香千香》
市场里,看见有人卖百香果,浑圆熟透的'果实泛出淡紫,我买了一些回家打汁,一斤要价四十元。
在我们幼年时代,百香果是没有名字的,我们都称它“酸桔果”,因为它的味道很像酸桔。百香果算是贱果,在乡下满山遍野,根本是多到不用买卖的。
我们在山野里玩累、渴了,就随手摘一个,剥开,把果实和果肉含在口中,一股酸香便水蛇也似的,从舌尖钻人腹中,在全身的血管里流动,现在一想起那滋味,口水还汩汩地涌出来。口也不渴了,精神也就健旺了。
现在,酸桔果成为百香果,身价也不同了,可见一个好名字也是很重要的。
回家后把百香果打汁,黄澄澄的颜色,沁人心脾的香气,忽然唤醒了山野中奔跑的童年。
觉得百香果可以叫作“千香果”或“万香果”,水果的背景与水果的本身一样的引人!
《平常的水果》
朋友从美国回来,我问他:“这次最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能吃到杨桃、莲雾、释迦、甘蔗、柿子、批把就心满意足了。”
我说:“这简单,但现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莲雾和枇杷了。”
接下来的许多天,我们开着车在台北寻找水果,当我们买到杨桃的时候,朋友迫不及待就在街边吃了起来,他的脸皱成一团,显然杨桃是很酸的,可是他脸上的喜悦满足却令人感动。
朋友说:“我在国外时,做梦都几次梦见自己是在吃杨桃,醒来时才知道那就是乡愁呀!”
后来,我们一起吃了释迦和甘蔗,又在夜市买到许久未见的红莲雾,每次看朋友陶醉的样子,我就想到这些只是平常的水果,但却象征了故乡最可贵的部分,仿佛饱含了叫作“故乡”的汁液,可以治思乡的疾病。
朋友出国以后,我时常去市场买这些平常的水果,吃着吃着,就会思想起朋友那喜悦满足的表情,那些平常的水果也就有了非常深刻美好的滋味。
《凋零之美》
坐在仁爱路一家楼上咖啡屋,看着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地辞别枝极,飘落下来,有时一阵风来,菩提叶竟是满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种自在之美。
有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菩提树的嫩叶介于鹅黄与粉红之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见菩提树的调零与新叶,使我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诗: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
不知春上花枝。
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一切因缘的雪融冰消或抽芽开花都是自然的,我们尽一切的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开花时看花开,凋谢时就欣赏花的飘零吧!我们尽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来的任何一片叶子回到枝头,因此要存着敬重与深情的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
《土生芭乐》
近几年,泰国芭乐在台湾栽植成功,土生的芭乐就愈来愈少见。
几乎是台湾水果的宿命,泰国芭乐很快就生产过剩,市场里一个芭乐卖五元,黄昏的时候卖到两个五元。对于喜欢吃芭乐的人真是好消息,但想到农人时,吃着芭乐也会有一些心酸。
我有一位嗜吃芭乐的朋友,但是对泰国芭乐很鄙夷,说是:“太好吃了,一点也没有芭乐的味道。”因此,在泰国芭乐一个五元的时候,他宁可花一个二十元的价钱,去买又涩又酸、皮薄多子的士生芭乐。
泰国种的芭乐是很味美的,我觉得。可惜无法说服他来吃这种又脆又酣、皮厚少子的品种。
有一天,我切了一盘泰国芭乐请朋友,请他放弃一切成见和预设的立场,假装是一个没有吃过芭乐的人,公平地品尝泰国芭乐的滋味。
吃完了一盘芭乐,他说:“人的成见真是要命的东西!”
名家散文作品篇三
我的梦想是做一朵白花花的云。
一天晚上,我困了,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睡着睡着,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最终飞向了蓝天。在天上,我看见了妈妈,她也是一朵云,妈妈说:“你现在具有了超能力,想去做什么啊?”“真有超能力?”我一边答应着妈妈,一边朝外飞去,“干什么好呢?”
飞呀飞,我飞到了一块田地里,看见风车缓慢地转着。我想:“得让它转快一些。”于是,我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原来慢悠悠的风车转得飞快,农民伯伯露出了微笑。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
我一路欢歌向前奔去。嗯,怎么有很多人在哭呢?一看,才明白,原来这里天天下暴雨,闹水灾了,庄家都被水淹了。我飘下去,安慰人们,说:“不用哭,我来帮你们吸干啊。”我说着,用力吸干水。
这一吸,我原本苗条的身体一下子胀得像皮球一样滚圆,“坏了,胖了可不好看呀!”一个小孩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白云姐姐,不怕,你可以飞到闹旱灾的地方呀,这样,一举两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我摸着肥嘟嘟的身体走向旱灾的地方。那里原本生机勃勃的小草,现在却打着焉儿,花儿无精打采,连傲然挺立的白杨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我急忙挤出身体里的水,下了一场及时雨。小草顿时抬起了头,小花送来了一片芳香,白杨也挺立起来向我敬礼。看到这种情形,我乐颠颠地跑回了家。
名家散文作品篇四
灵感是环境的酝酿、氛围的烘托、激情的催化,是滋生在日常生活中,阅历与经验的积累,从而造就出来的小精灵、小机灵、小古怪,堪称金点子。
解剖灵感,灵感里面是一种精神元素,这个精神元素体现于机制的转换,是感触的萌生,是兴致的蓬勃,是灵动的爆发。
灵感虽是小意思,却是大创造,是一种突发的奇思妙想,也是成就一番大制作的鬼精灵。
不论是名人、伟人还是领袖,不论是作家、诗人还是导演,他们的成就,一半来自于自身的后天努力,一半来自于自身的灵感体现,是灵感的发挥,让他们耀眼,让他们恢弘,让他们出人头地。
生活丰富的人,灵感的系数会多一些,阅历丰厚的人,灵感的几率会高一筹,因为灵感是日积月累的沉淀物,是一个人素日里对事物的细微观察和发掘,寄存于脑海里的不安分因素,这些沉淀物一旦碰到机遇,就会陡然萌生或拼发出来,给人一种难以预料的惊喜或惊呀,灵感貌似很小,却作为很大。
每个人都有灵犀,都会创造灵感,只是处于环境的不同,萌发出来的灵感自然不同,灵感是灵性的发作,灵性是一种敏锐的东西,大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灵感往往处在一瞬间,是一闪而过的念想,是见异思迁的反哺,是触景生情的连惯,是举一反三的扩张,是别人少根筋,你却多根筋的作祟。
说白了,灵感也是睿智的体现、小聪明的升华,这些小聪明可以让你得志,也可能会带给你一念之差。受思维的牵制,情绪的蒙然,行为的措施,灵感因地制宜、随机生成,形成一股思潮,一点就燃。灵感的背后潜伏着一股动力,这股动力会不经思考,随灵感的膨胀而一并爆发出来,换句话说,灵感会让你一步登天,也会让你一落千丈。
生活中,科学家的灵感是一种财富,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魅力,平民百姓的灵感是一种更新,大人有大人的灵感,小孩有小孩的灵感,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产生的灵感也不尽相同,灵感有高智商和底智商之分,高智商的灵感属于智慧,底智商的灵感属于小聪明(灵长类动物都具备底智商灵感,如猿,大猩猩,海豚,包括有灵性的宠物也有微智商,如狗、猫、猴子等等)。
灵感也是灵性,灵性就是睿智,睿智就是机遇,机遇就是机会,机会就是成功,这是一个连环机制,反之,也是一个失败的连带。
一个好的灵感,会带给你愉悦,一个坏的灵感会带给你懊悔(悲剧)。
灵感就是一个小精灵,它不定时、不定期、不定义,但它定性,随时待命,随时待发,只要你对事物有感触、有感觉、有感应,灵感都在恭候您的邀请,随时为您效力。
从灵感的萌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从灵性的频发,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才情,从灵活的`角度,可以肯定一个人的智商。
灵感不刻意、不蓄谋、不策划,是临时发挥,即兴发作的产物,灵感发挥到极致时,是一份可喜(臆想成功),灵感发疯到极度时,是一种灾难(钻牛角尖)。
灵感是突如其来的遐想,抓住了灵感,就是抓住了机遇,利用了灵感就是利用了时机,发挥了灵感就是创造了价值。
好的灵感可以扭转乾坤,可以逢凶化吉,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促成一桩婚姻,当然,一个错误的灵感,也可能带给你牢狱之灾,让你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个小小的灵感,可以成就一个大大的智慧,让你一举成名,比如欧洲人爱因斯坦创建的牛顿定律,美国人莫克利发明的计算机,中国人领先的原子弹、高铁、人造卫星,以及古猿人发现的击石取火,非洲原始部落宗族的传承秘籍,以及日本人的狼子野心,都是灵感的产物。
有威望的伟人,有成就的名人,有价值的科学家,产生的灵感概率,累计值比常人高一倍,甚至更多,是他们的灵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所谓灵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胚胎,这个胚胎就是一个小精灵。
灵感是一种精神,一种真谛。有精神、有朝气、有志向的人都会缔造灵感,萎靡不振的人永远不会产生灵犀。
如果每个人把灵感集中起来,世界一定丰富多彩,因为灵感是颇有价值的金点子。
名家散文作品篇五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从一个姓杨的帮工那里得知,一处洞窟的墙壁里面好像是空的,里边可能还隐藏着一个洞穴。两人挖开一看,嗬,果然一个满满实实的藏经洞!
王道士完全不明白,此刻,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因此,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实际地位已经直窜而上,比世界上那些著名的遗迹博物馆馆长还高。但是,他不知道,他不可能知道。
他随手拿了几个经卷到知县那里鉴定,知县又拿给其他官员看。官员中有些人知道一点轻重,建议运到省城,却又心疼运费,便要求原地封存。在这个过程中,消息已经传开,有些经卷已经流出,引起了在新疆的一些外国人士的注意。
当时,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等列强,正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进行着一场考古探险的大拼搏。这个态势,与它们瓜分整个中国的企图紧紧相连。因此,我们应该稍稍离开莫高窟一会儿,看一看全局。
就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几天之前,在北京,英、德、法、俄、美等外交使团又一次集体向清政府递交照会,要求严惩义和团。恰恰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当天,列强决定联合出兵。这就是后来攻陷北京,迫使朝廷外逃,最终又迫使中国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也就是每个中国人都要赔偿一两白银的“八国联军”。
时间,怎么会这么巧呢?
好像是,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里一作出进攻中国的决定,立即刺痛了一个庞大机体的神经系统,西北沙漠中一个洞穴的门刹时打开了。
更巧的是,仅仅在几个月前,甲骨文也被发现了。
我想,藏经洞与甲骨文一样,最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必须猛然出现在这个民族几乎完全失去自信的时刻。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种伟大的巧合。
遗憾的是,中国学者不能像解读甲骨文一样解读藏经洞了,因为那里的经卷的所有权,已经被悄悄地转移。
名家散文作品篇六
冰心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刺眼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宇宙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花开花落,都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万万。总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欢离合,便有了"战争与和平",便有了"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
我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从高烧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来、马蹄莲……旁边还堆着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花的世界——这世界上还是有人类才好!
名家散文作品篇七
春天真是一个花的海洋!今天,在下乡途中,邂逅了田野里那些美丽的花儿,有了一份意外的收获和惊喜,顿时,心情就像绽放的花朵,不知有多美!
山桃花满山遍野,开得烂漫恣意;路边的杜梨花,一树一树,白的耀眼;而那些紫丁香也不甘示弱,在山间地畔开得招摇,没有一点忧伤的样子;倒是黄色低矮的蒲公英在沟渠路旁开得随意自在,一幅不与春光争艳的模样惹人爱怜,只有走近它,才能看清它淡然的风姿。
沿途春光无限,这些花儿在风中对我点头微笑,让我心生许多快乐,愉悦了我的心情,仿佛自己也成了春天里一朵美丽的花儿。
水南村的砀山梨远近闻名,是来壶口瀑布观光游客的最佳选择品。它个大皮薄,水分多,咬一口满嘴蜜一样的甜香。
梨园是当地村民们致富的摇钱树,家家户户都有梨园。到了秋天的时候,秋天的美好就挂在一棵棵梨树上,一树树沉甸甸,金黄灿烂的梨儿向人们炫耀着它的果实,每到此时,果农心里也乐得开了花。
梨花花期不长,不到十天。今天却有幸赶上了它开得最美的时候。多么可爱的梨花,仿佛专等待着我的到来,让我激动万分,眸子里全是爱恋。从没有近距离观赏过梨花,只是在去往别处的途中远远的望过去,一片雪白,再无印象。
今天运气确实不错,一扫前几天的阴雨天气,太阳露出了笑脸,阳光明媚,走在塬上,心儿静美舒畅。
走进梨园,一片连着一片的梨树,一眼望不到头,十里梨花,开得雪一样的洁白,如雪如银,雪堆云涌,铺天盖地般很是壮观,摄人魂魄!置身梨园,置身花海,梨花在枝头挨挨挤挤,相亲相爱,稠而密,千朵万朵就在你的眼前浩浩荡荡的开着,诱惑着你的眼,芬芳你的心,身临其境,你才能深深体会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和情景。在几块梨园里,油菜花金黄灿烂点缀其间,雪白金黄相映,更是美丽无比。
还有一块地里,几棵苹果树,孤零零的,显得有些寂寥,淡红的花蕾已经缀满了枝头,若开了,也是一树的雪白,让人一下子分辨不出是梨花还是苹果花。还好,它们的花期不同,梨花开得早些,开的时候,全身雪白的花朵,没有绿意相衬,而苹果花开的时候,枝桠间已绿意盎然,白花绿叶也是风情万种的样子。
徜徉花海,聆听花开,桃红梨白,春的气息无处不在,花香扑鼻,花香沁人,夹杂着泥土的清香,你会被深深的陶醉,所有的疲惫在这里完全得到了放松,不被外界打扰的生活真好!静静地站在梨树下,站在天地间,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越贴近自然,心儿越是纯净愉悦,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回到它的怀抱,就像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幸福美好。
乡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花的海洋,鸟儿在树上鸣叫,蜜蜂早早来到花园采蜜,微风送暖,鸟语花香,好一派田园风光,多想在此小住几天,伴着花香而眠,听着鸟鸣而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心灵纯净。
春天真美!大自然就是一个个大的花园,各色花儿齐放,让人目不暇接,美丽的乡村美丽的花儿,春光无限,人间四月芬芳天,让人沉醉不忍归去。
北方的春不似江南,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北方的春来得迟去的也快,四月份才有了春的模样,山才开始变绿,花儿相继开放,浓浓的春的气息才扑面而来,唤醒了人们沉睡麻木的心。再过几天,凤翅山上的牡丹就要开了,那国色天香,风姿卓越的模样,让人爱的不行,只恨花期太短,春光太短。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春天里,闲暇的时候,都要追着去看花,看罢杏花,看桃花,看罢梨花看油菜花,还有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不知名的各类花儿,等看完这些花儿,夏天就要来了。接着又去看紫苏花、芍药花、太阳花和格桑花,还有那洁白的雪花,在冬天轻盈的下着,让人的心也如雪花般轻盈。
其实,美景无处不在,美景就在眼前。家乡的春天就像一个大花园,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开出那些美丽的花儿惊艳我们的双眸,温暖我们的心灵。
一年四季,行走在大自然里,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把那份美好用文字记录下来,留在心间,芬芳每一天。
名家散文作品篇八
市场里,看见有人卖百香果,浑圆熟透的果实泛出淡紫,我买了一些回家打汁,一斤要价四十元。
在我们幼年时代,百香果是没有名字的,我们都称它“酸桔果”,因为它的味道很像酸桔。百香果算是贱果,在乡下满山遍野,根本是多到不用买卖的。
我们在山野里玩累、渴了,就随手摘一个,剥开,把果实和果肉含在口中,一股酸香便水蛇也似的,从舌尖钻人腹中,在全身的血管里流动,现在一想起那滋味,口水还汩汩地涌出来。口也不渴了,精神也就健旺了。
现在,酸桔果成为百香果,身价也不同了,可见一个好名字也是很重要的。
回家后把百香果打汁,黄澄澄的颜色,沁人心脾的香气,忽然唤醒了山野中奔跑的童年。
觉得百香果可以叫作“千香果”或“万香果”,水果的背景与水果的本身一样的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