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一
科学无处不在,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种种灵性,善于发现,善于观察,或许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呢!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昆虫记》。内容情节十分的吸引人,作者的语言让我们感到亲切,文笔十分生动有趣,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
边品读《昆虫记》这本书,边观察身边的昆虫,才会发现,作者竟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奇特之处,但它们却如此的小,小得几乎没有人会刻意地去观察它们。但作者达尔文却不是这样,他相信昆虫都有生命,它们都值得被发现,都值得让人去尊重。作者喜欢昆虫,喜欢去观察它们,去了解它们小小的生活世界。团结是没有什么能阻挡的。说到最团结的昆虫,这一响亮的名称就非蚂蚁莫属了,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不仅仅是人,其实蚂蚁也可以。
蚂蚁家族们一起觅食,一起生活,一起面对困难而不屈服,真可谓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它们团结是因为它们弱小,但又不向命运屈服,这些小小的生灵难道不值得被人们去赞美吗,去佩服吗?它们能承受比自己体重重许多的东西,因为它们有坚强的毅力。蚂蚁是令人佩服的,但却也是令人害怕的。比如说:白蚁。白蚁的破坏性非常强,它们会把木制的房屋一点一点吃掉,会将木制的家具啃得零零碎碎。所以人们十分惧怕它们。
由此可见有些极小的昆虫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不可忽视它们微弱而又强大的力量呀!凶残,是它的本性。螳螂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昆虫。它们的凶残使得多少弱小的昆虫死于“非命”呀!但,螳螂的可怕之处不在这儿,它们最可怕的就是六亲不认,凶残的螳螂们有时连自己的亲人们都不放过,它们一点一点地把亲人们杀死,再一点一点地把它们全部吞进肚里,这可怕得让人无法想象。
可这螳螂们又是不屈的,当它们面对饥饿有时连自己都不放过,它们宁可把自己杀死,也不愿被活活饿死。螳螂们手上的“双刀”就是最可怕的杀人武器了,可谓是“杀人不见血”,在它们锋利无比的快刀之下,又有多少数不清的亡魂呢?其实除了昆虫学家,还有许多领域的科学家。为我们揭开了生活中的层层面纱,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爱迪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发明了电灯泡,牛顿明白地心引力是因为一次偶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科学的范围更是广阔。我相信,只要人人都像法布尔一样,认真,用心去观察世间万物,就一定能探索世界的奥秘。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事物,用心去观察身边的点滴,科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二
这几天我迷上了一本书——《昆虫记》。这里面有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蝗虫。一般人都会认为蝗虫是害虫。但是在《昆虫记》里,作者却说说蝗虫不但不是害虫,还是富有牺牲精神的益虫。我觉得挺奇怪的。原来蝗虫还是火鸡的食物。而且蝗虫还富有营养,是人类餐桌上的美味。
读了蝗虫,我知道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
我还了解了关于狼蛛的知识。狼蛛属于蜘蛛的一种,但它是有剧毒的。不过狼猪虽然有剧毒,但却是非常称职的母亲。狼蛛一次性可以产下200多只小狼蛛卵。这些小狼蛛孵化出来会在妈妈的背上待五六个月才能独自生活。真想不到这么凶恶的家伙竟然是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她对待孩子十分的细心,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
在《昆虫记》这本书里,我还知道了原来那么美丽的蝴蝶寿命却很短暂。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他们的一生非常短暂。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寻找配偶。雄大孔雀蝶,为了寻找美丽的雌大孔雀蝶,不辞劳苦,竟能从千米之外飞来。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毅力,真是让人敬佩。
这本书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也让我了解到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三
国庆假期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生活习性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知识。比如,夏天在树枝上唱歌的蝉。以前我只知道蝉会唱歌,现在我还懂得了蝉卵的孵化,幼蝉的脫变过程。
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等爬到穴外后,它就落到地面上来,去寻找到适当的地方做巢,用它那柔弱的前足挖掘地面。几分钟过后,土穴完成,这个小生物钻下去把自己埋藏起来了,就不再出现了。
蝉幼虫的地下生活情况到至今还是未被发现的秘密。它们大概在地下生活四年,但是在阳光下唱歌却不到五个星期。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多么令人钦佩的蝉!它自食其力,不依赖别人;它相信光明,从不悲观。我们要向蝉学习,做一个坚强、独立、快乐的好孩子。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四
假期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一拿起来便爱不释手,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昆虫的知识。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种昆虫。
螳螂,表面很凶残,经常爱打斗,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肉食性动物。尤其是我看到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故事,更是觉得雌螳螂冷酷无情、残忍恶毒。可是当我仔细读了读《昆虫记》中有关螳螂的这一篇后,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螳螂爸爸为了让雌螳螂受孕,为了自己家族后代的繁衍,才牺牲掉了自己的性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可贵的献身精神啊。还有螳螂妈 妈,为了让自己的小螳螂从就有自立能力,给自己的宝宝建好巢穴后,就离开再也不回来,让它们从小学会生存,学会与大自然作斗争。我不禁从心底佩服起这种小昆虫来。
被管虫,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感到很有趣。被管虫是被树木管的一种小毛虫。被管虫很爱穿漂漂亮亮的衣服,树叶、草、枯枝、纸,甚至是石头,都能被这种小毛虫缝制成漂漂亮亮的衣服,它们可以称得上了不起的小裁缝。对被管虫来说,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十分必要的。也许正好应了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尽管被管虫很爱美,可是一旦它要当妈 妈了,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它为了自己的宝宝,牺牲自己休息打扮的时间,为宝宝找足够的食物。甚至还牺牲了自己皮肤,给孩子们做一把遮雨伞。用“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来形容被管虫妈 妈,再合适不过了。
我还认识了许多有特点的昆虫,如,有着伟大母爱的神圣甲虫西班牙犀头,有着强大的团结力量的红蚂蚁,有着坚韧不屈精神的蜘蛛等等。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只要我们多读书,细心观察,就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发现很多有关昆虫的秘密。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五
看完《昆虫记》,这本书让我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那么多我知道的奥秘:蝉如何在清晨破壳而出;屎壳郎属于我如何滚动粪球;蚂蚁如何吃蚜虫分泌物?同样清楚的是,“棉铃虫之子”是错的。蜜蜂抓青虫不是当自己的儿子,而是给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看《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就吸引了我。这是一本描述昆虫生育、劳动、狩猎和死亡的科普书。纯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让人发笑……多么奇怪有趣的故事!fabres的《昆虫记》让我觉得没有梦想。那些具体而细致的文字,让我时不时的感觉到放大镜、湿度、星星、昆虫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被我忽略太久的昆虫的身影,以及它们过分的鸣叫,突然聚集起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和它们一起,穿透了我内心的黑暗。是法布尔,他向我展示了昆虫在许多问题上与我们人类惊人的相似,比如生死、劳动和掠夺。《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这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一个人很孤独,很难独处,很安静,几乎与世隔绝。我抬起头。这一刻,我真的很想抬起头,像仰望星空一样对待昆虫存在的神秘。它让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鲜活的昆虫世界。
于是,我继续低头看《昆虫记》。
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但是在它生命的开始,它也会被牺牲在最小的蚂蚁的爪子下。”蜘蛛织网,“即使有圆规、尺子等工具,也没有设计师能画出比这更标准的网”,丰富的故事让我想象。看着看着,这些虫子渐渐清晰起来,我想: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还会存在吗?现在的环境会在未来恶化吗?我仔细思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次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门。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六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和作家法布里斯曾经说过:“在对某样东西说‘是’之前,我会观察和触摸它,不是一次、两次或三次,甚至是无休止地,直到毫无疑问。”
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法布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记》。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萤火虫》。萤火虫有独特的捕捉猎物的方法,大多数是樱桃大小的蜗牛。萤火虫在抓到猎物之前耐心地在草丛中等待,然后开始接近它们的猎物来监视它们,并使用它们的秘密武器——麻醉工具。这个工具很小,没有放大镜人类是看不到的。萤火虫用这种麻醉工具反复敲打蜗牛的外壳。它的动作轻柔,就像是在亲吻而不是攻击。但是只有几次撞击,最多六次,就能使猎物失去所有的机动性,从而成功地捕获食物。
在这本书里,法布尔非常仔细和耐心地观察一切。他一次又一次地触摸它,直到毫无疑问。我们也知道聪明的麻醉师萤火虫通过他的作品!
在法布尔的书里,“触摸”这个词穿透了我的心。今年春天,在科学课上,我们每人分发了一颗比我们的小拇指还小的大豆种子。我们播种后,每天都有人盯着杯子寻找。但是一周后,种子根本没有动。有人说“早种”,有人说“埋得深,挖得深,再种”。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第八天,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像细针一样长出新芽。我欣喜若狂。两天后,它的叶子慢慢变大了,有小指甲那么大,薄薄的圆叶子和淡绿色的茎傲然挺立。下课后,学生们都围着这些杯子开心地讨论着。几天后,它长出了真正的叶子,茎和叶子逐渐变直。我们仔细观察并把它们写在我们的笔记本上。这些小小的种子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
后来,我妈妈和我去了樱花林观察盛开的樱花。看,一些樱花是白色的,一些是粉红色的。他们看起来真的很特别!我用手轻轻抚摸着它们的花瓣,冰很凉。刮风时,樱花从树上落下。我捡起花瓣,扔向天空。一场接一场的樱花雨落下来。我们在花瓣雨中快乐地跳舞。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女。我们应该学会用真情去触摸自然、经典、阳光和雨水。你一定会触摸到幸福,收获幸福。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七
《蝉》是出自法布尔笔下的一篇生动优美的故事。他从童年起,就表现出对自然和昆虫的喜爱。他曾经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他心爱的“荒石园”中观察昆虫,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还在“荒石园”中。他被评为“昆虫界中的荷马”以及“昆虫诗人”,同时,他也是我的偶像之一。
《蝉》这篇文章中写了蝉的一生,它的这一生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土地中度过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下的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
法布尔曾在昆虫记中写到“你曾经总是唱歌、总是唱歌,我很开心。那你现在就再跳舞去吧!”这两句话使得昆虫名声大噪,甚至比蝉绝妙的演奏技巧还要重高出许多倍。它渗入到儿童的心灵深处,永远也不会出来了。我欣赏蝉的歌声,它虽然不是最优美的、最动听的,但这是它是在经过努力过后的叫声,这声音是令人震惊的,它带有顽强的意志在其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它内心驱使着。它的歌声象征着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也正是我想拥有的精神。蝉的这种精神,告知着我,不经过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也是我从中明白的道理。
蝉自身也是非常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从蝉地穴外围仔细观察,它的地穴内部十分壮观,圆形的地穴洞口仅有大约有2。5厘米,但洞口外却看不到被推移到外面的小土丘,洞口外十分整洁干净。它是从地下钻到地上,最后才将洞打开。所以在还没出来前,他们内部清理的土块,会被有规划地堆放在洞穴内部的“垃圾场”。自从他们出来后,洞穴外就没有任何垃圾污染,更没有和金龟一样把土倒在外面。
蝉有着前赴后继的精神,成年的蝉出去后,它的若虫继续在土下工作,一直奋斗到出去的那一刻才能见到光明。四年黑暗的苦工生活,迎来的却是暂短的一生,蝉的一生真是辛苦呀!我们也无法去像蝉一样工作,但它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终生受益,让我们高声赞美这顽强而又伟大的生命吧!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八
弱肉强食,物竟天择,残酷的丛林法则时时上演。昆虫世界也不例外。法布尔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昆虫之间相互残杀的场景。
尤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蜗牛和蝉两者都是个性相对温厚的昆虫,因此遭到贪婪残忍的昆虫的欺压。
先说蜗牛,蜗牛时常被金步甲攻击,尤其是有缺口的蜗牛正如法布尔所说,金步甲需要的是残废者”。这就是昆虫世界,弱者得不到同情与怜悯。
那么人类世界呢?从小我们被教育要爱护弱者,但有时,这不过是给贪婪者膨胀的欲望注入了一剂药效微弱的抑制剂。有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名叫《熔炉》,讲述的是聋哑学校的一位老师在发现校长虐待学生后,艰难诉讼却未使学校校长得到应有刑罚的故事。为什么校长敢对学生肆意妄为?很简单,因为学校里的孩子尽是聋哑人,他们即使遭受了其大痛苦,也难以向别人倾诉,正如金步甲只攻击毫无还手之力的残废蜗牛一般。
再说蝉。尽管蝉是个庞然大物,但仍然拿那些居心叵测的小蜂科昆虫没辙。这种昆虫用穿刺工具刺破蝉卵,把自己的卵产进去,蝉卵就成了孵化出的幼虫的食粮。法布尔叹息道:宽厚的庞然大物啊,你转过身来,把这些侏儒踩扁吧!可你从来不这样做,你甚至无法为了改变你作为母亲身受灾难的命运,而改变你的本能啊!”为什么这种小蜂科昆虫敢在蝉眼皮子底下胡作非为?因为它们清楚,蝉很善良。在与这种昆虫的对峙中,蝉本是强者,但它在善心使它沦为弱者,反被欺侮。说白了,就是好人”没有出路。这与人类世界并非毫无共同之处。多少人心地善良,宽容忍耐,换来的却不是尊重,而是被利用啊。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九
《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的“昆虫诗人”法布尔写的`,堪称是一本昆虫百科全书。法布尔在书中把昆虫当做朋友一样娓娓道来。
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蝉了。蝉在产卵的时候,有一种比蚂蚁还小的虫子,也会在那一堆卵里产下它们的卵。而这种小虫子的发育要比蝉早好多时间,它们便拿蝉的卵当做食物。蝉的后代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变成了别的虫子的美味佳肴。然后运气好的幼虫经过好几年漫长的黑暗的等待,终于破壳成蝉,那几日的绚烂,枝头高歌终将成为绝唱。
我最喜欢母甲虫,不是因为它美丽的外表,也不是它有多强的战斗力,我只是喜欢它对孩子的爱。它“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贼甲虫则是我最讨厌的虫子了,它不劳而获,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取得别人的食物。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它,毕竟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而且这些法则也不是能轻易改变的。俗语中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为了完成《昆虫记》这史诗般的昆虫百科全书,法布尔整整写了三十一年。法布尔的这种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敬佩万分,而这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能像法布尔这样专注,这样不屈不挠,那么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向法布尔致敬!向科学精神致敬!
昆虫记读完的心得篇十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那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迷上了这本书。
记得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时,我以为它是一本很难看的书,于是我就怀着这种心态看了起来,结果看了一会就被它迷住了。
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
蝉,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了高昂的歌声,可人们似乎并不喜十分欢它。法布尔抛开世人对蝉的看法,开始了他对蝉的研究。很快,他便发现蝉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授予极高荣誉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这使我懂得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钻研。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哪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