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反思篇一
1、通过活动,使幼儿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懂得废电池是有害的。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不乱扔废电池。
1、废电池回收筒。
2、和居委会做好联系工作
1、认识废电池
(出示废电池)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到的?电
池用完了就叫废电池。
你们把废电池怎么处理的呢?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电池回收筒。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回收"。知道有废电池,可以放到我们这个废电
池回收筒中。
3、了解废电池的危害
电池中含有的元素如果渗入土壤,通过食物链进入植物、动物,最后进入人体,就会导致严重的疾病。随手扔掉的废电池中含有的金属可能有一天就被自己吃下。
4、讨论:处理废电池
我们怎么处理这些废电池呢?
我们把废电池送到居委会去,他们会帮我们处理的`。
5、外出:带领幼儿将废电池送到居委会的回收站中。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反思篇二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过电池吗?什么时候用到电池呢?
(学生自由说)
师:对呀,电池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可是用过后的废电池却有很大的危害。
(课件出示)
看看以下这段文字: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教师讲解)
师: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揭示课题:对,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板书:回收废电池)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1)师:同学们,希望小学从本学期开展了回收废电池的'环保活动。这是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课件出示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指名说)
(3)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三个问题。“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和“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02+87=
看算式,试着估算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估算过程,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
师:那么到底你们估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就来算一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算法。(课件演示拨数,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的计算方法)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反思篇三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池的利用与回收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关注周围事物,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观察分类能力。
3、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手机、遥控器等。
一、导入
观察事物,引出课题。
提问: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手机等)
教师:怎样才能人这些东西亮起来、动起来呢?我们一起来寻找它们的秘密。
二、展开
1、复习电池的基本特性。
教师:这些物品里都有电池,它们运作和转动都离不开电池。
提问:你知道电池的'哪些知识?
小结:电池分正负两极,凸起的一端为正极、凹进取的一端为负极,正极和负极链接才能保证有电。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需要电池。
2、电池分类
教师:请把这些电池从物品里面拆下来,按照不同的型号进行分类。
小结:电池按照型号可以分为1号、5号、7号等,纽扣电池,锂电池等。
3、生活经验讲述,我见过的电池。
提问:
(1)你见过什么型号的电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们家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
4、讲解废旧电池的危害,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教师:电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废旧电池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我们的环境。
不同类型的电池对环境的破坏不同。
废旧电池埋在土壤中会影响土质,在这片土壤中将不会生长出植物;
丢在河水中会严重污染水质,水中的小鱼会死掉;小朋友玩废旧电池会引起汞中毒。
提问:怎样正确处理废旧电池?
小结:废旧电池对人类和环境都有危害,不能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标记的垃圾箱中。
三、结束
活动评价:从幼儿是否大胆回答问题和积极参与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带领大家一起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反思篇四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二次设计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玩中学
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进行计算。122+7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2题。
做中得完成第46页的第3、4题。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反思篇五
观察事物,引出课题。
提问: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手机等)
教师:怎样才能人这些东西亮起来、动起来呢?我们一起来寻找它们的秘密。
二、展开
1、复习电池的基本特性。
教师:这些物品里都有电池,它们运作和转动都离不开电池。
提问:你知道电池的哪些知识?
小结:电池分正负两极,凸起的一端为正极、凹进取的一端为负极,正极和负极链接才能保证有电。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需要电池。
2、电池分类
教师:请把这些电池从物品里面拆下来,按照不同的型号进行分类。
小结:电池按照型号可以分为1号、5号、7号等,纽扣电池,锂电池等。
3、生活经验讲述,我见过的电池。
提问:
(1)你见过什么型号的电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们家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
4、讲解废旧电池的危害,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教师:电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废旧电池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我们的环境。
不同类型的电池对环境的破坏不同。
废旧电池埋在土壤中会影响土质,在这片土壤中将不会生长出植物;
丢在河水中会严重污染水质,水中的小鱼会死掉;小朋友玩废旧电池会引起汞中毒。
提问:怎样正确处理废旧电池?
小结:废旧电池对人类和环境都有危害,不能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标记的垃圾箱中。
三、结束
教学评价:从幼儿是否大胆回答问题和积极参与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