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制作书签小班美术教案篇一
《我是一只》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形象为角色,适合在小班进行教学。歌曲的内容形象生动,相应的动作可爱有趣,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引导孩子在边唱边跳中初步习得的歌唱技能并感受歌曲的快乐。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一只》,知道歌曲内容。
2、体验歌曲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3、能根据歌曲中不同动物形象变换动作,乐意与小朋友一起表演。活动准备:
2、熟悉歌曲《我是一只》旋律
3、《我是一只》歌曲
4、动物头饰
知道歌曲内容,根据歌曲中不同动物形象变换动作活动难点:根据歌曲中不同动物形象变换动作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怎么叫的呀?爱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并请幼儿表演出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是一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听到歌曲里有哪些小动物。(带着问题听儿歌)
二、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愉快情绪
1、完整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动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依次出示动物形象和图片)孩子们欢迎小动物!
2、分段欣赏歌曲提问:歌曲里面的小动物怎么叫?
爱吃什么?他们快乐吗?(根据歌词里动物的顺序依次问)
每请一个幼儿回答完之后,师:让我们一起听听她回答对了没有,依次一段一段的播放歌曲。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与形象的匹配
1、学习第一段
(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相应动作(教师唱的时候可以指着图片提示幼儿该唱哪个动物)
(2)教师引导幼儿念歌词,并做动作
(3)游戏:教师唱一句“我是一只??”幼儿唱动物叫声
2、学习第二段
3、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唱。
4、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四、体验歌曲,戴头饰分组表演,大胆展示。活动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唱表演,把动物图片做成头饰放入区域中,幼儿可以带上头饰表演进行区域活动,并鼓励幼儿回家演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制作书签小班美术教案篇二
地点:草莓班教室
活动目标:
1.向家长展示幼儿本期学习成果。
2.密切家园联系,增进家园交流及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一:家长准备工作:
1.每位家庭准备各种颜色的毛线在当天活动时带来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粘贴毛线画。
2.每位家庭准备各种水果和零食(不要太多)当天活动带来和班上孩子们一同分享。
二:班级准备工作:奥尔夫音乐、字卡、歌曲、古诗、幼儿奖状、幼儿教材书。
活动过程:
一:集体表演:
1.奥尔夫音乐《身体音阶》。
2.识字卡。
二:分组表演:
1.歌曲:《动物大声叫》.《亲亲》.《找到一个朋友》.《手在哪里》
2.古诗表演:《咏鹅》.《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
三:美工《毛线贴画》
亲子美工《毛线贴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家长帮助下完成毛线贴画。
2:充分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毛线
2:剪刀
3:双面胶
4:简笔画图片
活动过程:
一、展示师范作品,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二、毛线粘贴画的制作方法。
1、出示简笔画图片。
2、在简笔画图片上贴上双面胶。
3、选择各种颜色的毛线贴画。
4、调整,使粘贴上去的线与图片吻合。
5、使粘上的线贴的牢固、平整。
三、发放材料。
四、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
四:分享环节
五:活动结束。
制作书签小班美术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有利于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
活动过程:
一、请客吃芝麻糖
二、送礼物照镜子
三、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小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牙刷,就让我们漱口吧。
四、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五、漱口
请小朋友拿好杯子到水池边漱口,如果水笼头前面没有人你就可以去漱口了,如果有人请你等他,漱完了再去。
六、让客人老师和小朋友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制作书签小班美术教案篇四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锻炼身体,应该从小做起,家长自身爱好运动,和孩子一起运动,是培养孩子运动习惯最好的榜样教育。亲子运动,有益家园交流,有益亲情交融,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快乐、质量和胆量。亲子运动,健康有益,亲情运动,快乐至极!本着“营造氛围、创新运动、面向全体、家园互动、协作游戏、人人参与、亲子运动、健康快乐”的宗旨,我园今年冬季运动会,全程以亲子运动的形式进行,让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参与到游戏运动中来,家长不再是单纯的观众和欣赏者,是一个爱孩子、爱运动的、让孩子自豪骄傲的爸爸妈妈!老师不再运动会单纯的指挥者,而是一个细心慧心的协调者和观察者。全程以亲子游戏的形式举行运动会,在我园还是第一次尝试!亲子运动会,旨在推进家园共育,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方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在运动中得到锻炼,增强自信心,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1、体验亲子运动的快乐,以及规则意识及协作精神。
2、在与父母游戏中发展运动能力,
3、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能发展。
4、家长和孩子一起培养对体育活动的爱好,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1、营造氛围,创新运动。
2、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3、协作游戏,安全第一。
4、亲子运动,亲情交融。
5、趣味游戏,快乐第一。
亲子运动,快乐无比!趣味游戏,欢乐至极!
本园:12月5日(周五)上午9:00 ——11:00
早教:12月6日(周六)上午9:00——11:00
本园塑胶操场
五环旗1面,彩旗16面,绳子1000根(约50厘米,人手一根),滑溜布16幅(宽1米,长10米),活动中的音乐,幼儿回应老师的常规,面向家长的宣传工作等。
一、举行开幕式
1、9:00,运动员(小班幼儿是家长手牵手入场)入场;
2、升国旗、奏国歌;
3、乔园长宣布开幕;
4、分管副园长致开幕词;
5、运动员代表讲话;
6、家长代表讲话。
二、热身活动
1、教师开场舞表演;
2、幼儿热身操展示。
三、亲子趣味运动
1、开飞机
家长将孩子高高举起,孩子双臂打开做开飞机状。
2、减肥操
3、小苹果
4、面对面互动
手拉手用力拉用力摇摇下去摇上来手打开抱一抱
5、口香糖游戏
6、亲子玩绳
拔河、揪尾巴、开汽车、荡秋千
7、滑溜布游戏
8、结束舞。
1、服装统一,全体教师和幼儿着园服。
2、为营造氛围,入场时各班幼儿手拿彩花,每两个班间隔一种颜色,注意整体协调、颜色的搭配。
3、各班设计个性化口号,入场式时教师带领幼儿两路队摆手踏步走,经过升旗台前,在塑胶操场上绕操场一圈,边走边回应班级个性化口号和集体口号。
4、热身操展示时由各班班主任带操,动作统一,富有激情。
5、教师熟悉游戏流程,各环节组织紧凑。
6、家长要求:尽量要求爸爸妈妈参加,积极带孩子参与运动,听从组织老师安排,遵守运动场纪律,保护幼儿安全。
7、 12月2日、3日(周二、周三)彩排,不当班教师上午九点、下午三点到班协助。
8、12月5日(周五)8:00早教不当班教师来园协助维持秩序(张红柳负责),12月6日(周六)8:00本园教师来园协助维持秩序(唐水香负责)。
9、运动会两天幼儿不搭早、中餐,教师在园吃早、中餐。
10、安保工作全方位确保。
制作书签小班美术教案篇五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 "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五、活动延伸1、幼儿继续搜集各种各样的月饼2、幼儿尝试制作月饼六、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
活动二 月亮婆婆喜欢我涉及领域:音乐活动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磁带、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 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 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 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老师清唱)2、 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为什么要来看我们?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玩什么游戏了?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
错误时再听一遍,问: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活动三 静夜思涉及领域:语文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含义,清晰地发好"光"、"霜"、"乡"的音。
2.能够背诵古诗,同时感受古诗美的韵律。
3.理解词语:"举"、"霜"、"故乡"。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活动过程:
(2)教师介绍诗人李白,让幼儿了解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好听的古诗。
(3)教师小结:《静夜思》就是讲了李白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自己家乡的事情。
2、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1)师:在古诗中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逐句理解古诗的含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是一层寒霜。抬起来望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让幼儿感受到古诗中美的意境。
3、学习古诗《静夜思》
(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古诗。
(2)教师逐句教幼儿朗诵,提示幼儿发清楚"光"、"霜"、"乡"的字音,感受诗歌中的韵律。
(3)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受欣赏和感知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4、启发幼儿为古诗创编动作,并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四 嘟嘟龙买水果涉及领域:数学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感知5以内属于凉的关系。
2、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到5的数字卡片。五种不同味道的月饼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按数字拍手。教师拍手,让幼儿回答拍了几下,答对了就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1、让幼儿准确的认读1到5这几个数字。
2、出示月饼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完成)三、玩买水果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
四、找找生活中的数字1、让幼儿找找教师的墙壁上那些与数字有关呢?
制作书签小班美术教案篇六
折纸。
折纸是我班班级特色活动。活动开展之初幼儿通过玩纸,发现了纸的特性。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已自拟出活动常规及要求。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己能准确掌握了边、角、中线等概念,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对角折、对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等基本技能,此次活动是在对边折的基础上演变出双三角。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折纸活动《青蛙》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青蛙有几条腿。
幼: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
师: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幼: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幼儿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 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 引导幼儿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一方面本次活动中,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幼儿参与性高,能大胆尝试。
教师讲解细致、到位,幼儿能较好的操作。在开始部分,教师能启发幼儿用语言对青蛙外形进行总结,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结束部分幼儿不仅能体验到成功感,而且在游戏中增进了同伴间的友情,用青蛙喝水的方式引导幼儿喝水,符合小班年龄特点。活动讲评中能让幼儿尝试评价,发展了幼儿的分辨能力。总之,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双三角的折法,还在多方面提高了能力。