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三年级估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一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较好。经过以前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归纳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中有个别同学的总结十分到位。
乐于学是数学学习中比较难调动起来的,在枯燥的计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复的`计算中要翻些花样,上出新意,上活,让学生喜欢,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来就课堂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估计应该比上一节课要好,但从作业的反馈上来看,计算的正确率着实令人担忧,数位的对齐,0的个数,个别学生仍比较混淆。
下午放学前,针对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三种情况又进行了讲解:
1、第一个乘数末尾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没有0.举例:250×43、400×25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喜欢把400放在25上面,没有真正搞清楚简便算法。
2、第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有0.举例:41×200
3、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举例:900×70、90×170
三年级估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二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在新课教学时,高云华老师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场景——学校体育馆看台,让学生在情景中捕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数学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高老师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场地,也成为了学生展示学习过程的空间。
然而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都是些老问题,比如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仍不够艺术化。如:练习的设计虽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对学生完成后的评价仍不够准确、及时……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与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看、多学、多想。
三年级估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三
一、口算
606=1402=103=508=
6006=14002=31003=5008=
二、笔算
4苏教版数学三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练习033=4=
4067=3072=
三、对比练习
3605=3280=8402=4073=
3065=3208=8042=4703=
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304=6033=3095=4605=
5067=9104=8206=2079=
五、应用题。
2.松树有105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柳树有多少棵?
三年级估算乘法教学反思篇四
教材分析: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况,所以这节内容安排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先利用了小猫钓鱼的童话让学生理解0和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0的含义,又利用了体育馆看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编排以利于学生应用一般笔算的方法自主探究,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估计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合理应用口算、笔算或估算。
3、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展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与0相乘的结果在积中的占位问题
教学方法: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谈话中使学生受到启发,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感知、认识、归纳。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得到收获,让学生学会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去发现规律,掌握新知,在练习中使知识得以巩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题纸。
教学过程: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童话故事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四个大的环节。
一、故事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瞧u3只小猫一共钓到多少条鱼?
生:0+0+0=0(条)
师: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千万不能三心二意。
师:孩子们,你们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生:(0)(3)=(0)
(3)(0)=(0)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3个0相加等于0。
师:0+0+0+0=
师:改写成乘法算式。
生:(0)(4)=(0)
(4)(0)=(0)
师:想一想:07=80=
师:抢答02=60=09=10=00=
师: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把你发现的秘密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设计意图:故事情境提高了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从情境中抽象出0+0+0=0,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03或30,最后根据乘法意义算出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孩子们,我们已经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如;
182
4
102
4
师:积是几位数?
生:三位数。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百位上14=4个百或1822003004=800,所以是三位数。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说一说。
师:在练习本上计算。
师:现在我把百位上的8改为0,积是几位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三位数,因为百位上14=4个百或1021001004=400,
师:不错。
积是几位数?你能像老师一样写出几道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吗?光写竖式。写完后和同桌交流。
师:看来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小组合作:拿出课堂本试着做一做,做完后四人一组组长检查落实。
请5人上黑板板演。逐题说计算过程。
强调:0在积中的占位作用。
师:你认为每道题中哪些数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请用红笔圈起来。
生:上黑板圈一圈。说明这样圈的理由。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还能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这样画一条线,是不是计算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师:观察。
观察百位上可以是0,也可以是其他数字,那什么情况是0什么情况是其他数字?
生:个位数字乘一位数,没有满十,积的百位上是0,满十,百位上不是0.
师:对,再仔细观察,个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是几写几,百位写0占位,是几十写几十,百位不是0,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是几就写几。熟练以后,我们甚至可以从左往右算这种类型的题。
你们学会了吗?
试着口算几道题,光写横式,直接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在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之前,先复习旧知,由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对算法的迁移作好铺垫。计算积十位上的数是最容易出错的,为此设计多题对比,从而探索计算方法,进而进行口算。
三、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要结束了,我们可以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最后,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那就是:计算计算,用计来算。
三年级估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五
在本节课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索法,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加深了对笔算乘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