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小螺号教案和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创编不同的.小鱼和海草的动作。
2、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幼儿自身探索体验,掌握游戏规则。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前观赏过小鱼游和小海草的动态,熟悉音乐。
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小鱼游。
(1)回忆小鱼的动作。
(2)激发幼儿创编小海草的动作并随音乐表现。
2、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表现小海草和小鱼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游戏规则介绍游戏玩法。
(2)请个别幼儿做”领头鱼“学习游戏规则,尝试游戏。
(3)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学习跟好队伍,不串队,熟悉游戏规则。
3、幼儿集体学习游戏。
(1)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散点的自由做小海草的动作,可以借助石头道具表现小海草。
(2)继续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自由结伴组合海草群进行游戏。
4、加入角色情节,继续游戏。
(1)知道不同音乐表现不同的角色。
(2)鼓励幼儿在鲨鱼出现时做小海草的动作。
活动反思:
1、首先,游戏规则应该在小朋友们围好圈以后边示范边讲解。
2、游戏中出现规则模糊时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们讲明规则。
3、章鱼和小鱼的游戏中,最好事先安排好组来轮流充当章鱼和小鱼,这样就不会出现角色的混乱和重复,保证每个小朋友的参与。
中班小螺号教案和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自由心态下较大胆表演和创造,体验大带小活动的乐趣。
2、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提醒帮助小班幼儿听、看的兴趣,认真向哥哥姐姐学习,在活动中萌发大带小、大教小、小爱大的亲情。
活动准备:
幼儿之间的互动
活动过程:
一、律动:大带小边唱边进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边听音乐边出去走走啦!
二、语言节奏:
哥哥姐姐会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大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干净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爱干净,每天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
1、哥哥姐姐边唱边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边唱边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创编歌词)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边唱边洗手。
四、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领可大了,他们还会烧菜,我们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儿念上海童谣,弟弟妹妹接后3个字。
五、歌表演《三条鱼》
刚才哥哥姐姐表演过了,我们弟弟妹妹也来表演一个好吗?
弟弟妹妹对着哥哥姐姐唱《三条鱼》,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师表演
袁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钢琴独奏《铃儿响叮当》。
金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们樱桃班和贝贝班的小朋友都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拿好小乐曲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刚从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儿和一群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们,在开学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里,居然能在一起搞这次大带小的活动,而且搞的这么有声有色,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乐趣无穷。
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我们班的幼儿与他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们时常来喂他们吃饭、帮他们穿鞋子、和他们做游戏、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依赖,只要一天看不见哥哥姐姐他们就会记挂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大声唱歌、并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更是如鱼得水,一会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一会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了洗手,学会了上海话,回家还有模有样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呢!
陈老师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较不好的老师。”是啊?我们付出多少在幼儿是身上我们就能得到多少的回报,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啊!
中班小螺号教案和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会变的水》,巩固医学以学的简单乐理知识,学习了解3/4拍的节奏特点。
2、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喜欢科学活动。
活动准备:
已冻好的冰块及冰花、热水、矿泉水瓶、小饭盆及洗手盆3――4个、节奏卡、音符卡、音乐磁带(水之韵、举你的右手摆一摆)。
活动过程:
1、小手变魔术。
2、谜语:手抓不住,刀切不开。做饭洗衣,洗脸刷牙,都需要它。(水)
3、对了,是水。听是什么声音?(放水流声的磁带)。
哦,它在告诉我们,看到小朋友们用小手变魔术,它也想变。
4、水变魔术。
a、请出冰块。幼儿讨论,冰块是什么变成的?是怎么变成冰块的?
小结:水遇冷会结成冰。
b、请出一杯热水。
讨论:为什么会有气?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气。
c、请出矿泉水瓶。观察:我把水倒出来。小朋友看到,水会怎么样?(水会流动)水流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哗啦、叮咚……)
小结:水刚才变的这三个魔术,正是水的三种形态:冰块是水的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态,流动的水是水的液态。
5、老师把水变的这三个魔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会变得水》。教师范唱一遍。
6、好听吗?要想学会这首好听的歌得先过三关。
a发声b节奏c音阶
7、听歌曲,说出关键词。
8、学唱歌曲。
9、边唱边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附歌词:
水遇冷会结成冰,水遇热会变成气,水在平时会流动,流动起来叮叮咚。
中班小螺号教案和反思篇四
1、乐于模仿小乐手,在玩小乐队游戏中学唱歌曲”小指挥“。
2、尝试分角色唱歌游戏,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准备
1、物质准备:ppt、乐器(小铃、沙球、木鱼)
2、经验准备:掌握乐器的打击方法、熟悉歌曲旋律、交流过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戏
三、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二)说说喜欢玩的游戏--有节奏地说说喜欢的游戏,回忆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ppt出示新朋友乐乐:”大家好,我是乐乐,我也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想想我们玩过”碰一碰“的游戏,还玩过一些什么游戏?请你有节奏地告诉乐乐。
小结: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真不少,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三)玩玩”小乐队“游戏--学唱歌曲,尝试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1、熟悉歌曲,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和动作。
乐乐:”今天我带来一个新游戏,仔细听你就会知道怎么玩了?“
第一次完整欣赏
(1)师:乐乐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什么游戏呢?(小指挥的游戏)
(2)师: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玩什么?谁在玩(小木鱼)?(小乐手)
小指挥说了些什么?
第二次完整欣赏
(教师清唱)小乐器分别是怎么唱歌的?小铃是怎么唱歌的?(教师重复,边念歌词边用小铃打节奏,重复两遍)
分段
师:这段音乐是谁在唱歌?(分句唱)
小结:小指挥和小乐手一起唱歌游戏,现在我们小乐队多热闹呀!
中班小螺号教案和反思篇五
逢秋,叶始落。
纷纷扬扬,潇潇洒洒。
孩子们聚在树下兴高采烈地选着落叶,一片欢声笑语;一老人倚门旁,静看。
落叶荡啊荡,卷进了记忆的漩涡。
小时候,爷爷好奇怪。
明明爸爸有着利索的短发,妈妈有着美丽的卷发,就连我都有着一头蓬松的黑发,可爷爷很奇怪,他顶着一头稀疏的白发,还时不时地掉,就像哪个同我一般调皮的`孩子,偷偷将白色颜料染了上去。
年幼的我,只靠在母亲的怀里,扎着盈盈的双眼,疑惑地想着:白头发,好奇怪。
上学了,爷爷好奇怪。
明明爸爸的下巴上遍布着一层密密的胡须,妈妈的下巴光滑而又细腻,我的下巴圆活厚实,可爷爷好奇怪,他的下巴尖而细,留着一撮长而密的白胡子,摸上去,柔软极了。
我骑在爷爷的肩上,边拽着他的白胡子边讲疑惑道出。
记得,爷爷只用那双布满茧的大手抓牢了晃动的我,边颤颤悠悠的走着,边回答:
“爷爷老了。”
我听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白胡子,好奇怪。
长大了,爷爷好奇怪。
明明爸爸可以清楚地看着我的作业,可爷爷不一样。
每次爸妈不在家,卷子要签名。爷爷总是先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戴上一幅眼镜,才开始签。
我在心底暗暗疑惑:爷爷为什么要戴眼镜呢?
那时,隐隐有声音告诉我:爷爷老了。
可,还是不明白呢!
后来啊,爷爷好奇怪。
当我肆意奔跑,尽情玩耍时,微微精神的爷爷却只颤抖着,拄着一根深褐色的拐杖,哆嗦着倚在门旁,眯着双眼定定地看着嬉戏的孩子。
忽然,我的眼对上了他的视线。
我一怔,终于懂了。
原来,爷爷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