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彩色的翅膀教案及反思篇一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体会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的意思;领悟“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导读有什么要求吧。请大家默读导读的内容,并划出它的要求。
2、明确要求。
3、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的词句。写好笔记
三、品重点词句,体会情感。
1、汇报交流。
过渡: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1)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小高是怎样带昆虫的?
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3)没有昆虫时的小岛是怎样的?
过渡:这个西瓜来得容易吗?(不容易)那面对这来之不易的西瓜战士们是怎样吃的?
2、品句:(1)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战士们这般品尝着西瓜,你们平时是这么吃西瓜的吗?我们一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尝这个西瓜吧!可以读,也可以想象画面,还可以模仿战士们吃西瓜时的神情和动作。
(生自由“品尝西瓜”)
你从中尝出了什么?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课文!
(2)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这是一个什么句?(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怎么改?(他笑嘻嘻地说:“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会在这里安居乐业。”)
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祖国的海岛,一定会在这里安居乐业!那我们的这些边防战士们呢?(他们也一定会爱上祖国的海岛,一定会扎根、建设海岛。这句话表面上时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这也是全文的中心。)
(3)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彩色的翅膀除了我们刚上课时说的指这些小昆虫,还指什么?
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它肯定很快乐!其他的小精灵也会很快乐,生活在海岛上的战士们也一定会很快乐。“彩色的翅膀”表面上指这些小昆虫,实质上指战士们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结全文:同学们,正是因为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护海岛的人民子弟兵,扎根海岛,建设海岛,保卫着海岛,这里的天更蓝,这里的水更美,这里的人更欢!我们坚信,可敬的边防战士建设海岛的美好愿望一定会迎着朝阳,乘着彩色的翅膀,绽放奇异的光彩!
五、作业(任选一题)。
1、想一想,经过十几代海岛战士的努力,现在的海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景象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吧。
2、给远在祖国海岛的边防战士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3、课外阅读《博士政委守西沙》的故事。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文章主要介绍了宝石岛战士们建岛爱岛的主要事迹,从而表达战士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和信念。
刚刚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篇较难把握的课文,文章中的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但是细细品读之后,发觉课文的字里行间不缺少对战士们的描述和赞美。
1.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2.《彩色的翅膀》名师教学设计
3.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与反思
4.六年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5.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优秀)
6.《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7.彩色的非洲优秀教学设计
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9.最新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10.彩色的非洲课堂教学设计
彩色的翅膀教案及反思篇二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语言朴实,以小昆虫为线索,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教学本文时,在多读多思、重感悟的理念指导下,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这不仅是阅读课文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需要。只有培养了学生能思、深思、善思的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得到提高,略读教学才真正将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有效的迁移。最后,我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展彩色翅,抒心中情,让学生放飞想像如今宝石岛情景,深刻感悟边防战士们爱岛建岛、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领悟课题“彩色翅膀”的双重涵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彩色的翅膀教案及反思篇三
《彩色的翅膀》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赞扬了海岛战士建设海岛、热爱海岛的高尚品德。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和表达方法。基于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学生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挥连接语的提示功能解决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上课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想“看到题目,你猜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看到题目,我想课文可能写的是昆虫的翅膀,或者是写鸟的翅膀之类的内容。”“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怎样的高尚品德?”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读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从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一句中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有的孩子从“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中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有的孩子从“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中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课文中关于“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这一部分,属于插叙。教学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这一部分,然后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段内容,对于理解课文会有哪些困难,从而让学生体会插叙的作用。
彩色的翅膀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2、继续领会关键词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彩色的翅膀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说,师小结。(通信兵小高回家探亲,在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事。)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师:可见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5、师?明白了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了吗?(小高带昆虫上宝石岛,为的是让昆虫为岛上的瓜果蔬菜传播花粉,让小岛越来越美丽,岛上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三、精读课文体会交流关键词句
(一)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1、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2)句子中“扔”与“抱”能体会到什么吗?(体会战士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3)谁能带着这种哦感觉读一读呢?指名读---全班读;
(3)体会学法:师:你看,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就能体会战士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1)、学生谈感受;
(2)、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变想: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3)、联系上、下文体会到:
。生说。师导语:战士们品尝着在艰苦的条件中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他们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所以战士们都笑着………(学生读)
。生说。师导语:岛上条件艰苦,成熟了第一个西瓜,多么来之不易呀!战士们无比激动,所以战士们都笑着………(学生读)
。生说。师导语:一阵暴雨过后,有幸残存的一个小瓜,在战士们的抚养下,奇迹般地成熟了,所以战士们无比自豪,所以战士们都笑着………(学生读)
(4)、小结学法:抓住关键词语、句子来体会,联系上、下文加以体会。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1)、抓住“安居乐业”(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谈体会;
(2)、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换说法“不”字去掉;变句式反问句。)
(3)、在这感受到:小高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体会到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强烈的心。
(4)、(带着自信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师:过渡语:小高说的没错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像我们的战士一样,已经在祖国的海岛上安居乐业了。瞧,玻璃上停着---学生齐读这句话。
四、学习最后一段
1、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什么?(安居乐业、与课题呼应)
2、彩色的翅膀代表了蝴蝶等小昆虫在海岛上安居乐业。还代表了什么?(还代表着战士们那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五、配乐朗读
1、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师:读了这些句子,我们感受到边防战士爱岛、爱国的心。(师板书:边防战士爱岛、爱国)
师:过渡语:在许多战士的努力下,如今的西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六、欣赏现在的海岛。(出示课件)
七、领悟表达方法
师:快速浏览课文,本文在表达上你发现了什么?
1、结尾与课题呼应(篇末点题);
2、插叙。(师?课文中哪部分写关于“西瓜不平常的来历”?10-----12自然这部分属于插叙。插叙有它的用处吗?插叙是在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可以帮助展开情节,突出人物品质,丰富课文的内容。)
师:过渡语:下面请欣赏赞美海岛的歌曲。
八、欣赏音乐《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九、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岛、爱国
六年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彩色的翅膀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2、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这是一篇(ppt:写人?写事?写景?想象?说明文?)什么文章?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为题呢?(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什么?)
3检查预习
a字词
矮墩墩碧空如洗水落石出
精灵撅着嘴巴拖蔓垒出
捏着啧啧残存气氛
晃荡调节扇动晕船朝阳(多音字加红色)
b再次默读课文,交流问题
(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3)、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二、了解小岛
故事发生在宝石岛,这是怎样的一个岛屿呢?请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这个岛屿的特点。
a不毛之地: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
教师解释“海岛田”:宝石岛属于珊瑚岛礁(由珊瑚礁沉积形成的岛屿),不适宜种植蔬菜,战士们带土上岛和舰艇运土上岛,垒出一块块可以种植庄稼的田地。
b条件艰苦:
“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饮水主要靠雨水,生活物资需要从大陆运达。
c远离大陆:
“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战士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朋友联系不便。
形成板书:不毛之地条件艰苦远离大陆
补充简介宝石岛:
“宝石岛”就是西沙群岛,我们以前学到过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从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小岛,同时它也是祖国的南大门,是祖国的海防前哨。
三、体会爱岛
1、过渡:宝石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又是一个不毛之地,这里建起观察通讯站就是要守卫祖国的领土。
2、守卫在这里的战士们对这个小岛又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你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吗?
3、根据学生的交流,理解并朗读好以下句子:
a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一个“扔”,一个“抱”,扔掉的是提包,抱着的是纸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小高的品质。
b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播种”在句子中,战士们种下了蔬菜种子,更种下了自己对小岛的爱。
句式训练:当严重干旱时战士们会,当刮起台风时,下起暴雨时。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
d战士们都笑着,……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抓住“捏起”“端详”“闻”“咬”等一连串动词来体会。
四、总结点题:
是啊,这些小精灵怎能么会不在这安居乐业呢?你看――出示:
f第二天我醒来,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彩色的翅膀。”
这“彩色的翅膀”既写小高带回的昆虫的翅膀是彩色的,还象征着什么?
五、领悟文章的表达特色
1.关于文中“插叙”的描写
如果去掉“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这部分内容,把第9自然段和13自然段连起来读,有什么发现?(内容仍然通顺)
体会插叙的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突出人物品质,丰富课文的内容。
2.体会结尾与课题相呼应的妙处,进而体会课题的两层含义。
3.体会运用关键词句体现人物品质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