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篇一
(一)市政府下达年度工作需区级安排配套资金尚未落实。将影响全年目标任务完成2020年度全区基本公共卫生资金41.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考核经费15.95万元及防治艾滋病工作15万余未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区级财政目前也尚未落实。
(二)区级财政投入保障不足,制约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区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政府补助、民政医疗救助等方面保障不足,所需经费落实不到位,保障不及时。按照省、市相关要求,从2020年10月1日起,区级所有医疗医院已经严格执行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但改革完善补偿机制尚未制定落实,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补偿至今未落实,由此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给医院运行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三)家庭医生签约后续随访服务与相关要求有一定差距。一是由于xx区受地理条件影响,山高坡度,群众居住地较为分散,家庭医生入户随访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费用偏低;二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单位服务人员较多(目前每个团队仅贫困人口就承担1300人左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保质保量将入户随访工作做深做细工作难度较大;三是贫困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识不高,主动性不够;四是对外出务工人员随访困难。
(四)卫生人才匮乏制约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xx区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由于受工资收入相对较低、个人发展空间有限、行业就业环境宽松等多种因素影响,xx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不同程度存在现有医疗技术人才流失、难以留住,急需的人才难以引进的情况。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不足,重点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全科医生更是严重紧缺。由于医疗专业人才匮乏,区内各级医院诊疗服务能力与群众就医需求有一定差距。
(五)多种因素叠加,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薄弱。一是乡镇卫生院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艰苦,人员缺编较多。二是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老旧,缺乏必要的诊疗设备。由于医疗人才匮乏、缺乏必要的诊疗设备,直接造成了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偏弱,难以承担分级诊疗职能,难以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篇二
(一)目标任务惠民实事圆满完成,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全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5%,结婚登记人群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98.69%,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95.24%、听力筛查率97.93%,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38.79/10万,婴儿死亡率7.37‰;宫颈癌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9.86%,乳腺癌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8.09%,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244对;全区出生人口25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0‰。
(二)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新建1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业务用房投入使用,积极牵头推进xx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项目建设工作,争取年底开工建设。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发展提质增速。严格执行《关于成立xx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东政办发〔2020〕152号),统筹推进区级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激发释放公立医院活力,区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采取区级公立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全区“县乡村医疗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了“促县帮乡、县乡互动、乡村联动、协调发展”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保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就医成本高”问题。
(四)健康扶贫工作成效初显,成功创建“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县”。坚决把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共同推进,抓住问题关键,采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四全四免、5080政策和兜底保障”超常规举措,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区累计对27208人次因病门诊治疗、28471人次(其中9类20种大病828人1763人次,救治率100%)因病住院治疗的贫困人口实施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累计补助健康扶贫救助(政府兜底保障)资金2076.03万元。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经健康扶贫“四重保障”(基本医疗报销、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5080兜底保障)医疗救助后,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均控制在10%以内,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费用个人实际支出,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2020年10月10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发文对云南省xx区等全国45个健康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贫困县区给予通报表扬,xx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县。
(五)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全区以2020—2020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申报创建工作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科学制定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组织领导,不断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组织开展基层中医药能力建设提升行动,全区中医药事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通过国家复核验收,广大群众享受到中医药事业发展成果。2020年2月1日下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反馈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地区现场评审情况的函》(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20〕1号)文件正式确定xx区通过国家级评审。
(六)依托对口医疗帮扶工作,引进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xx区先后与上海市肺科医院、北京朝阳区卫生计生委、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了医疗帮扶协议书,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对口帮扶xx区人民医院。各项帮扶协议逐一落实以来,有效促进了xx区公立医院诊疗能力的提升。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技术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血透中心建成开业运营,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了2020年云南省补短板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派出61名各级医院骨干医生、106名骨干乡村医生、10名卫生院长到朝阳区所属医疗机构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免费进修学习,把发达地区医疗管理服务理念带回到各自单位,“培训一人带动一批”的效益逐步体现。区人民医院常年有上海市肺科医院5名专家对口支援医疗帮扶,市卫计委安排8家二级医院对口帮扶8家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
(七)继续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政府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与各镇(街道)、重点成员单位签订《2020年度爱国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爱国卫生工作职责。2020年xx区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根据昆明市国卫复审工作总体部署和相关会议精神,xx区委、区政府迅速启动国卫复审工作,组织保障有力,资金保障到位,建立健全了制度机制。各部门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持续不断加大和坚持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奋战和辛勤付出,xx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效显著,市容秩序大幅度改观和提升,顺利通过了省级复审及国家暗访检查。
(八)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县区。xx区积极争取列入到“全国第三批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县区开展创建工作,把健康促进纳入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区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工作2020年9月26日通过省级评估,10月31日顺利通过国家级复核评估。
(九)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关注老年群体健康养老。充分利用健康养老政策,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探索建立了“医疗+养老”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健康养老产业。xx区被列入昆明市第一批市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区,区老年病医院被列入昆明市第一批市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xx区老年公寓累计入驻539名老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90%以上,现入住116人。“医疗+养老”模式突显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篇三
从2020年初截至目前,我局累计派出280个工作小组到联系点阿日扎乡开展群众工作,共累计联系走访群众13456户、67280人次,收集农牧民群众反映的问题20个,已解决10个,开展政策宣讲485场次,参与群众54652人次。
认真实施寺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县直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医务人员220人次,开展“送卫生下乡、进寺庙”活动。活动期间共接受群众咨询39654人次、诊治48795人次、健康教育59836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8万份,b超检查9845人次、免费发放各类药品价值12.1万余元,为寺庙僧侣建立健康档案1800份。
切实加强支部“共建共创”力度,开展“三会一课”等教育活动66场次、受教育党员2268人次,走访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1826人次、发放13.6万元慰问金的物资。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篇四
全区2020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主要任务:
(一)继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制定的《xx区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后续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明显提升,贫困人口大病和长期慢性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进一步有效遏制。
(二)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按照《xx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激发释放公立医院活力,探索医联体建设。
(三)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全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93%以上,65岁以上常住居民管理率8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管理率70%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80%以上;扎实落实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高危孕产妇高峰,确保母婴平安。
(四)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抓紧抓实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篇五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年初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项目活动和管理要求,实行专人专管,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实行专款专用,合理安排。截止目前,统一印制的住院结算清单和项目救助经费四联单,免费发放1000余套给各区乡卫生院,并对各医疗机构上报档案的专(兼)职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今年对全县338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补助,补助金额达16.40万元。
2、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开展情况
今年为174名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共464瓶,发放宣传画、宣传册共2360份。全县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910人次共3640瓶,发放宣传画、宣传折页共3000余份。
3、优生优育和健康促进计划全面实施。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区持续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医学检查。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10对,婚前医学检查71对,妇女病普查6329人,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举办优生优育知识讲座53次,咨询指导13576人次,健康教育123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