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笑面人读后感篇一
读书,现在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去读了。那些书就放在书橱里,抬眼与它们相视,好像是我的装饰。有世界名着,也有古典名着,客人见了,都不由得赞叹一番,我心里却十分惭愧,毕竟自己没能静心读几本。
在参加读书活动时,我首先选择了法国雨果大师的《笑面人》,厚厚的一本。看来需要一份坚持,花费一些时间去阅读。以往读书,只是快读,以读得数量多少为荣,没有做到精读,细读。现在真正安下心,以一种全新的方法,边读边写点读书笔记,让自己进入书中,与主人公一起悲欢。
于是找到一个本子,一边读书,一边写笔记。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
这样的阅读,对于《笑面人》里的故事内容,思路逐渐变得清晰。一些难记住的人物的名字,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在边读边写时,理顺清楚。
这样的阅读,从大师笔下的哲学家于苏斯流浪开始,一位老人,一只狼,一辆小车,使我们一开始就对大师描述的下层社会生活的有了初步认识。
等到格温普兰出场?大师却用了近百页的篇幅描写一艘船,载着逃亡的罪人在海上,与风暴、海礁搏斗,求生的欲望,描写的惊心动魄,一度使我产生错觉,难道这本书就是抒写这些人如何逃难的经历?直到这个章节结束,放进海里的漂流瓶,藏着惊天秘密的瓶子漂走,是关于这群人刚刚抛弃的那个孩子得身世秘密,也为他的磨难生活开了一个头。
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大师没有急于想我们描述他的外貌长相,又是埋下一个悬念,单从他的穿戴上看就可怜至极:满是补丁、结着冰的黑色外套、攀爬岩石时被石头划破的手满是鲜血。
赤着脚,在雪地里,在悬崖边,在森林里,在海湾边拼命地狂奔、乱跑、摔倒了就爬行。
生的渴望促使他忘记恐惧,忘记寒冷,尽快找到有人烟的地方,才有生的希望。
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善良的孩子还是救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婴,紧紧用自己惟一的衣服裹住?自己光着上身,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
后来,他被好心的流浪人于苏斯所收养。
从此,他(格温普兰)就跟着于苏斯到处卖艺。
期间他与那个被救的女婴,盲姑娘蒂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后来格温普兰的身世被发现:他是一个爵士的后代,从小就被卖给儿童贩子,被迫动过毁容手术,嘴角一直咧到耳根,因此始终像在怪笑一样,成为可怕又可笑的笑面人。
格温普兰会重新获得爵士的头衔,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并且必须和女公爵结婚。
而在这之前,这位女公爵狂热地追求他,当然是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
因为地位改变,翻脸无情。
笑面人在上议院一次会议上,讲述人民的苦难,却被侮辱、轻蔑和嘲笑所包围。
痛斥了贵族罪行后,他去寻找心爱的人,这时蒂已经病得奄奄一息,悲惨去死去,格温普兰悲痛万分,结果投海自杀。
文章从最底层社会凄凉的生活写起,格温普兰的悲惨遭遇显然是社会造成的,无论是封建体制还是资产阶级体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贫穷始终无法摆脱。
“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怪物,可是蒂却认为他是天上的神仙。”蒂说:“长得丑,这算得了什么?做坏事才叫丑。格温普兰只做好事。所以他最漂亮。” 作品歌颂了真正的爱情,歌颂了普通大众善良的心。对那些丑恶的上层社会,极力批判。
小说具有时代特色,虽然以凄凉悲惨收尾,但其具有的精神穿透历史,穿越国界,至今令我们喜爱。
作为当代人,虽然生活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所无法企及的,但其中关于人心的善与恶,爱情的真与假,却是人类永远的话题。物质虽丰富了,但带来精神世界越匮乏。在当今把握这些敏感话题,敏感生活时,小说一直并将永远给予我们启示。
那就是爱的主题,爱的真谛!
笑面人读后感篇二
《笑面人》中,雨果形象地刻画出一位性格古怪、愤世嫉俗的卖艺老人、温格普兰及蒂的养父于苏斯。
有这样一个人,他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遭遇到许许多多的苦难;他善良的心灵多次受到伤害,但是,他的脸上却永远挂着一副笑面。
他,就是雨果笔下的温格普兰。
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英国。
温格普兰是贵族后裔,父亲因主张共和而遭流放,他是父亲流放期间婚生的独子。
父亲去世后,国王没有放过孤儿,温格普兰被卖给儿童贩子,并动了毁容手术。
温格普兰的嘴被划拉到耳朵边,以便将来卖给杂耍班子当丑角。
从此,他看上去总像在笑。
温格普兰生活在儿童贩子当中。
他十岁时,国王下令追杀儿童贩子。
儿童贩子逃离英国时把他视作累赘,丢在冰天雪地里,留给了死亡。
可是孩子没有屈服。
他穿着单衣,光着脚丫走在冰雪世界里,路上还从一位冻死的母亲胸脯上救起了奄奄一息的女婴蒂。
孩子抱着女婴终于回到了人世间,江湖艺人于苏斯收留了他们。
他省下自己的口粮把两个可怜的孩子养大了。
于苏斯带着他取名为“人”(奥嫫)的狼,加上丑得不用化装的温格普兰和美若天仙的盲女蒂,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家庭。
他们流浪卖艺,温格普兰的艺名“笑面人”在江湖传开,生活较有着落,温格普兰和蒂相爱了。
再说,那些儿童贩子在海上遭遇风暴,小船沉没前,他们忏悔自己的罪行,写下了温格普兰的身世,封在一只小酒壶里,丢进大海,小酒壶在大海漂浮多年,终被英国海军部拣到。
女王得知后决定恢复温格普兰的爵位。
他们带走温格普兰,又限令于苏斯他们迅速离开英国,以掩盖他们的丑行。
温格普兰进了议院。
然而就在讨论和投票增加女王和贵族们的开支时,他慷慨陈词,讲述他所看到的下层人民的苦难,希望用这笔钱去拯救受灾的老百姓,结果遭到贵族们的奚落和耻笑。
他愤愤不平地走出议会大厅,去找正要离去的亲人。
这时的蒂和于苏斯、奥嫫已上了去卢特丹的船。
因为心灵上突来的打击,蒂心脏病复发,临终前,温格普兰赶到,她在爱人怀里合上了双眼。
温格普兰也跳入海中……这是雨果晚年的作品,发表于1869年。
《笑面人》与《巴黎圣母院》有点相似。
关伯兰与卡希莫多都很丑,却都有一颗善良淳朴的心;他们都有不幸的遭遇,曾被遗弃和收养;他们也都有纯真的爱情,心爱的人死后,他们都随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故事也同样告诉了人们:“丑,就是美。
然而,他们的丑又并不相同。
卡希莫多的丑是天生的,温格普兰却是人为的;卡希莫多的`丑使爱丝梅拉达“厌恶”, 温格普兰却是盲女蒂心中的“天使”,蒂因为两眼看不见而更强烈地感到他的善良。
《笑面人》中,雨果还形象地刻画出一位性格古怪、愤世嫉俗的卖艺老人、温格普兰及蒂的养父于苏斯。
于苏斯善良,憎恨那些追求名利、地位并把金钱看作万能之物的世人,他的眼睛早已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浑浊。
就像他对他的狼,奥莫所说的那样:“你可千万不要堕落成人啊!”奥莫“明白”,它和善良的人生活在一起受善良的熏陶,也自然成为了善良的狼。
结局,那曾为正义大声疾呼的温格普兰为了蒂跳入大海,于苏斯悲痛欲绝,昏死在蒂的尸体边。
惟有那只善良的狼奥莫仰天嗥叫,它,是在为温格普兰和蒂的死哭泣还是在向这黑夜般的人世抗议呢……?就像书上的前言所说的:“温格普兰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社会扼杀了真、善、美……”
罪恶社会的残酷现实正如《笑面人》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格温普兰所审视的一样:“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兄弟骨肉情家庭,没有良心的财富,没有廉耻的美,没有公道的法律,没有平衡的秩序,没有智慧的权利,没有权利的权力,没有光明的光彩。”
这样九个“没有”,深刻揭露了社会制度的腐朽没落。
作品主要通过对流浪艺人悲惨遭遇的描写,真实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上层建立的虚伪、奢侈的生活。
我是带着气愤、同情看完这一本书的,在看的同时,我内心更多充斥着的是阵阵悲凉。
我虽没生长在17世纪的英国,但许多事情却还是十分感同身受。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街道,随处可见的乞讨的人,有的拖着一条腿苦苦哀求;有的手里拄着拐杖怀中抱着小孩;有的在大冬天赤裸着上身卖弄技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我总感觉他们是值得同情与关怀的,看着他们用低下哀求的目光看着路人时,我的心里总是会泛起一阵酸意。
于是每走过一个行乞的人,我总会忍不住弯下腰力所能及地施舍点硬币给他们。
然而每一次都遭到质疑和批判:首先,是母亲略带责备地挡住了我伸出硬币的手:“你确定你要给他们?你肯定他们不是装的?”;再然后,是朋友不屑地语言:“快走吧,这些人都是骗人的!”;再后来,是周围路人的阵阵窃窃私语:“这小姑娘真傻,这种人嘛都是骗人的呀!怎么可以相信的啦,啧,啧,啧,现在的骗子真是越来越多了”
我身处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听到这些话,我心里一阵阵地发凉。
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生造“笑面人”的社会,是一个摧残人间的善良、正直和爱情的社会,也是一个畸形发展的社会!
我多想发出灵魂深处的呐喊,用它来唤醒沉睡在人类心底的善良:“醒醒吧!人类!”
读书,现在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去读了。
那些书就放在书橱里,抬眼与它们相视,好像是我的装饰。
有世界名著,也有古典名著,客人见了,都不由得赞叹一番,我心里却十分惭愧,毕竟自己没能静心读几本。
在参加读书活动时,我首先选择了法国雨果大师的《笑面人》,厚厚的一本。
看来需要一份坚持,花费一些时间去阅读。
以往读书,只是快读,以读得数量多少为荣,没有做到精读,细读。
现在真正安下心,以一种全新的方法,边读边写点读书笔记,让自己进入书中,与主人公一起悲欢。
于是找到一个本子,一边读书,一边写笔记。
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
这样的阅读,对于《笑面人》里的故事内容,思路逐渐变得清晰。
一些难记住的人物的名字,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在边读边写时,理顺清楚。
这样的阅读,从大师笔下的哲学家于苏斯流浪开始,一位老人,一只狼,一辆小车,使我们一开始就对大师描述的下层社会生活的有了初步认识。
等到格温普兰出场,大师却用了近百页的篇幅描写一艘船,载着逃亡的罪人在海上,与风暴、海礁搏斗,求生的欲望,描写的惊心动魄,一度使我产生错觉,难道这本书就是抒写这些人如何逃难的经历?直到这个章节结束,放进海里的漂流瓶,藏着惊天秘密的瓶子漂走,是关于这群人刚刚抛弃的那个孩子得身世秘密,也为他的磨难生活开了一个头。
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大师没有急于想我们描述他的外貌长相,又是埋下一个悬念,单从他的穿戴上看就可怜至极:满是补丁、结着冰的黑色外套、攀爬岩石时被石头划破的手满是鲜血。
赤着脚,在雪地里,在悬崖边,在森林里,在海湾边拼命地狂奔、乱跑、摔倒了就爬行。
生的渴望促使他忘记恐惧,忘记寒冷,尽快找到有人烟的地方,才有生的希望。
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善良的孩子还是救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婴,紧紧用自己惟一的衣服裹住,自己光着上身,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
后来,他被好心的流浪人于苏斯所收养。
从此,他(格温普兰)就跟着于苏斯到处卖艺。
期间他与那个被救的女婴,盲姑娘蒂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后来格温普兰的身世被发现:他是一个爵士的后代,从小就被卖给儿童贩子,被迫动过毁容手术,嘴角一直咧到耳根,因此始终像在怪笑一样,成为可怕又可笑的笑面人。
格温普兰会重新获得爵士的头衔,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并且必须和女公爵结婚。
而在这之前,这位女公爵狂热地追求他,当然是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
因为地位改变,翻脸无情。
笑面人在上议院一次会议上,讲述人民的苦难,却被侮辱、轻蔑和嘲笑所包围。
痛斥了贵族罪行后,他去寻找心爱的人,这时蒂已经病得奄奄一息,悲惨去死去,格温普兰悲痛万分,结果投海自杀。
文章从最底层社会凄凉的生活写起,格温普兰的悲惨遭遇显然是社会造成的,无论是封建体制还是资产阶级体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贫穷始终无法摆脱。
“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怪物,可是蒂却认为他是天上的神仙。”蒂说:“长得丑,这算得了什么?做坏事才叫丑。
格温普兰只做好事。
所以他最漂亮。” 作品歌颂了真正的爱情,歌颂了普通大众善良的心。
对那些丑恶的上层社会,极力批判。
小说具有时代特色,虽然以凄凉悲惨收尾,但其具有的精神穿透历史,穿越国界,至今令我们喜爱。
作为当代人,虽然生活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所无法企及的,但其中关于人心的善与恶,爱情的真与假,却是人类永远的话题。
物质虽丰富了,但带来精神世界越匮乏。
在当今把握这些敏感话题,敏感生活时,小说一直并将永远给予我们启示。
那就是爱的主题,爱的真谛!
笑面人读后感篇三
1.他的脸笑,她的心不笑。不管他做什么,希望什么想什么,只要他一抬头,观众就会看见他狂笑。《笑面人》的扉页这样描写主人公关伯兰。关伯兰的脸被塑造出永恒的微笑,成了宫廷阴谋的牺牲品。掩上书不难想象那张微笑抑或大笑着的脸。心里掠过一丝悲凉。那是个罪恶的社会,黑暗的社会,它碾碎了一切的纯真与善良。让人感到悲,而且愤。
朋友说,那你象那样笑一下。她微微地把嘴角上翘,脸部肌肉机械的动了一下。朋友问,你就是这样笑的么?她说,是啊,我一直对乘客笑脸盈盈的,可乘客却都冷漠地只用眼睛瞟一下我,我这工作真的是没法做了。朋友打断她说,你自己对着镜子再笑一下。她砰砰砰跑到镜子跟前。半天没了声响。朋友说,你知道为什么乘客都那么冷漠地对你了吧。
那位职业女性在职场上摸爬滚打,早已练就了一种职业的机械式的'笑容,那笑容不会让乘客感到窝心,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敷衍,不被尊重。自然也就没有好脸色。
本人前不久去派出所做身份证,也着实领教了一番职业微笑的“魅力”。这便是所谓的皮笑肉不笑吧!在炎热的夏天也让人倍感寒冷。
这个社会一直在高速运转着,速度快得让人忘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主要的。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的而活着。对外界都是那么冷酷。
停下脚步吧,在你大步往前走的同时你却失去了很多。停下脚步吧,路边的风景可能比终点的要美,要美得多。
在这个沉默的年代,用我们的善良唤醒沉睡的感情。让我们象奥嫫一样久久嗷叫。我想奥嫫是在呼唤黎明,呼唤一个温暖的黎明。
2.
在我的书着上,常常放着一本书—《笑面人》。这本书为什么会让我百看不厌呢?不是因为格温普兰脸上永恒的笑容,而是因为最后的悲剧;不是因为想要凑热闹,而是因为底层社会的冷酷。
格温普兰为“哑巴”说话是对的;对“聋子”说话,那可大事不妙了,他的哥哥打了他一记耳光,以后还要和他决斗呢!他的愿望变成了泡影。在底层社会的人只有闭上嘴巴,听国王的“命令”,还能干什么呢?在底层社会的人的眼中,他们只是把格温普兰当作一个舞台上的小丑罢了。
现在我们来谈谈格温普兰的爱情。格温普兰热爱着蒂,蒂也热爱着格温普兰,他们相亲相爱,没有人能把他们分开,想要把他们分开的人,只能让他们的爱情进一步加深。
最后的悲剧也是因为爱情。蒂因为血管破裂而死,这天晚上没有星星,只有黑暗,但格温普兰的心里却有蒂这颗明亮的星星,他随着“明星”走去,走到了海边,格温普兰没有停下,甚至没有朝脚下看一眼—向大海深处走去,最后终于沉下去了。
读完这篇小说,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王宫里的人太可怕了,他们不断地打败普通的老百姓。国王更可怕,他要你干什么,你就必需干什么,违者必斩。
笑面人读后感篇四
《笑面人》是雨果晚期的一部巨著,其社会背景根植于17世纪末的英国。书中有着真实的历史架构,仿佛令人置身于那个黑暗的年代。当时的大英帝国还不是今天那个具有高文明程度的发达国家,那片土地上到处充斥着饥饿、贫穷、压迫,那是无孔不入的寒冷,和阳光下遮蔽一切的黑暗。
当时的英国社会由贵族与平民组成,二者之间仿佛有一层不可逾越的屏障,那是由社会所人为划分的人神之界。贵族们富庶、光明、遵礼、崇德,他们有着天鹅绒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宫殿,有着迷宫似的城堡,极尽奢华的壁饰,宏伟而精致的雕塑;他们天鹅绒的地毯下是平民的一切苦痛,迷宫似的城堡,华美下藏着污垢,他们将一切荒淫糜乱铺在阳光下,阳光也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是生活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踩踏着无数的平民,但他们看不见,这不怪他们,因为贵族不看脚下,以为人的头骨就是地板。
权力阶层由三个部分组成,国王、上议院和下议院,国王是最大的贵族,是贵族的首领。上议院的贵族们只是一群不学无术的闲散之人。而代表人民的下议院,只会也只能附和上议院的提议,并写出讨好国王的提案;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抢走饥肠辘辘的流浪汉手中的粮食和衣服去献给锦衣玉食的人,拿走一贫如洗的饥民的钱去献给家财万贯的人,他们将石头搬到山里,将沙子运往沙漠。
主人公格温普兰本是一名贵族,但在权力的倾轧下他备受迫害,被人改造成了“笑面人”,与“熊”“人”和“女神”一起流浪在世界各地卖艺为生。在这期间,他看遍人间痛苦,以一张笑脸,面对芸芸众生。从奥林匹斯山上坠落地狱的天使,还是天使吗?他以为自己属于地狱。
格温普兰说,自然对他是好的,因为他的一切幸福都是大自然所赐予;他说社会是坏的,因为社会毁掉了一切大自然给他的幸福。对于格温普兰来说,自然从来不是那么可怕。冰雨,暴风雪,黑夜,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而且他还从自然的手中抢回了“女神”。但是他面对社会却未尝一胜。他幼年时带着婴孩时期的女神冲破了自然的封锁,走入了人类社会。他以为两人得救了,但是没有,因为他遇到了人心的荒漠。一次次的叩门,不应,当他突然眼前一空,发现走出了城市,该是怎样的无助。就这样,算是走出了人心的荒漠吗?滑稽,可笑,荒谬。最终,他被“人”发现了,“熊”收留了他。
当格温普兰躺在床上,身边是女神,两个孩子赤裸着,在一条被子中,极度的疲惫使他们失去了意识,他们嘴唇相碰,这是他们的婚礼,这两个纯净的灵魂,结婚了。
大雪夺走了女神的光明,格温普兰就是她的光明;权力,夺走了格温普兰的容貌,只有女神看见了他的美丽。
格温普兰是最苦的人,但笑着;女神有一双火眼金睛,却瞎着。
格温普兰被找到了,他又一次进入了奥林匹斯山,并在众神殿内正式得到了本属于他的神位。但当他亲眼看着众神,细细观察后发现,众神的嘴唇上沾染着殷红,他们的杯子中喝的是鲜血,脚下踩的是人皮,他们有圣洁的肉身,掩盖了淫乱的本质。正是这些神,驱逐了上帝。
人类是存在的,他们正在地狱中受苦,而贵族喝的、吃的、玩的,都是人类流出的血。格温普兰演讲了,就像往常无数次在“绿房子”的表演后一样,他又一次引起了大笑。何等疯狂的大笑啊,格温普兰没有笑,他很痛苦,但是权力强迫他笑,像往常一样,强迫他笑。笑声,再也不是快乐的表现了。天空与大地被颠倒,尊严、道义、社会阶层被翻转,本该在上面的在下面,本该是恶魔的成为了神。本该是哭的变成了笑。
十岁的少年变成了奴隶,八岁的姑娘变成了妓女,开采煤矿的工人用煤块欺骗自己的胃,圣洁——“女神”——的母亲冻死在暴风雪中。“笑面人”演讲了,他指出了脚下的地板是骷髅,杯中的红酒是鲜血,壁饰的材料是骨架。最终他迎来了笑声,或许没有一个马戏团、一位杂技演员能逗笑整个上议院,但“笑面人”做到了。
最伤人的就是笑了,这是轻蔑,是轻佻,是无知,是无视。
“笑面人”是全体人类的代表,他们痛苦着、贫穷着、饥饿着,但权力强迫他们笑,他们不得不笑,久而久之权力就忘记了,以为他们真的在笑。
格温普兰走了,他走出了众神的宫殿。他想念自己的“绿房子”,他悔恨自己的妥协。他居然为了遍布英国的田园、七八座宫殿、数以百计的仆人而放弃了“绿房子”,居然为了百万家财而离开了表演收获的打赏,居然为了女公爵离开了“女神”,居然为了肉体而放弃灵魂,居然抛开现实而追求虚幻,离开人间而踏上神山。
但是后果已经造成了,他履行了自己的使命,也踏上了自己的宿命。他是克朗查理爵士,没有人能把这个称号从他身上摘去。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发生过的事有时间为证,不能因为格温普兰又回到了“绿房子”就当做过程没有意义。
“格温普兰”是“女神”的光明、是“女神”的生命,不能因为将一个人的生命抽走再放回就说这个人没有死过。“女神”在她十六年的人生中从没感受过黑暗,但在她死前的癔狂中“熊”第一次从她口中听到了这个词。或许是她绝望的话语就像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地狱中受苦,上帝对她又有了一丝不忍,于是她是被格温普兰吻着手背死去的,也用一双瞎眼在终结时看到了光。
最终,格温普兰与“女神”,他们踏入了天上的乐园。在这黑暗的人间你们太光明,既然如此,便融入太阳吧。“女神”的光属于那里,在那里,到处都是和“女神”一样的光。
笑面人读后感篇五
读书,现在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去读了。那些书就放在书橱里,抬眼与它们相视,好像是我的装饰。有世界名著,也有古典名著,客人见了,都不由得赞叹一番,我心里却十分惭愧,毕竟自己没能静心读几本。
在参加读书活动时,我首先选择了法国雨果大师的《笑面人》,厚厚的一本。看来需要一份坚持,花费一些时间去阅读。以往读书,只是快读,以读得数量多少为荣,没有做到精读,细读。现在真正安下心,以一种全新的方法,边读边写点读书笔记,让自己进入书中,与主人公一起悲欢。
于是找到一个本子,一边读书,一边写笔记。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
这样的阅读,对于《笑面人》里的故事内容,思路逐渐变得清晰。一些难记住的.人物的名字,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在边读边写时,理顺清楚。
这样的阅读,从大师笔下的哲学家于苏斯流浪开始,一位老人,一只狼,一辆小车,使我们一开始就对大师描述的下层社会生活的有了初步认识。
等到格温普兰出场,大师却用了近百页的篇幅描写一艘船,载着逃亡的罪人在海上,与风暴、海礁搏斗,求生的欲望,描写的惊心动魄,一度使我产生错觉,难道这本书就是抒写这些人如何逃难的经历?直到这个章节结束,放进海里的漂流瓶,藏着惊天秘密的瓶子漂走,是关于这群人刚刚抛弃的那个孩子得身世秘密,也为他的磨难生活开了一个头。
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大师没有急于想我们描述他的外貌长相,又是埋下一个悬念,单从他的穿戴上看就可怜至极:满是补丁、结着冰的黑色外套、攀爬岩石时被石头划破的手满是鲜血。赤着脚,在雪地里,在悬崖边,在森林里,在海湾边拼命地狂奔、乱跑、摔倒了就爬行。生的渴望促使他忘记恐惧,忘记寒冷,尽快找到有人烟的地方,才有生的希望。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善良的孩子还是救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婴,紧紧用自己惟一的衣服裹住,自己光着上身,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后来,他被好心的流浪人于苏斯所收养。从此,他(格温普兰)就跟着于苏斯到处卖艺。期间他与那个被救的女婴,盲姑娘蒂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后来格温普兰的身世被发现:他是一个爵士的后代,从小就被卖给儿童贩子,被迫动过毁容手术,嘴角一直咧到耳根,因此始终像在怪笑一样,成为可怕又可笑的笑面人。格温普兰会重新获得爵士的头衔,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并且必须和女公爵结婚。而在这之前,这位女公爵狂热地追求他,当然是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因为地位改变,翻脸无情。笑面人在上议院一次会议上,讲述人民的苦难,却被侮辱、轻蔑和嘲笑所包围。痛斥了贵族罪行后,他去寻找心爱的人,这时蒂已经病得奄奄一息,悲惨去死去,格温普兰悲痛万分,结果投海自杀。
文章从最底层社会凄凉的生活写起,格温普兰的悲惨遭遇显然是社会造成的,无论是封建体制还是资产阶级体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贫穷始终无法摆脱。
“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怪物,可是蒂却认为他是天上的神仙。”蒂说:“长得丑,这算得了什么?做坏事才叫丑。格温普兰只做好事。所以他最漂亮。” 作品歌颂了真正的爱情,歌颂了普通大众善良的心。对那些丑恶的上层社会,极力批判。
小说具有时代特色,虽然以凄凉悲惨收尾,但其具有的精神穿透历史,穿越国界,至今令我们喜爱。
作为当代人,虽然生活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所无法企及的,但其中关于人心的善与恶,爱情的真与假,却是人类永远的话题。物质虽丰富了,但带来精神世界越匮乏。在当今把握这些敏感话题,敏感生活时,小说一直并将永远给予我们启示。
那就是爱的主题,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