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球日感想小学生篇一
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黄土资办函[20__]7号)文件要求,为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市情以及国策国法,宣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宣传国土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依法用地管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地质环境意识,营造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环境。黄石港区分局紧紧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话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
为了组织好此次宣传活动,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法制宣传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世界地球日”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对宣传形式、宣传内容以及宣传重点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各项具体宣传工作分解到各科室,落实活动经费,有力保障了“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二、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向黄石港辖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今年“4.22”第46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共编发短信1000余条。
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在辖区主要位置悬挂宣传横幅5条。
三是加大国土资源执法宣传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违法占地建房的巡查,制止乱占乱建的行为。
四是通过在桂花湾广场设置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和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重点宣传第46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并现场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相关知识。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余次,通过“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满足了群众对地球科学知识的需求,提高社会公众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意识。
五是送法上门,让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分局组织三个小分队,将国土资源政策知识百题问答400本送到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政府四大家、大型企业、区直单位、重点项目等单位以及社区干部手中。其中一个小分队,由市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素珠带队。
六是与区教育局联合,向辖区中山小学、沈家营小学发出号召,按照全国“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要求,鼓励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全国“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节约集约,共建美丽家园”绘画剪纸活动,共组织本辖区1300名少年儿童(3-6年级)向全国绘画剪纸征集活动组委会投稿。
三、主题突出,效果明显
利用送法上门契机,针对北斗科技城项目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向北斗科技城的项目经理、法律顾问,耐心讲解了国家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政策,并与他们一起认真分析项目建设问题,引导了企业依法用地。
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市民对地球的认识程度,加深了其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认识和理解,使公众深入了解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矿产资源及减少碳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为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球日感想小学生篇二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xxx个国家,每年有超过xx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今年是第xx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xxx”期间一直沿用此主题。
哈朝一中围绕“世界地球日”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举行了一次以“世界地球日”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学生进行了国旗下讲话、让全校师生认识到生态共命运,世界同呼吸。敬畏自然、珍惜资源,我们责无旁贷;守护地球、爱护环境,拒绝纸上谈兵。珍惜水源、植树护林、低碳出行,从我做起,齐心协力,一起参与见证地球生态环境的美好转变。
各班开展了以“世界地球日”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学生珍惜地球资源。
学校组织了一次以“世界地球日”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
学校借助“世界地球日”这个有利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地球资源, 共建美丽中国”的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形成环保意识、做地球主人的意识。
哈朝一中通过“世界地球日”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应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环境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将在平时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努力抓好环保教育工作,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人自觉的行为,教育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共同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地球日感想小学生篇三
我们学校在本月围绕着这些主题,结合绿色教育,以"环境文化和绿色文明"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弘扬环境文化,爱护绿色侨乡。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环保生活,提高本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培养环境道德,建设绿色环境。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增强环保意识。
我校一贯重视环保宣传教育,领导有较强的创先争优意识,成立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常抓不懈。每学期的学校计划、德育计划中都有明确创建目标,并抓好过程管理,定期研究,落实措施,平时加强检查督促,搞好评比总结。重视资料建设,对平时重大的活动都能拍照录像,积累文字资料。重视阵地建设,学校有宣传橱窗,各班有宣传板报,结合活动宣传内容,并开展手抄报和板报评比活动。
二、参与各类活动,注重教育效果。
1、利用班队会课开展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县环保成就,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信心。
2、在国旗下讲话中,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进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争当“绿色卫士”活动也是少先队组织的一项环保教育活动,全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当看到水龙头在滴水时或者没人时灯仍亮着,就顺手关掉;生活用品用完后,就分类处理而不随手扔掉;购物时,能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制造白色垃圾;不用一次性筷子……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结合活动的开展,利用红领巾广播、板报等大力宣传,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境意识。
4、学校“绿色卫士”积极参与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的劳动,他们每天巡逻卫生清洁和保洁工作,为校园的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尽心尽力。
5、每天利用朝会课教育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益鸟益虫等野生动物的教育。每周确定常规教育重点,教育学生不乱涂乱写,不追逐狂奔,不大声喧哗,自觉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重视课外实践,规范环保行为。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外教育是延伸,结合世界环境日,我们组织了全校性教育活动,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开展"美丽的校园"摄影赛、废旧物品制作赛、给学生家庭发倡议书等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地球日感想小学生篇四
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有的不可再生的资源都在用一分,少一分。地球已经不堪负重了。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一场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战役开始打响。
1992年,一场更严峻,更强烈的警告被发出: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话,地球将会面临毁灭!
在第34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时,我国举起了“善待地球”的大旗。它成为我国今年世界地球的主题。
这无疑是明智的。
再有,气象学家说,持续的全球气候变化是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难道造成如此深重的灾害,人类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吗?和自然比起来,人是渺小的,但人对自然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当人类的破坏力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比如:工业化可以使原来滋润大地的雨露变质,形成酸雨;比如:无休止的砍伐森林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绿洲变成沙漠的恶果。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们如此恶待地球,得到只有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想想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想想绿洲是怎样变成沙漠吧!听,花儿在埋怨,小草在吹息,大树在抗义呀!
地球在流血,她像一个伤痕累累的病者,拖着60多万生灵,艰难的行走。他太需要人们给一点点同情,一点点关爱,一点点呵护了。然而,人们使地球太失望了。因为人们还在用比污染更恶毒的方法去毁自然。
大家想想,大熊猫由原来的成千上万到现在的多少,朱鹮以曾经的遮天敝日又到现在的多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亲手造成的恶果呀!
人类啊!醒醒吧!善待地球就是在善待我们自己,不要因自己的愚昧和贪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呀!
想想恐龙也曾是地球的霸主,但是灭绝了,我们人类会不会也像恐龙一样呢?
真心去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吧!努力去珍惜去爱惜。哪怕只是从不多用一个袋子,哪怕是每年种下一棵树。在4月22日,从这个地球的节日让我们用行动来祝福她。
地球日感想小学生篇五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开展了中学生世界地球日讲座活动,听了这次讲座,使我拥有了几点环保心得:
1.不使用木材制品
“物以稀为贵”的思想使人们舍得花高价购买和使用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然而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正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以红木为例。红木是热带雨林山产的珍贵木材,价格年年攀升。一双红木筷子上百元,一套红木家具数万元、数百万元,但仍有人购买。我国严禁砍伐红木,我国的红木家具都是国外市场流入的。然而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地区热带雨林的砍伐都会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整体的生态失衡。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将会不堪设想。保护雨林、保护珍稀树种从拒绝消费珍贵木材制品做起。
2.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标志。然而,现实表明,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显然是不洁和浪费。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而且用后回收用于造纸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因此,我提倡外出就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时学习和工作中拒绝使用木杆铅笔。
3.少用洗涤剂
肥皂是由天然原料——脂肪再加上碱制成的。肥皂使用后排放出去时,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所以相对来说,肥皂在生产和使用上,对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与肥皂相比,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合成洗涤剂的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它的使用,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含磷洗衣粉中的磷酸盐能刺激水藻的过分增长,水藻在死亡时会因其自身有机物质分解使水生态系统负荷过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被磷污染的水域含有供水藻生长的丰富肥料,水藻的过分生长又造成氧耗竭,以致水域里的鱼虾因为无力与水藻争氧而死亡。被磷污染的江河湖海中,都会形成“死亡带”。为了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大家都应该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4.不焚烧秸秆
日前,在全球范围内,—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土壤的质量正在退化。尽管农民施用了很多的氮磷钾化肥,它们迅速而方便地替代了土壤在侵蚀过程中或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输出的许多营养成分,但是在发现增加化肥用量可以提高产量的几十年后,在许多国家,可种植的作物品种对化肥的接受效应达到极限,施肥也不再能够掩饰越来越严重的土壤退化。化学肥料不可能代替真正肥沃的土壤,它们不能给土壤提供包括有机物,微生物、昆虫、水等在内的一些基本成分。这些基本成分的相互作用,会为植物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比较流行和有效的做法是让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的方式有多种,如翻耕、沤肥、生产沼气后以沼气渣追肥等),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防止土壤退化。我国—些地方有焚烧秸秆的坏习惯,应该敦促其改正。
5.纸张二次利用
在报纸电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造纸厂污染环境的报道。大量的污水把水体变得又黑又臭,鱼虾绝迹,两岸农田减产或绝收。生产纸张大部分以木材为原料,而木材的来源——森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之肺”,同时造纸还要污染环境,所以节约纸张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在我们每天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留心一下准备扔掉的废纸,也许反面还能用。即使是没有空白的废纸也不要随便扔进垃圾桶。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好纸,减少35%的水污染,节省—半以上的造纸能源。我国的废纸回收率很低,每年都要进口废纸,仅1996年就进口了137万吨。我们可以把学校和家中的旧报纸、旧课本、废纸片等集中起来,送往废品收购站。在购买纸张时选择再生纸,用实际行动支持废纸的循环利用。还可以把废纸回收的好处告诉同学和父母,大家都来回收废纸。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希望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够加强环保意识,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