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篇一
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生为本,探索课堂练习的个性化设计模式,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学习和评价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以深入学习理论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练习对课程改革适应力,努力搞好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工作。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加强数学教学质量的监控。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重点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与指导,特别要提高新教师的语言素质和教学技能,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探索,研讨交流,总结反思等途径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案例或论文。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质量。
要进行扎实的专题或课题研究,从而加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其研究能力。
九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
2.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课,重点设计好课堂练习。
3.建立好博客,按时上传各级各类的资料。
十月份: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积极配合相关老师做好观摩研究课的准备,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3、交流典型的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4、认真准备迎接教科室对本课题的抽查工作。
十一月份:
1、教师解读教材。
2、认真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坚持每月积极参加例会工作和与课题组其他老师每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做好学习笔记工作和反思。
3、积极准备迎接研讨课,并认真听其他老师的研讨课、认真评课。
4、参加教学评价课题培训活动。
十二月份:
1、学习有关综合课堂教学的理论书籍,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准备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并到各年级进行学习。
3、建立学生练习的档案。
4、准备好课题组的课题资料,以迎接检查。
一月份:
1、讨论有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工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做好评价工
2、做好自我小结,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3.做好学生的期末复习工作,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期末考试。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成员夯实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待数学课堂教学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寻求实验的突破口。
3、个案分析法。通过课题组教师结合自身和对其他教师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反思途径和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对反思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梳理,撰写有价值的专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让课题能够得以推广。
6.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包括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
1、对教材的理解、对基础的掌握、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案例研究。
2、课堂教学中发生意外情况处理的案例研究。
3、新课导入、课堂问答、范例演讲、课堂反馈、归纳小结等案例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篇二
相信很多数学老师都这样问过自己:数学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如果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好象有点说不过去。但是谁又能真正说清楚数学是什么呢?美国数学家柯朗在他的《数学是什么》的书中说道:“……对于学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数学经验,而不是哲学,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数学是什么?”的确,我们很难给数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让我们在对一些案例的思考中去慢慢地揣摩数学的内涵吧。
1、是客观,还是主观?
[案例4]有一次听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为小数乘法的意义。老师花了很大力气去让学生搞清:4×5是表示5个4相加是多少或4的5倍是多少,4×是表示4的十分之五是多少,4×是表示4的倍是多少。有些学生还是有些糊涂,教师便帮助他们总结规律:要看后面的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小于1的,就是表示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大于1的,要看是整数还是小数,是小数的,就是几倍;是整数的,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学生更糊涂了。第二节课去听六年级数学课,正好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又出现了上述情形,只不过把小数换成了分数。学生们一半清醒一半醉。“倍”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如果无关大雅的话,把4×说成4的倍又何妨呢?!至少可以少难为一点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2、是形式,还是实质?
[案例5]一年级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课本上的一道题。题目是看图列式,左边图上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的旁边又画了3只鸟(头朝树)。学生当即写出算式:“5+3=8”,表示“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3只鸟,一共有8只鸟。”右边图上也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旁边有3只鸟,只不过这3只鸟的头的方向是远离树。学生也当即写出算式:“8-3=5”,表示“树上原来有8只鸟,飞了3只,还剩5只。”在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之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他列出的算式也是“5+3=8”。老师很不高兴:“难道你没看见小鸟飞的方向吗?头朝左边,就表示加,头朝右边就表示减……”
为什么学生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小明身高厘米”等数学笑话?因为我们对定义的关注,也许超过了对心象与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的关注,而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前者。
[案例7]48×53怎样计算?列竖式,先从个位乘起……我们有一套法则,我们很熟练它,但却根本不知道还会有别的算法。其实,下面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它的结果:
×53 ×53
——— ———
——— 20
面对数学,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方法就是唯一的。教学数学,我们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数学走出封闭,走向开放。
[案例8]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从复习平均分开始,然后逐渐地引导学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步步为营,一层一层地引导下来。如果我们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同学们自己随便写一个分数,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个分数说句话,或直接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吗?完全可以,在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又联系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学生的兴趣只会更高,思维更活跃。
我们不能老是让学生接触封闭的数学(条件唯一,答案唯一)。数学的魅力在哪里?在于数学的探索性与想象力。只有充满着想象的数学,才会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某种苹果每千克2元,用40元钱可以买多少苹果呢?100元呢?
试比较以上两道题,谁的魅力更大呢?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篇三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2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3分类法
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
4观察法
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5比值定义法
如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6多因式乘积法
如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7逆向思维法
如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篇四
例谈创新思维的培养文/庄友军
创新思维方法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思维教学的探索,我认为训练中应力求掌握几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性思维
从思维的逻辑形式上看,发散思维是收敛思维的发展。一般的说,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都是发散思维的结果。从发散思维特征上看,表现为思想方法单一,不能从各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思维变通性差,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创造能力差,很少提出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见解,从发散思维的具体形式上看,表现为数学想象能力、数学直觉能力和数学猜测能力较差。所以我们要多加强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
例1.如何用6根火柴摆出4个正三角形?
思路分析:如果在平面上试了又试,摆不成以后,思维要向空间发散,问题就解决了。
思路分析:若此人用第一种方法往返两次,相当于坐车,步行各往返一次。所以步行时间是1.5×2-0.5=2.5小时。
通过以上类似题型发散思维训练,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达到创新之目的。
二、逆向性思维
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很多学生考虑问题习惯于从正面入手,因此要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当正面情况困难多,而反面情况困难较少时,应采用逆向思维。
思路分析:对于这个问题,习惯思维方向是从得胜者的角度考虑:第一轮比赛,80名运动员需安排40场比赛,1人轮空;比赛后余下41人进入下一轮比赛;第二轮比赛40名运动员安排20场比赛,1人轮空。比较赛后21人进入第三轮比赛……这就是顺向思维。但这种思维过程比烦琐。如果改为逆向思维即从被淘汰者的角度考虑,每场比赛淘汰1名失败者,决出冠军的过程共80人要淘汰出局,故应安排80场比赛。
例4.计算:(/2+1)2002・(/2-1)2002
顺向思维解题既麻烦,有时还无法计算,更容易出错,采用逆向思维解题既简便又明了。逆向思维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
千淘万漉虽辛苦,豪华落尽见真淳。创新的汗水总是和思维的优选相伴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河溶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篇五
一、背景
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马总把于雪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麻烦你帮我办件事。我马上要出差了,后天下午你去王府井某某商店的首饰柜台,你说出我的名字后,人家就会给你一包东西。取到东西后,你再帮我送一下。”说着,递给于雪一张写着门牌号码的纸条。于雪在某某商店首饰柜台取到东西后准备离开,柜台里一位年纪轻大的员工在身后又特地关照于雪:“您是打出租吗?这包东西很贵重,在路上要小心一点。”于雪当然明白,在首饰柜台前说的贵重东西,不是几百元或者一两千元能买得起的。
根据马总的纸条,于雪在亚运村找到了一栋高层公寓的__号房。出来给于雪开门的是一位穿着睡衣的年轻漂亮女郎,她接过东西,高兴得几乎有些忘形:“啊!马哥连我的生日也没有忘记,真是太好了,谢谢马哥!”总裁问的就是这件事。面对这种情况,于雪应该如何处理?现在于雪有这么几种选择:
a、“前几天王总的老师过生日,马总要出差,让我帮他送了点礼物给他的老师。
b、“最近一个时期马总从未找过我,对马总的事我一点也不知道!”
c、“上个星期五下午,我帮马总送了件手饰给住在亚运村的一位年轻女性。”
d、“上个星期五下午,我帮马总送了件手饰给住在亚运村的小姐,看她那打扮,肯定是哪个歌厅里的小姐。”
e、“对马总我似乎不太了解。”
二、问题
对于于雪以上几种选择,你认为哪种选择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并对其他几种选择进行评析。
三、分析
本题的最佳选择是c。
选a肯定是错误的。的确,作为秘书在替上司办私事时,有责任替上司保密。但是,当总裁问起这件事时,他代表的是整个公司的利益,这件私事也再是单纯的私事了,所以,作为秘书,于雪不能替马总隐瞒了,必须向公司的最高领导人说明事情的真相。
选b与选a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选d也犯了秘书工作的大忌。作为秘书必须如实地向领导反映情况,既不能掐头去尾,也不能添枝加叶。收礼人也许是歌厅里的小姐,但你不能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去推测人家是歌厅小姐。
选e也是一种逃避责任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选c之所以正确,其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如实向上司汇报是其作为秘书的天职。
在一般的情况下,作为职业秘书的操守,对于上司的隐私,看到了的要当作没看见,听到了的等于没听见;只有这样,上司才能真正放心让你协助他的工作。正是因为马总信任于雪,才会让她去帮他办私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雪有义务为马总保密。
但是,在现代企业中,上司与秘书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工作关系。既然是一种工作关系,那就必须优先考虑公司利益,而不是个人之间的关系。总裁是在工作时间问这件事,而马总也是在工作时间以副总的名义让于雪去办这件事的,所以送礼这件事不再单纯是件私事,因此,推说自己不清楚,甚至撒谎欺骗总裁,都是绝对错误的。当然,也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凭想像说人家是歌厅里的小。
这件事是总裁主动问起来的,也就说明总裁肯定是有备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于雪想为马总两肋插刀,自己承担风险,那也是瞒不住的。这不仅对马总没有任何意义,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实事求是,如实汇报,这是每一个做秘书的天职。也只有这样,秘书才能真正得到上司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