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色家书党日活动篇一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冷少农牺牲时年仅34岁,在致其母的家书中说到“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地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这样我才能稍稍尽一点忠孝,这样才不算忘恩负义!”同样。杨洁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谈到的“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让人不禁感觉到,这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日常在耳边叨叨,你当努力勤奋、脚踏实地一样。此刻他在我们心中也不仅仅只是一位革命英雄,更是一位殷切叨念儿子,激发儿子能做一个有用之人的普通父亲!再有,熊亨瀚在给妻子的遗书中第一句“余将别汝与父母兄弟去矣”,单就这与亲情不得不决绝的一句,就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情深悱恻的爱情。《我在最后的一刹那,是念着你的名字》,刘愿庵在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与情深,但是更多是对妻子的期望。又如,王一飞写给妻子陆缀雯的信,向妻子表达了无比的关怀与爱恋,展现了革命者感情的细腻与真情。可是为了革命事业,他毅然放弃妻子朝夕共处的生活,奔赴革命的最前线。周恩来写给邓颖超的信中,也不仅有离别的思念,更有工作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敬仰的成熟而深沉。这一封封的家书,让人不禁感受到了革命夫妻之间相互帮助平等和谐的高尚境界,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革命前辈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情观。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肝胆相照的友情。革命者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有太多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并肩前行,他们一路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吴宪猷在给同志的信中,叮嘱“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工作必须要有理论,但必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高君宇在写给石评梅的信中,鼓励他自信,让他用自己的力量破碎一切的不满,抢上前去迎未来的文化罢!在血缘上,他们是亲人,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更是情比金坚的同志。
于《家书》中,我更读到炙热可感的爱国情。“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读到这句时,让人不禁热泪盈眶。刘伯坚在他生时是不断追求中国新的出路,追寻他心中和平、幸福温暖的中国,而牺牲时他也是无悔的、慷慨就义的,为了他心中的信仰,为了他心中期望的新中国!同样是冷少农,深深明白自己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责任的同时,在自己备受亲人恼恨弃绝自己时,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体及人民。“我是把我的孝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为他们努力,同时我也是为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不敢对他忘恩负义。我当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尽心竭力”
掩卷《红色家书》时,攥着亲情的温度,举起爱情的火把,脚踏友情的力量,胸藏爱国的情怀,后来的我们应该觉得是幸福和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先辈们为之奋斗一生并献上宝贵生命而得来,和平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新时代。先辈们的真情大爱,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书写属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红色家书党日活动篇二
《红色家书张震心得体会》是一本以真实家书为背景的小说,以苦难的经历、革命的理念、深挚的感情为主线,全景式描写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艰苦卓绝的历程。本文将以此作为起点,谈谈本书给我所带来的思考和收获。
第二段:情感层面的体会
在本书中,张震的亲人不断被反动派逼迫杀害,自己也饱受折磨,但他从没有放弃对党、对人民的信仰,始终坚定地站在革命的一边。这种坚定的信念,让我深受感染。我从中体会到了革命的伟大、信仰的力量。他们不仅拥有着自己的信仰,而且还能充满信心地去宣扬这种信仰、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这种信仰的力量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一。
第三段:人性层面的思考
在本书中,杀死张震亲人的刽子手,在一次同张震交火时,竟然向张震投降了。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想象。但在战争中,有人能够摆脱原本不必要的互相残杀,从而达成和平。在这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的善良和和平的向往。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不可偏离。
第四段:历史层面的深刻反思
在读完《红色家书张震心得体会》之后,我们意识到,一个革命党人必须克服多大的艰难险阻,才能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革命斗争从来就没有轻松的过程。今天的中国,虽然日趋强大,但我们仍需不断前行,控制好发展步伐,防止倒退。只有寻求久远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段:结尾
《红色家书张震心得体会》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历史力作。阅读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历史上的巨变,而且也让我明白到了人类的进步与未来。在我心中,党和人民就像坚固的钢筋,总能支撑着国家和民族前行;而我则愿意成为一个祖国建设的建设者,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奋斗。
红色家书党日活动篇三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家风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以“红色家风家书”为主题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地家庭以书信的形式传递家训、传承家风。参与这一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家风的力量。通过认真阅读他人的家书,我受益匪浅,对于红色家风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首先,红色家风家书传递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在家书中,许多家庭通过描述先辈们坚守信念、保家卫国的故事,传递了家庭对于祖国的深深情感。一封家书中的文字能够激发无数行家庭成员对于国家的热爱,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道德为重、忠诚为本的家庭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爱国主义精神越发重要,而红色家风家书正是有效传递这种精神的方式之一。
其次,红色家风家书弘扬了家庭美德与社会正能量。在家书中,许多家庭描述了先辈们一生中的种种美德行为,如勤奋守纪,孝敬亲长,乐于助人等。这些美德不仅影响到了家庭成员,还传递到整个社会。读到这些家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先辈们美德的力量,也受到了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红色家风家书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优秀品质与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传统家庭普遍都有相应的家训,用来教导家庭成员如何做人。而在红色家风家书中,这种教导通过文字的形式传递给了更多的人。通过阅读这些家书,我认识到了诚实、正直、勤奋、宽容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么的关键。家书通过对这些品质的强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德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此外,红色家风家书还传递了家庭凝聚力与亲情的重要性。在这些家书中,家庭成员通过亲切的问候和关怀,传递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这种家庭凝聚力和亲情无疑能够使每个成员在家庭中感到安全和幸福,也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力量和动力。而这种温馨与和谐也会使每个成员更加热衷于努力工作,为家庭的荣誉而努力奋斗。
红色家风家书的活动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及弘扬社会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阅读这些家书,我更加深刻体悟到了红色家风的重要性。红色家风家书不仅能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弘扬了家庭美德和社会正能量,还能够让我们领悟到优秀品质与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凝聚力与亲情的重要性。相信在全国各地家庭的共同努力下,红色家风的力量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红色家书党日活动篇四
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之一,家书则是传承家风的重要方式之一。红色家风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反映了红色家庭的价值观和家风传统。近年来,红色家风家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了研究家风的重要素材。通过阅读红色家风家书,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红色家风的崇高精神。下面,我将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红色家风的传承、家书的意义、红色家书的特点以及对我的启发这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红色家风家书”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一个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红色家风就是一种崇高的家庭教育,它以忠诚、勤劳、爱国、敬业为核心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建设为宗旨。这种家庭教育从根本上塑造了红色家庭成员的品格和气质,为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红色家风的传承需要通过家书来实现。家书是一种书信形式,是红色家庭成员用来表达家庭教育观念和传达红色家风的重要工具。家书不仅可以传达思想,还可以通过真挚的感情打动人心,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红色家庭的家书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体现了红色家庭成员的家国情怀和家风传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然后,红色家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意义。家书不仅仅是红色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族记忆的载体。通过研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红色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感受红色家庭成员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同时,红色家书也是红色家风的见证和象征,它们承载了红色家风的美好理念和崇高情感,保持了红色家风的连续性和延续性。
红色家书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首先,红色家书的内容饱含深情厚谊,充满感人至深的家庭教育之恩和家国情怀之情。其次,红色家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使人们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再次,红色家书的风格朴实真挚,不拘一格,也没有繁琐的修饰,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红色家风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研读红色家风家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深深地感受到红色家庭成员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这让我更加理解了红色家风的伟大意义。同时,红色家风家书让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团结的重要性。我明白了要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要用红色家风来影响和引领现代家庭教育。
总之,红色家风家书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了红色家庭的家国情怀和家风传统。通过研读红色家风家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对家庭教育有更深层的思考和认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红色家书党日活动篇五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忠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古语有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是说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终保持夙夜在公、夜以继日、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行之以忠”是说要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广大人民群众,执行政令要忠诚尽力。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既要有“居之无倦”的敬业精神做支撑,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离不弃葆本色。如果说革命年代的党员,面临的是身体生命的“硬性考验”,那么,和平年代的党员,面临的考验只是心理上的“软性考验”。与革命先烈相比,今天我们个人面临的荣与辱、得与失、起与落,算得了什么呢?诵读《红色家书》,我从中学习到了革命先烈对党绝对忠诚,永远信任组织、永远相信组织、永远依靠组织的坚定信仰。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当组织信任的时候,不浮躁;当组织考验的时候,不气馁;当组织需要的时候,不骄傲。永远坚定执着追理想,一心一意跟党走。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党员,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在党赋予的岗位上,都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义务。诵读《红色家书》,我常常为革命先烈“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而感动萦怀。当前,江西正在处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襟,更要有“成功路上必有我”的决心和作为。我将深入贯彻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哪壶开”。
红色家书党日活动篇六
文妹:
这是我们最后的谈话了!我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含着满眶的热泪,可是这宝贵的泪珠,我不愿意使他(它)夺眶而出,因为我觉得流泪是一件极可耻的事,所以我始终是含笑着,文妹!请你用笑来答复我吧!
我的命运的决定,不是在今日的堂讯,而是在平时,我对于我自己命运的估量,亦早知有今日。我不是时常对你说过吗?这就是乐园,是我最后的归宿,光荣的死。我含笑,我更望你含笑。我快乐,我愿你比我更快乐!文妹,欢忻(欣)鼓舞的来欢送我吧!
你觉得太孤寂吗?人世上多的是革命的伴侣!你悲苦吗?人世上多的是寡妇孤儿!时代的牺牲者多着呢!
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呵!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勉之!
我万没有料到今天还能与你作最后的通信,这封书是如何的宝贵呀!然而我不愿意你保存这一点墨迹,使你烦恼终身,我愿你如看浮云般的一眼便过,文!听我的话呀!
几乎忘却了!还有我的小宝宝——我们爱的结晶,可怜他未出娘胎先失掉了父亲,无父之儿,将来谁人关照!我的意见是弃掉了,以免你的拖累,你自己斟酌行事吧!不说了!
母亲!文妹!小宝宝!一切的朋友们!别了!明晨啪啪的枪声,是我们最后一刹那诀别的标志!听着吧!再见!
1928年3月27日汉口狱中书
——杜永瘦就义前给妻子裴韵文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