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一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5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
1 抄词
2 朗读课文。
一、复习
1 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 指名读,理解“杰作”。
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 :
1 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
2 填空。
一、复习检查:
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 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 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 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三、赏读全文:
1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 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四、作业 :
1 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 造句。
3 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 { 感受 }舒服极了
灌满 活力
挟来 生机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二
1.品味文章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预习要求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
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
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
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
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赏析的语句,教师加以整合之后,指导揣摩。如:
1.文中反复出现“潮湿”、“抚摸”两个词:“潮湿”强调黄果树瀑布的主要特征;四次出现“抚摸”一词,从触觉方面突出作者与瀑布的亲近感。(或者谈“震耳欲聋”、“魂飞魄散”所表现的听觉和心理上的震撼)
2.“像落汤鸡一样”全身湿透的感觉:所表现的并非大煞风景,而是亲近瀑布的惬意欢愉之感。
3.“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几个动宾短句排比,突出表现亲近瀑布时痛快淋漓的感受;水声、潮湿本来是不能被“呼吸”的,但此时水声、水气太强烈了,使人感觉呼吸着的不是空气,而是水声和水气,这样表达更直接地显示作者对瀑布体验和感受,也更有诗意。
4.“这里是瀑布的声带,惟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因此用“声带”作譬十分准确形象;“惟一”、“任何”、“哪怕”等句突出了瀑布声音的宏大和美妙,也表现瀑布的鲜明“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5.“水和落水者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味首得救。”“死亡”指的是现实中所面临的危险,即可能成为落水者;“得救”指的是与瀑布零距离接触而产生的对瀑布的真切体验,即心灵上得救了,感受到了瀑布那雄伟宏大的生命和力量。
6.“但我抚摸了黄果树瀑布,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前一个“湿透”是通常意义的,物理性的;后一个“湿透”是夸张的比喻,形容情感和生命完成被瀑布所浸染,是心理性和抒情性的。
五、课后作业
1.文中写了几个黄果树瀑布?这些瀑布有什么不同?(“阅读练习”三)
2.阅读本教材《同步阅读文库》(八上)吕游的《站在黄果树瀑布上》一文。
第二课时
一、比较拓展
1.讨论:《观第五泄记》中袁宏道对瀑布的观感与本文作者的观感有哪些相同之处?
两文都极力描写瀑布的声音之大(震耳欲聋;闻疾雷声)、姿态之伟(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水态愈伟)、水气之湿(呼吸着潮湿;以面受沫,乍若披丝)和心理之惧(魂飞魄散;心悸、撼山掉谷)、发现之喜(一阵激动、另一个瀑布在我生命里复活了;疾趋、犹不忍去)。(讨论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原文句子加以说明。)
学生可各抒己见。于坚的文章集中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表达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在艺术性、创造性上更胜一筹;吕游的文章不少地方描写过于概括,如堆砌磅礴、大气、雄壮、神奇、壮观绝美等词,感染力较一般,但他另辟蹊径地写寻源所见,获得“平凡与伟大只差一瞬间”的人生感悟,这是可取之处。
二、课后作业
1.完成《伴你学语文》(八上)中《黄果树瀑布》的作业。
2.预习课文《绿》,要求做到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三
游黄果树瀑布
今天,我和妈妈去买菜。妈妈让我看车,我看见蜻蜓飞来飞去,我想是不是开会呀!等妈妈回来我说:“它们是不是在开会呀!”妈妈说:“不是的,是为了吃蚊子,因为阴雨天空气中气压低,蚊子等小昆虫在气压下飞不高,以致以这些小昆虫为食的蜻蜓也低飞来觅食。”噢,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
黄果树瀑布
听说,贵州黄果树瀑布是西游记水帘洞的取景地。于是,我慕名前去游玩。
我们来到黄果树瀑布的入口买好了票,便乘坐扶梯来到黄果树瀑布不远处。
我们一路向前,来到黄果树瀑布的观景台。抬头看看瀑布那壮丽简直无法形容。水从山体的高处直往下流,速度之快。落下的水击打在下方的岩石上瞬间雾化。被风轻轻的吹在脸上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把炎炎夏日完全置之脑后。瀑布的水流仿佛是一条条丝线,被一个心灵手巧的人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们欣赏,让人们赞叹!
黄果树瀑布的正中间有一个天然溶洞,这就是有名的水帘洞了。我们通过进入水帘洞的通道进入水帘洞。可是,刚开始上山眼前的景象就把我惊呆了!山上人山人海到处人挤着人,想必,他们一定都是慕名前来观景的。前面的人很慢,后面有排着长龙,我们进退两难。只好观赏不同角度的黄果树瀑布。终于,我们来到水帘洞里了。在洞里可以明显的听到瀑布流水的沙沙声。水帘洞里还滴着水,让人感觉下雨一样。从水帘洞岩石的空隙可以看到黄果树瀑布的内部情况。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从水流分开的地方,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山······还可以感觉到非常多的水雾飘进来,让人神清气爽。
黄果树大瀑布果然名不虚传。它既柔美又刚烈,既秀美又壮丽。总而言之,黄果树大瀑布有说不出的美丽。希望你有机会能来细细游览。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四
今天,是我来贵州旅游的第六天,我们今天的安排是游览贵州最有名的“黄果树瀑布和天星桥”,妈妈告诉我,“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都是在这拍的”,我的`心里非常好奇。
我们一大家子首先来到了售票处,买完票后,姨夫对我说“刘畅,这一来一回都二十里啊,你真的要去,能回来不?”,我心里很不服气,说:“二十里怎么了,我还偏要去”。于是,我们就开始向天星桥前进了,我们首先坐上了景区的一辆大巴车,它把我们送到了天星桥的大门口,然后大家步行上山,我们走了一两公里后,就到达了“高老庄”,传说猪八戒娶媳妇的地方,在哪里,我就累得走不动了,大家吃了些东西,接着又走了三公里左右,到达了天星桥的尽头,观赏完天星桥,大家时又累又饿,大家开始午餐,然后,大家坐车去了黄果树大瀑布!
到了黄果树大瀑布,哪里人实在是太多了,都走不动,我很想去水帘洞玩一玩,我们就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终于进去看到了水帘洞,可能是排队时间过长吧,太累了,没有心情,感觉和电视上的水帘洞不一样,没有电视上好玩,然后,我们实在是太累了,就准备往回赶了。
谁知,准备回的时候,天气又下起了雨,我们等了十几分钟才下山回家,今天真是又累又高兴的一天!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组内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5、全班展示。
活动二: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组内练习朗读。
3、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展示朗读。
4、全班展示。
5、自我完善。
【检测反馈】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7、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2、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1、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感情朗读,想象。
4、全班展示。
活动二:学习第3、4两段。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展示。
活动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2、组内自学,朗读体会。
3、全班展示。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4、练习感情朗读。
5、全班展示。
活动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你又看到了什么?
2、简介徐霞客。
3、练习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4、全班展示。
【检测反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六
春,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万物复苏,大自然全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青翠的小草从地底冒出小小的“头”,万紫千红的花朵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和妈妈一睦出发去了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一起看看吧!let’go!
hi!大家好,我是今天游览黄果树瀑布的.小导游。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从远处我便听到“哗哗”的声音飘过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过了许久,瀑布的声音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们说话声和谈笑声,好像天地间只留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我走近树,透过树叶的缝隙看到了一道瀑布悬挂在崖壁上,好像一条宽幅白练正从一架织布机上泻下来,这响彻云霄的“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
我又顺着西边的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我和妈妈坐在离瀑布只有一口绿潭边的石头上,“哗哗”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有时,清凉的水珠溅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我的黄果树瀑布之旅虽然结束了,但现在还记忆犹新,那心旷神怡的感觉……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等奖篇七
李白曾描写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瀑布,把瀑布的气势磅礴生动的描写出来了。
一次放假期间,爸爸妈妈带着我朝神往已久的黄果树进发,我在车上手舞足蹈,爸爸说我是个顽皮的小猴子。不久,就抵达了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了。
我一下车,就看见“黄果树瀑布”几个镏金大字,禁不住大喊:“瀑布,瀑布我爱您,就像老鼠爱大米!”喊完便冲了进大门。里面人山人海,好像大家一举起手,就可以遮住大半个天空,大家洒一把汗就可以聚一片乌云似的。我左拥右挪才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我随着潮水般的人群涌上水泥搭的“木桥”上,顿时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远远就可以听见瀑布“轰轰”的声音,拐过弯,便听见瀑布惊天动地的怒吼声,似一头雄壮的狮子镇吼山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向着气势磅礴的瀑布折腰;又如千军万马在厮杀,马蹄声、呐喊声、马的嘶叫声,混成一首交响乐,不禁让人想起硝烟四起,马蹄声碎的战斗场面。
向瀑布望去,只见瀑布像一张白色轻纱,被人遗忘在山上,给山谷增添了许多魅力。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冲下山,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班义无反顾。深潭近处的水不断被瀑布冲击着,溅起数不尽的水花,奔腾着,欢悦着。至于远一点的水是幽绿幽绿的,绿得自然,绿得透亮,不时有些水波荡漾。
这时,水珠凝于雾,把像长龙一样的人群给包围了,薄薄的雾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人都像在腾云驾雾,仿佛都在仙境一般,人们都陶醉在这凉爽和惬意之中。而瀑布也被雾气围着,显得更加秀丽、神秘了。
沿着“木桥”一直走,到了离瀑布比较近的地方又另一番景象。在这里,瀑布水花四溅,似银针一般的水花,犹如万箭齐发,向人群扑来。有的人尽情地感受其中的乐趣,有的人高兴地大喊,只可惜声音很快就被瀑布压到急流之下。有的人把雨伞打起,并不愿意被水花淋成落汤鸡。我扶在扶手上,用耳朵感受其中的乐趣,只觉得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
黄果树瀑布虽然不如庐山瀑布长,但远比它宽阔,所以气势十分雄壮。当年徐霞客描写到:“上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真是一点不假。
我久站在桥上,任沁凉的飞珠扑在我火热的脸庞,沾湿衣服,我聆听着瀑布的声音,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它的如雷的轰鸣震撼着我,它雄壮的气势征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