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班亲子活动教案详案篇一
1、开展小组合作探索与交流分享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热爱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情感。
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分享——活动小结
一、导入活动:
师:“最近,我们一起了解了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知道了每种职业所从事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还成立了三个合作探索小组:超市小组、医院小组、交通警察小组。大家还一起分头进行了调查、寻找资料,今天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幼儿交流活动:
1、超市小组:
1)超市里的购物顺序是什么?(幼儿图画)
2)超市里卖些什么东西?
3)幼儿交流:我们周围有很多超市。(边讲边出示相应的超市里的塑料袋)
4)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做什么事情的?
5)超市里发现的黄、白标签各代表什么?(出示实物、认识价格、比较价格)
小组幼儿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
小结:有了超市,我们大家购物方便了很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员为了我们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着,所以我们要做个文明的购物者,尊重他们的劳动。
2、医院小组:
1)幼儿介绍看病的顺序:预检——挂号——门诊——配药(付费),看病为什么要预检?
2)医院里有哪些工作人员?分别是干什么的?(了解医院里的一些科室)
3)(幻灯)出示一幅幼儿的“问题画”,由幼儿介绍画面的意思。(共同解决问题)
4)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们觉得是瘦好还是胖好?
5)出示一张忧郁的图片,问:图片上的人怎么了?(心里不太高兴,很忧郁。)
师:如果人经常很忧郁的话,会得心理方面的病,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了。所以,我们小朋友心里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要告诉大人,或告诉朋友,这样你就会心里舒服一些。
小结:所以,我们大家知道了人的健康有两种:一种是身体健康,一种是心理健康,看身体方面疾病的医生可以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医生就可以保障我们的心理健康,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人。
3、交通警察小组:
1)共同观看摄像:
2)幼儿分别交流问题(如果马路上有车或有人闯红灯或撞车了,那么交通警察是怎么处理的?如果天下雨交警叔叔还站在马路上指挥交通吗?交通警察在上班时做些什么事情?小朋友该怎样过马路?……)(先幼儿之间问答,再请交通警察小组成员回答。)
大班亲子活动教案详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画画、讲讲的过程中,了解公益广告,从而知道从小要做个文明的市民。
2、能大胆地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通过观看广告,引导幼儿讲述广告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广告纸布置在版面上。
2、公益广告的录象3段。
3、纸、水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幼儿收集到的广告。
1、呈现前期孩子们收集的广告,让幼儿互相分享交流。
2、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说的广告都是介绍产品,为某种新产品作宣传,然后吸引大家都去购买,这属于“商业广告”。
二、发现、了解公益广告。
1、师:我也收集了一些广告,你们想看吗?
(老师播放录象)
师小结:这些都是“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既不介绍产品,也不收费,而且有教育意义。
3、你在生活中还发现过什么公益广告?
三、设计公益广告。
1、师:为了迎接20xx年世博会的召开,最近,浦东正在积极开展“垃圾不落地,浦东更美丽”的活动,我们小朋友也来为世博会出一份力,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向大家作宣传做一个文明的人。
2、幼儿分组设计公益广告。(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
四、分享交流广告。
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公益广告。(引导幼儿介绍的时候用一句广告语来概括。)
师:我们把设计的公益广告贴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小朋友看了以后都能知道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而整洁的环境。
活动反思:
本次语文活动意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公益广告的巧妙构思,培养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课前我组织学生收集电视、路边公益广告牌上的优秀公益广告,并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条向大家推荐,然后围绕学校内爱护花草、节约水电、互帮互助灯创设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创作公益广告。没想到,学生的潜力如此之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公益广告词。
大班亲子活动教案详案篇三
设计思路: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善于发现活动中可以生成的内容,能反映孩子的兴趣需要,从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抓住契机,进行预设,“公益广告”这一活动就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广告是幼儿喜闻乐见又易于模仿接受的传媒形式,在与孩子的交流当中,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电视广告,常常在自由活动时间听见孩子在模仿广告里的语言或动作,有的孩子还唱起了电视广告歌,如:“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脑白金!”等等。在孩子模仿广告语的时候,我常会静静的思考,广告除了能给孩子欢乐外,还给孩子什么呢?我想起了电视里常常做的“公益广告”,每个公益广告都有它一定的教育意义,于是一次活动“公益广告”便产生了。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画画的活动中,加深幼儿对一些公益广告的理解,从而知道从小要做个文明的小市民。2、引导幼儿愿意用语言去描述广告用语,能大胆地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想法,引起幼儿参与宣传的兴趣。活动准备:1、录像带(事先录好的4则社会公益广告)。2、纸、记号笔。活动过程:一、引出公益广告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广告吗?在哪里见到过?(电视上、马路上、开动的汽车上……)师:你们见到的广告都讲了些什么呢?(幼儿讨论回答)师:是啊,现在各种各样的广告很多,刚才小朋友们也说了许多的广告,你们讲的这些广告都是介绍产品的,是为某种新产品作宣传,然后吸引大家都去购买,这属于“商业广告”。还有一些广告呀,它既不介绍产品,也不收费,而且有教育意义,你们知道这属于什么广告吗?(幼儿讨论回答)师:告诉你们吧,既不介绍产品,也不收费,而且有教育意义的这些广告呀是属于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就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今天老师带也带来了几则公益广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评析:直接切入课题,引起了幼儿对广告的兴趣,为下面活动开展作准备)二、讲解公益广告1、播放广告:节约用电(1)在这个广告里面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人在干什么?结果怎样?(2)这个广告告诉了我们什么?(3)对呀,告诉我们要节约用电,因为电是宝贵的,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幼儿讨论回答)小结:电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评析:电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观看广告中人物的用电行为中,懂得了应该怎样用电,不应该怎样用电,幼儿的情绪十分高涨。)2、播放广告:水是生命之源(1)这个广告你们见过吗?录像里看到的那些人是怎样用水的?对吗?为什么?(2)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呢?(3)平时,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评析:水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播放水资源的广告,在与幼儿的交谈当中,使幼儿懂得了水是生命之源,幼儿兴趣盎然。)3、播放广告:不乱扔垃圾师:小朋友们,我们全世界的人都住在什么上面?(地球)对啊,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本来是很美丽的,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地球变了,变成了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地球变成了什么呀?怎么会这样的呢?(2)如果大家都乱扔垃圾,垃圾堆成山,地球就会变成大垃圾桶了,会有什么害处呀?如果你住在垃圾堆里会怎样呀?(3)那我们大家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地球变得干净、美丽呢?小结: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保持环境的整洁干净。(评析:这是一个动画广告,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看看、讲讲中使幼儿懂得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4、播放广告:排队上汽车(1)你们看,这些人在干什么呀?(2)这样上车对吗?为什么?(3)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小结:是呀,拥挤的上汽车是不对的,应该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上。(评析:这是一个动漫广告,诙谐幽默的动画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在引人发笑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教育。)三、设计公益广告1、刚才,我们看了4则公益广告,从这些广告当中,我们知道了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现在,我们也来设计一些能告诉大家道理的公益广告吧。设计之前,先想一想,要设计哪一方面的公益广告,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2、幼儿分组设计公益广告。(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评析:这是活动的升华,有前面对4则广告的认识作铺垫,幼儿对设计公益广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四、交流公益广告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公益广告。(引导幼儿介绍的时候用一句广告语来概括。)师:我们把设计的公益广告贴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小朋友看了以后都能知道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小市民,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而整洁的环境。好吗?活动点评:由于这些广告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又是幼儿能理解接受的,表现形式诙谐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因而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能以愉快的心态,兴趣盎然的积极参与,并在笑声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和发展语言。让幼儿设计制作广告,既提高了幼儿参与宣传的兴趣,促使她们动手动脑,又自然地把活动延伸了下去,整个活动设计轻松、自然,寓教于乐。
大班亲子活动教案详案篇四
活动目标:
1、 通过美术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 巩固对绿色、红色的学习。
活动准备:
白纸、红、绿色彩纸,固体胶、篮子、准备好的范画
活动过程:
一、 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2、 那我们来帮助这个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二、 示范
教师示范,撕纸完成范画
三、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 展示作品,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小班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纸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经常接触的,幼儿喜欢撕一撕,剪一剪,画一画。本次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施展自己的创造潜力。活动中幼儿通过手的技能运作,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大苹果,反映了幼儿独特的创造力。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活动时孩子对活动很有兴趣,但是教师没有给予一定的表扬,教育教学 目标基本达到。
大班亲子活动教案详案篇五
活动目标:
1. 认识苹果的特征,知道苹果营养好。
2. 尝试将色彩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 学习在指定范围内拼帖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活动准备:
1. 红、黄、绿小纸条若干、操作卡。
2. 浆糊、抹布、实物苹果、字卡。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苹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秋天,果园里的什么果子成熟了?(出示苹果树)苹果我们送给它一个汉字宝宝。(出示汉字“苹果”),让幼儿猜猜读什么?幼儿认识汉字“苹果”。果园里苹果真多,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
二:幼儿观察苹果、了解苹果的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师:小朋友摘的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 用鼻子闻一闻,你发现苹果是什么样的?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引导幼儿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谈论。)
(2)集中讲述。
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道?吃在嘴里什么味道?苹果有什么颜色?苹果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教师切开苹果)
教师小结苹果的特征,教育幼儿多吃苹果。
三、引导幼儿观察撕贴画,激发对撕贴画的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撕纸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条,让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纸条象什么?(幼儿想象讲述)
师:纸条象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谁喜欢吃毛毛虫?我们学小鸡把毛毛虫吃掉好吗?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纸,一边念儿歌,一边将纸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自编儿歌(毛毛虫、长又长,小小鸡、快快来,一口一口吃掉它)幼儿练习撕纸。
(3)教师讲解示范拼贴。
将纸片翻过来,抹上浆糊,再贴在苹果的轮廓内,纸片不能重叠在一起,不要贴到轮廓外面。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请家长帮忙。
四、展示作品。
展示好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能将纸片贴在轮廓以内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