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一
放弃是一首流浪的歌,低回吟唱在心头,是失意的人生充满振臂而呼的自信;使跌倒的信念重新拔地而起;使消沉的斗志面向晨曦喷薄而出;使世俗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
学会放弃,在落泪从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苦铭心。这一程情缘,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轻轻的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使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感缝眷;是半夜无眠的思念,让我们更觉留恋。
谁说喜欢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竭尽全力,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至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但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过程中,他付出的代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也许那代价是沉重的,直到最后才会被他发现罢了。其实喜欢一样东西。在得到的同时,你也会受到沉重的代价。当你发现这种代价十分沉重时,可是那时降落在你身边的那种负担已经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动也不能动,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已经疲惫的你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连放弃的力气也没有了,这是不懂得放弃的结果。
我们一定要懂得放弃、学会放弃、了解放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要明白放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不要盲目的去放弃一件事情。
学会放弃的原因,就是要懂得什么时候放弃比较重要;了解放弃,就是要在生活中积累经验……。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
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里,留下最美的回忆。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二
第一段:引言(字数:150)
一直以来,人们对拥有物质的追求似乎无止境,过度的物欲使得我们不断购买、囤积各种物品,导致生活环境变得拥挤不堪。然而,近年来兴起的“断舍离”理念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即通过主动断开与物品的情感纽带、舍弃过多无用的物品,从而获得心理的宁静和自由。本文将探讨通过断舍离心理实践所带来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打造简约的生活环境(字数:250)
实践断舍离的第一步是打造一个简约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审视了自己的收藏物品,除去那些已经没有实际使用价值或情感纪念意义的物品。经过断舍离,当我只保留最需要和喜爱的物品时,发现自己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舒适。清理物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减压,让心情变得更加开朗。简约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使得我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兴趣。
第三段:净化内心的情感(字数:250)
除了外在环境的改变,断舍离实践也帮助我净化了内心的情感。放下过去的物品和回忆,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未来。在整理物品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物品背后都有深刻的情感纽带,但是过多的情感依附也许会成为束缚我们的因素。通过断舍离,我学会了放下对物品的执着,让物品不再拖累我的情感。这也使我更加珍惜眼前人和事,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四段: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字数:250)
断舍离不仅仅是对已有物品的处理,更是对未来消费观念的培养。通过对已有物品的反思,我逐渐发现自己曾经的购买行为往往受到情感冲动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现在,我更加审慎地选择购买物品,确保每一次购买都是基于实际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潮流或填补情感缺失。理性的消费观念为我节约了不少金钱,并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由。
第五段: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字数:300)
通过断舍离心理实践,我最终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自由。现在,我不再纠结于物品的拥有与丢失,也不再为什么物品执着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我学会了享受当下,用来内心的平静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事情。断舍离让我发现,拥有少量的物质并不妨碍我追求幸福感和满足感,反而减少了心理负担和压力。我终于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道。
结尾(字数:100)
通过断舍离心理实践,我收获了整洁的生活环境、平静的内心和自由的心灵。断舍离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使我更加从容、积极地面对消费和生活。我相信,断舍离的实践将带给更多的人幸福与满足。让我们一起放下不必要的物品和执念,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三
1、 每个人都要长大、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长大。
2、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3、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4、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5、 如果你想有所作为,那么认准方向后就必须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6、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7、 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既能成为掩埋我们的“泥沙”,又能成为我们的垫脚石。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它,就能克服困难,迈向成功。
8、 如果你被幸运之神遗忘,请不要悲伤,相信阳光总会有一天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9、 成功就是凭着勇气和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10、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是愚者。
11、 勤奋的态度和主动积极的精神,再加上有眼力,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生活的习惯,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我们为自己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
12、 有时不合逻辑的举动却恰恰有助于应付变化多端的事态,而正常的逻辑有时却只能将自己带进一个死胡同。这就需要我们有逆反思维。
13、 天资只是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14、 青春励志格言: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就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
15、 面对困境,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守住一段珍贵的“沉香”。
16、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17、 人生需要耐心,需要勇气,需要激情,更需要信心。
18、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9、 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成功力量的源泉。其实成功的本质是蕴藏在人的内心的,总想着成功的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受到启迪。
20、 展现自己的风采,用加倍的努力来赢得成功。
21、 大器不必晚成,趁着年轻,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22、 人没有获得成功的时候,成功是神秘的,值得人们苦苦地追求;但当获得成功时,会觉得不过如此,还会觉得有一种失去对手的空虚。
23、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只有坚持,你的梦想才能实现。
24、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时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成功。
25、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这样才能在逆境中奋勇前行。
26、 做任何事都要经受得挫折,要有恒心和毅力,满怀信心坚持到底。
27、 让自己一边成熟,一边寻找时机。等时机成熟时,理想就可以实现了。
28、 修正自己吧,不要企图修正别人。
29、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30、 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一步步走过去,前方就是幸福的彼岸。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四
最近,我参与了一个断舍离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整理、清理和摆脱不必要的物品,我不仅拥有了一个整洁的环境,还拥有了一个更自由、更轻松的心态。在这个连贯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断舍离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二段:实践的开始
一开始,我在家中进行断舍离的实践。我开始发现,我收集了很多没有实际价值的物品,不仅占据着我的空间,还给我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所以,我决定要实行“断舍离”。我从一个房间开始,仔细审视每一件物品,并分成三个分类:保留、捐赠和丢弃。我按照这个分类系统逐步清理了整个房间,丢弃了一些已经损坏或没有实际用途的物品,捐赠了一些我不再需要的物品。当我完成一个房间的清理后,我感觉轻松和愉快。
第三段:利他的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对自己物品的清理,我开始关注到身边有人需要的物品。我主动在衣物捐赠箱中放入一些我不再穿的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每次看到别人从捐赠箱中拿走这些东西,我体会到了“断舍离”的乐趣。这也使我认识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简单和轻松,同时也能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快乐。
第四段:收获与反思
通过断舍离的实践活动,我不仅拥有了更多的空间,更清晰的思维,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我也意识到,持续的断舍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我们需要不断审视和整理自己的物品和心理,保持一个简单和轻松的生活。我也意识到,收集物品并不一定能带来幸福,相反,它们经常带来压力和负担。因此,我下定决心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谨慎地购买物品,并保持节制的消费观念。
第五段:总结
通过断舍离的实践活动,我不仅仅清理了物品,还清理了心灵。我学会了以一种更轻松、更愉快的方式生活。通过分享我的经历和心得,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断舍离的积极影响,并开始实施这种生活方式。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心态和哲学。让我们摒弃不必要的物品,保持一个简单、整洁和幸福的生活。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五
1.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2.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3.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4.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 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5.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集在物品上的状态……收纳这些东西,不过是在做垃圾分类。
6.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7. 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8. 集中一点,做到完美。
9. 让人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要的。
10.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11. 看不见70%, 看得见50%,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10%。
12. 自立、自在(卷)、自由(是否便于选择)
13. 察觉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14. 尽情享受与物品的相遇,缘尽了就潇洒放手。
15. 留下物品前先思考“我要不要用,而非能不能用”。
16. 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断舍离经典语录(精选60句)
14、“舍弃的背后,正是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苏静《知日·断舍离》
25、想要的东西,很多;需要的东西,很少。——苏静《知日·断舍离》
37、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38、断舍离,由需要不需要,再到舒服不舒服。
39、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能够回收的。
40、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剩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相信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学,重获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解放自我,迈向人生的高境界。
41、所以,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剩余的信息,只选择自我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42、和自我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齐。这样的话就是到达了“断”。
43、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44、集中一点,做到完美。
45、让人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要的。
46、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47、看不见70%,看得见50%,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10%。
48、自立、自在(卷)、自由(是否便于选择)
49、察觉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50、尽情享受与物品的相遇,缘尽了就潇洒放手。
51、留下物品前先思考“我要不要用,而非能不能用”。
52、把物品这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53、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经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54、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55、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我,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56、断舍离会遏制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57、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是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正是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期地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的地方去。
58、他们是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让自我忙碌到必须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59、了解自我,放下过去的自我,就能发挥出自我的潜能。
60、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境,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六
初见这本书,是我领导给我的,看过书中的推荐序之后,确实也被内容所吸引,书中说到,想要提高幸福指数,一定要和内心中的声音建立一种比拟健康的关系。尤其是当你每次注意到自己在释放负能量的时候,要能够“断”。如果我们可以及时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且乐观、正面地去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负能量思考模式。
正文观感:留下当下自己需要用的东西。过去的东西留在回忆,把没必要的东西扔掉,不要扰乱自己。例如小学读的教材,根本不会去看了,就应及时地处理掉。
选择物品的要求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比如家里旧衣服鞋子虽然能用,但自己不会再用了,就没有留下的意义了。
把不需要的东西丢出家门才叫收拾。减少物品再收纳,因为我们储备的东西超出必需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很多时候只想到它廉价、折扣低,没想到即便买回去了,它有没有使用价值,还是买了回去之后一直积压在某个角落。这也正是我们考虑问题的所在,很多时候很多想法只是一时冲动,不分轻重就去做了,然而当问题的结果出现分歧的时候,才发现当初怎么会这么做呢?这本书告诉我不要以“总有一天会用得上”之类的借口,就那样把东西放在一边不去处理。而是应该让它们去到此时此刻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要有意识地不断把物品送出去,“舍弃”掉。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工作中也是要有这种精神,只有思想不断进步,行动上不断进取,你接触到的行业及技术信息才是最新的,最棒的,而不要受自己固化思维和想法支配,那都是行不通的。
断: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不必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有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
“断舍离”的好处:
1.时间充裕了。东西更少了。家务简单了。
2.提升内在能量。简洁通畅的空间,人会感觉更平静、愉快、自在。
3.提升自己的品味。会更加严格地筛选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慢慢地感悟人生。
总结:《断舍离》提倡的是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遵从自己的内心,减少不必要,只关注重要的部分。
断舍离经典语录放过自己篇七
作为上班族的我们,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已经很少有机会逛一逛菜市场,也对收拾自己的.家这种琐事失去了耐心,并且,也更少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这也是我们很少关注当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现在”,我们越来越没有了清晰的概念。脑袋里充斥着各项工作任务的deadline,眼光永远放在不远的将来。
平时工作压力太大,周末或假期就无节制地疯玩。然而,看上去是放松地“嗨”,却并没有解决掉内心的压力,反而让自己精疲力尽。
因为精力有限,而想要的太多。也想要事业有成,也想有一技之长;也想要漂亮的容颜,也想有完美的身材;也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也想多交朋友扩大圈子......
然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能做的又是什么呢?中国画中有一个概念叫“留白”。山水画中的留白可以表现空阔的水面,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动物画中的留白不仅突出了主体,也让主体有了自在活动的空间。不妨且静下心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房间,扔掉闲置的破烂儿的同时,以整洁、舒适、美观为标准,打造自己的自在空间。
同时,也扔掉凌乱的思绪,认清自己当下需要的是什么,理清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专注而坚定地过好每一天。
不妨就试着用断舍离,为繁重事务所累的我们整理居住的空间,整理思维的空间,为自己的生活“留白”,从而过上写意、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