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论文范例篇一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
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舞蹈论文范例篇二
舞蹈鉴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批评的思维活动及过程。舞蹈鉴赏的本质特征包括:第一,舞蹈鉴赏是一种多维的审美心理活动,它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方式,以情感体验为认知目的;第二,舞蹈鉴赏是舞蹈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桥梁”,成为推动舞蹈创作的动力,并是艺术批评的基础;第三,舞蹈鉴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须”,它与人的审美需求、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格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舞蹈,作为人类艺术之母,它以身体为物质材料和物质手段,创造出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用身体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舞蹈鉴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批评的思维活动及过程。舞蹈鉴赏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舞蹈鉴赏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
舞蹈鉴赏与一切艺术鉴赏活动一样,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审美享受主要通过“共鸣”、“净化”、“领悟”等鉴赏心理来实现。
“共鸣”实际上是鉴赏者与舞者在情感、趣味、理想高度上的共振与沟通,是心灵与心灵、情感与情感、思想与思想高度和谐共振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情境。强烈的共鸣往往使鉴赏者达到如醉如痴的状态。“净化”,是指鉴赏者的情感在共鸣中得到调节、慰籍、疏导和升华。“领悟”,是鉴赏者在共鸣、净化的基础上主动追索作品深层意蕴的结果,它是一种生命智慧的飞跃。在舞蹈鉴赏中,对舞蹈“意境”的领悟,是舞蹈鉴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舞蹈鉴赏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这是其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人们往往把艺术鉴赏看做人生的一大乐事,有些悲剧作品,明知看了要伤心落泪,但还是忍不住要看,这是由于悲剧往往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使人得到崇高美的享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由张继刚执导的中国当代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将凄美的爱情故事,融于地域的风韵、石墙的森严、古道口的荒凉、大院的奢华、酸枣林的浪漫之中;“盘鼓舞”愤懑的呐喊,“大漠相拥”的哈姆雷特式的悲剧绝唱,让观众肝肠百转,魂魄震撼。如果我们在观赏舞蹈作品时,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就不能算作舞蹈鉴赏。
(二)舞蹈鉴赏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方式
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形象性。我们观赏舞蹈作品时,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到动情之处,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当你欣赏芭蕾舞《天鹅湖》时,可能瞬间感到物我合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便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联想”与“想象”在起作用。
在舞蹈鉴赏中,联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形象之间的联系,实现形象之间的流动、过度与跳跃;二是建立形象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联想调动我们有关生活、情感、思想的积累,从而更深切的感受舞蹈艺术形象。例如《小溪、江河、大海》是一个充分发挥舞蹈艺术情感表现性的优秀抒情舞蹈作品。由舞蹈中连绵、流畅的“圆场步”联想到到涓涓细流的“小溪”;由徐徐而颤的手臂联想到“江河”的波涛;由漫卷飞舞的纱裙联想到“大海”源流,完整的形成了从潺潺小溪汇聚成涓涓江河,而后形成滔滔大海的完整的流动的祖国美好山河的“意象”。
而想象是引领观赏者真正走进舞蹈艺术世界的形象思维方式。如舞蹈作品《五彩云霞》,在天籁般的音乐声中,舞者半脚尖碎步慢移,轻轻漂浮的披风曼妙舞动,把观众带入了想象的境域:在袅袅烟雾和变幻的灯光中,舞者的肢体与披风合成同一意象。
(三)舞蹈鉴赏以情感体验为认知目的
情感体验是舞蹈鉴赏中最活跃的因素,舞蹈鉴赏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首先,就舞蹈作品来说,艺术形象与审美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舞蹈作品,不仅渗透了编导和舞者的情感,其塑造的形象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第二,鉴赏者在鉴赏时,不仅要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且要对这些情感作出反应;第三,鉴赏者对作品所作出的判断与评价渗透他的主观态度与体验,表现出情感化的审美评价;第四,在鉴赏中,情感是推动各种心理因素和谐运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引发审美注意和期待,强化审美知觉。
(一)舞蹈鉴赏是实现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桥梁”
舞蹈的价值与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但这些价值和功能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鉴赏才能转变为现实。比如《千手观音》这么美的舞蹈,如果大众不是通过央视春节晚会鉴赏到它,那么它即使具有再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舞蹈鉴赏就是在舞蹈作品与观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二者的沟通成为可能。当观众被放射状的“千手观音”造型所感动、所震撼时,光芒四射的艺术的“太阳”,也真正让人心燃烧,舞蹈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才成为现实。
(二)舞蹈鉴赏是推动舞蹈创作的动力
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事实上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了鉴赏者的需要、爱好和兴趣。当一个舞蹈作品与观众见面后,观众的评价会影响到创作。仍以《千手观音》为例。2005年《千手观音》在海外得到追捧, 世界友人热情的掌声激发了张继刚的创作热情,继续精练,登上春节晚会的舞台;全国观众的热情评价与支持激励编导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完善自己的创作,重新编排的新版《千手观音》出现在“鸟巢”时,原来的21名演员扩展为126名演员,从六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不仅消除了视觉盲点,还以立体式造型阐述人类xxx。掀起了第三潮《千手观音》热。假若观众的反应是冷淡的、否定的,那么编导就会及时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创作。
(三)舞蹈鉴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
从文艺消费的角度来看,舞蹈作品一经推上舞台,它就是“艺术商品”;而从精神方面考察,这是“艺术接受”——主要体现为鉴赏与批评。舞蹈艺术批评,是指艺术批评家在舞蹈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舞蹈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挖掘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意蕴,或寻找作品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来分析,阐释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于各种艺术现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讨。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介优秀的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一)舞蹈鉴赏与审美需求
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精神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宇宙观、生命观和基本的生活态度,因此,精神文化是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核心价值。 艺术文化与哲学文化、宗教文化三者因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属于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最重要的层次。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从发生学意义上来看,舞蹈艺术文化是超越于具体宗教、哲学理念和范畴的本源性和本体性存在,而成为一自为自在的实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舞蹈鉴赏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一个美学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美学原理。从根本的意义上讲,舞蹈鉴赏与其它艺术鉴赏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鉴赏者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强烈的美感。
(三)舞蹈鉴赏与人格完善
舞蹈作品所形成的“意象”是民族血脉的传承, 其中千百年积淀在其身体动态语言中的民族情感、民族的伦理观念、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及民族的精神韵味都极具“以美储善”的道德教育功能。例如我们鉴赏《荷花舞》,时而回旋、时而蜿蜒,浮游流动的优美“荷花群”,不仅让人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更是完善了“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美丽的形象对人格的塑造。舞蹈鉴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审美人格,美化人的情感。使“他律”(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律”(自觉的命令),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健全的人格是审美人格与实用人格的有机统一。科学认知活动与物质生产主要培养实用人格,文学艺术活动则培养审美人格。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舞蹈鉴赏可以帮助其克服单一的心理倾向产生的冷傲孤僻的病态人格,和谐人际关系。在审美愉悦中来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舞蹈欣赏是“以美引善”的一条有效教育途径。
总之,舞蹈作为高雅的人体动作艺术,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和有待人们无止境地去用心去感悟的美。舞蹈鉴赏是观众以舞蹈作品为主要审美文本,通过由浅入深、融情入理的审美把握,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并凭借舞蹈作品而展开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舞蹈论文范例篇三
摘要: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给中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学校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家庭中父母的过高期望及不当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使中学生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从中学生自身发展看,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迅速变化,给 他们的适应带来很大困扰,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出现诸如焦虑、自卑、孤独、固执、偏激以及离家出走、自杀等心理或行为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中学教育的音乐教师在本文谈谈如何通过舞蹈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智慧潜能,排除阻碍智力开发 的心理障碍与不良习惯。
使他们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有创造欲望和崇高信念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舞蹈教学 中学生 素质培养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 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增强其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极好地克服了中 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和学习不适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舞蹈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占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教育者该如何实施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 呢?笔者就自己的心得谈谈体会:
一、掌握心理,明确授课目的: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
由于他们处于由依赖转向独立的起点,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弱使他们的挫折感比成年人更强,焦虑体验范围更广。
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对挫折承受力差。
初中学科增多,知识内容加深,使他们一下子适应不了。
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伴有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紧张。
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孤独、寂寞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
产生这种现象,从内因来看,由于近些年来人的体重和身 高提前1-2年达到平均标准,这种发育的加速也必然引起成熟的提前和性意识的产生,同时有些青少年明知早恋对人对己都不利,但由于自控能力差,常常难以控 制早恋的激情,由此又产生自责的心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弄的整日精神萎靡、神请恍惚,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外因方面,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当态度造 成的。
教师要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稳定性及可塑性等。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此之多,作为中学生的老师,都应在自己教学的领域实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通过努力让他们在我们的指引和呵护下快乐充实地走过 这困难重重的“青春期”。
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快乐充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学 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二、投其所好,安排教学内容: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教育对象目前正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叛逆”“自我”等所谓的“不良”历程阶段。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理 解、认可,接受他们的这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并且要抓住这些“不良”加以利用。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宽容、积极等健康的心理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舞蹈教学上,我就抓住初中生爱表现自己的这一心理特征,用他们喜欢,感兴趣的舞种来吸引他们。
从而赢得他们对我 的信任和喜爱。
所以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我放弃了传统的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而是选择了目前在青少年中非常盛行的街舞作为教学内容。
街舞之所以能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这种舞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街舞的随意性、挑战性、娱乐性, 表达并满足了年轻一代勇于挑战自我、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崇尚自由的一种心理。
所以,表达自我,创造人所不能,勇于接受挑战,这些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街舞,很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喜爱,并且他们乐意相互交流,推广传博。
三、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一)街舞的特点和种类:
街舞是以身体各部分的绕环、屈伸、跳跃、展体等动作为手段,把姿态、造型、表现力等因素协调地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增强心智,强健体魄的有氧运动。
大体上来说街舞可分为;健身街舞、竞技街舞、和表演街舞。
1、健身街舞
健身街舞是以街舞动作为基础,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对身体素质和技巧的要求 不高,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其中。
健身街舞的成套动作设计和编排注重简单、活泼、流畅,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健身强体、防病减脂有明显作用。
2、竞技街舞
竞技街舞是以竞技为目的,是根据街舞特定的风格特征和特殊要求编排的一套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以比赛的形式来体现水平高低的竞技套路。
3、表演街舞
表演街舞是为了适应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而进行的演出活动。
它的形式多样.没有严格的规定,强度可大可小,技巧可高可低,时间可长可短,一切都不拘于形式。
舞蹈论文范例篇四
舞蹈论文;舞蹈作品;舞蹈教学;赏析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习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保持形体,塑造气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还是可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在舞蹈艺术中,不仅需要音乐节奏的配合、服饰的搭配、动作顺序的记忆,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灯光、布置布景等。舞蹈艺术以其无可替代的功能在现代生活和高校素质教育中焕发出青春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作品的分析与欣赏,为学生感受、评判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学校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加强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通过对舞蹈作品本身形体美的发现和舞蹈作品深层意蕴的挖掘,使学生在灵魂上获得一种满足,在愉悦中陶冶性情,引发学生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刻积极的思索。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单一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是提高学生综合组织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通过优秀舞蹈作品的熏陶,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将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为生活增添光彩,为人个体生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校推进艺术素质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审美文化的育人功能,较好地满足当代90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
1、舞蹈鉴赏课有利于美化人的心灵
在欣赏舞蹈作品表演时,观看者通过作品中展现出的一系列动态形象、背景构图、技艺表演、表情等带入角色,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感染。
90后大学生需要有欣赏美、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心灵,这样有利于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在大学里,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具备良好的形象、体态和高雅的气质。舞蹈鉴赏课的熏陶培养,可以帮助其在走向社会、面试工作、公共场合等都应付得体,学生具备了由心灵散发出的真善美、举止言谈高雅、衣着打扮不俗、行走体态端正等,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心灵美、仪态美和行为美的标准,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对待生活。
2、舞蹈鉴赏课有利于健康人的体魄
学生在赏析舞蹈作品时,看到喜欢的作品,就可以在实践课中模仿并学习它。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动脑和手舞足蹈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强身健体。舞蹈动作训练不仅可以美化并保持大学生的形体,还可以塑造气质,健身强身。因为舞蹈艺术是动态的,是改变体能的最佳方法。舞蹈能调节人脑的中枢神经,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改变人体的原有不良机体,并且这一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舞步中实现的。
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通过舞蹈鉴赏课实践模仿学习一系列动作,可以增强体魄,美化他们的形体,达到健身强身的作用。
3、舞蹈鉴赏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听到这首歌曲,就在脑中浮现出各民族人民手拉着手、载歌载舞、气氛融洽的景象。
在多数90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中,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舞蹈也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美育意义。比如:欣赏集体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互帮互助。欣赏热血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热情、果断和进取的意识。主要是让学生看懂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所展现出的舞蹈主题,让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互相探讨,融聚在一起。
4、舞蹈鉴赏课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在讲到现代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那位教授说,在他看来,“学艺术的学生一定不会有心理疾病问题,因为他们有发泄的渠道,他们可以尽情唱歌跳舞”。
舞蹈鉴赏课可以让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舞蹈,尽情挥洒汗水,用舞蹈肢体语言发泄和表达。鼓励大家都说出来,舞出来,表现出来。可以肯定,舞蹈鉴赏课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舞蹈鉴赏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领略舞蹈带来的氛围和意境,培养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修养,强身健体,美化心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的分析和鉴赏,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将现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对舞蹈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挖掘,从而促进发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能力提升。
舞蹈论文范例篇五
(一)培育艺术的创造能力
舞蹈其存在的首要方式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而呈现。因而在古典舞的教学中,培育其艺术创作能力,对学生扮演素质的提高很有协助。艺术,一方面是对已有固定观念的解释,在另一方面,其也是存在着变动的。即艺术不是静止不动的,其内在也存在着运动,也就是开展变化。在这个层次来说,艺术的维持依托的是其本身的创造,因而古典舞扮演素质的培育,要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精确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灵活的思想能力
古今中外,一切精巧的舞蹈扮演都降生于巧妙独到的艺术构思根底之上。思想能力是素质培育的中心,无论是舞蹈作品自身还是其扮演者,都必需满足以下两方面的请求,一是必需可以得到真实生活逻辑的检验;二是还必需遭到艺术自身逻辑的检验,也就是说,关于舞蹈扮演者来说,一方面需求其具有十分良好的形象思想能力,另一方面还请求其具有十分灵活的逻辑思想的能力,从详细理论过程中来看,舞蹈艺术在进行检验时,普通都会有属于本人共同的逻辑检验方式,因而,关于舞蹈扮演者来说,要想可以十分精确的将舞蹈作品的灵魂把握住,就必需需求具有十分矫捷的“舞思”,以便可以正确的了解舞姿技巧,从而精确表达出舞蹈动作。
(四)擅长抓住观众的内心能力
舞蹈扮演者的文化艺术涵养在舞蹈扮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观众的情感很好的激起出来,从而惹起观众的共鸣,所以说,文学艺术涵养关于人来说,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具备这种质量,可以在很大水平上将个人魅力展示出来,并且舞蹈扮演者将这种魅力经过舞蹈的方式分发出来,从而影响着观众,所以说,古典舞教学中扮演者综合素质培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扮演者的文化涵养进行培育。
(一)创新式的教学组织方式
舞蹈,需求扮演者在了解的根底上进行再创造,不时地给角色以新的诠释,这样才干坚持古典舞的艺术魅力。这就需求舞蹈演员的丰厚想象,而丰厚的想象来源于创新的思想。所以在古典舞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民主、创新的教学方式,培育扮演者的创新思想。例如在高职学校的古典舞教学中,教员采取与学生围坐在一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教员与学生的关系对等,能够减少拘谨感,营造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能大胆表达本人的意见,而且每个人都有本人的思想角度,互相之间的交流能够补偿个人思想的局限。因而,不只关于学生,关于教师也是一种提高创新思想能力的办法。
(二)注重扮演目的的差别性
古典舞的课堂教学,需求依据学生的不同特性来分层次的给予指导和引领,关于根底功比拟强的学生,要分离其身段特征来针对性的展开柔韧性锻炼,而关于差一点的学生,要经过难度低一点的动作要领来引导学生积极扮演。分层教学目的的施行,能使各类学生都将对古典舞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有所获。
(三)课外教学活动
扮演者的文化艺术涵养能够构成舞蹈演员的共同个人魅力,从而对观众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可以吸收观众。所以古典舞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舞蹈教室,教员要多带学员到舞蹈剧院、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气氛浓重的中央或者举行一些短期的旅游活动,以便可以是学生充沛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在很大水平上提高本身的文化艺术涵养。
(四)应注意学生非智能要素对智能的影响
个性心理质量在学生只能教育开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一些智力比拟平常的人,理想、意志、自信心等一些优秀的个性心理质量,常常可以促使他们取得一些胜利,相反无理想、不自信、不刚强等等一些十分不好的个性心理质量,经常会使一些具备胜利条件的人平凡终身,所以说,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在舞蹈素质培育过程中占领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